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傣族孔雀舞
1、简介
(1)、中文名
傣族孔雀舞。
(2)、批准时间
2006年。
(3)、遗产编号
Ⅲ-27。
(4)、地区
云南省。
(5)、申报地区
云南省瑞丽市。
(6)、遗产类别
传统舞蹈。
(7)、所属性质
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概述
傣族孔雀舞是云南省瑞丽市的传统舞蹈。傣族孔雀舞是我国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定、孟达、景谷、沧源等傣族聚居区,其中以云南西部瑞丽市的孔雀舞(傣语为"嘎洛勇")最具代表性。
3、相关信息
(1)、流传
相传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舞,后经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成型,流传下来,形成孔雀舞。
(2)、2006年5月20日
傣族孔雀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定位
是我国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定、孟达、景谷、沧源等傣族聚居区。
(4)、代表性
其中以云南西部瑞丽市的孔雀舞(傣语为"嘎洛勇")最具代表性,相传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舞,后经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成型,流传下来,形成孔雀舞。
二、傣族泼水节
1、简介
(1)、中文名称
泼水节。
(2)、节日时间
4月13日—4月16日。
(3)、流行地区
云南。
(4)、列入遗产时间
2006年5月20日。
(5)、英文名
Water-Splashing Festival。
(6)、别称
宋干节。
(7)、节日类型
传统节日。
(8)、节日活动
划龙舟、浴佛。
2、概述
泼水节也称“宋干节”“浴佛节”,是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天,泰国、老挝、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中国云南傣族共同庆祝这个节日,东南亚民族在海外聚居地也承袭相关习俗。
3、相关信息
(1)、寓意
整个节庆历时数日,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前面二天是去旧,最后一天是迎新。
(2)、命名
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思为新年),西双版纳及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
(3)、民俗
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4)、起源
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
三、贝叶经制作技艺
1、简介
(1)、中文名
贝叶经制作技艺。
(2)、遗产级别
国家级。
(3)、申报地区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4)、批准时间
2008年。
(5)、遗产类别
传统技艺。
(6)、遗产编号
Ⅷ-142。
2、概述
贝叶经制作技艺,云南西双版纳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3、相关信息
(1)、定义
贝叶经(傣语称“坦懒”)是指刻写在经过处理的热带植物贝叶棕(傣语称“郭懒”)上的佛经。贝叶经过多道传统特殊工艺处理后,能防虫、防水、防变形,用贝叶抄写的经书,能够千百年流传下来。
(2)、“戈兰”
贝叶经制是用民间制作的铁笔将文字刻写在经过特制的“戈兰”,既贝叶棕树树叶之上而成。
(3)、2008年
贝叶经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142。
四、傣族织锦技艺
1、简介
(1)、中文名
傣族织锦技艺。
(2)、最早出现
唐代。
(3)、民 族
傣族。
(4)、公 布
889 Ⅷ-106。
2、概述
云南美女,傣族美女必不可少,身材窈窕的她们是版纳街头流动的风景。而她们身上一“梭”一线织出的的傣裙,就是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傣族手工织锦技艺”的作品之一。
3、相关信息
(1)、棉布织锦
“锦”在字典中指“精美鲜艳的纺织品”,傣族人早有棉布和丝绸织锦,现在,我们看到的通常是棉布织锦。
(2)、“美丽云霞”
傣族手工艺人用这一布上的“美丽云霞”,它们也成为许多游客必买的版纳纪念品之一。
(3)、弥足珍贵
由于工业化的冲击,这一布上的“美丽云霞”越来越少,由于它的稀少而弥足珍贵,目前,相关部门正准备采取各种措施,希望把“云”留住。
(4)、2018年5月21日
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五、阿诗玛
1、简介
《阿诗玛》是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系撒尼人的叙事长诗。它使用口传诗体语言,讲述或演唱阿诗玛的故事。阿诗玛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终将代替黑暗、善美终将代替丑恶、自由终将代替压迫与禁锢的人类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2、概述
2006年,阿诗玛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相关信息
(1)、智慧结晶
《阿诗玛》的原形态是用撒尼彝语创作的,是撒尼人民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撒尼人聚居区,分为南北两个大同小异的流派。
(2)、技巧
《阿诗玛》以五言句传唱,其中使用了伏笔、夸张、讽刺等手法和谐音、顶针、拈连、比喻等技巧,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其作为叙事诗可讲述也可传唱,唱调有“喜调”、“老人调”、“悲调”、“哭调”、“骂调”等,传唱没有固定的场合,可在婚嫁、祭祀、葬仪、劳动、生活等多种不同场合中传唱、讲述。
(3)、20世纪50年代
《阿诗玛》自20世纪50年代初在有关刊物上发表汉文整理本以来,被翻译成英、法、德、西班牙、俄、日、韩等多种语言在海外流传,在日本还被改编成广播剧、歌舞剧、儿童剧等艺术形式。在国内,《阿诗玛》被改编成电影及京剧、滇剧、歌剧、舞剧、撒尼剧等在各地上演。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阿诗玛》,于1982年获西班牙桑坦德第一届国际音乐最佳舞蹈片奖。
(4)、2006年
随着生活方式、教育体制以及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的社会空间的改变,《阿诗玛》的传承正面临着危机,2006年,云南旅游局将“阿诗玛”注册为旅游商标,云南卷烟厂的“阿诗玛”牌香烟也停止生产。
六、彝族海菜腔
1、简介
(1)、中文名
彝族海菜腔。
(2)、所属性质
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3)、编号
Ⅱ-31。
(4)、申报地区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5)、别 名
石屏腔,曲子,倒搬桨。
(6)、遗产类别
传统音乐。
(7)、代表曲目
哥唱小曲妹来学、石屏橄榄菜。
(8)、批准时间
2006年。
2、概述
彝族海菜腔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传统音乐。石屏彝族海菜腔,又称“石屏腔”、“曲子”,俗称“倒搬桨”,以异龙湖中一种称为“海菜”的草本水生植物而得名,流行于异龙湖畔、陶村鸭子坝、牛街、龙朋六街等地尼苏颇(三道红)聚居地区。
3、相关信息
(1)、2006年
彝族海菜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倒搬桨”
石屏彝族海菜腔,又称“石屏腔”、“曲子”,俗称“倒搬桨”,以异龙湖中一种称为“海菜”的草本水生植物而得名,流行于异龙湖畔、陶村鸭子坝、牛街、龙朋六街等地尼苏颇(三道红)聚居地区。
(3)、同时
也为汉族所喜爱,流传于建水、开远、通海、个旧等地。海菜腔是彝族劳动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作的;由青年男女在山野、田间、湖上谈情说爱唱出的山歌发展衍变而来的。
(4)、对唱
海菜腔属于一种对唱形式的民歌,有领唱、有帮腔、有问有答。音域宽广,昂扬激越,优美动听,旋律起伏连贯,婉转悠扬,尤如异龙湖水 ,清澈明亮,声浪如波。彝家男女自幼听大人唱曲,耳闻目睹,心领神会,万事万物经口即成诗句,是憎是爱,出声直露情怀。
七、傣剧
1、简介
(1)、批准时间
2006年。
(2)、申报地区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3)、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
(4)、地理标志
云南省。
(5)、非遗级别非遗级别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6)、遗产编号
Ⅳ-86。
2、概述
傣剧最初产生于盈江,流行于德宏州和保山地区部分傣族聚居区,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3、相关信息
(1)、定义
傣剧是云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盈江、瑞丽、陇川、梁河等县及保山市部分傣族聚居区。
(2)、发源
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
(3)、艺术形式
傣剧是德宏州的傣族及与之杂居的德昂族和阿昌族人民极为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傣族文化长期积淀的艺术结晶,是饮誉东南亚的一颗艺术珠。
八、白族扎染技艺
1、简介
(1)、中文名称
白族扎染技艺。
(2)、批准时间
2006年5月20日。
(3)、遗产编号
Ⅷ-26。
(4)、申报地区
云南省大理市。
(5)、地理标志
大理。
(6)、非遗级别
国家。
(7)、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2、概述
白族扎染技艺是云南省大理市的传统手工技艺。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大理叫它为疙瘩花布、疙瘩花。因主产地在大理,染布者大多是白族,故尔人们又把它叫做大理扎染、白族扎染。
3、相关信息
(1)、"民族扎染之乡"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大仓、庙街等地至今仍保留着这一传统技艺,其中以周城白族的扎染业最为著名,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扎染之乡"。
(2)、2006年
白族扎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主要工艺
大理白族扎染是白族人民的传统民间工艺品。白族扎染品种多样,图案多为自然形的小纹样,分布均匀,题材寓意吉祥,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实用功能 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主要染料来自苍山上生长的寥蓝、板蓝根、 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尤其是板蓝根。
九、彝族火把节
1、简介
(1)、节日起源
祭祀。
(2)、节日时间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3)、荣誉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英文名
the Firebrand Festival of the Yi ethnic group。
(5)、节日活动
摔跤、斗牛、赛马。
(6)、流行地区
云南、贵州、四川。
(7)、别称
火把节。
(8)、中文名
彝族火把节。
2、概述
彝族火把节(the Firebrand Festival of the Yi ethnic group)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
3、相关信息
(1)、节期三天
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
(2)、2014年7月18日至7月27日
云南民族村将举办为期十天的“天下火把节——最牛民族村”为主题的原生态火把节狂欢活动,市民不用长途跋涉就能感受到原生态的彝族风情,参与到精彩纷呈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中。
(3)、彝族地区
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在同样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称作开"火神会",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
(4)、到了节日
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近代,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十、格萨尔
1、简介
(1)、中文名
《格萨(斯)尔》。
(2)、体裁
史诗。
(3)、称号
世界已发现的演唱篇幅最长的史诗。
(4)、主要版本
漫画版 动画电影 舞剧等。
(5)、作品别名
《格萨尔王传》。
(6)、作品名称
《格萨(斯)尔》 。
(7)、别名
《格萨尔王传》。
(8)、特点
活形态 最长史 形象描写出色。
(9)、地位
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0)、所属民族
藏族。
(11)、文学体裁
史诗。
2、概述
《格萨(斯)尔》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史诗中演唱篇幅最长的,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多民族民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见证。它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
3、相关信息
(1)、流传
传唱千年的史诗《格萨(斯)尔》也叫《格萨尔王传》。主要流传于中国青藏高原的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纳西族、普米族等民族中,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降临下界后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英雄业绩。
(2)、游牧文化
这一为多民族共享的口头史诗是草原游牧文化的结晶,代表着古代藏族、蒙古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无数游吟歌手世代承袭着有关它的吟唱和表演。
(3)、历史悠久
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作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格萨(斯)尔》是在藏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丰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一部形象化的古代藏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