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1000网

【全国各地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22-05-10 / 作者:问答网整理 / 阅读:91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如生产生活方式、风俗民情、文化观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征、价值观、心理结构、气质和情感等核心因素。它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

目录
    中国十大,重庆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庆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哪些?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重庆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南溪号子

    1、简介
    (1)、非遗级别
    国家级。

    (2)、遗产类别
    传统音乐 。

    (3)、批准时间
    2006年。

    (4)、申报地区
    重庆市黔江区。

    (5)、遗产编号
    Ⅱ-25。

    2、概述
    南溪号子,重庆市黔江区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南溪号子渊源要追溯到唐朝,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为了缓解疲劳逐渐形成并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只有音韵没有歌词的号子。

    3、相关信息
    (1)、雏形
    它的雏形是土家族农民在劳动中解乏鼓劲的劳动号子和山歌号子,与薅草锣鼓近似。喊号子一般不少于7人,1人领唱,2人或3人扮尖声(高音),其他人唱低音,众人帮腔。

    (2)、2006年
    南溪号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25。

    二、木洞山歌

    1、简介
    (1)、申报地区
    重庆市巴南区。

    (2)、申报时间
    2006年。

    (3)、地区
    重庆市。

    (4)、遗产类别
    传统音乐。

    (5)、遗产编号
    Ⅱ-26。

    (6)、所属性质
    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概述
    木洞山歌是重庆市巴南区的传统音乐。木洞山歌是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民众传唱的山歌歌种,木洞位于重庆东面,长江南岸,是重庆市巴南区的一个镇。

    3、相关信息
    (1)、巴渝山歌
    在春播的插秧时节和金秋水稻的收割季节,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广阔的田野上,人民会边劳动边唱起巴渝山歌。木洞山歌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巴渝文化的熏陶下,经过当地群众千百年来在劳动和生活中的不断创造、积累和提炼,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巴渝山歌文化,同时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民间山歌手。

    (2)、2006年
    木洞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酉阳民歌

    1、简介
    (1)、非遗级别
    国家级。

    (2)、遗产类型
    传统音乐 。

    (3)、批准时间
    2008年6月7日。

    (4)、申报地区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5)、遗产编号
    Ⅱ-85。

    2、概述
    酉阳民歌,流行于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3、相关信息
    (1)、巴渝歌舞
    酉阳民歌的源头可以追溯至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酉阳民歌在南宋以后歌风为之一变。酉阳民歌是武陵山区特有的地理环境与苗、汉、土家文化融合衍变的产物,它音韵自然、朗朗上口;风格朴素,刚健清新,形象鲜明,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想象力。

    (2)、2008年6月7日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申报的酉阳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Ⅱ-85。

    四、梁平癞子锣鼓

    1、简介
    (1)、遗产类别
    传统音乐。

    (2)、遗产编号
    Ⅱ-53。

    (3)、申报地区
    重庆市梁平县。

    (4)、释 义
    汉族民间器乐。

    (5)、相关名词
    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乐。

    (6)、申报时间
    2006年。

    2、概述
    梁平癞子锣鼓是重庆市梁平县的一种传统音乐。梁平癞子锣鼓的乐器有二鼓、马锣、钹、大锣、钩锣、镲子六种,乐队由五人组成,打马锣者兼打钩锣。梁平癞子锣鼓具有声音洪亮、气氛热烈、音韵起翘、耐人寻味等特点,常在节日盛会、开业庆典、生日礼仪、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演奏。

    3、相关信息
    (1)、2006年
    梁平癞子锣鼓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打击民乐
    梁山癞子锣鼓,是流行于重庆市梁平县,以锣和鼓为主要乐器、以“18癞子”为主要曲调的一种打击民乐。因梁平县在1952年前称梁山县,故名“梁山癞子锣鼓”。

    (3)、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起源年代已不可考。据清代该县文人蓝逸清的《竹枝词》记载,梁平癞子锣鼓应该在明清之际就已广为流传。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4)、2006年5月20日
    梁平癞子锣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

    1、简介
    (1)、中文名称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

    (2)、申报地区
    湖北咸丰县、永顺县、重庆石柱县。

    (3)、非遗级别
    国家级。

    (4)、批准时间
    2011年5月23日。

    (5)、遗产编号
    Ⅷ-211。

    (6)、遗产类别
    传统技艺。

    2、概述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属于国家级文化传统技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湖北省重庆市辖区内。2011年5月23日,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相关信息
    (1)、2018年5月21日
    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2)、历史溯源
    土家族先民古居溪州。早在采集狩猎时期,土家先民以树筑巢、以石垒屋、以石洞而居。“洞穴居”后来与兄弟民族建筑文化交融后发展成明清时期的封火统子大屋;“树巢居”则是土家先民为防潮湿防野兽在树上搭建居住的简陋窝棚,后与兄弟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发展成今日的转角 吊脚楼。

    (3)、技艺特色
    咸丰的 吊脚楼大多是飞檐翘角,回廊吊柱。在单体式的吊脚楼中,有的是四合天井三面回廊,有的是撮箕口东西(或南北)两厢房各三面回廊,有的是“钥匙头”两面回廊。它们有的依山而建,有的临溪而立,有的悬在山边,有的矗在 平坝……各具特色各显风采。

    (4)、传承价值
    华中理工大学著名建筑学教授 张良皋先生在咸丰采风考察后认为:“咸丰为数众多,变化万千的干阑,是一笔巨大的、珍贵的文化财富”。“ 吊脚楼也是景观组成部分,人们一见吊脚楼,立即感到诗情画意;

    (5)、荣誉记录
    2018年5月21日,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六、梁平木版年画

    1、简介
    (1)、中文名
    梁平木版年画。

    (2)、申报地区
    重庆市梁平县。

    (3)、地区
    重庆市。

    (4)、编号
    Ⅶ-10。

    (5)、遗产类别
    传统美术。

    (6)、批准时间
    2006年。

    (7)、所属性质
    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概述
    梁平木版年画是重庆市梁平县的传统美术。梁平木版年画的内容大体可分三类,一是门神,主要有《将帅图》、《立刀顿斧》、《加官晋爵》、《扬鞭》、《五子登科》等作品;二是神话传说,主要有《老鼠嫁女》、《麒麟送子》等作品;三是戏曲故事,主要有《四郎探母》、《踏伞》、《钟馗嫁妹》等作品。梁平县也生产各种类型的花笺、花纸和门画。

    3、相关信息
    (1)、2006年
    梁平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三绝"
    重庆市梁平县的梁平木版年画属于民间美术梁平"三绝"(竹帘、年画、灯戏)之一,是梁平县境内人民群众为庆贺年节而绘制的一种绘画艺术,至今约有三百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3)、艺术价值
    梁平年画用浪漫主义手法,大胆的艺术提炼,以驱邪纳福、喜庆吉祥、历史故事等为题材,画面饱满简洁,造型古朴粗犷,神态生动,构图完整,对比强烈,作为套色木刻版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4)、2000年
    与梁平竹帘、梁山灯戏并称"梁平三绝",曾被誉为川东奇葩,2000年被评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然而,久负盛名的梁平木版年画却濒临灭绝失传的尴尬。

    七、四川竹琴

    1、简介
    (1)、非遗级别
    国家级.

    (2)、遗产类型
    曲艺.

    (3)、申报单位2
    四川省成都艺术剧院.

    (4)、批准时间
    2008年6月7日.

    (5)、遗产编号
    Ⅴ-76.

    (6)、申报单位1
    重庆市三峡曲艺团.

    2、概述
    四川竹琴是一种汉族的传统戏曲剧种。表演者手持渔鼓、简板说唱故事。原名“名琴”。因其伴奏的乐器是竹制的渔鼓筒,故又称“渔鼓道琴”、“道筒”。

    3、相关信息
    (1)、清末、民初
    即有现名。流行于四川汉族地区。竹琴长3尺,直径2寸,一端用鱼皮或猪小肠蒙上。演员斜抱竹琴,用指尖拍击竹筒下端;另一手持两块竹制的筒板,板上端系有小铜铃,筒板相碰时铃响板响,音韵铿锵。唱腔分为中和调、扬琴调。

    (2)、2008年6月7日
    重庆市三峡曲艺团、四川省成都艺术剧院联合申报的“四川竹琴”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铜梁龙舞

    1、简介
    (1)、中文名
    铜梁龙舞。

    (2)、地区
    重庆市。

    (3)、分类
    舞蹈。

    2、概述
    铜梁龙舞是流传于重庆市铜梁县境内的一种以龙为主要道具的传统民俗舞蹈艺术形式,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

    3、相关信息
    (1)、兴起于明
    铜梁龙舞兴起于明,鼎盛于清,誉于当今。既是舞,又是体操又是杂技。铜梁龙舞具有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联、舞时烟花烧龙、伴奏音乐独特、道具构思巧妙、服饰俭朴大方、群众参与性极强等特点。

    (2)、两大系列
    铜梁龙舞包括龙灯舞和彩灯舞两大系列。龙灯舞主要包括大蠕龙、火龙、稻草龙、笋壳龙、黄荆龙等10个品种,其中以大蠕龙最有特色。彩灯舞主要包括鱼跃龙门、泥鳅吃汤圆、三条、十八学士、亮狮等12个品种。

    (3)、大放异彩
    铜梁龙舞艺术在海内外舞台大放异彩,先后参加了1984年、1999年、2009年国庆盛典,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内重大活动,多次受国家文化部派遣远赴美国、英国、法国、以及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中外文化交流。铜梁龙舞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杰出的文化价值,已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级文化品牌。

    九、川江号子

    1、简介
    (1)、中文名
    川江号子。

    (2)、地区
    重庆市、四川省。

    (3)、遗产类别
    传统音乐。

    (4)、遗产编号
    Ⅱ-24。

    (5)、申报地区
    重庆市、四川省。

    (6)、申报时间
    2006年。

    2、概述
    川江号子是重庆市和四川省地区的传统音乐。川江号子是川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式。重庆市和四川东部是川江号子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

    3、相关信息
    (1)、2006年
    川江号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区域
    川江号子主要流传于金沙江、长江及其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和大宁河等流域。这一带航道曲折,山势险峻,水急滩多,全程水位落差较大,特别是经险要的三峡出川,船工们举步维艰。川江号子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十、秀山花灯

    1、简介
    (1)、批准时间
    2006年5月20日.

    (2)、遗产类别
    民俗.

    (3)、申报地区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4)、地区
    重庆.

    (5)、所属性质
    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6)、遗产编号
    Ⅹ-51.

    2、概述
    秀山花灯是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民俗。秀山花灯是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土、苗、汉各族人民喜爱民间歌舞,它历史悠久,遍及全县各村寨、城镇,其中尤以隘口、清溪、兰桥、平凯、迎凤、涌洞、海洋、溶溪、峨溶、玉屏等地为最盛。

    3、相关信息
    (1)、重要流派
    秀山花灯,是中国西南地区花灯艺术中的一支重要流派,是集宗教、民俗、歌舞、杂技、纸扎艺术为一体的民间文化现象和民间表演艺术,是中国宝贵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遗产。

    (2)、说唱艺术
    秀山花灯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花灯艺术最具代表性而命名,又称跳花灯、耍花灯、花灯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广泛流传于四川、湖南、贵州、湖北四省交界的土家族聚居地区。

    (3)、2006年
    秀山花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十大,云南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哪些?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云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傣族孔雀舞

    1、简介
    (1)、中文名
    傣族孔雀舞。

    (2)、批准时间
    2006年。

    (3)、遗产编号
    Ⅲ-27。

    (4)、地区
    云南省。

    (5)、申报地区
    云南省瑞丽市。

    (6)、遗产类别
    传统舞蹈。

    (7)、所属性质
    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概述
    傣族孔雀舞是云南省瑞丽市的传统舞蹈。傣族孔雀舞是我国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定、孟达、景谷、沧源等傣族聚居区,其中以云南西部瑞丽市的孔雀舞(傣语为"嘎洛勇")最具代表性。

    3、相关信息
    (1)、流传
    相传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舞,后经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成型,流传下来,形成孔雀舞。

    (2)、2006年5月20日
    傣族孔雀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定位
    是我国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定、孟达、景谷、沧源等傣族聚居区。

    (4)、代表性
    其中以云南西部瑞丽市的孔雀舞(傣语为"嘎洛勇")最具代表性,相传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舞,后经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成型,流传下来,形成孔雀舞。

    二、傣族泼水节

    1、简介
    (1)、中文名称
    泼水节。

    (2)、节日时间
    4月13日—4月16日。

    (3)、流行地区
    云南。

    (4)、列入遗产时间
    2006年5月20日。

    (5)、英文名
    Water-Splashing Festival。

    (6)、别称
    宋干节。

    (7)、节日类型
    传统节日。

    (8)、节日活动
    划龙舟、浴佛。

    2、概述
    泼水节也称“宋干节”“浴佛节”,是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天,泰国、老挝、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中国云南傣族共同庆祝这个节日,东南亚民族在海外聚居地也承袭相关习俗。

    3、相关信息
    (1)、寓意
    整个节庆历时数日,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前面二天是去旧,最后一天是迎新。

    (2)、命名
    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思为新年),西双版纳及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

    (3)、民俗
    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4)、起源
    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

    三、贝叶经制作技艺

    1、简介
    (1)、中文名
    贝叶经制作技艺。

    (2)、遗产级别
    国家级。

    (3)、申报地区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4)、批准时间
    2008年。

    (5)、遗产类别
    传统技艺。

    (6)、遗产编号
    Ⅷ-142。

    2、概述
    贝叶经制作技艺,云南西双版纳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3、相关信息
    (1)、定义
    贝叶经(傣语称“坦懒”)是指刻写在经过处理的热带植物贝叶棕(傣语称“郭懒”)上的佛经。贝叶经过多道传统特殊工艺处理后,能防虫、防水、防变形,用贝叶抄写的经书,能够千百年流传下来。

    (2)、“戈兰”
    贝叶经制是用民间制作的铁笔将文字刻写在经过特制的“戈兰”,既贝叶棕树树叶之上而成。

    (3)、2008年
    贝叶经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142。

    四、傣族织锦技艺

    1、简介
    (1)、中文名
    傣族织锦技艺。

    (2)、最早出现
    唐代。

    (3)、民 族
    傣族。

    (4)、公 布
    889 Ⅷ-106。

    2、概述
    云南美女,傣族美女必不可少,身材窈窕的她们是版纳街头流动的风景。而她们身上一“梭”一线织出的的傣裙,就是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傣族手工织锦技艺”的作品之一。

    3、相关信息
    (1)、棉布织锦
    “锦”在字典中指“精美鲜艳的纺织品”,傣族人早有棉布和丝绸织锦,现在,我们看到的通常是棉布织锦。

    (2)、“美丽云霞”
    傣族手工艺人用这一布上的“美丽云霞”,它们也成为许多游客必买的版纳纪念品之一。

    (3)、弥足珍贵
    由于工业化的冲击,这一布上的“美丽云霞”越来越少,由于它的稀少而弥足珍贵,目前,相关部门正准备采取各种措施,希望把“云”留住。

    (4)、2018年5月21日
    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五、阿诗玛

    1、简介
    《阿诗玛》是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系撒尼人的叙事长诗。它使用口传诗体语言,讲述或演唱阿诗玛的故事。阿诗玛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终将代替黑暗、善美终将代替丑恶、自由终将代替压迫与禁锢的人类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2、概述
    2006年,阿诗玛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相关信息
    (1)、智慧结晶
    《阿诗玛》的原形态是用撒尼彝语创作的,是撒尼人民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撒尼人聚居区,分为南北两个大同小异的流派。

    (2)、技巧
    《阿诗玛》以五言句传唱,其中使用了伏笔、夸张、讽刺等手法和谐音、顶针、拈连、比喻等技巧,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其作为叙事诗可讲述也可传唱,唱调有“喜调”、“老人调”、“悲调”、“哭调”、“骂调”等,传唱没有固定的场合,可在婚嫁、祭祀、葬仪、劳动、生活等多种不同场合中传唱、讲述。

    (3)、20世纪50年代
    《阿诗玛》自20世纪50年代初在有关刊物上发表汉文整理本以来,被翻译成英、法、德、西班牙、俄、日、韩等多种语言在海外流传,在日本还被改编成广播剧、歌舞剧、儿童剧等艺术形式。在国内,《阿诗玛》被改编成电影及京剧、滇剧、歌剧、舞剧、撒尼剧等在各地上演。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阿诗玛》,于1982年获西班牙桑坦德第一届国际音乐最佳舞蹈片奖。

    (4)、2006年
    随着生活方式、教育体制以及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的社会空间的改变,《阿诗玛》的传承正面临着危机,2006年,云南旅游局将“阿诗玛”注册为旅游商标,云南卷烟厂的“阿诗玛”牌香烟也停止生产。

    六、彝族海菜腔

    1、简介
    (1)、中文名
    彝族海菜腔。

    (2)、所属性质
    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3)、编号
    Ⅱ-31。

    (4)、申报地区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5)、别 名
    石屏腔,曲子,倒搬桨。

    (6)、遗产类别
    传统音乐。

    (7)、代表曲目
    哥唱小曲妹来学、石屏橄榄菜。

    (8)、批准时间
    2006年。

    2、概述
    彝族海菜腔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传统音乐。石屏彝族海菜腔,又称“石屏腔”、“曲子”,俗称“倒搬桨”,以异龙湖中一种称为“海菜”的草本水生植物而得名,流行于异龙湖畔、陶村鸭子坝、牛街、龙朋六街等地尼苏颇(三道红)聚居地区。

    3、相关信息
    (1)、2006年
    彝族海菜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倒搬桨”
    石屏彝族海菜腔,又称“石屏腔”、“曲子”,俗称“倒搬桨”,以异龙湖中一种称为“海菜”的草本水生植物而得名,流行于异龙湖畔、陶村鸭子坝、牛街、龙朋六街等地尼苏颇(三道红)聚居地区。

    (3)、同时
    也为汉族所喜爱,流传于建水、开远、通海、个旧等地。海菜腔是彝族劳动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作的;由青年男女在山野、田间、湖上谈情说爱唱出的山歌发展衍变而来的。

    (4)、对唱
    海菜腔属于一种对唱形式的民歌,有领唱、有帮腔、有问有答。音域宽广,昂扬激越,优美动听,旋律起伏连贯,婉转悠扬,尤如异龙湖水 ,清澈明亮,声浪如波。彝家男女自幼听大人唱曲,耳闻目睹,心领神会,万事万物经口即成诗句,是憎是爱,出声直露情怀。

    七、傣剧

    1、简介
    (1)、批准时间
    2006年。

    (2)、申报地区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3)、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

    (4)、地理标志
    云南省。

    (5)、非遗级别非遗级别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6)、遗产编号
    Ⅳ-86。

    2、概述
    傣剧最初产生于盈江,流行于德宏州和保山地区部分傣族聚居区,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3、相关信息
    (1)、定义
    傣剧是云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盈江、瑞丽、陇川、梁河等县及保山市部分傣族聚居区。

    (2)、发源  
    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

    (3)、艺术形式
    傣剧是德宏州的傣族及与之杂居的德昂族和阿昌族人民极为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傣族文化长期积淀的艺术结晶,是饮誉东南亚的一颗艺术珠。

    八、白族扎染技艺

    1、简介
    (1)、中文名称
    白族扎染技艺。

    (2)、批准时间
    2006年5月20日。

    (3)、遗产编号
    Ⅷ-26。

    (4)、申报地区
    云南省大理市。

    (5)、地理标志
    大理。

    (6)、非遗级别
    国家。

    (7)、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2、概述
    白族扎染技艺是云南省大理市的传统手工技艺。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大理叫它为疙瘩花布、疙瘩花。因主产地在大理,染布者大多是白族,故尔人们又把它叫做大理扎染、白族扎染。

    3、相关信息
    (1)、"民族扎染之乡"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大仓、庙街等地至今仍保留着这一传统技艺,其中以周城白族的扎染业最为著名,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扎染之乡"。

    (2)、2006年
    白族扎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主要工艺
    大理白族扎染是白族人民的传统民间工艺品。白族扎染品种多样,图案多为自然形的小纹样,分布均匀,题材寓意吉祥,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实用功能 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主要染料来自苍山上生长的寥蓝、板蓝根、 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尤其是板蓝根。

    九、彝族火把节

    1、简介
    (1)、节日起源
    祭祀。

    (2)、节日时间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3)、荣誉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英文名
    the Firebrand Festival of the Yi ethnic group。

    (5)、节日活动
    摔跤、斗牛、赛马。

    (6)、流行地区
    云南、贵州、四川。

    (7)、别称
    火把节。

    (8)、中文名
    彝族火把节。

    2、概述
    彝族火把节(the Firebrand Festival of the Yi ethnic group)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

    3、相关信息
    (1)、节期三天
    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

    (2)、2014年7月18日至7月27日
    云南民族村将举办为期十天的“天下火把节——最牛民族村”为主题的原生态火把节狂欢活动,市民不用长途跋涉就能感受到原生态的彝族风情,参与到精彩纷呈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中。

    (3)、彝族地区
    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在同样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称作开"火神会",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

    (4)、到了节日
    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近代,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十、格萨尔

    1、简介
    (1)、中文名
    《格萨(斯)尔》。

    (2)、体裁
    史诗。

    (3)、称号
    世界已发现的演唱篇幅最长的史诗。

    (4)、主要版本
    漫画版 动画电影 舞剧等。

    (5)、作品别名
    《格萨尔王传》。

    (6)、作品名称
    《格萨(斯)尔》 。

    (7)、别名
    《格萨尔王传》。

    (8)、特点
    活形态 最长史 形象描写出色。

    (9)、地位
    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0)、所属民族
    藏族。

    (11)、文学体裁
    史诗。

    2、概述
    《格萨(斯)尔》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史诗中演唱篇幅最长的,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多民族民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见证。它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

    3、相关信息
    (1)、流传
    传唱千年的史诗《格萨(斯)尔》也叫《格萨尔王传》。主要流传于中国青藏高原的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纳西族、普米族等民族中,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降临下界后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英雄业绩。

    (2)、游牧文化
    这一为多民族共享的口头史诗是草原游牧文化的结晶,代表着古代藏族、蒙古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无数游吟歌手世代承袭着有关它的吟唱和表演。

    (3)、历史悠久
    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作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格萨(斯)尔》是在藏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丰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一部形象化的古代藏族历史。




















    中国十大,新疆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哪些?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新疆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哈萨克族阿依特斯

    1、简介
    (1)、中文名称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

    (2)、流行地区
    曲艺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区。

    (3)、代表人物
    哈斯木汗·瓦特汗。

    (4)、遗产编号
    Ⅴ-45。

    (5)、始兴年代
    清代。

    (6)、经典剧目
    《艾赛提与额尔斯红江对唱》《比尔江与萨拉对唱》等。

    (7)、遗产类别
    曲艺。

    (8)、保护单位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艺术研究所。

    2、概述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聚居区的曲艺种类之一,是反映哈萨克人民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百科全书”,堪称哈萨克民族的艺术瑰宝。

    3、相关信息
    (1)、表演形式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是一种竞技式的对唱表演形式,在哈萨克谚语、格言、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中撷取精华,而后配上曲调进行演唱。表现哈萨克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感情,灵活多样的表演,寓教于乐的艺术,从唱词到音乐都充满浓郁的哈萨克口头文学和音乐文化特点。

    (2)、流传剧目
    最具代表性的流传剧目有《艾赛提与额尔斯红江对唱》《比尔江与萨拉对唱》等。

    (3)、流行地区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主要流行于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区。

    (4)、2006年
    5月2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申报的“哈萨克族阿依特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45。

    二、维吾尔族鼓吹乐

    1、简介
    (1)、中文名
    维吾尔族鼓吹乐.

    (2)、批准文号
    国发〔2008〕19号.

    (3)、遗产编号
    Ⅱ-127.

    (4)、遗产类别
    传统音乐.

    (5)、遗产级别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批准时间
    2008年6月7日.

    (7)、申报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含兵团).

    2、概述
    维吾尔族鼓吹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含兵团)的传统音乐。维吾尔族鼓吹乐最早源自阿拉伯,后又传入西域。西迁伊犁的维吾尔族在继承了原有的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历经600多年,兼容并蓄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完整的十二套鼓吹乐,并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3、相关信息
    维吾尔族鼓吹乐在2008年6月7日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三、柯尔克孜族刺绣

    1、简介
    (1)、中文名称
    柯尔克孜族刺绣。

    (2)、非遗级别
    国家级。

    (3)、遗产类型
    传统美术。

    (4)、批准时间
    2008年6月7日。

    (5)、遗产编号
    Ⅶ-82。

    (6)、申报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

    2、概述
    柯尔克孜族刺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等地的刺绣。柯尔克孜族妇女擅长刺绣,她们在头巾、枕头、被面、衣袖边、马衣以及悬挂的各种布面装饰品上绣出各种的精致花纹,其中有花卉、飞禽、走兽和各种几何图案。

    3、相关信息
    (1)、2008年
    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活泼。200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申报的柯尔克孜族刺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2018年
    5月21日,柯尔克孜族刺绣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四、维吾尔族达斯坦

    1、简介
    (1)、中文名
    维吾尔族达斯坦。

    (2)、非遗级别
    国家级。

    (3)、遗产编号
    Ⅰ-71。

    (4)、批准时间
    2008年6月7日。

    (5)、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6)、申报地区
    云南7省梁河县。

    2、概述
    维吾尔族达斯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维吾尔族达斯坦是维吾尔族弹唱曲种。是一种有说有唱的叙事长诗,其篇幅较长,常有完整的故事和贯穿的人物。它是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 音乐具有叙事性和抒情性。

    3、相关信息
    (1)、2008年
    6月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申报的“维吾尔族达斯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Ⅰ-71。

    (2)、2019年
    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获得维吾尔族达斯坦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五、塔塔尔族撒班节

    1、简介
    (1)、中文名称
    塔塔尔族撒班节。

    (2)、别名
    犁头节。

    (3)、节日类型
    传统节日。

    (4)、遗产类型
    民俗。

    (5)、保护单位
    塔城地区文化馆、奇台县文化馆。

    (6)、节日活动
    摔跤、攀高竿、对唱、跳舞、赛跑。

    (7)、节日时间
    所有农户都完成春播后。

    (8)、流行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

    (9)、遗产编号
    Ⅹ-80。 

    2、概述
    塔塔尔族撒班节,主要流传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塔城、伊犁地区和奇台县等地的传统农事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3、相关信息
    (1)、生产方式
    塔塔尔族人由从事畜牧业逐步转变为从事种植业之后,他们将原来以铁锨、坎土曼、镢头等工具翻地种植作物的生产方式,改为以“犁铧”为工具耕种作物的生产方式。

    (2)、“犁铧节”
    后塔塔尔族人为了庆祝“犁铧”这一先进的生产工具,特地用犁铧的塔塔尔语读音“撒班”来称谓这种庆祝活动,久而久之这种庆祝活动演变为塔塔尔族的传统节日,因此“撒班节”也可以说就是“犁铧节”。

    (3)、内容丰富
    “撒班节”到来时,会进行小伙子的摔跤、套麻袋赛跑、绑腿赛跑,还有赛马、拔河、爬杆和歌舞比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4)、2008年
    6月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申报的塔塔尔族撒班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2011年
    5月2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申报的“塔塔尔族撒班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六、新疆曲子

    1、简介
    (1)、中文名
    新疆曲子。

    (2)、流行地区
    乌鲁木齐、哈密、吐鲁番、伊犁等汉族、回族、哈萨克族聚居地。

    (3)、代表人物
    郭天禄,侯毓敏。

    (4)、遗产类别
    曲艺。

    (5)、经典曲目
    《李彦贵卖水》《大保媒》《断桥》《杀狗劝妻》等。

    2、概述
    新疆曲子,俗称“小曲子”,是汉、哈、回等民族群众共创共演的一种曲艺形式。新疆曲子以坐唱为主,以三弦、板胡和二胡为主奏乐器,轮递演唱,唱腔音乐丰富。代表剧目有《李彦贵卖水》《大保媒》《断桥》等。

    3、相关信息
    新疆曲子主要流传于乌鲁木齐、哈密、吐鲁番、伊犁等汉族、回族、哈萨克族聚居地。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30。

    七、维吾尔族赛乃姆

    1、简介
    (1)、中文名
    维吾尔族赛乃姆。

    (2)、遗产类别
    传统舞蹈。

    (3)、申报地区
    新疆哈密地区、莎车县。

    (4)、遗产级别
    国家级。

    (5)、批准时间
    2008年6月7日。

    (6)、遗产编号
    Ⅲ-96。

    (7)、保护单位
    哈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莎车县文化馆。

    2、概述
    维吾尔族赛乃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莎车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维吾尔族赛乃姆是维吾尔族较为普遍的一种民间舞蹈,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的城镇乡村。

    3、相关信息
    (1)、历史悠久
    它是维吾尔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维吾尔人每逢喜庆佳节、婚礼仪式、亲友欢聚都要举行麦西来甫晚会并在晚会上热情地跳起维吾尔族赛乃姆以表庆祝。维吾尔族赛乃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主要发源于从事农业生活、民族聚居、文化较为发达的南疆各绿洲。

    (2)、16世纪
    从16世纪开始,在音乐大师克迪尔罕、雅尔坎迪、阿曼尼落罕(乃菲丝)等人的引导下,经过众多民间乐师的挖掘、收集和整理形成的十二木卡姆就吸收了早已在民间流传的维吾尔族赛乃姆,成为每个木卡姆中穷乃额曼的组成部分,而维吾尔族赛乃姆仍以其独立的形式广泛流传。

    (3)、2008年
    6月7日,维吾尔族赛乃姆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Ⅲ-96。

    八、江格尔

    1、简介
    (1)、中文名
    江格尔。

    (2)、遗产编号
    Ⅰ-26。

    (3)、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4)、荣誉
    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

    (5)、结构
    说唱艺术特点、语言丰富优美。

    (6)、批准时间
    2006年。

    (7)、外文名
    Bangel。

    (8)、诞生
    13世纪左右诞生。

    (9)、内容
    明蒙古族卫拉特部英雄史诗。

    (10)、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含兵团)。

    2、概述
    江格尔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含兵团)的民间文学。《江格尔》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漫长,主要以口传方式流布,也有抄本和刻印本。

    3、相关信息
    (1)、申报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治县、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2)、故事
    这部史诗描述了以江格尔为首的12名雄狮大将和数千名勇士为保卫宝木巴家乡而同邪恶势力进行艰苦斗争并终于取得胜利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理想和美学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2006年
    江格尔遗产在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九、维吾尔族民歌

    1、简介
    (1)、中文名
    维吾尔族民歌.

    (2)、组 成
    传统民歌和新民歌.

    (3)、维吾尔语
    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4)、遗产类别
    传统音乐.

    (5)、申报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

    (6)、外文名
    Uygur.

    (7)、传统民歌
    爱情、劳动、历史、生活习俗歌.

    (8)、文字
    阿拉伯字母.

    (9)、批准时间
    2008年6月7日.

    (10)、遗产编号
    Ⅱ-116.

    2、概述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

    3、相关信息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系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建国后,推广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现两种文字并用。

    十、锡伯族西迁节

    1、简介
    (1)、中文名
    锡伯族西迁节.

    (2)、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含兵团).

    (3)、批准时间
    2006年5月20日.

    (4)、申报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5)、所属性质
    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6)、遗产类别
    民俗.

    (7)、遗产编号
    X—9

    2、概述
    锡伯族西迁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民俗。西迁节是锡伯民族的西迁戍边纪念日。因时间是农历四月十八日,所以叫“四一八节”。

    3、相关信息
    (1)、得名
    因有怀念亲人之意,又叫怀亲节,新疆锡伯族同胞称为“杜音拜专扎坤”。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新疆锡伯族群众就会欢聚一起,共进野餐,表演歌舞,以纪念祖辈驻防戍边的英雄业绩。

    (2)、2006年
    5月2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申报的锡伯族西迁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十大,贵州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哪些?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贵州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侗族萨玛节

    1、简介
    (1)、中文名
    侗族萨玛节.

    (2)、遗产类别
    民俗.

    (3)、遗产编号
    X-25.

    (4)、申报地区
    贵州省榕江县.

    (5)、审批时间
    2006年5月20日.

    2、概述
    侗族萨玛节是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从江县及周边的侗族地区的的民俗。萨玛节是贵州南部侗族地区现存最古老而盛大的传统节日,祭萨后,活动参加者绕寨一周,最后到达固定的耶坪,围成圆圈,手拉手跳起舞来,齐声高唱赞颂萨玛的“耶歌”。这种边唱边舞的形式,称为“多耶”,气氛古朴而热烈。

    3、相关信息
    2006年5月20日,侗族萨玛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苗族蜡染技艺

    1、简介
    (1)、中文名称
    苗族蜡染技艺。

    (2)、非遗级别
    国家级。

    (3)、遗产类别
    传统技艺。

    (4)、批准时间
    2006年5月20日。

    (5)、申报地区
    贵州省丹寨县。

    (6)、遗产编号
    Ⅷ-25。

    2、概述
    苗族蜡染技艺,贵州省丹寨县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蜡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间传统印染工艺之一,早在秦汉时代,苗族人民就已掌握了蜡染技术,宋代达到鼎盛时期,

    3、相关信息
    2006年5月20日,苗族蜡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25。

    三、侗戏

    1、简介
    (1)、中文名称
    侗戏。

    (2)、遗产编号
    Ⅳ-83。

    (3)、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

    (4)、申报地区
    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5)、批准时间
    2006年5月20日。

    (6)、非遗级别
    国家级。

    2、概述
    侗戏,贵州省黎平县、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3、相关信息
    (1)、始创
    侗戏大约产生于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由黎平县腊洞村侗族歌师吴文彩始创。侗戏全部用侗语对白演唱,语言生动,比喻形象,与音乐紧紧吻合,朗朗上口,清晰明快,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侗戏由于植根于侗乡,具有浓郁的侗族特色,而且声情并茂,歌舞结合,很能引起侗族观众的共鸣。

    (2)、2006年
    5月20日,侗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83。

    四、布依族服饰

    1、简介
    (1)、中文名
    布依族服饰.

    (2)、见于
    《旧唐书·西南蛮》.

    (3)、原因
    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

    (4)、批准时间
    2014年11月11日.

    (5)、申报地区
    贵州省.

    (6)、类别
    物质文化现象.

    (7)、颜色
    红、黄、蓝、白色.

    (8)、遗产编号
    Ⅹ-157.

    2、概述
    布依族服饰作为一种物质文化现象,其产生与变化总是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古以来,布依族就居住在我国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支流上。布依族地区地形复杂,高山险地是每个布依族地区的自然屏障,布依族是从古越人发展而来的。

    3、相关信息
    (1)、服饰特点
    其服饰大体上都保留着古老的特点,《旧唐书·西南蛮》载:“男子左衽、露发、徒跣。妇女横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名为通裙”。

    (2)、传统服饰
    布依族的传统服饰是男着衣衫,女穿衣裙,妇女衣,裙均有蜡染、挑衣、刺绣图案装饰。因为布依族居住在热带地区,气候炎热温暖,这种宽松的衣裙符合气候特点。

    (3)、2014年
    11月11日,布依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4月5日,贵州望谟举办民族服饰设计展演,展布依族服饰之美。

    五、侗族琵琶歌

    1、简介
    (1)、中文名
    侗族琵琶歌。

    (2)、非遗级别
    国家级。

    (3)、批准时间
    2006年。

    (4)、遗产类别
    传统音乐 。

    (5)、申报地区
    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

    (6)、遗产编号
    Ⅱ—29。

    2、概述
    侗族琵琶歌是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的一种传统音乐。侗族琵琶歌分布于侗族南部方言地区,可分为抒情琵琶歌和叙事琵琶歌两大类。

    3、相关信息
    (1)、歌唱内容
    其歌唱内容几乎涵盖了侗族历史、神话、传说、故事、古规古理、生产经验、婚恋情爱、风尚习俗、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世代传承,歌脉悠远。

    (2)、歌唱词体
    琵琶歌唱词体现了侗族诗歌的最高水平,是研究侗族社会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的重要资料。

    (3)、2006年
    5月20日,侗族琵琶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六、苗族跳花节

    1、简介
    (1)、中文名
    苗族跳花节。

    (2)、批准时间
    2008年6月7日。

    (3)、类别
    民俗。

    (4)、申报地区
    贵州省安顺市。

    (5)、非遗编号
    Ⅹ-76。

    (6)、非遗级别
    国家级。

    2、概述
    苗族跳花节,流行于贵州省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苗族跳花节是贵州的苗族群众为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而举行的一种民俗活动,每年约有五万多人到坡上参加跳花,安顺市瓦窑村每年正月初七至初九举行的跳花坡活动最具规模。

    3、相关信息
    (1)、2009年
    跳花活动从正月初六即已开始前期工作,正月初七跳花节来临,各处的苗族男女云集跳花坡。2009年10月23日,苗族跳花节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2008年
    6月7日,苗族跳花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Ⅹ-76。

    七、苗族芦笙舞

    1、简介
    (1)、中文名
    苗族芦笙舞。

    (2)、类别
    传统舞蹈。

    (3)、编号
    Ⅲ—23。

    (4)、所属性质
    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5)、批准时间
    2006年。

    (6)、申报地区
    贵州省丹寨县。

    2、概述
    苗族芦笙舞是贵州省丹寨县的传统舞蹈。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堂”等,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它流布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等地的苗、侗、布依、水、仡佬、壮、瑶等民族聚居区,是南方少数民族最喜爱、分布最广泛的一种民间舞蹈。

    3、相关信息
    (1)、历史
    从已出土的西汉铜芦笙乐舞俑分析,芦笙舞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芦笙舞大多在年节、集会、庆贺等喜庆时刻表演,主要有自娱、竞技、礼仪三种类型。芦笙舞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也是苗族最喜爱的民间舞蹈。

    (2)、分类
    芦笙舞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群众性芦笙舞、表演性芦笙舞、风俗性芦笙舞。

    (3)、2006年
    苗族芦笙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水族马尾绣

    1、简介
    (1)、中文名称
    水族马尾绣。

    (2)、地区
    贵州省。

    (3)、遗产类别
    传统美术。

    (4)、所属性质
    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5)、批准时间
    2006年5月。

    (6)、申报地区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

    (7)、遗产编号
    Ⅶ—23。

    2、概述
    水族马尾绣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传统美术。水族马尾绣是中国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最古老又最具民族特色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马尾绣的制作过程繁琐复杂,成品古色古香,华美精致,结实耐用。刺绣图案古朴、典雅、抽象并具有固定的框架和模式。

    3、相关信息
    (1)、2006年5月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申报的水族马尾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2018年5月21日
    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九、苗族古歌

    1、简介
    (1)、中文名
    苗族古歌。

    (2)、非遗级别
    国家级。

    (3)、申报地区
    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4)、批准时间
    2006年。

    (5)、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6)、遗产编号
    Ⅰ-1

    2、概述
    苗族古歌,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苗族古歌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

    3、相关信息
    2006年5月20日,苗族古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侗族大歌

    1、简介
    (1)、中文名
    侗族大歌。

    (2)、地区
    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3)、所属性质
    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4)、其他名称
    Grand Song of Dong ethnic group。

    (5)、特色
    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

    (6)、批准时间
    2006年。

    (7)、分类
    嘎听、嘎嘛、嘎想、嘎吉。

    (8)、遗产编号
    Ⅱ-28。

    (9)、申报地区
    贵州省黎平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10)、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

    (11)、遗产类别
    传统音乐。

    2、概述
    侗族大歌是贵州省黎平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传统音乐。侗族大歌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3、相关信息
    (1)、定位
    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

    (2)、2006年
    5月20日,侗族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十大,上海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哪些?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上海龙华庙会

    1、简介
    (1)、中文名
    上海龙华庙会。

    (2)、遗产类别
    民俗。

    (3)、申报单位
    徐汇区。

    (4)、所属地区
    上海 · 徐汇区。

    (5)、申报日期
    2006。

    (6)、遗产级别
    市。 

    2、概述
    龙华庙会以龙华寺为中心,主要分布于上海市区北起龙华路茂公桥(华容路口),南至中山路(今龙华西路)和天钥桥路相交处的长达千米的狭长地带中。

    3、相关信息
    (1)、属性
    上海龙华庙会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华东地区历史悠久并沿袭至今的传统庙会之一,它是商品集市、民间信仰和民间娱乐三者相结合的综合性庙会,是独特的海派庙会。它不仅对上海地区,而且对长三角地区曾经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2)、区域
    龙华庙会现所在区域为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街道。徐汇区是上海市区经济文化发展速度最快的中心区域之一。

    二、滑稽戏

    1、简介
    (1)、中文名
    上海滑稽戏。

    (2)、地 区
    上海。

    (3)、流行地区
    江浙沪。

    (4)、分 类
    戏曲。

    (5)、起 源
    抗战时期。

    2、概述
    著名滑稽演员 王无能,一人成档,专事滑稽曲艺的演出。当时人们把这样由一人演出的滑稽曲艺称作“独角戏”。著名的独脚戏演员,除王无能外还有江笑笑与刘春山。

    3、相关信息
    (1)、剧种
    上海滑稽戏是一种新兴的汉族戏曲剧种。在抗日战争中期,由上海的曲艺独角戏接受了中外喜剧、闹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它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的许多地区,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2)、1942年
    江、刘二人与王无能鼎足而立,各有所长。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一些独角戏艺人和文明戏演员纷纷组织滑稽剧团,逐步取代渐趋没落的文明戏,从此,滑稽戏便开始成了颇有影响的戏曲剧种。

    三、中式服装制作技艺

    1、简介
    (1)、批准文号
    国发〔2011〕14号。

    (2)、批准时间
    2011年5月23日。

    (3)、申报地区
    上海市静安区、黄浦区、杭州市。

    (4)、遗产级别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遗产编号
    Ⅷ-193。

    (6)、中文名
    中式服装制作技艺。

    2、概述
    中式服装(龙凤旗袍)制作技艺其源于历史可追溯到清乾隆末年,是海派旗袍传承者。亨生西服则采用奉帮裁缝技艺,它起源于乾隆59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3、相关信息
    (1)、至上世纪30年代
    奉帮裁缝已确立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具有鲜明中华民族服饰 风格的独特技艺。她以高档织锦缎和丝绸为面料,裁剪缝制出旗袍、长衫马褂、男女中式套装、丝棉袄等系列产品,是中国服饰文化的代表,在海峡两岸及东南亚地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2011年5月23日
    中式服装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毛笔制作技艺

    1、简介
    (1)、中文名
    毛笔制作技艺。

    (2)、批准时间
    2011年。

    (3)、遗产类型
    传统技艺。

    (4)、遗产编号
    Ⅷ-200。

    (5)、非遗级别
    国家级。

    2、概述
    毛笔制作技艺是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技艺。

    五、浦东说书

    1、简介
    (1)、中文名
    浦东说书.

    (2)、代表人物
    石耀亮、张桂汀、陆文仙、施春年.

    (3)、流行地区
    上海市郊全境、浙江省平湖市等地.

    (4)、遗产类别
    曲艺.

    (5)、遗产编号
    Ⅴ-59.

    (6)、始兴年代
    清代.

    (7)、别名
    钹子书、沪书、农民书等.

    (8)、经典剧目
    《施公案》、《包公》等.

    2、概述
    浦东说书,又称钹子书、沪书、农民书等。浦东说书说唱并重,注重情节,节奏较快。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施公案》《包公》等。

    3、相关信息
    (1)、发源
    浦东说书发源于上海浦东,流布于上海市郊全境及浙江省平湖市等地。2008年6月14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申报的“浦东说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59。

    (2)、“小书”
    浦东说书是钹子书的一支,有“小书”和“大书”之分。又说又唱、用钹子敲打的浦东说书,一般称为“小书”;只说不唱的浦东说书谓“大书”,又称沪书、上海评话。

    六、越剧

    1、简介
    (1)、中文名
    越剧.

    (2)、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3)、非遗级别
    国家级.

    (4)、遗产编号
    Ⅳ-53.

    (5)、起源
    落地唱书.

    (6)、外文名
    Yue Opera.

    (7)、申报地区
    浙江省嵊州市、上海市.

    (8)、批准时间
    2006年.

    (9)、又称
    女子科班、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戏、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

    (10)、流派
    袁雪芬派、范瑞娟派、尹桂芳派等.

    2、概述
    越剧(Yue Opera)是20世纪由浙江嵊县的多种民间音乐形式发展而成的剧种,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和“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之称,国外将其称为“中国歌剧”。

    3、相关信息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越剧在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顾绣

    1、简介
    (1)、中文名
    顾绣。

    (2)、地区
    上海市。

    (3)、批准时间
    2006年。

    (4)、遗产编号
    Ⅶ-17。

    (5)、遗产类别
    传统美术。

    (6)、申报地区
    上海市松江区。

    2、概述
    顾绣是上海市的传统美术。顾绣是民间绣艺与文人画结合的产物,从业人员须具备传统的书画修养。正因如此,它很难普及,且制作费时耗工。20世纪50年代以后,上海曾办过不少顾绣厂,现基本都已关闭。

    3、相关信息
    (1)、现状
    受现代工业的影响,大量顾绣仿制品涌入市场,形成对顾绣的冲击,顾绣之名虽盛而真得“画绣”真谛者在上海几乎不复可寻,因此必须要采取措施对这一传统绣艺进行抢救、保护、整理、挖掘。

    (2)、2006年
    顾绣遗产在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18年11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上海师范大学为顾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八、上海绒绣

    1、简介
    (1)、中文名称
    上海绒绣。

    (2)、非遗级别
    国家级。

    (3)、遗产类型
    传统美术。

    (4)、批准时间
    2011年5月23日。

    (5)、遗产编号
    Ⅶ-103。

    (6)、申报地区
    上海市浦东新区。

    2、概述
    绒绣又称绒线绣,是上海市新兴的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即用彩色羊毛绒线,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绣制出的一种工艺美术结晶。产品色彩丰富、配色和谐,绣工精良、层次清晰、造型生动、形象逼真。

    3、相关信息
    2011年5月23日,上海绒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锣鼓书

    1、简介
    (1)、中文名称
    锣鼓书。

    (2)、流行地区
    上海郊东、西乡以及浙江嘉兴平湖。

    (3)、遗产类别
    曲艺。

    (4)、始兴年代
    清代。

    (5)、申报地区
    上海市南汇区。

    (6)、代表剧目
    《网船过渡》《九更天》《高桥八美图》《双珠球》。

    (7)、遗产编号
    Ⅴ-22。

    2、概述
    锣鼓书旧称“太保书”,是在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艺之一,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与地方特点。

    3、相关信息
    (1)、说唱形式
    锣鼓书以说唱形式表现,有道白、吟唱、独唱、对唱等。内容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与宗教仪式无关,仅用以乐神娱民。代表剧目有《网船过渡》《九更天》《高桥八美图》《双珠球》等。

    (2)、流行区域
    锣鼓书主要流行于上海郊东、西乡以及浙江嘉兴平湖一带。2006年5月20日,上海市南汇区申报的“锣鼓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22。

    十、沪剧

    1、简介
    (1)、书名
    沪剧。

    (2)、编号
    Ⅳ-54。

    (3)、申报地区
    上海市。

    (4)、地区
    上海市。

    (5)、批准时间
    2006年。

    (6)、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7)、所属性质
    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概述
    沪剧是上海市的传统戏剧。沪剧,汉族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上海和江、浙部分地区。渊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清末形成上海滩簧。其间受苏州滩簧的影响。后采用文明戏的演出形式,发展成为小型舞台剧“申曲”。

    3、相关信息
    (1)、1927年
    以后,申曲开始演出文明戏和时事剧;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主要有长腔长板、三角板、赋子板等。曲调优美,富有江南乡土气息,擅长表现现代生活。优秀剧目:《罗汉钱》、《芦荡火种》、《一个明星的遭遇》等。

    (2)、2006年
    沪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十大,广西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哪些?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广西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壮族织锦技艺

    1、简介
    (1)、中文名
    壮族织锦技艺。

    (2)、遗产编号
    Ⅷ—20。

    (3)、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4)、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5)、所属性质
    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6)、申报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

    (7)、申报日期
    2006年。

    2、概述
    壮族织锦技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手工技艺。壮锦技艺形成于唐宋时代,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在明代列为贡品,清末民初,壮锦开始衰落。历经千余年发展的壮锦有自成体系的三大种类、二十多个品种和五十多种图案,以结实耐用、技艺精巧、图案别致、花纹精美著称。

    3、相关信息
    (1)、2006年
    壮族织锦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2018年
    5月21日,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二、布洛陀

    1、简介
    (1)、作品名称
    布洛陀经诗。

    (2)、作品出处
    民间文学。

    (3)、文学类型
    壮族宗教文学。

    (4)、唱 词
    民歌。

    (5)、章 节
    十九章。

    (6)、创作年代
    明朝。

    (7)、文学体裁
    壮族民歌五言体。

    (8)、文字形式
    古壮字书写。

    (9)、内 容
    四个部分。

    2、概述
    《布洛陀经诗》是中国少数民族古籍之一,创作于明朝。《布洛陀经诗》是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之一。“黼洛陀”,汉译为 布洛陀。 壮语之意,“黼”是对德高望重老者的尊称;“洛”是知晓、懂得;“陀”含普遍、全面之意,合起来通译为无所不知的智慧老人。

    3、相关信息
    黼洛陀是壮族的智慧祖神。《布洛陀经诗》是壮族 巫教的经文,它唱诵壮族祖神布洛陀创造天地万物,规范人间 伦理道德,启迪人们祈祷 还愿消灾祛邪, 追求幸福生活。这部经诗贯穿着 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 原始宗教意识。《布洛陀经诗》各篇都可以独立成篇。

    三、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1、简介
    (1)、申报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2)、中文名称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3)、所属性质
    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4)、遗产编号
    Ⅷ-30。

    (5)、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6)、批准时间
    2006年。

    (7)、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2、概述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传统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广西三江县最出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三江侗族木质建筑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工艺堪称一绝。

    3、相关信息
    (1)、价值
    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连接,结构牢固,接合缜密,有极高的工艺和艺术价值。

    (2)、"墨师文"
    侗族人建造楼、桥和民居时不用一张图纸,整个结构烂熟于心,仅凭简单的竹签为标尺,靠独特的"墨师文"为设计标注,使用普通的木匠工具和木料就能制造出样式各异、造型美观的楼、桥,设计之精巧,造型之美观,均令人叹为观止。

    (3)、2006年
    5月20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2018年
    5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入选。

    四、壮剧

    1、简介
    (1)、中文名
    壮剧。

    (2)、遗产编号
    Ⅳ—82。

    (3)、所属性质
    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4)、申报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5)、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6)、申报日期
    2006年。

    2、概述
    壮剧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戏剧。壮剧又叫“壮戏”,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旧时壮族自称“布托”,意即“土著者”、“本地人”,把壮戏称为“昌托”即“土戏”,以别于汉族剧种。

    3、相关信息
    (1)、发展
    壮剧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在发展过程中,有的也曾受到汉族民间艺术和戏曲的影响。

    (2)、2006年
    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桂南采茶戏

    1、简介
    (1)、起 源
    江西赣南传入博白。

    (2)、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3)、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4)、批准时间
    2006年。

    (5)、申报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

    (6)、中文名
    桂南采茶戏。

    (7)、遗产编号
    Ⅳ-65。

    2、概述
    桂南采茶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戏剧。桂南采茶戏载歌载舞,活泼热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它与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审美情趣密不可分,其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得到举世一致的认可。

    3、相关信息
    桂南采茶戏遗产在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六、彩调

    1、简介
    (1)、中文名
    采茶戏。

    (2)、非遗类别
    传统戏剧。

    (3)、非遗批次
    Ⅳ-65。

    (4)、批准时间
    2006年。

    (5)、外文名
    festive lantern。

    (6)、非遗级别
    国家级。

    2、概述
    采茶戏,是流行于江南地区和岭南一些省区的一种汉族戏曲类别,在各省,每每还以流行的地区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来加以区别,如广东的“粤北采茶戏”,湖北的“阳新采茶戏”、“黄梅采茶戏”、“蕲春采茶戏”等。

    3、相关信息
    (1)、历史
    产生年代大多是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种类繁多,各地特色鲜明。2006年5月20日,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申报地区
    广东省韶关市、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江西省高安市、湖北省阳新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江西省赣州市

    七、那坡壮族民歌

    1、简介
    (1)、中文名
    那坡壮族民歌。

    (2)、所属性质
    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3)、申报日期
    2006年。

    (4)、遗产类别
    传统音乐。

    (5)、遗产编号
    Ⅱ—32。

    (6)、申报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

    (7)、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2、概述
    那坡壮族民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的传统音乐。那坡壮族也称“黑衣壮”,它是壮族中具有奇特色彩的一个族群,自称“敏”、“仲”、“嗷”,现约有5.18万人,因着装全黑而得名,主要居住在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那坡县。

    3、相关信息
    (1)、美誉
    那坡壮族民歌是他们历代传唱的民歌。在历史长河中,黑衣壮至今仍保存着古朴完整、多姿多彩的民间歌谣,并被誉为“广西民族音乐富矿”和壮族民歌的“活化石”。

    (2)、2006年
    5月20日,那坡壮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桂剧

    1、简介
    (1)、中文名
    桂剧。

    (2)、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3)、申报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4)、所属性质
    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5)、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6)、批准时间
    2006年。

    (7)、别 名
    桂戏。

    (8)、编号
    Ⅳ-37。

    2、概述
    桂剧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戏剧。桂剧是广西主要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广西桂林市、柳州市、贺州市、河池市一带及梧州市部分官话地区,波及湖南南部地区与广东西北隅。

    3、相关信息
    (1)、历史
    桂剧历史比较悠久,大约发端于明代中叶。明末清初昆腔流播到广西,后高腔和弋阳腔又相继传入,几种声腔相互融合形成桂剧。

    (2)、2006年
    桂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壮族歌圩

    1、简介
    (1)、中文名
    壮族歌圩.

    (2)、遗产编号
    Ⅹ—46.

    (3)、遗产类别
    民俗.

    (4)、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5)、所属性质
    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6)、申报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7)、申报日期
    2006年.

    2、概述
    壮族歌圩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民俗,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壮语称为“圩欢”“圩逢”等,有“坡地上聚会”“坡场上会歌”或“欢乐的节日”的意思。

    十、刘三姐歌谣

    1、简介
    (1)、中文名
    刘三姐歌谣。

    (2)、遗产编号
    Ⅰ-23。

    (3)、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4)、申报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

    (5)、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6)、申报日期
    2006年。

    2、概述
    刘三姐歌谣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的民间文学。刘三姐歌谣大体分为生活歌、生产歌、爱情歌、仪式歌、谜语歌、故事歌及创世古歌七大类,它具有以歌代言的诗性特点和鲜明的民族性,传承比较完整,歌谣种类丰富多样,传播广泛。

    3、相关信息
    (1)、魅力
    刘三姐歌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显示了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活态文化的魅力。

    (2)、2006年
    刘三姐歌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