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1000网

【明朝十大人物】

发布时间:2020-02-21 / 作者:问答网整理 / 阅读:176次

明代各领域十大著名人气人物,包括名将、首辅、著名人物、名臣、太监分别是那些?

目录
    明朝十大人物,明朝十大著名人物是哪些?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明朝十大著名人物是那些?明代十大著名人物
    一、郑和

    1、简介
    (1)、本名
    郑和。

    (2)、别称
    马三保、马三宝、三宝太监、三保太监。

    (3)、所处时代
    明朝。

    (4)、出生地
    云南昆阳(晋宁)。

    (5)、出生时间
    1371年(存疑)。

    (6)、去世时间
    1433年(存疑)。

    (7)、主要成就
    郑和下西洋。

    2、主要成就
    (1)、和平外交
    《明史·郑和传》记载的郑和出使过的国家或地区,共有36个: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剌加、勃泥、苏门答刺、阿鲁、柯枝、大葛兰、小葛兰、西洋琐里、苏禄、加异勒、阿丹、南巫里、甘巴里、锡兰山、彭亨、急兰丹、忽鲁谟斯、溜山、孙刺、木骨都束、麻林地、刺撒、祖法儿、竹步、慢八撒、天方、黎代、那孤儿、沙里湾尼(今印度半岛南端)、不刺哇(今索马里境内)。

    (2)、发展贸易
    明朝仍然沿袭着自元朝的朝贡贸易制度,并指定沿海港口与周边各国进行贸易,但由于农业和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处于“永乐盛世”的明王朝需要同海外各国展开更密切的贸易往来,促进经济交流。而在有局限的陆上丝绸之路逐渐沉寂以后,开辟海上通道成为必然的选择。

    (3)、军事成就
    郑和的军事才能,在靖难之役中即有体现。在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先后指挥了消灭海盗陈祖义、粉碎锡兰王亚烈苦奈儿的阴谋以及生擒苏门答腊的苏干剌的战争。三次战役中,他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战术,全部取得了胜利。

    (4)、开拓航路
    15世纪初,郑和大规模远航活动,把中国古代的海洋事业推向发展高峰,对人类的海洋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张居正

    1、简介
    (1)、本名
    张居正。

    (2)、别名
    张白圭、张江陵、张太岳。

    (3)、所处时代
    明朝。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日期
    1525年5月26日。

    (6)、逝世日期
    1582年7月9日。

    (7)、主要作品
    《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四书集注直解》。

    (8)、主要成就
    与高拱促成隆庆和议;整顿吏治;推行“一条鞭法”;巩固边防。

    2、为政举措
    (1)、政治
    政治上,实行考成法。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中心是解决官僚争权夺势、玩忽职守的腐败 之风。他认为当时朝野泄沓成风,政以贿成,民不聊生,主要原因是“吏治不清”。他以“课吏职”即加强官吏考核为手段,“斥诸不职”,“省冗官”,淘汰并惩治了一批官员。

    (2)、军事
    军事上,用戚继光镇蓟门(今河北迁西县西北),李成梁镇辽东(今辽宁辽阳),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敌台”三千多座,加强北方的防备。并在边疆实行互市政策,互市使马匹大增,减少了太仆寺需的种马,就叫老百姓折价交银,使太仆寺积蓄金四百余万。

    (3)、经济
    清查土地、一条鞭法。

    3、人物评价
    张居正当国十年,所揽之权,是神宗的大权,这是张居正效国的需要,但他的当权便是神宗的失位。在权力上,居正和神宗成为对立面。张居正的效忠国事,独握大权,在神宗的心里便是一种蔑视主上的表现。

    三、海瑞

    1、简介
    (1)、本名
    海瑞。

    (2)、别名
    海青天、海忠介。

    (3)、所处时代
    明朝。

    (4)、出生日期
    1514年1月22日。

    (5)、逝世日期
    1587年11月13日。

    (6)、主要作品
    《治安疏》。

    (7)、主要成就
    任职地方,政绩突出。

    (8)、字号
    字汝贤。

    (9)、官职
    右佥都御史。

    2、主要贡献
    (1)、法规制度
    海瑞曾根据他在淳安的经验写《兴革条例》,谈论该地区的管理问题。 

    (2)、清廉作风
    按照当时官场的风气,新官到任,旧友高升,总会有人来送些礼品礼金,以示祝贺。这些礼品礼金只要数额不大,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海瑞公开贴告示说“今日做了朝廷官,便与家居之私不同”。然后把别人送的礼品一一退还,连老朋友贺邦泰、舒大猷远道送来的礼也不例外。

    (3)、断案技巧
    在断案技巧上,海瑞不能明察秋毫,料事如神。对于那些疑案,他不是慎重调查,而是“与其冤屈兄长,宁愿冤屈弟弟;与其冤屈叔伯,宁愿冤屈侄子;与其冤屈贫民,宁愿冤屈富民;与其冤屈愚直,宁愿冤屈刁顽”。

    3、人物评价
    《明史》: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尝言:“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又不得已而均税,尚可存古人遗意。”故自为县以至巡抚,所至力行清丈,颁一条鞭法。意主于利民,而行事不能无偏云。赞曰:海瑞秉刚劲之性,戆直自遂,盖可希风汉汲黯、宋包拯。苦节自厉,诚为人所难能。

    四、魏忠贤

    1、简介
    (1)、本名
    魏忠贤。

    (2)、别名
    李进忠、九千岁。

    (3)、所处时代
    晚明。

    (4)、出生日期
    1568年。

    (5)、逝世日期
    1627年12月11日。

    (6)、字号
    字完吾。

    (7)、官职
    司礼监秉笔太监。

    2、自阉入宫
    魏忠贤少时家境贫穷,混迹于街头,不识字,但却懂得射箭与骑马,喜欢赌博,迷恋酒色,魏忠贤经常和一群恶少年赌博,有次,他赌博大输后感到很苦恼,便恨而自宫,改姓名叫李进忠,因早与宫中太监熟识通融,谣传因此未净全身,仍有一粒睾丸。后来又改回原姓,得皇帝赐名为魏忠贤。

    3、历代评价
    (1)、杨涟
    “忠贤本市井无赖,中年净身,夤入内地,初犹谬为小忠、小信以幸恩,继乃敢为大奸、大恶以乱政。”

    (2)、朱由检
    “魏忠贤擅窃国柄,奸盗内帑,诬陷忠良,草菅多命,狠如狼虎。” [23]  “忠贤不过一人耳,外廷诸臣附之,遂至于此,其罪何可胜诛!” 

    (3)、朱长祚
    “形质丰伟,言辞佞利。” 

    五、严嵩

    1、简介
    (1)、本名
    严嵩。

    (2)、别称
    青词宰相。

    (3)、所处时代
    明代。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时间
    1480年3月3日。

    (6)、去世时间
    1566年5月10日。

    (7)、主要作品
    《钤山堂集》40卷。

    (8)、主要成就
    就任内阁首辅、执掌国政近二十年。

    2、个人贡献
    (1)、文学
    《钤山堂集》《钤山诗选》《直庐稿》《直庐稿续》《南还稿》《留院逸稿》《南宫奏议》《历官表奏》《嘉靖奏对录》等数十种,共计200多万字,其中诗作1300多首,仅吟诵明月山(原仰山)、宜春台、仙女湖、毓秀山、玉山、龙虎山、钤山、大岗山等名胜诗文就有200多篇(详见《严嵩趣闻逸事》)。

    (2)、书法
    留传至今不多的严嵩书法作品中,大体上可分为榜书、碑文、印文、卷轴四大类。

    3、人物评价
    (1)、徐学谟
    “嵩此论既虑二王在外易生嫌隙,又虑二王在外主势甚孤。此外臣所不敢言者,嵩以恃上知遇,故为是危言耳。不可以人废言也。”

    (2)、王世贞
    “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亦公论也。然迹其所为,究非他文士有才无行可以节取者比,故吟咏虽工,仅存其目,以昭彰瘅之义焉。”

    六、徐达

    1、简介
    (1)、本名
    徐达。

    (2)、别名
    徐天德、徐魏公、徐武宁、徐中山。

    (3)、所处时代
    元末明初。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日期
    1332年。

    (6)、逝世日期
    1385年。

    (7)、主要成就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8)、字号
    字天德。

    (9)、官职
    太傅、中书右丞相、太子少傅等。

    2、个人作品
    徐氏家谱中记载有徐达诗两首,分别为《澜渡秋声》、《金陵重九》,又有作对联《题金陵明宫联》一副。

    3、人物评价
    徐达一生骁勇有谋,战功及筑边皆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他话语较少而思虑精深,在军中,军令一旦发出便不改变。各位将领遵奉其令都凛然畏惧,而在太祖面前则恭敬谨慎像不敢讲话一样。善于安抚将士,与下级同甘共苦,将士无不感激他的恩德愿意报效尽力,因此,兵锋所向无不克敌制胜。更能严格约束部队,所攻克大都会二处,省会三处,府城县城一百余处,市井安然,百姓不受战乱之苦。

    七、徐阶

    1、简介
    (1)、本名
    徐阶。

    (2)、别名
    徐文贞。

    (3)、所处时代
    明朝。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日期
    1503年。

    (6)、逝世日期
    1583年。

    (7)、主要作品
    《经世堂集》26卷、《少湖文集》10卷、另编有《岳庙集》。

    (8)、主要成就
    计除严嵩与严世蕃。

    (9)、官职
    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2、早年经历
    徐阶满岁时,坠入枯井中,救出三日后才苏醒。五岁时,随父亲路过括苍山,从山岭上摔下去,衣服挂在树上而幸免于难,众人皆异之。

    3、人物评价
    嘉靖皇帝病危,徐阶连夜紧急召见张居正,一起谋划,起草遗诏,次日清晨当朝公布,稳定了嘉靖、隆庆交替之际的政局。因此,人们把他比喻为“杨廷和再世”。

    八、王守仁

    1、简介
    (1)、本名
    王守仁。

    (2)、别名
    王云、王阳明、阳明先生、王文成公。

    (3)、字
    伯安号阳明。

    (4)、所处时代
    明朝。

    (5)、民族族群
    汉族。

    (6)、出生日期
    1472年10月31日。

    (7)、逝世日期
    1529年1月9日。

    (8)、主要作品
    《王阳明全集》、《传习录》、《王文成公全书》。

    (9)、主要成就
    平定思田、诸瑶叛乱,剿灭南赣盗贼,创立“阳明心学”,平定宁王之乱。

    2、主要成就
    (1)、军政
    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

    (2)、思想
    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王阳明广收门徒,宣传他的思想主张,史称“阳明学派”(又称“姚江学派”)。

    3、人物评价
    朱载坖: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徐渭: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守仁则‘以人掩其书’;朱彝尊:诗笔清婉,书法尤通神,足为临池之模范。

    九、朱元璋

    1、简介
    (1)、本名
    朱元璋。

    (2)、别名
    朱重八、朱公子、朱兴宗、朱洪武。

    (3)、字
    国瑞。

    (4)、所处时代
    明朝。

    (5)、民族族群
    汉族。

    (6)、出生日期
    1328年10月21日(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

    (7)、逝世日期
    1398年6月24日(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日)。

    (8)、主要作品
    《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御制皇陵碑》《周颠仙人传》等。

    (9)、主要成就
    建立明朝,推翻元朝统治。

    2、出身布衣
    元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1328年10月21日),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其父为朱世珍,母为陈氏。朱元璋在家里排第四,家族兄弟排第八,故名朱重八。根据朱元璋御制《朱氏世德碑》碑文记载:“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在通德乡。上世以来,服勤农业”,后徙居泗州盱眙县和濠州钟离乡。

    3、人物评价
    朱元璋作为中国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促成明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还影响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

    十、朱棣

    1、简介
    (1)、本名
    朱棣。

    (2)、所处时代
    明朝。

    (3)、民族族群
    汉族。

    (4)、出生日期
    至正二十年四月十七日(1360年5月2日)。

    (5)、逝世日期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8月12日)。

    (6)、主要作品
    《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诗》等。

    (7)、主要成就
    编修《永乐大典》,经营东北;派郑和下西洋,占领安南,五征漠北。

    (8)、在位时间
    1402年至1424年。

    2、史书评价
    《明史·成祖本纪》: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3、历代评价
    (1)、李贽
    “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明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

    (2)、吕抚
    “上文武全才,宽严并济,知人善任,谗间不行。用兵应变,机智如神,郡县灾伤,蠲租赈谷。容受直言,保全功臣。外国受封者三十余国,亦盛矣哉。” 

    (3)、毛泽东
    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

















    明朝十大人物,明朝十大太监是哪些?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明朝十大太监是那几位?明代十大太监
    一、郑和

    1、简介
    (1)、本名
    郑和。

    (2)、别称
    马三保、马三宝、三宝太监、三保太监。

    (3)、所处时代
    明朝。

    (4)、出生地
    云南昆阳(晋宁)。

    (5)、出生时间
    1371年(存疑)。

    (6)、去世时间
    1433年(存疑)。

    (7)、主要成就
    郑和下西洋。

    2、主要成就
    (1)、和平外交
    《明史·郑和传》记载的郑和出使过的国家或地区,共有36个: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剌加、勃泥、苏门答刺、阿鲁、柯枝、大葛兰、小葛兰、西洋琐里、苏禄、加异勒、阿丹、南巫里、甘巴里、锡兰山、彭亨、急兰丹、忽鲁谟斯、溜山、孙刺、木骨都束、麻林地、刺撒、祖法儿、竹步、慢八撒、天方、黎代、那孤儿、沙里湾尼(今印度半岛南端)、不刺哇(今索马里境内)。

    (2)、发展贸易
    明朝仍然沿袭着自元朝的朝贡贸易制度,并指定沿海港口与周边各国进行贸易,但由于农业和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处于“永乐盛世”的明王朝需要同海外各国展开更密切的贸易往来,促进经济交流。而在有局限的陆上丝绸之路逐渐沉寂以后,开辟海上通道成为必然的选择。

    (3)、军事成就
    郑和的军事才能,在靖难之役中即有体现。在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先后指挥了消灭海盗陈祖义、粉碎锡兰王亚烈苦奈儿的阴谋以及生擒苏门答腊的苏干剌的战争。三次战役中,他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战术,全部取得了胜利。

    (4)、开拓航路
    15世纪初,郑和大规模远航活动,把中国古代的海洋事业推向发展高峰,对人类的海洋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刘瑾

    1、简介
    (1)、本名
    刘瑾。

    (2)、别名
    谈瑾。

    (3)、所处时代
    明代。

    (4)、出生日期
    1451年(景泰二年)。

    (5)、逝世日期
    1510年(正德五年)。

    (6)、主要成就
    入内官监、总督团营。

    2、早年经历
    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因为依附宦官刘顺得以入宫,改刘姓。弘治年间,他犯了罪,依法当被处死,后被赦免,在东宫侍奉武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武宗朱厚照即位,命刘瑾执掌钟鼓司。 

    3、主要影响
    (1)、经济
    降赋税,减轻农民负担。“浙江饥荒的时候,张瑾赈济浙江的饥荒,又停止了本年应该交的六万两,以宽民力。”;整顿盐法,清理盐课;收敛财产,利用权势,肆意贪污。

    (2)、政治
    建立官员不定期考察制度,为避免战事发生时各镇守将领拥兵自保或各自为战;打击官员失职和贪污腐败,以独特的“罚米例”,对失职官吏以罚米为单位的俸禄为手段;建立内厂钳制东西厂的权力,设立内行厂。此外刘瑾峻刑,其执法很严,颇有朱元璋之风;徇私枉法。刘宇刚上任巡抚时,用万金向刘瑾行贿,使刘瑾喜不自胜。

    (3)、军事
    边防方面,设立文职大臣总制三镇,镇、巡以下都受到节制。

    (4)、文化
    修撰典籍,平衡科举。组织编纂了《通鉴纂要》,调整各省的科举录取名额,增加西部地区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录取人数,降低了江西录取人数;不拘礼法,革新风俗。如“让寡妇都嫁人,家有死人不葬者强行火化”等,为时人所侧目。

    三、魏忠贤

    1、简介
    (1)、本名
    魏忠贤。

    (2)、别名
    李进忠、九千岁。

    (3)、所处时代
    晚明。

    (4)、出生日期
    1568年。

    (5)、逝世日期
    1627年12月11日。

    (6)、字号
    字完吾。

    (7)、官职
    司礼监秉笔太监。

    2、自阉入宫
    魏忠贤少时家境贫穷,混迹于街头,不识字,但却懂得射箭与骑马,喜欢赌博,迷恋酒色,魏忠贤经常和一群恶少年赌博,有次,他赌博大输后感到很苦恼,便恨而自宫,改姓名叫李进忠,因早与宫中太监熟识通融,谣传因此未净全身,仍有一粒睾丸。后来又改回原姓,得皇帝赐名为魏忠贤。

    3、历代评价
    (1)、杨涟
    “忠贤本市井无赖,中年净身,夤入内地,初犹谬为小忠、小信以幸恩,继乃敢为大奸、大恶以乱政。”

    (2)、朱由检
    “魏忠贤擅窃国柄,奸盗内帑,诬陷忠良,草菅多命,狠如狼虎。” [23]  “忠贤不过一人耳,外廷诸臣附之,遂至于此,其罪何可胜诛!” 

    (3)、朱长祚
    “形质丰伟,言辞佞利。” 

    四、汪直

    1、简介
    (1)、中文名
    汪直。

    (2)、别名
    汪厂公。

    (3)、国籍
    中国。

    (4)、民族
    瑶族。

    (5)、职业
    宦官。

    (6)、主要成就
    设立西厂,第一任西厂厂公。

    2、早期经历
    汪直是大藤峡叛乱中瑶民后代,成化三年(1467年)以幼童身份被俘进宫。最初在昭德宫侍奉万贵妃,后升任御马监太监。

    3、历史评价
    (1)、郑晓
    威宁出塞,俘馘甚多,自永乐以来,唯此夺其气,一时君臣忌功,百方诬讪,皆非实事也,汪直自敬惮威宁,威宁不峻拒之,亦未为过。后人以威宁比陈钺,何其忍也?(《国榷·卷三十九》)

    (2)、项笃寿
    即(秦纮)守正不挠,汪直犹贤之,素所蓄积然耳。直下纮,纮乃论直,直益贤纮,直固不可尽废也。(《今献备遗·卷二十四》)

    五、冯保

    1、简介
    (1)、中文名
    冯保。

    (2)、别名
    冯永亭,冯双林。

    (3)、逝世日期
    1583年。

    (4)、职业
    明代太监。

    (5)、主要成就
    监刻了启蒙集、帝鉴图说、四书。

    (6)、官职
    司礼秉笔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

    (7)、所处时代
    明朝。

    2、人物才能
    冯保为人风雅,精于琴艺、书法。万历六年,冯保收藏《清明上河图》在上面题跋,自署官称“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兼掌御用司礼监太监”。讲述曾于御前待奉皇帝时见到此画。他对《清明上河图》的画工大加赞赏,视之为“比隋珠和璧还要珍贵的东西”。由于当时明神宗皇帝朱翊钧才十六岁,尚未亲政,宫内大权由冯保操持,因此有研究者认为此图是冯保从大内偷得。

    3、历史评价
    冯保是明代一个颇有争议的“太监政治家”。他从嘉靖年间入宫,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代皇朝。起先因书法出众受到明世宗赏识,当上秉笔太监;后又凭借与明神宗的特殊关系(大伴)提督东厂;用一身聪明颖悟、通权变达的本事,在大明朝的政治舞台上混得风生水起。自神宗皇帝朱翊钧登基,冯保也攀上了自己一生权力的巅峰。

    六、王承恩

    1、简介
    (1)、本名
    王承恩。

    (2)、所处时代
    明朝。

    (3)、民族族群
    汉族。

    (4)、去世时间
    1644年4月25日。

    (5)、主要成就
    与崇祯皇帝殉节煤山。

    (6)、出生地
    北直隶邢台县(今河北邢台)。

    2、人物生平
    王承恩,太监曹化淳名下也,累官司礼秉笔太监。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犯阙,帝命承恩提督京营。是时,事势已去,城陴守卒寥寥,贼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三门。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而诸珰泄泄自如。

    3、故里
    王承恩籍贯是河北省邢台市,故里在邢台市邢台县白岸乡白岸口村。白岸口村地处太行深山区,坐落在邢台路罗川南支北岸,邢左公路从村中通过。村原名口当,明初王姓迁来定居,后因村据白岸沟口,改称白岸口,此村是王承恩的故乡。

    七、王振

    1、简介
    (1)、本名
    王振。

    (2)、别名
    王伴伴、翁父。

    (3)、所处时代
    明朝。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地
    蔚州。

    (6)、逝世日期
    1449年。

    (7)、主要成就
    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

    (8)、官职
    司礼监掌印太监。

    2、早年及入宫
    王振是明初蔚州(今河北蔚县)的一个落第秀才,略通经书,在私塾教书,后来又做了教官。或许是认为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过于艰难,他便在明成祖永乐末年自阉入宫,当了宦官。

    3、人物评价
    冯梦龙:振:君子之智,亦有一短。小人之智,亦有一长。小人每拾君子之短,所以为小人,君子不弃小人之长,所以为君子。

    八、陈矩

    1、简介
    (1)、本名
    陈矩。

    (2)、所处时代
    明朝。

    (3)、民族族群
    汉族。

    (4)、出生地
    北直隶安肃县。

    (5)、出生日期
    1539年。

    (6)、逝世日期
    1607年。

    (7)、主要作品
    《皇华纪实》《香山记》《游闽中记述》。

    (8)、主要成就
    力正时弊,廉洁安静。

    (9)、官职
    司礼监掌印太监、提督东厂。

    2、人物生平
    陈矩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被选入宫,分派在司礼监秉笔太监高忠名下,在司礼监服役,当时年仅九岁;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鞑靼俺答汗率兵在边境抢掠,逼近京师,太监高忠全副武装参与防守,立下功劳。陈矩十分敬佩,所以立志要经世济民,治理国家,从此经常留心有关政治、经济的事。

    3、人物总评
    陈矩集纠政、监察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得在宦官云集的明朝也少有,但陈矩只守着“祖宗法度,圣贤道理”八个字,廉洁安静,不扰官不害民,从不滥用权力,仅是力图救正时弊缺失,被人称之为“佛”。 

    九、王安

    1、简介
    (1)、中文名
    王安。

    (2)、国籍
    中国。

    (3)、民族
    汉族。

    (4)、出生日期
    不详。

    (5)、逝世日期
    1621年。

    (6)、职业
    宦官。

    (7)、主要成就
    司礼秉笔太监。

    (8)、出生地
    今河北保定市雄县。

    2、人物生平
    王安最早隶属于宦官冯保名下。万历六年(1578年)时选入内书堂读书。 万历二十二年,王安由陈矩推荐给皇帝,受命为皇长子伴读。当时郑贵妃图谋立自己生的儿子为太子,所以经常使人搜集皇长子的过失。然而皇长子在王安周旋保护下,使得郑贵妃一无所获。

    3、史籍记载
    王安,雄县人,初隶冯保名下。万历二十二年,陈矩荐于帝,命为皇长子伴读。时郑贵妃谋立己子,数使人摭皇长子过。安善调护,贵妃无所得。“梃击”事起,贵妃心惧。安为太子属草,下令旨,释群臣疑,以安贵妃。帝大悦。光宗即位,擢司礼秉笔太监,遇之甚厚。安用其客中书舍人汪文言言,劝帝行诸善政,发帑金济边,起用直臣邹元标、王德完等,中外翕然称贤。

    十、曹化淳

    1、简介
    (1)、中文名
    曹化淳。

    (2)、别名
    曹如,止虚子。

    (3)、国籍
    明朝。

    (4)、民族
    汉族。

    (5)、出生日期
    1589年(万历十七年)。

    (6)、逝世日期
    1662年(康熙元年)。

    (7)、职业
    宦官,司礼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总提督京营戎政。

    (8)、信仰
    道教。

    (9)、代表作品
    《被诬遗嘱》《感怀诗》。

    2、人物生平
    曹化淳幼时家境寒微,受“近君养亲”风气的影响,于十二三岁左右入宫。因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在宫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诗文书画,样样精通,深受司礼太监王安赏识,倚为亲信。后入信王陪伴侍奉五皇孙朱由检。天启初年,太监魏忠贤得宠弄权,害死王安,曹化淳受牵连被逐出北京,发配到留都南京待罪。

    3、不白之冤
    甲申三月,曹化淳不在北京,其时已经乡居六载。甲申五月,清军入京,为崇祯皇帝后发丧三日,追赠庙号怀宗。十月,顺治移驾北京,曹化淳赴都上疏,请妥善处理怀宗帝后陵寝。经恩准,委内官监冉肇总理其事;此时,顺天府杨博,宛平杨时茂等分别上疏参告曹化淳“开门迎贼,贼入城,挺身侍从,今清入都,又复侍从,此卖国乱臣,虽万斩不足服万民心。”























    明朝十大人物,明朝十大首辅是哪些?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明朝十大首辅是那些?明代十大首辅
    一、杨士奇

    1、简介
    (1)、本名
    杨寓。

    (2)、别名
    杨士奇、杨文贞。

    (3)、所处时代
    明朝。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日期
    1366年2月3日。

    (6)、逝世日期
    1444年4月2日。

    (7)、主要作品
    《三朝圣谕录》《奏对录》《历代名臣奏议》等。

    (8)、主要成就
    在内阁四十余年,成永乐、仁宣之治。

    2、早年经历
    杨士奇生于江西袁州宜春县凤凰台,一岁时丧父,其母改嫁当时任德安同知的罗性,杨士奇于是改姓罗。后来有一次罗家祭祖,年幼的杨士奇自做土像祭祀杨氏祖先,被罗性发现并赞扬他的志气,恢复其宗姓。随后,罗性因得罪权贵戍边陕西去世,杨士奇与母回到德安,他一边教学一边侍母。他游走于湖北、湖南进行教学,其间居住江夏的时间最长。

    3、人物评价
    《明史》:成祖时,士奇、荣与解缙等同直内阁,溥亦同为仁宗宫僚,而三人逮事四朝,为时耆硕。溥入阁虽后,德望相亚,是以明称贤相,必首三杨。均能原本儒术,通达事几,协力相资,靖共匪懈。史称房、杜持众美效之君,辅赞弥缝而藏诸用。又称姚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宋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三杨其庶几乎。 

    二、张居正

    1、简介
    (1)、本名
    张居正。

    (2)、别名
    张白圭、张江陵、张太岳。

    (3)、所处时代
    明朝。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日期
    1525年5月26日。

    (6)、逝世日期
    1582年7月9日。

    (7)、主要作品
    《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四书集注直解》。

    (8)、主要成就
    与高拱促成隆庆和议;整顿吏治;推行“一条鞭法”;巩固边防。

    2、为政举措
    (1)、政治
    政治上,实行考成法。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中心是解决官僚争权夺势、玩忽职守的腐败 之风。他认为当时朝野泄沓成风,政以贿成,民不聊生,主要原因是“吏治不清”。他以“课吏职”即加强官吏考核为手段,“斥诸不职”,“省冗官”,淘汰并惩治了一批官员。

    (2)、军事
    军事上,用戚继光镇蓟门(今河北迁西县西北),李成梁镇辽东(今辽宁辽阳),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敌台”三千多座,加强北方的防备。并在边疆实行互市政策,互市使马匹大增,减少了太仆寺需的种马,就叫老百姓折价交银,使太仆寺积蓄金四百余万。

    (3)、经济
    清查土地、一条鞭法。

    3、人物评价
    张居正当国十年,所揽之权,是神宗的大权,这是张居正效国的需要,但他的当权便是神宗的失位。在权力上,居正和神宗成为对立面。张居正的效忠国事,独握大权,在神宗的心里便是一种蔑视主上的表现。

    三、杨荣

    1、简介
    (1)、本名
    杨荣。

    (2)、别称
    杨道应、杨子荣、杨文敏。

    (3)、字号
    字勉仁。

    (4)、所处时代
    明朝。

    (5)、出生时间
    1372年1月4日。

    (6)、去世时间
    1440年7月30日。

    (7)、主要作品
    《后北征记》《杨文敏集》等。

    (8)、主要成就
    历仕五朝,辅佐永乐盛世、仁宣之治;重修太祖实录,总裁太宗实录。

    (9)、官职
    少师、工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

    2、早年经历
    杨荣生于明太祖洪武四年十二月九日(1372年1月4日),出生时名道应,当时杨荣的祖父杨达卿听到他的啼声,说:“雄壮啊!这个孩子一定会让我家荣华显贵。”便改其名为子荣。杨荣十七岁被选入郡庠。

    3、主要影响
    (1)、政治
    杨荣历仕四朝,为人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在文渊阁治事三十八年,谋而能断,老成持重,尤其擅长谋划边防事务,曾五次扈从出塞。

    (2)、文学
    杨荣好诗文,他和杨士奇、杨溥等多有唱和,为“台阁体”的代表作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其创作风格:“故发为文章,具有富贵福泽之气。应制诸作,渢渢雅音,其它诗文,亦皆雍容平易,肖其为人,虽无深湛幽渺之思,纵横驰骤之才,足以震耀一世,而逶迤有度,醇实无疵,台阁之文,所由与山林枯槁者异也。

    (3)、藏书
    杨荣家藏书甚富,藏本装潢精美。历经数十年,仍崭新如故。如郑樵《通志》及二十一史之类大部书,案头环列,连盈数十架。后经战乱及后人保管不力,所藏之书,尽荡于人间。

    四、解缙

    1、简介
    (1)、本名
    解缙。

    (2)、别称
    解解元、解学士。

    (3)、字号
    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

    (4)、所处时代
    明朝。

    (5)、出生时间
    1369年12月6日。

    (6)、去世时间
    1415年2月22日。

    (7)、主要作品
    《解学士集》、《天潢玉牒》。

    (8)、主要成就
    主持纂修《永乐大典》。

    (9)、官职
    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

    2、人物评价
    (1)、朱元璋
    “缙以冗散自恣耶。”

    (2)、朱棣
    “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

    (3)、明仁宗朱高炽
    “言缙狂,观所论列,皆有定见,不狂也!”

    (4)、《明史》
    “才高,任事直前,表里洞达。” 

    (5)、焦竑
    “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

    五、商辂

    1、简介
    (1)、本名
    商辂。

    (2)、别称
    商文毅、商弘载、商素庵。

    (3)、字号
    字弘载、号素庵。

    (4)、所处时代
    明朝。

    (5)、出生时间
    1414年3月16日。

    (6)、去世时间
    1486年8月17日。

    (7)、主要作品
    《宋元通鉴纲目》、《蔗山笔尘》、《商文毅公集》等。

    (8)、主要成就
    明代第二个“三元及第”;立朝刚正,临事果决,建言时政。

    (9)、官职
    少保、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

    2、主要影响
    商辂为人刚正不阿,宽厚有容,为成化年间正直阁臣的杰出代表之一。时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 [26]  。他在郕王朱祁钰监国时便入内阁参预机务。夺门之变后被削籍除名。明宪宗时再度入阁,渐升为内阁首辅。孝庄钱皇后去世后,商辂与同僚彭时等据理力争,最终使其得以袝葬裕陵。

    3、历史评价
    (1)、马文升
    杨文贞(杨士奇)、李文达(李贤)尚不及文毅(商辂)。他不论,此有深指在。 

    (2)、朱见深
    少保兼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商辂,性资刚直,操履端方,三榜魁名,四海仰其文学,两朝内阁庶政,资以经纶。 

    (3)、项笃寿
    彭文宪公(彭时)与商文毅公,皆以科名致位宰辅,诸所论建,切中时弊,概见施行,勋名、行谊相伯仲矣。易储一事,商公不能以死争之,不可则止之,义宁无媿乎。

    (4)、屠隆
    商文毅辂、彭文宪时、刘文靖健(刘健)、谢文正迁(谢迁)、杨文懿守陈(杨守陈)、王文恪鏊(王鏊)、吴文定宽(吴宽)风骨峻,整德器渊,涵才不露锋颖,功不计岁月,外示凝然,中怀凛然。招之不来,麾之不去,有古大臣之风焉。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矣。

    (5)、王世贞
    夫以杨文贞、李文达、商文毅、刘文靖、杨文忠(杨廷和)之贤于辅,而不得从(配享)。

    六、杨廷和

    1、简介
    (1)、本名
    杨廷和。

    (2)、别称
    杨文忠。

    (3)、字号
    字介夫、号石斋。

    (4)、所处时代
    明朝。

    (5)、民族族群
    汉族。

    (6)、出生时间
    1459年10月15日。

    (7)、去世时间
    1529年7月25日。

    (8)、主要作品
    《杨文忠公三录》。

    (9)、主要成就
    历仕四朝,二朝。

    2、为政举措
    (1)、镇静持重
    杨廷和在明武宗“失德”的情况下,多次上疏规谏未果。他虽“邑邑不自得”,但仍勤于政事,忠于职守。正德年间,武宗多不在京。杨廷和入值中枢,参与机要,“镇静持重”,“补苴匡救”,按例赈灾免租,百官也各奉法守职,使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2)、革除弊政
    明世宗朱厚熜未至京师时,杨廷和总揽朝政共三十七日。在此期间,杨廷和不受皇帝的掣肘,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他以革除武宗时弊政为己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3、人物评价
    杨廷和为官清正,虽“位及人臣,而居处同于寒素”;他关心民间疾苦,为家乡“通水利”,“修县城”,“置义田”,很受时人称道。他一生博学鸿毅,光明正大,积极倡导励行“新政”,对明朝之中衰起到一定振治作用。

    七、叶向高

    1、简介
    (1)、本名
    叶向高。

    (2)、别称
    叶文忠。

    (3)、字号
    字进卿,号台山,晚号福庐山人。

    (4)、所处时代
    明朝。

    (5)、官职
    内阁首辅、吏部尚书、太傅。

    (6)、出生时间
    1559年9月1日。

    (7)、去世时间
    1627年10月7日。

    (8)、主要作品
    《福庐灵岩志》、《玉堂纲鉴》、《苍霞余草》、《宫词》。

    (9)、主要成就
    安辽民,通言路,清榷税。

    2、早年经历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七月三十日,叶向高生于福州府福清县孝义乡化南里云山境(今福建福清市港头镇后叶村),当时倭患猖獗、肆虐福建沿海。叶向高的母亲怀有身孕,因为逃避倭寇,不得不在道路旁的一个破厕所中把他生了下来。幼年时的叶向高随家人四处避难,过着颠沛流离、食不果腹的困苦生活,曾多次陷入绝境,因命大而存活下来。

    3、主要影响
    (1)、政治
    为《续忧危竑议》案上书、裁抑矿税使、与宦官斗争、倡导通言路、整顿政府机构。

    (2)、文学
    叶向高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更是一位文学家。作为晚明的文学家,叶向高的创作与思想与同时代的文人追慕时风不同,其一直致力于对台阁体的重新倡导与创作实践,以求台阁体重返兴盛。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叶向高入主内阁,政治地位的提高也提升了叶向高的文学地位与影响,成为当时的馆阁文学领袖。

    (3)、公益
    创办福州会馆、修古迹、建桥。

    八、徐阶

    1、简介
    (1)、本名
    徐阶。

    (2)、别名
    徐文贞。

    (3)、所处时代
    明朝。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日期
    1503年。

    (6)、逝世日期
    1583年。

    (7)、主要作品
    《经世堂集》26卷、《少湖文集》10卷、另编有《岳庙集》。

    (8)、主要成就
    计除严嵩与严世蕃。

    (9)、官职
    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2、早年经历
    徐阶满岁时,坠入枯井中,救出三日后才苏醒。五岁时,随父亲路过括苍山,从山岭上摔下去,衣服挂在树上而幸免于难,众人皆异之。

    3、人物评价
    嘉靖皇帝病危,徐阶连夜紧急召见张居正,一起谋划,起草遗诏,次日清晨当朝公布,稳定了嘉靖、隆庆交替之际的政局。因此,人们把他比喻为“杨廷和再世”。

    九、申时行

    1、简介
    (1)、中文名
    申时行。

    (2)、别名
    申文定公。

    (3)、朝代
    明朝。

    (4)、出生日期
    1535年。

    (5)、逝世日期
    1614年。

    (6)、职业
    官员。

    (7)、主要成就
    辅助明神宗。

    (8)、代表作品
    《纶扉奏草》、《申文定公赐闲堂遗墨》。

    (9)、官职
    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2、早年经历
    申时行,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年),申姓富商之子,其生母据传是一名尼姑,后为苏州知府徐尚珍所收养。长洲文化兴盛,名士辈出;商业繁荣,商贾云集。申时行自幼天资聪慧,生性好学,既有文人的才学,又有商人的机敏。在其养父严格的教育下,顺利通过乡试,并取得进京会试的资格。

    3、历史评价
    在后世多数批评者的眼中,申时行是一个“首鼠两端”“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既无主见,也无能力,更无作为的人,特别是申时行入主文渊阁的这九年时间里的作为,和张居正大刀阔斧的改革相比,实在是过于平静,以至于有点波澜不惊。但是正是有这样的一种类似润滑剂作用的人物的出现,才使大明帝国的经济和民生得以短暂的休养,才能期待以后的发展。

    十、李春芳

    1、简介
    (1)、本名
    李春芳。

    (2)、别称
    李文定、李石麓。

    (3)、字号
    字子实、号石麓。

    (4)、所处时代
    明朝。

    (5)、官职
    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少师兼太子太师。

    (6)、出生时间
    1511年1月14日。

    (7)、去世时间
    1584年4月18日。

    (8)、主要作品
    《贻安堂集》。

    (9)、主要成就
    状元及第,内阁首辅。

    2、主要影响
    李春芳为人恭敬、谨慎,从不气势凌人。在政府任职,论议平正,不说偏激的话,当时人们把他比作嘉靖时期的名臣李时;他的才能不及李时,但廉洁则过之。又与严讷、郭朴、袁炜同有“青词宰相”之称。

    3、历史评价
    (1)、王锡爵
    予以史官事太师者五年,观其凝立微睇,于智勇争胜之中,唱而后应,其卒以功名终始。夫水决捩石,山静出云,大人之道,则元气乘之顾,岂在声色问哉? 

    (2)、张惟贤
    春芳为人醇谨,阔大有声,词林典礼,佐铨建树,表表其入纶扉也。当分宜(严嵩)专恣之后,一以忠诚镇静剂之,而事先帝五年。代华亭(徐阶)秉政,同事为新郑(高拱)、江陵(张居正),而能上成君德,中恊寮友,下辑庶司,寅恭匪懈,默赞升平之治,称太平宰相云。 

    (3)、张廷玉
    顾鼎臣等(顾鼎臣、严讷、袁炜、李春芳等)雍容庙堂,可谓极遭逢之盛。
















    明朝十大人物,明朝十大名将是哪些?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明朝十大名将是那几位?
    一、徐达

    1、简介
    (1)、本名
    徐达。

    (2)、别名
    徐天德、徐魏公、徐武宁、徐中山。

    (3)、所处时代
    元末明初。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日期
    1332年。

    (6)、逝世日期
    1385年。

    (7)、主要成就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8)、字号
    字天德。

    (9)、官职
    太傅、中书右丞相、太子少傅等。

    2、个人作品
    徐氏家谱中记载有徐达诗两首,分别为《澜渡秋声》、《金陵重九》,又有作对联《题金陵明宫联》一副。

    3、人物评价
    徐达一生骁勇有谋,战功及筑边皆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他话语较少而思虑精深,在军中,军令一旦发出便不改变。各位将领遵奉其令都凛然畏惧,而在太祖面前则恭敬谨慎像不敢讲话一样。善于安抚将士,与下级同甘共苦,将士无不感激他的恩德愿意报效尽力,因此,兵锋所向无不克敌制胜。更能严格约束部队,所攻克大都会二处,省会三处,府城县城一百余处,市井安然,百姓不受战乱之苦。

    二、常遇春

    1、简介
    (1)、本名
    常遇春。

    (2)、别称
    常十万。

    (3)、字号
    字伯仁、号燕衡。

    (4)、所处时代
    元末明初。

    (5)、出生时间
    1330年。

    (6)、去世时间
    1369年。

    (7)、主要成就
    攻破大都,上都之战。

    (8)、职业
    军事家。

    (9)、官职
    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太子少保等。

    2、早年生平
    常遇春出身于贫苦农民之家。青少年时期,不甘心于老死田间,因而随人习练武术。家贫,无力支付学费,就以多出力干些勤杂工换取学习机会。到长大成人之后,常遇春体貌奇伟,身高臂长,力大过人,学武有成,精于骑射,各种兵器都能使用。

    3、人物评价
    常遇春对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于直言,效命疆场,尽瘁而终。朱元璋对常遇春很爱重。起初,常遇春仅仅是有勇无谋的将领,朱元璋因此常常告诫常遇春”克敌在勇,全胜在谋。昔,关羽号万人敌,为吕蒙所破者,为无谋也。

    三、戚继光

    1、简介
    (1)、中文名
    戚继光。

    (2)、别名
    戚元敬、戚南塘、戚孟诸、戚少保、戚武毅。

    (3)、民族
    汉族。

    (4)、出生日期
    1528年11月12日。

    (5)、逝世日期
    1588年1月5日。

    (6)、职业
    军事家。

    (7)、主要成就
    创建戚家军,南平倭寇,北御蒙古。

    (8)、代表作品
    《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莅戎要略》、《武备新书》等。

    (9)、官职
    登州卫指挥佥事、蓟州总兵。

    2、早期经历
    戚继光幼年时风流倜傥,很有个性,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喜欢读书,通晓儒经、史籍;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继光继承祖上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3、历史评价
    继光将军,生殊不偶。五等三孤,是其所有。推彀备倭,东南是守。因练三军,短长互纽。南北并驱,利于险走。阵名鸳鸯,可暂可久。分守浙东,岛夷时吼。睹戚旌旗,辟易海口。因而诛之,获讯献丑。檄救江西,到即斩首。再往牛田,俘馘不苟。敌陷石州,召光入部。因请练兵,以为利薮。再请车营,以为不朽。部议持之,唯唯否否。江陵遣观,方窥八九,少保加荣,勋名山斗。

    四、李如松

    1、简介
    (1)、本名
    李如松。

    (2)、字号
    字子茂、号仰城。

    (3)、所处时代
    明朝。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时间
    1549年。

    (6)、去世时间
    1598年5月8日。

    (7)、主要成就
    平定宁夏叛乱,指挥抗倭援朝战争。

    (8)、官职
    太子太保、辽东总兵。

    2、主要成就
    万历二十年(1592年),李如松以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职率军平定宁夏啺葜?遥煌蚶???辏�1592年)十二月,提督蓟、辽、保定、山东诸军入朝鲜,在平壤之战中大破日军小西行长等部,歼敌近万,又火烧龙山大仓,破坏日军粮食补给,至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十二月凯旋回国为止,为壬辰抗倭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极大贡献。

    3、个人作品
    李如松曾作有《大明东征提督李如松赠朝鲜都休察使柳成龙》一诗:“提兵星夜到江干,为说三韩国未安。 明主日悬旌节报,微臣夜释酒杯欢。 春来杀气心犹壮,此去妖氛骨已寒。 谈笑敢言非胜算,梦中常忆跨征鞍。”

    4、人物评价
    在明代,以李如松为代表的李家和以麻贵为代表的麻家被并誉为“东李西麻”,万历三大征,李如松参与或指挥了其中两场战役。综观李如松一生用兵,深谙兵法,奇正相辅,一往无前,悍勇有貔虎之威,狡计有枭狐之谋,平壤攻坚战石破天惊、碧蹄馆遭遇战打得气壮山河、龙山奇袭战一剑封喉。《明史》称赞道:“将门有将,得无愧乎”。

    五、傅友德

    1、简介
    (1)、本名
    傅友德。

    (2)、别称
    颍国公。

    (3)、所处时代
    明朝。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时间


    (6)、去世时间
    1394年。

    (7)、主要成就
    平甘肃、定四川、取贵州、下云南。

    (8)、祖籍
    宿州相城。

    (9)、官职
    太子太师。

    2、人物评价
    (1)、朱元璋
    “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  

    (2)、焦竑
    “明兴猛将云从,数倍云台、凌烟,而六王最著,其以骁勇称者莫如常开平,次则傅颍国耳。”

    (3)、尹守衡
    “当时持重善将将无如中山王,至暗鸣跳汤独开平王,而友德差次之,称二虎将,平开死大封之后,友德始益展而有方面勋,取巴蜀定滇笮,其哗哗盖庶几中山矣,后友德公者为凉公蓝玉,其战功亚友德至上宠任之,友德弗如也。”

    六、李文忠

    1、简介
    (1)、中文名
    李文忠。

    (2)、别名
    李思本,保儿,朱文忠。

    (3)、国籍
    明朝。

    (4)、民族
    汉族。

    (5)、出生日期
    1339年。

    (6)、逝世日期
    1384年。

    (7)、职业
    将领,谋臣。

    (8)、主要成就
    明朝开国元勋、率军攻克大宁、高州、斩鲁王等。

    2、家世背景
    李文忠的祖上世代居住在泗州盱眙县,后来李文忠的父亲李贞搬家到濠州(今凤阳县)的东乡。李贞生性友善,娶朱元璋的姐姐朱氏(明朝建立后,追封为曹国长公主)为妻,1339年生子保儿(李文忠)。

    3、人物评价
    (1)、张廷玉
    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其临阵踔厉历风发,遇大敌益壮。颇好学问,常师事金华范祖干、胡翰,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

    (2)、谷应泰
    至若徐中山之忠志无疵,李岐阳之好学饬行,汤信公之听命唯谨,沐西平之居贵不骄,并皆攀龙鳞而有功,履虎尾而不咥。呜呼!与毕、散之徒争烈矣。

    (3)、《剑桥中国明代史》
    洪武帝的外甥李文忠,是皇帝至亲中唯一有点学识的人,但是从很早时候起,他对他舅父的忠诚就有些不肯定。可是,皇帝还是把他安放在极重要的位置上。他是个极有才干的行政官员。

    七、王守仁

    1、简介
    (1)、本名
    王守仁。

    (2)、别名
    王云、王阳明、阳明先生、王文成公。

    (3)、字
    伯安号阳明。

    (4)、所处时代
    明朝。

    (5)、民族族群
    汉族。

    (6)、出生日期
    1472年10月31日。

    (7)、逝世日期
    1529年1月9日。

    (8)、主要作品
    《王阳明全集》、《传习录》、《王文成公全书》。

    (9)、主要成就
    平定思田、诸瑶叛乱,剿灭南赣盗贼,创立“阳明心学”,平定宁王之乱。

    2、主要成就
    (1)、军政
    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

    (2)、思想
    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王阳明广收门徒,宣传他的思想主张,史称“阳明学派”(又称“姚江学派”)。

    3、人物评价
    朱载坖: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徐渭: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守仁则‘以人掩其书’;朱彝尊:诗笔清婉,书法尤通神,足为临池之模范。

    八、于谦

    1、简介
    (1)、本名
    于谦。

    (2)、别名
    于忠肃、于肃愍、于少保。

    (3)、所处时代
    明朝。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日期
    1398年5月13日。

    (6)、逝世日期
    1457年2月16日。

    (7)、主要作品
    《石灰吟》《节庵诗文稿》。

    (8)、主要成就
    组织北京保卫战;改革军制。

    2、主要成就
    (1)、政治
    于谦敢于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权贵,而受到排挤打击。人家当官前呼后拥,尽显官威;于谦当官便服一套,瘦马一匹。同僚并不以其为谦虚清廉,却说他坏了官场规矩。

    (2)、军事
    于谦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用兵贵在临机应变,提倡“将士相习”,“管军者知军士之强弱,为兵者知将帅之号令”。所创团营之制,对明朝兵制影响很大。后明英宗归国,于谦认为上皇虽回来了,但国耻未洗雪,正值也先和脱脱不花两部人马结怨已深,请求趁机派大军,自己前往征讨他,以报复从前的仇恨,清除边患。

    (3)、文学
    于谦诗作归隐情怀的表达与慷慨悲凉的风貌预示了诗坛风气的转向。在台阁体流行的高峰期,文人们是忌讳表达激烈的情怀与悲伤的情感的,从而保持了其创作风格的雍容,以便发挥其鸣盛的政治作用。

    (4)、思想
    重名节,轻名利,重成仁,轻杀身,重社稷,轻君王。

    3、人物评价
    《明史》赞曰:于谦为巡抚时,声绩表著,卓然负经世之才。及时遘艰虞,缮兵固圉。景帝既推心置腹,谦亦忧国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伟矣。变起夺门,祸机猝发,徐、石之徒出力而挤之死,当时莫不称冤。然有贞与亨、吉祥相继得祸,皆不旋踵。而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卒得复官赐恤。公论久而后定,信夫。

    九、李定国

    1、简介
    (1)、中文名
    李定国。

    (2)、别名
    鸿远、宁宇、霖宇、一纯、大绶。

    (3)、国籍
    中国。

    (4)、民族
    汉族。

    (5)、出生日期
    1621年6月11日。

    (6)、逝世日期
    1662年6月27日。

    (7)、职业
    军事将领,民族英雄。

    (8)、主要成就
    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2、早期经历
    李定国,字鸿远(或作宁宇、霖宇、一纯、大绶),1621年(天启元年)六月十一日出生于陕西延安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公元1630年(崇祯三年),年仅十岁的李定国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张献忠看到李定国相貌不凡,收做养子。张献忠有四个养子,老大是孙可望,然后就是李定国,老三老四是刘文秀和艾能奇。

    3、历史总评
    李定国是明末清初最杰出的民族英雄抗清将领之一,作为农民义军领袖的他称“我(李定国)自为王,安用请”,他在民族危难之际,毅然不听孙可望的南征命令,弃小西天的胜利不顾而折返,捐弃前嫌,与南明朝廷合作,并且矢志不渝。

    十、卢象升

    1、简介
    (1)、本名
    卢象升。

    (2)、别名
    卢忠烈、卢忠肃字建斗,又字斗瞻、介瞻。

    (3)、所处时代
    明末。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日期
    1600年4月16日。

    (6)、逝世日期
    1639年1月15日。

    (7)、主要作品
    《卢忠肃公集》、《卢象昇疏牍》。

    (8)、主要成就
    抗击清军、镇压高迎祥叛军。

    2、早年时期
    万历二十八年三月四日(1600年4月16日),卢象升生于常州府宜兴县张渚镇,肤色白皙,人很瘦,胳膊上长着一根粗大的骨头,力气特别大。天启二年(1622年),考中进士,初任户部主事,升任员外郎,累迁为大名知府。

    3、历史评价
    《明史》: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卢象升在庄烈帝(崇祯)时,岂非不世之才,乃困抑之以至死,何耶!至忠义激发,危不顾身,若刘之纶、邱民仰之徒,又相与俱尽,则天意可知矣。














    明朝十大人物,明朝十大名臣是哪些?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明朝十大名臣有那几位?明代十大名臣?
    一、王守仁

    1、简介
    (1)、本名
    王守仁。

    (2)、别名
    王云、王阳明、阳明先生、王文成公。

    (3)、字
    伯安号阳明。

    (4)、所处时代
    明朝。

    (5)、民族族群
    汉族。

    (6)、出生日期
    1472年10月31日。

    (7)、逝世日期
    1529年1月9日。

    (8)、主要作品
    《王阳明全集》、《传习录》、《王文成公全书》。

    (9)、主要成就
    平定思田、诸瑶叛乱,剿灭南赣盗贼,创立“阳明心学”,平定宁王之乱。

    2、主要成就
    (1)、军政
    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

    (2)、思想
    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王阳明广收门徒,宣传他的思想主张,史称“阳明学派”(又称“姚江学派”)。

    3、人物评价
    朱载坖: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徐渭: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守仁则‘以人掩其书’;朱彝尊:诗笔清婉,书法尤通神,足为临池之模范。

    二、于谦

    1、简介
    (1)、本名
    于谦。

    (2)、别名
    于忠肃、于肃愍、于少保。

    (3)、所处时代
    明朝。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日期
    1398年5月13日。

    (6)、逝世日期
    1457年2月16日。

    (7)、主要作品
    《石灰吟》《节庵诗文稿》。

    (8)、主要成就
    组织北京保卫战;改革军制。

    2、主要成就
    (1)、政治
    于谦敢于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权贵,而受到排挤打击。人家当官前呼后拥,尽显官威;于谦当官便服一套,瘦马一匹。同僚并不以其为谦虚清廉,却说他坏了官场规矩。

    (2)、军事
    于谦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用兵贵在临机应变,提倡“将士相习”,“管军者知军士之强弱,为兵者知将帅之号令”。所创团营之制,对明朝兵制影响很大。后明英宗归国,于谦认为上皇虽回来了,但国耻未洗雪,正值也先和脱脱不花两部人马结怨已深,请求趁机派大军,自己前往征讨他,以报复从前的仇恨,清除边患。

    (3)、文学
    于谦诗作归隐情怀的表达与慷慨悲凉的风貌预示了诗坛风气的转向。在台阁体流行的高峰期,文人们是忌讳表达激烈的情怀与悲伤的情感的,从而保持了其创作风格的雍容,以便发挥其鸣盛的政治作用。

    (4)、思想
    重名节,轻名利,重成仁,轻杀身,重社稷,轻君王。

    3、人物评价
    《明史》赞曰:于谦为巡抚时,声绩表著,卓然负经世之才。及时遘艰虞,缮兵固圉。景帝既推心置腹,谦亦忧国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伟矣。变起夺门,祸机猝发,徐、石之徒出力而挤之死,当时莫不称冤。然有贞与亨、吉祥相继得祸,皆不旋踵。而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卒得复官赐恤。公论久而后定,信夫。

    三、刘基

    1、简介
    (1)、本名
    刘基。

    (2)、别称
    刘伯温、刘青田、刘文成、刘诚意。

    (3)、字号
    字伯温。

    (4)、所处时代
    明代。

    (5)、民族族群
    汉族。

    (6)、出生时间
    1311年7月1日。

    (7)、去世时间
    1375年5月16日。

    (8)、主要作品
    《郁离子》《卖柑者言》等。

    (9)、主要成就
    明朝开国元勋,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2、主要成就
    (1)、综述
    刘基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发挥了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政治思想
    施德政、得民心是刘基治国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建功立业的思想理论依据。民本思想是刘基德政的出发点,不仅具有政治性,而且还有经济性,是统治者施政的基本方针,并通过生产实践和一生的亲民行动为表率。

    (3)、学术思想
    刘基的儒学思想对明初的学风产生了直接影响,其融会理学诸派,又以儒道互补,体现了明初思想的特征,影响了明初学术思想的走向。

    (4)、建国谋略
    对于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先后问题上,刘基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提出先灭陈友谅再取张士诚的正确建议,为朱元璋歼灭群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5)、法治思想
    明朝建立后,刘基建议实行的卫所制度,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对于巩固中央集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3、文学成就
    明鼎革之际一位举足轻重的诗文大家,其诗文理论力主讽喻之说,提倡理、气并重,重视时代风格。刘基为晚明讽刺小品的勃兴也起了先导作用,重视文学之于社会的能动作用,其经世致用的文学思想对于扫荡元季文坛纤弱之风,为明初新一代文风之振起,在理论上起了开道的作用。

    四、张居正

    1、简介
    (1)、本名
    张居正。

    (2)、别名
    张白圭、张江陵、张太岳。

    (3)、所处时代
    明朝。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日期
    1525年5月26日。

    (6)、逝世日期
    1582年7月9日。

    (7)、主要作品
    《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四书集注直解》。

    (8)、主要成就
    与高拱促成隆庆和议;整顿吏治;推行“一条鞭法”;巩固边防。

    2、为政举措
    (1)、政治
    政治上,实行考成法。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中心是解决官僚争权夺势、玩忽职守的腐败 之风。他认为当时朝野泄沓成风,政以贿成,民不聊生,主要原因是“吏治不清”。他以“课吏职”即加强官吏考核为手段,“斥诸不职”,“省冗官”,淘汰并惩治了一批官员。

    (2)、军事
    军事上,用戚继光镇蓟门(今河北迁西县西北),李成梁镇辽东(今辽宁辽阳),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敌台”三千多座,加强北方的防备。并在边疆实行互市政策,互市使马匹大增,减少了太仆寺需的种马,就叫老百姓折价交银,使太仆寺积蓄金四百余万。

    (3)、经济
    清查土地、一条鞭法。

    3、人物评价
    张居正当国十年,所揽之权,是神宗的大权,这是张居正效国的需要,但他的当权便是神宗的失位。在权力上,居正和神宗成为对立面。张居正的效忠国事,独握大权,在神宗的心里便是一种蔑视主上的表现。

    五、严嵩

    1、简介
    (1)、本名
    严嵩。

    (2)、别称
    青词宰相。

    (3)、所处时代
    明代。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时间
    1480年3月3日。

    (6)、去世时间
    1566年5月10日。

    (7)、主要作品
    《钤山堂集》40卷。

    (8)、主要成就
    就任内阁首辅、执掌国政近二十年。

    2、个人贡献
    (1)、文学
    《钤山堂集》《钤山诗选》《直庐稿》《直庐稿续》《南还稿》《留院逸稿》《南宫奏议》《历官表奏》《嘉靖奏对录》等数十种,共计200多万字,其中诗作1300多首,仅吟诵明月山(原仰山)、宜春台、仙女湖、毓秀山、玉山、龙虎山、钤山、大岗山等名胜诗文就有200多篇(详见《严嵩趣闻逸事》)。

    (2)、书法
    留传至今不多的严嵩书法作品中,大体上可分为榜书、碑文、印文、卷轴四大类。

    3、人物评价
    (1)、徐学谟
    “嵩此论既虑二王在外易生嫌隙,又虑二王在外主势甚孤。此外臣所不敢言者,嵩以恃上知遇,故为是危言耳。不可以人废言也。”

    (2)、王世贞
    “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亦公论也。然迹其所为,究非他文士有才无行可以节取者比,故吟咏虽工,仅存其目,以昭彰瘅之义焉。”

    六、郑和

    1、简介
    (1)、本名
    郑和。

    (2)、别称
    马三保、马三宝、三宝太监、三保太监。

    (3)、所处时代
    明朝。

    (4)、出生地
    云南昆阳(晋宁)。

    (5)、出生时间
    1371年(存疑)。

    (6)、去世时间
    1433年(存疑)。

    (7)、主要成就
    郑和下西洋。

    2、主要成就
    (1)、和平外交
    《明史·郑和传》记载的郑和出使过的国家或地区,共有36个: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剌加、勃泥、苏门答刺、阿鲁、柯枝、大葛兰、小葛兰、西洋琐里、苏禄、加异勒、阿丹、南巫里、甘巴里、锡兰山、彭亨、急兰丹、忽鲁谟斯、溜山、孙刺、木骨都束、麻林地、刺撒、祖法儿、竹步、慢八撒、天方、黎代、那孤儿、沙里湾尼(今印度半岛南端)、不刺哇(今索马里境内)。

    (2)、发展贸易
    明朝仍然沿袭着自元朝的朝贡贸易制度,并指定沿海港口与周边各国进行贸易,但由于农业和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处于“永乐盛世”的明王朝需要同海外各国展开更密切的贸易往来,促进经济交流。而在有局限的陆上丝绸之路逐渐沉寂以后,开辟海上通道成为必然的选择。

    (3)、军事成就
    郑和的军事才能,在靖难之役中即有体现。在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先后指挥了消灭海盗陈祖义、粉碎锡兰王亚烈苦奈儿的阴谋以及生擒苏门答腊的苏干剌的战争。三次战役中,他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战术,全部取得了胜利。

    (4)、开拓航路
    15世纪初,郑和大规模远航活动,把中国古代的海洋事业推向发展高峰,对人类的海洋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七、徐阶

    1、简介
    (1)、本名
    徐阶。

    (2)、别名
    徐文贞。

    (3)、所处时代
    明朝。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日期
    1503年。

    (6)、逝世日期
    1583年。

    (7)、主要作品
    《经世堂集》26卷、《少湖文集》10卷、另编有《岳庙集》。

    (8)、主要成就
    计除严嵩与严世蕃。

    (9)、官职
    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2、早年经历
    徐阶满岁时,坠入枯井中,救出三日后才苏醒。五岁时,随父亲路过括苍山,从山岭上摔下去,衣服挂在树上而幸免于难,众人皆异之。

    3、人物评价
    嘉靖皇帝病危,徐阶连夜紧急召见张居正,一起谋划,起草遗诏,次日清晨当朝公布,稳定了嘉靖、隆庆交替之际的政局。因此,人们把他比喻为“杨廷和再世”。

    八、海瑞

    1、简介
    (1)、本名
    海瑞。

    (2)、别名
    海青天、海忠介。

    (3)、所处时代
    明朝。

    (4)、出生日期
    1514年1月22日。

    (5)、逝世日期
    1587年11月13日。

    (6)、主要作品
    《治安疏》。

    (7)、主要成就
    任职地方,政绩突出。

    (8)、字号
    字汝贤。

    (9)、官职
    右佥都御史。

    2、主要贡献
    (1)、法规制度
    海瑞曾根据他在淳安的经验写《兴革条例》,谈论该地区的管理问题。 

    (2)、清廉作风
    按照当时官场的风气,新官到任,旧友高升,总会有人来送些礼品礼金,以示祝贺。这些礼品礼金只要数额不大,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海瑞公开贴告示说“今日做了朝廷官,便与家居之私不同”。然后把别人送的礼品一一退还,连老朋友贺邦泰、舒大猷远道送来的礼也不例外。

    (3)、断案技巧
    在断案技巧上,海瑞不能明察秋毫,料事如神。对于那些疑案,他不是慎重调查,而是“与其冤屈兄长,宁愿冤屈弟弟;与其冤屈叔伯,宁愿冤屈侄子;与其冤屈贫民,宁愿冤屈富民;与其冤屈愚直,宁愿冤屈刁顽”。

    3、人物评价
    《明史》: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尝言:“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又不得已而均税,尚可存古人遗意。”故自为县以至巡抚,所至力行清丈,颁一条鞭法。意主于利民,而行事不能无偏云。赞曰:海瑞秉刚劲之性,戆直自遂,盖可希风汉汲黯、宋包拯。苦节自厉,诚为人所难能。

    九、杨士奇

    1、简介
    (1)、本名
    杨寓。

    (2)、别名
    杨士奇、杨文贞。

    (3)、所处时代
    明朝。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日期
    1366年2月3日。

    (6)、逝世日期
    1444年4月2日。

    (7)、主要作品
    《三朝圣谕录》《奏对录》《历代名臣奏议》等。

    (8)、主要成就
    在内阁四十余年,成永乐、仁宣之治。

    2、早年经历
    杨士奇生于江西袁州宜春县凤凰台,一岁时丧父,其母改嫁当时任德安同知的罗性,杨士奇于是改姓罗。后来有一次罗家祭祖,年幼的杨士奇自做土像祭祀杨氏祖先,被罗性发现并赞扬他的志气,恢复其宗姓。随后,罗性因得罪权贵戍边陕西去世,杨士奇与母回到德安,他一边教学一边侍母。他游走于湖北、湖南进行教学,其间居住江夏的时间最长。

    3、人物评价
    《明史》:成祖时,士奇、荣与解缙等同直内阁,溥亦同为仁宗宫僚,而三人逮事四朝,为时耆硕。溥入阁虽后,德望相亚,是以明称贤相,必首三杨。均能原本儒术,通达事几,协力相资,靖共匪懈。史称房、杜持众美效之君,辅赞弥缝而藏诸用。又称姚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宋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三杨其庶几乎。 

    十、杨廷和

    1、简介
    (1)、本名
    杨廷和。

    (2)、别称
    杨文忠。

    (3)、字号
    字介夫、号石斋。

    (4)、所处时代
    明朝。

    (5)、民族族群
    汉族。

    (6)、出生时间
    1459年10月15日。

    (7)、去世时间
    1529年7月25日。

    (8)、主要作品
    《杨文忠公三录》。

    (9)、主要成就
    历仕四朝,二朝。

    2、为政举措
    (1)、镇静持重
    杨廷和在明武宗“失德”的情况下,多次上疏规谏未果。他虽“邑邑不自得”,但仍勤于政事,忠于职守。正德年间,武宗多不在京。杨廷和入值中枢,参与机要,“镇静持重”,“补苴匡救”,按例赈灾免租,百官也各奉法守职,使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2)、革除弊政
    明世宗朱厚熜未至京师时,杨廷和总揽朝政共三十七日。在此期间,杨廷和不受皇帝的掣肘,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他以革除武宗时弊政为己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3、人物评价
    杨廷和为官清正,虽“位及人臣,而居处同于寒素”;他关心民间疾苦,为家乡“通水利”,“修县城”,“置义田”,很受时人称道。他一生博学鸿毅,光明正大,积极倡导励行“新政”,对明朝之中衰起到一定振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