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玄龄
1、简介
(1)、别名
房梁公、房太尉 。
(2)、字
玄龄(另说“字乔”) 。
(3)、所处时代
唐朝 。
(4)、民族族群
汉族 。
(5)、出生地
齐州临淄 。
(6)、出生日期
579年 。
(7)、逝世日期
648年8月18日。
2、概述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 ,齐州临淄县(今山东淄博)人。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学家,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
3、人物经历
(1)、十八岁
善诗能文,博览经史。十八岁,举进士出身,授羽骑尉、隰城县尉。晋阳起兵后,投靠秦王李世民后,积极出谋划策,典管书记,选拔人才,成为秦王府得力谋士之一。
(2)、武德九年(626年)
谋划玄武门之变,随同杜如晦等五人居于首功。唐太宗即位后,拜中书令、邢国公,负责综理朝政,兼修国史、编纂《晋书》。执政期间,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处事果断,并称“房谋杜断”,成为良相典范,累迁尚书左仆射、司空,受封梁国公,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3)、贞观二十二年(648年)
病逝,追赠太尉,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陪葬昭陵。
4、人物生平
年少有为、乱世投主、运筹帷幄、安定社稷、精诚奉国、与世长辞。
5、主要成就
房玄龄在随秦王李世民(唐太宗)征战时,凡王府书檄,驻马即成,言简意尽,不需起草。曾被招为“十八学士”之一。李世民即位,封为梁国公,官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总领百司,执掌政务达二十年。
6、人物评价
后世史学家在评论唐代宰相时,无不首推房玄龄, 总是说:“唐代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
二、杜如晦
1、简介
(1)、字号
字克明 。
(2)、所处时代
唐朝 。
(3)、民族族群
汉族 。
(4)、出生地
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长安) 。
(5)、出生时间
585年 。
(6)、去世时间
630年5月6日。
2、概述
杜如晦(585-630年),字克明,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年名相,襄州刺史杜吒之子。
3、人物经历
初仕隋朝,授滏阳县尉。晋阳起兵后,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幕府谋臣,授兵曹参军。迁陕州长史,从平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叛乱。迁秦王府从事中郎,积极运筹帷幄,为时人所敬服。文学馆建立后,位列十八学士之首。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时,位居首功,拜太子左庶子,册封蔡国公。
4、人物生平
秦府高参、玄武政变、贞观之始、深受追念。
5、人物评价
(1)、李世民
识量清举,神彩凝映,德宣内外,声溢庙堂。材推栋梁,谋猷经远,绸缪帷帐,经纶霸图;学综经籍,德范光茂,隐犯同致,忠谠日闻。
(2)、常衮
武德贞观之间,有若魏徵、王珪、李靖、李勣、房玄龄、杜如晦等,扶翼大运,勤劳王家,尊主庇人,匪躬致命,咸有一德,格於皇天,缅然长怀,风烈犹在。
三、马周
1、简介
(1)、字
宾王 。
(2)、所处时代
唐朝 。
(3)、民族族群
汉族 。
(4)、出生地
清河茌平 。
(5)、出生日期
601年。
(6)、逝世日期
648年 。
(7)、主要作品
《上太宗疏》《陈时政疏》《凌朝浮江旅思》《请劝赏疏》等。
2、概述
马周(601-648年),字宾王, [1] 清河郡茌平县(今山东聊城市茌平区茌平镇马庄)人。唐朝宰相。
3、人物经历
(1)、小时候
马周小时候是孤儿,家境贫寒。喜好学习,落拓不为州里尊敬。武德年间,补任博州助教。离职游学长安,寄住中郎将常何家中。
(2)、贞观五年(631年)
上书谏言有功,入直门下省,历任监察御史、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治书侍御史、谏议大夫。
(3)、深得爱戴
接续郑国公魏征的风骨, 屡次直言进谏,匡正朝政得失,为贞观年间的政治改良以及“贞观之治”的形成和延续发挥了积极作用,历任中书侍郎、太子右庶子、检校吏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令等一系列重要职务,深得唐太宗爱重。
(4)、贞观二十二年(648年)
正月初九,马周逝世,终年四十八岁,获赠幽州都督,陪葬于昭陵。唐高宗即位后,追赠右仆射、高唐县公,配享高宗庙庭。
4、人物生平
四请马周、扶摇直上、得病去世。
5、历史评价
(1)、李世民
①鸾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
②马周对事情分析十分快捷,忠贞端正,对人的批评从不忌讳,每次派他办事,多使我满意。他既献出全部忠诚亲近依附于我,我要切实借助于此人,共同办好当前政事。
(2)、岑文本
我见马君谈论的事情很多了,引经据典,推敲古今,举要删繁,写出的文章切合情理,一字不可加,一言不可减,听了使人舒畅,令人不知疲倦。古时的苏秦、张仪、终军、贾谊也只是这样罢了。然而高耸肩赤色脸,上升一定很快,恐怕不能长久。
(3)、袁天罡
马侍御伏犀贯脑,兼有玉枕,又背如负物,应该是富贵不可言状。近古以来君臣间道义互相契合的,少有像公这样的。公面色赤红,命门颜色暗淡,耳后骨没有隆起,耳朵没有根,只恐怕不是长寿之人。
四、长孙无忌
1、简介
(1)、所处时代
隋唐时期 。
(2)、民族族群
鲜卑族 。
(3)、出生地
河南洛阳。
(4)、出生日期
不详 。
(5)、逝世日期
659年 。
(6)、主要作品
《唐律疏议》 。
(7)、主要成就
凌烟阁功臣第一位。
2、概述
长孙无忌(?—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初期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儿子,文德皇后同母兄,母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
3、人物经历
(1)、幼年丧父
长孙无忌幼年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结为姻亲。晋阳起兵后,前往投效,跟随秦王李世民征战四方,成为心腹谋臣。颇有功勋,受封上党县公,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
(2)、贞观年间
历任左武侯大将军,领吏部尚书、右仆射,迁司空、司徒兼侍中、检校中书令,袭封赵国公,图形于凌烟阁,位列第一。
(3)、立储之争时
支持晋王李治,选为顾命大臣。唐高宗即位,授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年间,长孙无忌在《贞观律》基础上,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冤杀吴王李恪,反对“废王立武”。
(4)、显庆四年(659年)
为中书令许敬宗所诬,削爵流放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自缢而死。上元元年,追复官爵,陪葬于昭陵。
4、人物生平
参与兵变、担任宰相、辅佐高宗、被贬遇害。
5、人物评价
长孙无忌历仕三朝,做宰相三十多年,有文武之才,为唐初有名的政治家。他身为贵戚,权重而不专,对大唐皇室忠心耿耿,尽智尽力,为唐朝的典章制度的制定作出了贡献。
五、狄仁杰
1、简介
(1)、别名
狄梁公、狄国老 。
(2)、字
怀英 。
(3)、所处时代
唐朝→武周 。
(4)、民族族群
汉族 。
(5)、出生地
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 。
(6)、出生日期
630年。
(7)、逝世日期
700年 。
2、概述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政治家、武周时期的宰相。
3、人物经历
(1)、早年
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 ,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
(2)、天授二年(691年)
九月拜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仅四个月便被酷吏来俊臣诬陷谋反,夺职下狱,平反后贬彭泽县令。他在营州之乱时被起复。
(3)、神功元年(697年)
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进拜纳言。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4)、久视元年(700年)
狄仁杰进拜内史,于同年九月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唐朝复辟后,追赠司空、梁国公。
4、人物生平
踏入仕途、累职拜相、谪贬彭泽、复居宰辅、晚年生活。
5、轶事典故
无暇语俗吏、沧海遗珠、白云亲舍、斗南一人、整肃纲纪、劝谏皇帝、不信妖言、囚徒哭碑、不惧凶宅、直责宰相、愧对娄公、举荐人才解梦复唐、君臣相知等。
6、历史评价
(1)、高适
梁公乃贞固,勋烈垂竹帛。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策。待贤开相府,共理登方伯。至今青云人,犹是门下客。
(2)、杜甫
狄公执政在末年,浊河终不污清济。国嗣初将付诸武,公独廷诤守丹陛。禁中决册请房陵,前朝长老皆流涕。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官威仪重昭洗。
六、张柬之
1、简介
(1)、别名
张孟将、张汉阳 .
(2)、国籍
唐朝 。
(3)、民族
汉 。
(4)、出生地
襄阳 。
(5)、出生日期
625年 。
(6)、逝世日期
706年。
2、概述
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唐朝名相、诗人。
3、人物经历
(1)、进士出身
涉猎经史,进士出身,授清源县丞。通过贤良方正科考试,擢监察御史、中书舍人。论事得罪武则天,出任合蜀二州刺史、荆州长史。得到宰相狄仁杰举荐,迁洛州司马,拜刑部侍郎。再得姚崇推荐,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
(2)、神龙元年(705年)
正月,联合桓彦范、敬晖等人,乘着武则天生病,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李显复位,复辟唐朝,拜吏部尚书,受封汉阳郡公,累封汉阳郡王。
(3)、除恶不尽
遭韦后和武三思排挤,再贬流放泷州(在今广东罗定),气愤致死,时年八十二。追赠司徒、中书令,谥号文贞,配享唐中宗庙庭。
4、人物生平
大器晚成、劝谏女皇、众人举荐、神龙政变、忧愤而终。
5、历史评价
(1)、狄仁杰
“荆州长史张柬之虽老,宰相材也。用之必尽节于国。”
(2)姚崇
“张柬之沉厚有谋,能断大事。”
七、姚崇
1、简介
(1)、别称
姚元崇 。
(2)、字号
字元之 。
(3)、所处时代
唐朝 。
(4)、民族族群
汉族 。
(5)、出生地
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 。
(6)、出生时间
651年 。
(7)、去世时间
721年。
2、概述
姚崇(651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
3、人物经历
(1)、万岁通天元年(696年)
契丹侵扰河北,连陷数州,军务繁杂,檄书如雪。姚崇剖析若流,皆有条理,得到武则天赏识,擢兵部侍郎、同平章事,迁兵部尚书、名列宰相。
(2)、神龙元年(705年)
协助张柬之发动神龙革命,清除张易之兄弟及其党羽势力,迫使武则天还位于唐中宗,受封为梁县侯。同情武则天遭遇,出任亳州刺史。入为中书令,革除弊政,颇有作为。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贬为申州刺史。
(3)、唐玄宗亲政后
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封梁国公。提出《十事要说》,力主实行新政,推行社会改革。兴利除弊,整顿吏治,淘汰冗职,选官得才;抑制权贵,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4)、执政三年
誉为“救时宰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以开府仪同三司致仕。
4、人物生平
武周宰相、朝野互任、辅政开元、灭蝗救灾、晚年荣宠。
5、人物评价
(1)、李隆基
此(房琯)非破贼才也。若姚元崇在,贼不足灭。
(2)、张说
有唐元宰曰梁文贞公者,位为帝之四辅,才为国之六翮,言为代之轨物,行为人之师表:盖维岳降神,应时间出者也。
八、宋璟
1、简介
(1)、别名
宋广平、宋文贞、宋开府 。
(2)、所处时代
唐朝 。
(3)、民族族群
汉族 。
(4)、出生地
邢州南和 。
(5)、出生日期
663年 。
(6)、逝世日期
737年。
(7)、 主要作品
《梅花赋》。
2、概述
宋璟(663年—737年),字广平,邢州南和(今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人。唐朝名相,北魏吏部尚书宋弁七世孙。
3、人物经历
(1)、博学多才
擅长文学。考中进士,授上党县尉,迁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官至吏部尚书、刑部尚书。
(2)、开元十七年(729年)
拜尚书右丞相、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公。
(3)、开元二十五年(737年)
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五,追赠太尉,谥号文贞。
(4)、事迹
先后历仕武后、唐中宗、唐睿宗、唐殇帝、唐玄宗五朝,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与姚崇同心协力,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4、人物评价
宋璟同姚崇一样,是唐代历史上著名政治重臣。唐朝三百年间,素有“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之说。史书上一向姚宋并提,并有“崇善应变以成务,璟善守文以持正”的赞词。
九、张说
1、简介
(1)、别称
张燕公 。
(2)、字号
道济、说之 。
(3)、所处时代
唐朝 。
(4)、民族族群
汉族 。
(5)、出生地
洛阳 。
(6)、出生时间
667年 。
(7)、去世时间
731年。
(8)、 主要作品
《张燕公集》。
2、概述
张说(yuè)(667-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范阳方城(今河北省固安县)人。唐朝宰相,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西晋司空张华后裔。
3、人物经历
(1)、参加制科考试
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第一,历任太子校书郎、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参与编修《三教珠英》。不肯诬陷魏元忠,流放钦州。
(2)、神龙革命后
返回朝中,任兵部员外郎,累迁工兵二部侍郎、中书侍郎,加任弘文馆学士。拜相后,不肯党附太平公主,贬为尚书左丞,拜中书令,册封燕国公。
(3)、姚崇拜相后
出任相州刺史,迁岳州刺史。在宰相苏颋进言下,改任荆州长史,转并州长史、天兵军大使时,安抚同罗、拔曳固等部,讨平突厥叛将康待宾,拜兵部尚书。讨平康愿子叛乱,建议裁撤镇军,整顿府兵,出任中书令,加集贤院大学士,倡议唐玄宗封禅泰山,进封右丞相。
4、人物生平
流放岭南、历居要职、两登相位、贬出京师、平定叛胡、复居宰辅、被迫致仕、晚年生活。
5、轶事典故
品评文章、玉燕投怀、岳父泰山、死姚崇算计活张说、张说避货。
6、人物评价
张说曾三任宰弼,擅长文学,一生掌文学之任三十多年,有助成文治之功。颇有武略,可谓文武兼资。明于政体,改革不合时宜的政治和军事制度。故史家称赞他“发明典章,开元文物彬彬,说居力多”,是推动“开元之治”的一位重要人物。
十、张九龄
1、简介
(1)、所处时代
唐代 。
(2)、民族族群
汉人 。
(3)、出生地
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 。
(4)、出生日期
673年或678年 。
(5)、逝世日期
740年 。
(6)、主要作品
《感遇诗》十二首。
2、概述
张九龄(673年~740年)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3、人物经历
(1)、景龙初年
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唐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得到宰相张说奖拔,拜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开元盛世的最后名相。他举止优雅,风度不凡。富有胆识和远见,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枉法,不附权贵,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2)、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4、人物生平
开大庾岭、为官之道、病逝曲江。
5、轶事典故
民间传说、超凡天赋、动天墨砚、智谏唐明皇、凉茶命名。
6、人物评价
张九龄是一位诗文俱佳、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尤以诗歌艺术成就为高。在唐代诗坛上,他是继陈子昂之后,力排齐梁颓风,追踪汉魏风骨,打开盛唐局面的重要一人。可以说,他以其诗歌创作和政治地位,影响了一代诗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