发布时间:2020-06-02 / 作者:问答网整理 / 阅读:113次
唐朝十大人物包括、十大名将、十大节度使、十大诗人、十大名相,他们分别是那些呢?问答网为你整理汇编。
一、陈子昂
1、简介
(1)、别名
陈伯玉,陈拾遗 。
(2)、所处时代
唐朝(武周)。
(3)、民族族群
汉族 。
(4)、出生地
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 。
(5)、出生日期
659年,或说658/661年。
(6)、逝世日期
700年,或说699/702年。
2、概述
陈子昂(659/658/661年—700/699/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1]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3、人物经历
(1)、文明元年(684年)
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曾两度从军边塞,对边防事务颇有远见。
(2)、圣历元年(698年)
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罗织罪名,加以迫害,最终冤死狱中。
4、人物生平
少年时期、步入仕途、受谗被诬。
5、主要作品
陈子昂今存作品,有诗127首,文110篇。有今人徐鹏校点《陈子昂集》及今人彭庆生《陈子昂诗注》。
6、历史评价
(1)、《新唐书·陈子昂传》
“唐兴,文章承徐庾之风,天下尚祖,子昂始变雅正。 ”
(2)、卢藏用《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
“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
(3)、杜甫《陈拾遗故宅》
“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二、杜牧
1、简介
(1)、别名
杜牧之,后世称杜樊川 。
(2)、所处时代
唐朝 。
(3)、民族族群
汉族 。
(4)、出生地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5)、出生日期
803年 。
(6)、逝世日期
约公元852年。
2、概述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3、职务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历任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4、人物生平
早期仕途、迁官外放、人生暮年。
5、史书记载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七·列传第九十七》、《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九十一》 、《唐才子传·杜牧传》。
6、人物评价
(1)、李商隐《杜司勋》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2)、《唐才子传》
后人评牧诗,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谓圆快奋争也。
(3)、《宣和书谱》
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
三、王昌龄
1、简介
(1)、别名
王少伯、王龙标、王江宁 。
(2)、民族
汉族 。
(3)、出生日期
约武周圣历元年(698年) 。
(4)、逝世日期
约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
(5)、主要成就
诗歌创作 。
(6)、代表作品
《出塞》、《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长信宫词》、《闺怨》等。
2、概述
王昌龄 (698—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3、人物经历
(1)、开元十五年(727年)
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2)、好友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4、人物生平
嵩山学道、边塞留名、进士及第、左迁交友、妒才被杀。
5、历史评价
(1)、唐·岑参
少伯天才流丽,音唱疏远。
(2)、唐·殷璠
“风骨”的代表。……王维、昌龄、储光羲等二十四人,皆河岳英灵也。
(3)、唐·司空图
国初,上好文章,雅风特盛,沈宋始兴之后,杰出江宁,宏思于李杜。
四、 李商隐
1、简介
(1)、别名
李义山 。
(2)、所处时代
唐朝 。
(3)、民族族群
汉族 。
(4)、出生地
河南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 。
(5)、出生日期
约813年 。
(6)、逝世日期
约858年 。
(7)、主要作品
《李义山诗集》。
2、概述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3、人物经历
(1)、开成二年(837年)
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约858年),病逝于郑州。
(2)、赞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4、人物生平
应举之路、仕宦生涯、闲居时期、幕府游历、夕阳晚景。
5、个人作品
李商隐诗歌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占廿二首,数量位列第四。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奚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失传。有《李义山诗集》。
6、人物评价
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是晚唐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
五、孟浩然
1、简介
(1)、别名
诗星、孟襄阳 。
(2)、所处时代
唐代(盛唐)。
(3)、民族族群
汉族 。
(4)、出生地
湖北襄阳 。
(5)、出生日期
689年 。
(6)、逝世日期
740年。
2、概述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3、人物经历
(1)、早年有志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
(2)、40岁时
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3)、开元二十五年(737)
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4、人物生平
诗文少年、漫游求仕、入京不仕、隐居山水、幕府入职、终于南园。
5、人物评价
(1)、李白《赠孟浩然》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2)、杜甫《解闷十二首》
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3)、殷璠《河岳英灵集》
浩然诗,文采丰萁,经纬绵密,半遵雅调,全削凡体。
六、崔灏
1、简介
(1)、民族
汉族 。
(2)、出生日期
704年。
(3)、 逝世日期
754年 。
(4)、主要成就
创造清刚劲健之美唐代诗人,《全唐诗》录诗四十二首 。
(5)、出生地
汴州(今河南开封市)。
2、概述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 ,原籍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 ,出身“博陵崔氏”,唐朝著名诗人,儒客名家,曾担任许州扶沟县尉,官位一直不显,后游历天下,天宝九载前后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载卒。
3、人物轶事
“有文无行”说崔颢、闺房诗未必都浮艳、终未归隐汴州。
七、白居易
1、简介
(1)、别称
诗王、诗魔 。
(2)、字号
字乐天 。
(3)、号
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
(4)、所处时代
唐朝 。
(5)、民族族群
汉族 。
(6)、出生地
河南新郑 。
(7)、出生时间
772年2月28日 。
(8)、去世时间
846年9月8日。
2、概述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3、人物历史
(1)、诗歌题材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捐立石碑
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
4、人物生平
出生乱世、仕官生活、贬谪江州、任职苏杭、晚年生活。
5、他国评价
白居易的文集在日本受到高度评价。平安时代,菅原道真写汉诗,当时渤海国的人见道真的诗,认为与白居易的诗很像,这评语令道真很高兴,还特别记载下来,引以为荣。
6、轶事典故
自酿美酒、素口蛮腰、藏书故事。
八、王维
1、简介
(1)、别名
王右丞、诗佛 。
(2)、字
摩诘 。
(3)、号
摩诘居士 。
(4)、所处时代
唐朝 。
(5)、民族族群
汉族 。
(6)、出生地
蒲州(今山西运城) 。
(7)、出生日期
701年 。
(8)、逝世日期
761年。
2、概述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3、人物生平
(1)、唐玄宗开元三年(715)
王维离家赴长安。
(2)、开元五年(717)
在长安,间至洛阳。有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开元十七年(729年)
始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顿教。冬孟浩然还襄阳,行前,有诗相赠。
(4)、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迁殿中侍御史。是冬,知南选,自长安经襄阳、郢州、夏口至岭南。
(5)、上元二年(761年)
仍官尚书右丞。春,上《责躬荐弟表》,乞尽削己官,放归田里,使弟王缙得还京师。五月,进上谢恩状。七月卒。临终时,他仍作书向亲友辞别,完成后便安然离世。
4、历史评价
(1)、王缙
臣兄文词立身,行之馀力,常持坚正,秉操孤贞,纵居要剧,不忘清静,实见时辈,许以高流。至于晚年,弥加进道,端坐虚室,念兹无生。乘兴为文,未尝废笔,或散朋友之上,或留箧笥之中。
(2)、李豫
卿之伯氏,天宝中诗名冠代,朕尝于诸王座闻其乐章。
九、 杜甫
1、简介
(1)、别名
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杜草堂、老杜、诗圣 。
(2)、所处时代
唐朝 。
(3)、民族族群
汉族 。
(4)、出生地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
(5)、出生日期
先天元年(712年) 。
(6)、逝世日期
大历五年(770年)冬 。
(7)、主要作品
《望岳》《登高》《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
2、概述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3、人物经历
(1)、三十五岁以后
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2)、天宝十四载(755年)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3)、乾元二年(759年)
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4、人物生平
年少优游、困守长安、战乱流离、短期任职、蜀中漂泊、舟中长逝。
5、人物评价
(1)、唐代韩愈
①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
②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2)、唐代白居易
贯穿今古,缕格律,尽工尽善。
(3)、唐代元稹
①杜诗浩荡津涯,处处臻到。
②杜甫天才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
十、李白
1、简介
(1)、别名
李十二、李翰林、李供奉、李拾遗、诗仙 。
(2)、字
太白 。
(3)、号
青莲居士 。
(4)、所处时代
唐朝 。
(5)、民族族群
汉族。
(6)、出生日期
701年(长安元年)。
(7)、逝世日期
762年(宝应元年)。
2、概述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3、主要诗集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4、代表作品
《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侠客行》、《春思》、《子夜秋歌》等。
5、人物评价
(1)、杜甫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2)、辛弃疾
“当年宫殿赋昭阳,岂信人间过夜郎。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不寻饭颗山头伴,却趁汨罗江上狂。定要骑鲸归汗漫,故来濯足戏沧浪。
一、李靖
1、简介
(1)、别名
李卫公、李药师 。
(2)、字
药师 。
(3)、所处时代
唐朝 。
(4)、民族族群
汉族 。
(5)、出生地
雍州三原 。
(6)、出生日期
571年。
2、概述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
3、形态特征
李靖仪表魁伟,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初仕隋朝,拜马邑郡丞。晋阳起兵后,效力唐朝。从平王世充和窦建德,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
4、作战经验
李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古代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著有《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多已失传。后人辑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为古代兵学的代表作。
5、人物生平
平定萧铣、安抚岭南、平定辅公祏、灵州总管、击灭东突厥、远征吐谷浑、阖门自守、生荣死哀。
6、人物评价
李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他将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
二、李勣(jì)
1、简介
(1)、别称
徐世勣、李世勣、李英公、英贞武公 。
(2)、字号
字懋功 。
(3)、所处时代
隋唐 。
(4)、民族族群
汉族 。
(5)、出生地
曹州离狐 。
(6)、出生时间
594年 。
(7)、去世时间
669年12月31日。
2、概述
李勣(jì)(594-669年),原名徐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县(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舒国公徐盖的儿子。
3、人物经历
李勣出身高平徐氏北祖上房 ,早年投身瓦岗,跟随魏公李密归降大唐,赐姓李氏。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用。追随秦王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大破东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出将入相,功勋卓著,成为朝廷干城,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4、人物生平
效力瓦岗、归顺李唐、从平四方、大破突厥、开疆拓土、备受荣宠、灭高句丽、生荣死哀。
5、主要影响
李勣一生经历战阵无数,早在瓦岗寨时,他从李密征战,就为瓦岗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归唐后,又屡从唐太宗征讨,平王世充、灭窦建德、伐刘黑闼,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后来在攻亡东突厥、平定薛延陀、击灭高句丽等重大军事战役中,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6、历史评价
(1)、贾言忠
李勣先朝旧臣,圣鉴所悉。……诸将夙夜小心,忘身忧国,莫过于李勣者。
(2)、魏元忠
李靖破突厥,侯君集灭高昌,苏定方开西域,李勣平辽东,虽奉国威灵,亦其才力所致。
三、李孝恭
1、简介
(1)、字号
字孝恭 。
(2)、所处时代
唐朝 。
(3)、民族族群
汉族 。
(4)、出生地
陇西成纪 。
(5)、出生时间
591年 。
(6)、去世时间
640年 。
(7)、主要成就
灭亡萧梁 、破辅公祐、 俘获朱粲。
2、概述
李孝恭(591-640年),字孝恭,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名将,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
3、人物经历
(1)、武德元年(618年)
拜左光禄大夫、山南道招慰大使,负责经略巴蜀,攻占三十余州,俘获朱粲。迁信州总管,攻打南方军阀萧铣,立下战功,封赵郡王。
(2)、迁夔州总管
以名将李靖为副将,攻灭萧铣,迁荆州总管,成功招抚岭南诸州,镇压辅公祏叛乱,平定江南地区,拜扬州都督、宗正卿、凉州都督、晋州刺史。
(3)、贞观初年
任礼部尚书、河间郡王,爱好游宴,以歌舞美人自娱,防止皇帝猜忌,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名。
(4)、贞观十四年(640年)
李孝恭因急病去世,时年五十岁,追赠司空、扬州大都督,陪葬献陵,谥号为元,配享唐高祖庙庭。
4、人物生平
攻略巴蜀、平灭萧铣、俘辅公祏、晚年生活。
5、人物评价
(1)、陈元靓
“唐室之隆,时推英宗。佐佑王业,缉熙帝功。擒萧定乱,戮辅英凶。锡祀河间,茂哉厥庸。”。
(2)、黄道周
“孝恭唐族,智勇无双。行循巴蜀,降者相望。众请坑戮,孝恭酌量。获降则杀,谁肯复降。进围萧铣,铣镇破亡。获其战舰,尽放满江。救谓已破,不敢直当。既知再进,铣已降唐。辅公祏反,兵寇丹阳。孝恭往讨,酒浮血光。众惊恭喜,授首之祥。既而擒斩,河间封王。人虽暴戾,功实难忘。”
四、苏定方
1、简介
(1)、别名
苏定方 。
(2)、字
定方 。
(3)、所处时代
唐朝 。
(4)、民族族群
汉族 。
(5)、出生地
冀州武邑 。
(6)、出生日期
592年(一说600年) 。
(7)、逝世日期
667年 。
(8)、主要成就
破东突厥、灭西突厥、平葱岭之乱、夷百济、伐高丽、定吐蕃。
2、概述
苏定方(592年/600年-667年 [1-2] ),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于世。冀州武邑县(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初年名将。
3、人物经历
(1)、苏定方少年时
便以骁勇善战及气魄惊人闻名,曾随父征讨叛贼,安定乡里。隋朝大业末年,他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直至唐太宗在位时,苏定方才开始为唐朝效力,并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
(2)、显庆二年(657年)
累功升任行军大总管,开始独当一面,并以其非凡战绩和正直为人深受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多次被委以重任。
(3)、乾封二年(667年)
苏定方去世,年七十六(一作六十七 [1-2] )。册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庄”。
4、人物生平
少年悍将、北击颉利、援救新罗、五百破阵、西灭突厥、开拓西域、夷平百济、征伐高丽、病逝前线。
5、主要影响
(1)、讨剧贼
苏定方年少时便随父苏邕讨伐州县盗贼,多次冲锋陷阵,连败张金称 、杨公卿等部叛军,使乡里得以保全。清人李塨称赞苏定方为“遭时团练乡村者之榜样也” 。
(2)、击突厥
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苏定方随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李靖袭击东突厥颉利可汗。他率二百骑兵直捣牙帐(将帅所居的营帐),迫使颉利可汗窜逃。李靖随后领大军赶到,大破东突厥。
(3)、御吐蕃
显庆四年(659年),苏定方于乌海大败吐蕃副大相达延莽布支。龙朔三年(663年),苏定方出任安集大使,“节度诸军”,作为被吐蕃驱逐的吐谷浑的后援。
6、历史评价
(1)、许敬宗
汉将骁健者,唯苏定方与庞孝泰耳,曹继叔、刘伯英皆出其下。
(2)、李治
苏定方于国有功,例合褒赠,卿等不言,遂使哀荣未及。兴言及此,不觉嗟悼。
五、裴行俭
1、简介
(1)、字号
字守约 。
(2)、所处时代
唐朝 。
(3)、民族族群
汉族 。
(4)、出生地
绛州闻喜县 。
(5)、出生时间
619年 。
(6)、去世时间
682年6月9日 。
(7)、主要作品
《选谱》《草字杂体》等 。
(8)、主要成就
计俘都支,于碎叶城立碑纪功;平定阿史德温傅、阿史那伏念之乱。
2、概述
裴行俭(619年-682年6月9日),字守约,绛州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朝初年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次子。
3、人物经历
(1)、出身
裴行俭出身“河东裴氏”中眷房,于唐太宗时以明经科考试中选,并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历任左屯卫仓曹参军、西州都督府长史、安西都护等职。
(2)、在西域时
各国大多慕义归附。后还朝任吏部侍郎,与李敬玄、马载同掌选事十余年,甚有能名,所创长名姓历榜及铨注等法,影响后世选才授官的制度。
(3)、上元三年(676年)
出任洮州道左二军总管、秦州右军总管,参与防御吐蕃。调露元年(679年),计俘叛乱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以功升任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身兼文武两职。
(4)、次年
大破东突厥阿史那德温傅及阿史那伏念所部,尽平东突厥残部。
(5)、永淳元年(682年)
裴行俭病逝,年六十四。累赠扬州大都督、太尉,谥号“献” 。
4、人物生平
主持吏部、威震西域、大破突厥、未行而逝。
5、主要影响
(1)、政治
裴行俭任西域都护时,西域各国大多慕义归附 。后还朝任吏部侍郎,与李敬玄、马载同掌选事十余年,甚有能名。他始创了长名姓历榜,并引铨注等铨选之法,影响后世选才授官制度 。
(2)、军事
上元三年(676年),裴行俭参与防御吐蕃。调露元年(679年),计俘叛乱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次年,大破东突厥阿史德温傅及阿史那伏念所部,并以反间计逼阿史那伏念等来降,尽平东突厥残部。
6、历史评价
(1)、苏定方
吾用兵,世无可教者,今子也贤。
(2)、李治
行俭提孤军,深入万里,兵不血刃而叛党擒夷,可谓文武兼备矣,其兼授二职。
六、薛仁贵
1、简介
(1)、别称
薛仁贵 。
(2)、字号
字仁贵 。
(3)、所处时代
唐朝 。
(4)、民族族群
汉族 。
(5)、出生地
河东道绛州龙门县 。
(6)、出生时间
614年 。
(7)、去世时间
683年3月24日 。
(8)、主要作品
《周易新注本义》。
2、概述
薛仁贵(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初年名将,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
3、人物功绩
(1)、投军
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于贞观末年投军,随征高句丽,受唐太宗拔擢。
(2)、功勋卓著
自此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至唐高宗时,累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
(3)、永淳二年(683年)
薛仁贵去世,年七十。册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著有《周易新注本义》十四卷,今已佚。
4、人物生平
应征入伍、崭露头角、战功赫赫、三箭定天山、降伏高句丽、兵败大非川、再度起用。
5、历史评价
(1)、李世民
朕旧将并老,不堪受阃外之寄,每欲抽擢骁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2)、宋祁
唐所以能威振夷荒、斥大封域者,亦有虎臣为之牙距也。至师行数千万里,穷讨殊斗,猎取其国由鹿豕然,可谓选值其才欤!
七、王忠嗣
1、简介
(1)、别称
王训 。
(2)、所处时代
唐朝 。
(3)、民族族群
汉族 。
(4)、出生地
华州郑县 。
(5)、出生时间
706年 。
(6)、去世时间
749年 。
(7)、主要作品
《平戎十八策》。
2、概述
王忠嗣(706-749年),初名王训,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华州街道)人。唐朝名将,丰安军使王海宾的儿子。
3、人物经历
(1)、出身
王忠嗣出身太原王氏,起家尚辇奉御。父亲战死殉国后,成为唐玄宗抚养的假子,赐名忠嗣,交好忠王李亨。
(2)、开元十八年(730年)
出任河西兵马使,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参加玉川战役,轻骑偷袭吐蕃,导致吐蕃赞普仓皇逃走,接替王晊担任陇右节度使。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北伐契丹,参加“桑干河之战”,三战三捷,使得奚和契丹联军全军覆没。
(3)、天宝初年
大败突厥叶护部落,诛杀乌苏米施可汗。参加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导致吐蕃两王子阵亡、吐谷浑依附大唐,历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册封清源县公。
(4)、被诬陷
反对进攻吐蕃石堡城,预言安禄山将会作乱。功勋日盛,受到宰相李林甫嫉恨,诬陷王忠嗣“欲奉太子”李亨为帝。在部将哥舒翰苦求下,贬为汉阳太守,迁汉东太守。
(5)、天宝八年(749年)
去世,终年四十五岁。宝应元年(762年),获赠兵部尚书、太子太师。
4、人物生平
养育宫内、勇猛善战、威震边疆、四镇节度、遭谗获贬。
5、人物评价
(1)、张预
孙子曰:“进不求名。”忠嗣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又曰:“退不避罪。”忠嗣不忍以万人命易一官。又曰:“城有所不攻。”忠嗣谓石堡城得之不足制敌,失之未害于国是也。
(2)、罗大经
汉惟一赵充国,唐惟一王忠嗣,本朝惟一曹彬,有三代将帅气象。
八、郭子仪
1、简介
(1)、别名
郭令公、郭汾阳 。
(2)、字
子仪 。
(3)、所处时代
唐代 。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地
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 。
(6)、出生日期
697年
(7)、逝世日期
781年。
2、概述
郭子仪(697年-781年),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人。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寿州刺史郭敬之的儿子。
3、主要作品
《进赐前后诏敕自陈表》《请车驾还京奏》《论吐蕃书》 。
4、主要成就
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洛阳; 击败吐蕃、党项的入侵。
5、人物生平
早年事迹、平定安史、屡遭谗言、再复长安、抵御吐蕃、晚年生活。
6、轶事典故
诚感鱼朝恩、恳辞尚书令、单骑退回纥、纳俸充马价、不徇私情、囚子请罪、尽释前嫌、强藩畏服、心胸坦荡。
7、历史评价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郭子仪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安史之乱后,他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
九、李光弼
1、简介
(1)、别名
李临淮、李武穆。
(2)、所处时代
唐朝 。
(3)、民族族群
契丹族 。
(4)、出生地
营州柳城 。
(5)、出生日期
708年 。
(6)、逝世日期
764年8月15日 。
(7)、主要作品
将律。
2、概述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 。
3、主要作品
统军灵辖秘策 、李临淮武记 、辞疾让官表 。
4、主要成就
与郭子仪等指挥平定安史之乱,中兴唐朝 。镇压浙东袁晁起义,维持东南地区稳定。
5、人物生平
契丹骁将、出奇制胜、太原之战、朔方节度、河阳之战、中兴第一、愧恨长逝。
6、人物评价
李光弼足智多谋,善于出奇制胜,以少胜多,是中唐出色的统帅、军事家,为平息安史之乱的主帅,史称其“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十、李晟
1、简介
(1)、别称
李西平 。
(2)、字号
良器 。
(3)、所处时代
唐朝 。
(4)、民族族群
汉族 。
(5)、出生地
洮州临潭 。
(6)、出生时间
727年 。
(7)、去世时间
793年 。
(8)、主要成就
屡破吐蕃 、讨伐河朔 、平定朱泚、 克复京师。
2、概述
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洮州临潭(今甘肃临洮人)人。唐朝中期名将,左金吾卫大将军李钦之子。
3、人物经历
(1)、从军
以良家子身份从军,跟随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征讨吐蕃,号称“万人敌”。镇守西陲,屡立战功,累迁右金吾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 ,册封合川郡王。
(2)、大历八年
入为右神策军都将,宿卫长安。 建中二年(781年),率军平定河朔三镇叛乱。
(3)、建中四年(783年)
泾原兵变之后,亲往奉天勤王,拜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 诸道兵马副元帅。
(4)、兴元元年(784年)
收复长安,平定朱泚之乱,拜司徒兼中书令 ,领凤翔、陇右、泾原三镇节度使、行营副元帅,册封西平郡王,世称李西平,驻守泾州,防御吐蕃进攻。
(5)、贞元三年(787年)
册封太尉兼中书令,管理尚书省事务。九年(793年),去世,时年六十七,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配飨唐德宗庙廷,图形凌烟阁。
4、人物生平
屡建边功、征战河朔、讨平泾乱、防御吐蕃、晚年生活。
5、人物评价
李晟性疾恶,临下明,善知部下之长;敢犯言直谏,尽大臣之节;治军严明,赏罚必信。在作战指挥上,不畏强敌,善激励士气,团结友军,谋定后战,身先士卒,临敌应变,政治攻心与军事打击并用,因而能克复长安,立不世之功。
【眼睛最美丽的美女】-眼睛最美丽的十 眼睛最美丽的十大美女,眼睛最美丽的十大美女明星...
【十大女学霸美女】--各国十大女学霸美 【十大女学霸美女】--各国十大女学霸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