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20 / 作者:问答网整理 / 阅读:163次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包括,中国古代各朝代十大美女,美女皇后、神话美女等,他们分别是那些呢?问答网为你整理汇编。
一、赵飞燕
1、简介
(1)、本名
赵氏。
(2)、别名
赵飞燕、赵宜主、孝成赵皇后。
(3)、所处时代
西汉。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地
长安(陕西西安)。
(6)、逝世日期
公元前1年。
(7)、主要作品
《双凤离鸾曲》、《归风送远操》、掌上舞。
(8)、主要成就
得宠晋为婕妤,其后立为皇后。
(9)、字号
飞燕。
(10)、封号变迁
婕妤→皇后→太后→皇后→庶人。
2、人物生平
(1)、早年生活
赵飞燕出生于京师长安城,刚生时,父母不想养她,将其抛弃,三天不死,于是将其抱回养大。
(2)、初见帝王
鸿嘉三年(前18年),汉成帝即位十多年,年已30岁,后宫却没有一个存活的皇子。一次微服外出游乐,来到阳阿公主府,阳阿公主把养在府中的良家女都叫出来,取悦汉成帝,赵飞燕勾人魂魄的眼神、清丽动人的歌喉、婀娜曼妙的舞姿,一下子就倾倒了成帝。汉成帝将她带回宫中,夜夜临幸。
(3)、陷害许后
鸿嘉三年(前18年),许皇后之姐施巫蛊诅咒后宫有身孕的妃子被发觉,赵飞燕趁机告发许皇后、班婕妤等人蛊诅后宫女子,求己亲媚。太后王政君得知后大怒,下令彻查,许皇后因此被废。之后汉成帝欲立赵飞燕为皇后,但太后嫌弃她出身卑微不是侯门女,不同意。太后的外甥侍中淳于长为成帝立赵飞燕为皇后一事来沟通。
(4)、封妃立后
永始元年(前16年)四月,成帝先封赵飞燕的父亲赵临为成阳侯,改变她家卑微的身份。六月,封赵飞燕为皇后,封赵合德为昭仪,大赦天下。
(5)、举荐立嗣
绥和元年(前8年),定陶王刘欣来长安,其祖母傅太后私下以许多金银珠宝、珍玩布帛贿赂赵飞燕姐妹,打通关节,在她们的帮助下,一直没有子嗣的汉成帝立侄子刘欣为太子。
(6)、尊为太后
太子刘欣作为养子即位,是为汉哀帝,他感念赵飞燕当初拥立之功,依礼法尊赵飞燕为皇太后,封皇太后的弟赵钦为侍中驸马都尉、新成侯、兄子赵䜣为成阳侯,赵氏一门两侯,地位显赫。
(7)、被废自杀
元寿二年(前1年)六月,哀帝崩逝。与哀帝不睦的王氏外戚集团东山再起,哀帝宠臣和外戚遭到了严厉的打击,傅太后丁太后被挖坟,赵太后被废,独尊王政君。
3、主要成就
(1)、政治成就
助汉哀帝登帝位,绥和元年(前8年),定陶王刘欣来长安,赵飞燕在成帝面前夸赞刘欣的才能,并提议册立刘欣为太子,这样,刘欣凭借个人表现,加上赵飞燕从旁协助,争储之路十分顺利。后来,汉成帝无子去世,21岁的刘欣顺利登上了皇位,即汉哀帝。
(2)、艺术成就
创“踽步”及“掌上舞”,“赵后腰骨纤细,善踽步而行,若人手持花枝,颤颤然,他人莫可学也”。“踽步”是赵飞燕独创,其手如拈花颤动,身形似风轻移,可见其舞蹈功底深厚。赵飞燕还自创“掌上舞”,“掌上舞”又称“掌中舞”因舞蹈体态轻盈,仿佛可以置于掌中,故得名。此舞后成了赵飞燕的一个独有标志,亦可比喻女子舞姿轻盈。
4、人物评价
汉朝班固《汉书》:诡矣祸福,刑于外戚,高后首命,吕宗颠覆。薄姬坠魏,宗文产德。窦后违意,考盘于代。王氏仄微,世武作嗣。子夫既兴,扇而不终。钩弋忧伤,孝昭以登。上官幼尊,类祃厥宗。史娣、王悼,身遇不祥,及宣飨国,二族后光。恭哀产元,夭而不遂。邛成乘序,履尊三世。飞燕之妖,祸成厥妹。丁、傅僣恣,自求凶害。
二、甄宓
1、简介
(1)、本名
甄宓( fú )。
(2)、别名
甄夫人、文昭皇后。
(3)、所处时代
东汉→三国。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地
中山郡无极县。
(6)、出生日期
183年1月26日。
(7)、逝世日期
221年8月4日。
(8)、主要作品
塘上行。
(9)、谥号
文昭皇后。
(10)、陵墓
朝阳陵。
2、人物生平
(1)、闺中博士
文昭皇后于183年1月26日(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出生,中山无极人(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汉太保甄邯的后代。甄邯的岳父博山侯孔光是孔子第十四世孙,太师孔霸之子,官至大将军、丞相、太傅、太师,为四朝辅政大臣,德行高洁,通晓经学,位极人臣,被太皇太后王政君、汉成帝和汉哀帝所尊崇,后来以天下名儒的身份被任命为汉平帝刘衎的老师。
(2)、救济乡里
汉末天下大乱,灾荒连年,百姓们为糊口活命纷纷卖掉家中值钱的东西。当时甄家有大量的谷物储备,趁机收购了很多金银宝物。甄氏当时才十几岁,看到这种情形便对母亲说:“乱世求宝,并非善策,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就是所谓的因财丧身。现在众多百姓都在饥饿之中,不如将家里的谷物开仓赈济四方乡邻,这才算是一种惠及众人的德行。”全家人都认为她说得有道理,于是将家中的粮食全部无偿分发给邻里乡亲。
(3)、再嫁称贤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冀州邺城被曹操攻破,甄氏被曹操之子曹丕所纳。当时有一说法:曹操攻下邺,曹丕先进袁府,看到有个少妇披头散发,脸上很脏,躲在刘夫人身后哭泣,曹丕问她是谁,刘夫人回答:“是袁熙的妻子。”然后曹丕帮她把发髻挽起,用手巾擦拭面庞,发现她姿色绝伦。
(4)、擅室数岁
建安十六年(211年)七月,曹操西征,随行的卞夫人途中生病留在孟津,曹丕和甄氏留守于邺城。当时卞夫人身体抱恙,甄氏不能及时照顾问候,急得寝食难安,时常偷偷哭泣。身边下人告诉她说卞夫人病好了,甄氏仍然不信,说:“夫人在家,老毛病常犯,每次都得很久痊愈,这次怎么好的这么快?你们一定是想要安慰我。”所以更加忧心。之后得卞夫人回信,说身体已经恢复,甄氏才放心起来。
(5)、死亡之谜
公元220年(延康元年)正月,曹丕即王位,封曹叡为武德侯。六月率军南征,甄氏留驻在邺城。十月,汉献帝禅让帝位给曹丕。禅位以后,退位为山阳公的刘协把两个女儿许配给曹丕为妃嫔,另有郭贵嫔和李、阴两位贵人同时得到宠爱,甄氏日益失意,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话语。
(6)、身后之事
黄初七年(226),甄氏的儿子魏明帝曹叡即位,追尊甄氏为文昭皇后。
3、人物评价
(1)、刘良
此女贵乃不可言。
(2)、武宣卞皇后
此真孝妇也。
(3)、鱼豢
颜色非凡;擅室数岁。
(4)、张宪
白露下塘蒲,芙蓉秋露湿。不忍生离别,时抱蒹葭泣。
(5)、屈大均
九岁解持甄后笔,十三能读谢公书。怀中玉映尤娇小,异日张玄妹不如。
(6)、房玄龄
自曹刘内主,位以色登,甄、卫之家,荣非德举。
(7)、王沈
后之贤明以礼自持如此。
4、轶事典故
(1)、魏氏春秋
袁绍被打败之后,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纳甄氏为妻,孔融写信嘲笑曹操说:“武王伐纣,将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因为知道孔融学识渊博,以为是书中没有看过的典故,后来见到他,就询问这件事,孔融回答道:“用现在的事来看,自然就明白了!”
(2)、世说新语
魏文昭甄皇后贤惠而美貌,起先是袁熙的妻子,甚为得宠。曹公攻打进邺城后,便令人召见甄氏,左右的人都禀告说:“五官中郎将曹丕已经去了。”曹操说:“今年攻打邺城正是为了她。”
(3)、甄后出拜
曹丕为太子时,曾经请诸位文学椽(属官名)宴饮,宾客尽欢,曹丕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客人都低头伏在地上,唯有刘桢不拜,反而平视甄夫人,曹操听说了这件事,便惩罚了刘桢,减去他的死刑发配去做劳力磨石。蒙求中也有“甄后出拜,刘桢平视”的典故。
(4)、灵蛇髻
魏宫庭院中有一条绿色的蛇,嘴里不断吐出红珠,像梧子一样大,却从不伤人,每次想伤害这条蛇的时候它就会消失不见。只有每天甄后梳妆时,这条蛇才盘结成如同髻一般的形状出现于她面前,甄后觉得非常奇怪,因此效仿这条蛇盘结的形状梳髻,巧夺天工,所以甄后的发髻样式每天都翻新不同,这种发髻被叫做灵蛇髻,其他宫人纷纷效仿,却不得甄后一二分美丽。
(5)、邺中妇人
窦建德曾经发掘邺城中一座古墓,墓中没有别的物品,打开棺材后其中躺有一个妇人,颜色如同活人一样,姿容艳丽,年纪看上去只有二十几岁,穿的衣物也并非现世的形制,没过多久似乎有了气息,窦建德于是将妇人收入军中,三天之后醒来,说:“我是魏文帝的宫人,随甄皇后在邺城,死了之后葬在这里,命中应当再生,但是没有亲属可以申诉,于是在一直待在墓中,不知道如今的年月。”又说甄后被害的前因后果,都了了分明。
(6)、宓妃留枕
唐代李善注引《汉书音义》:宓妃,是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中成为洛水之神。《昭明文选》说:魏东阿王曹植曾求娶甄氏为妃,曹操却将她许给曹丕。甄后被进谗而赐死后,曹丕将她的遗物玉带金镂枕送给曹植。曹植离京归国途经洛水,梦见甄后对他说:“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曹丕),今与君王。”(句中“宓妃”即洛神,代指甄后)说完,就消失不见了,遣人送来一颗宝珠,东阿王悲喜不能自胜。
三、褒姒
1、简介
(1)、本名
褒姒。
(2)、别称
襃姒、褎姒。
(3)、所处时代
西周。
(4)、民族族群
华夏族。
(5)、出生地
褒国(今陕西汉中)。
(6)、身份
妃子→王后。
(7)、相关事件
烽火戏诸侯。
(8)、结局
遭犬戎劫掳,下落不明。
2、人物生平
(1)、幽王宠爱
褒姒,姒是她的姓,褒国(今陕西省汉中市中部、留坝县以南地区)人。褒国礼制“妇人称国及姓”,褒姒因是褒国人,姒姓,故称褒姒。
(2)、立为王后
周幽王四年(前778年),褒姒为周幽王生下一子,取名伯服(一作伯般)。褒姒生下儿子伯服后,周幽王对她更加宠爱。周幽王八年(前774年),周幽王竟然废黜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周幽王原立她为王后,故称申后)和太子宜臼(申后所生,即周平王),而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
(3)、下落不明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后的父亲申侯因周幽王废黜女儿申后、外孙宜臼之事而恼怒,于是联合鄫国(今河南方城)、西夷犬戎大举进攻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击败西周禁卫军宗周六师,在骊山下杀死周幽王,褒姒被犬戎掳走,从此下落不明,西周灭亡。
3、主要影响
据《史记》记载,褒姒不爱笑,周幽王想出各种办法让她笑,但她还是不笑。周幽王设置烽火台和大鼓,有敌人来到就点燃烽火召集援兵。有一次,周幽王点燃烽火,诸侯都率兵赶来。诸侯到后却发现没有敌人,褒姒看到诸侯惊慌失措的样子,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非常高兴,因此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不再信用,渐渐不肯应召而来。后来申国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援救,诸侯却没有前来援救。犬戎最终杀死周幽王,俘虏褒姒,西周灭亡。
4、人物争议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对《史记》记载“烽火戏诸侯”之事提出疑义:“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一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无需举烽。
5、史籍记载
(1)、《国语·卷第一·周语上》。
(2)、《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
(3)、《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
(4)、《列女传·卷之七·孽嬖传》。
四、李祖娥
1、简介
(1)、本名
李祖娥。
(2)、别名
可贺敦皇后,李太后,昭信皇后。
(3)、号
昭信皇后。
(4)、所处时代
北齐。
(5)、出生地
赵郡柏仁(今河北隆尧)。
(6)、主要成就
生育二子一女,册立为皇后,后为北齐昭信皇后。
(7)、信仰
佛教、儒教。
(8)、性别
女。
2、人物生平
(1)、嫁于高家
李祖娥,赵郡柏仁县永宁乡阴灌里人,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出自赵郡李氏东祖,父亲李希宗出仕东魏,曾任中军大将军、中外府长史、上党太守等职。母为博陵安平人崔幼妃,出自博陵崔氏第二房,是北魏左中郎将、持节、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尚书北道行台、殷州刺史崔楷之女。
(2)、丈夫高洋
高洋是个鲜卑化的汉人,是权臣高欢的第二个儿子。重踝,相貌丑陋,还有严重的皮肤病,虽然少时看似痴傻不堪,实际上英明神武,聪慧睿智,在高欢诸子里才能第一,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位雄主。
(3)、册封皇后
北齐文宣帝高洋是其中最典型的暴君中的暴君,动辄痛殴嫔妃。“帝好捶挞嫔御,乃至有杀戮者”。但对于自己的妻子李祖娥,高洋却十分敬重,“唯后独蒙礼敬”。因此在高洋当皇帝的十年间,李祖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享尽了人世间的一切荣华。
(4)、子遭废杀
天保十年(559年)十月,皇太子高殷继承大统,李祖娥成了皇太后,高洋的母亲娄昭君成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在朝中的势力远大于李祖娥这位皇太后,娄昭君又有高演和高湛几个亲生儿子,高殷的帝位岌岌可危。
(5)、女儿出世
李祖娥和高湛的女儿出世了,史书上记载李祖娥“生女不举”,这个女婴很可能是被李祖娥掐死的。高湛听到了消息,狂怒得像一头狮子,他没想到这个温顺的女人竟敢弄死自己的女儿。
(6)、不知所终
宫女们为李祖娥敷上药,用牛车把她送出宫去,李祖娥进了妙胜寺出家为尼。过了十几年,北周灭了北齐,李祖娥身在化外,仍然作为北齐皇族的一员被俘虏到北周。后来隋朝建立,李祖娥得以返回家乡赵郡。从此以后,史书上没有了她的记载。
3、史籍记载
《北齐书·卷九·列传第一》、《北史·卷十四·列传第二》、《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六十二》、《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六十六》。
4、家族墓地
1975年,河北省赞皇县南邢郭公社南邢郭大队在农田灌溉中发现了东魏李希宗及其妻崔氏、其弟李希礼的墓志并一部分文物,2007年,李祖娥外祖父崔楷的墓志出土于今河北省曲阳县下河村。
五、羊献容
1、简介
(1)、本名
羊献容。
(2)、别称
惠皇后、献文皇后。
(3)、所处时代
魏晋。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地
泰山郡南城县(今山东省新泰市)。
(6)、去世时间
322年。
(7)、谥号
献文皇后。
2、人物生平
(1)、立为皇后
,晋惠帝司马衷第一任皇后贾南风被赵王司马伦废杀,司马伦宠臣孙秀便商讨为晋惠帝再立一位新皇后。由于羊献容的外祖父孙旂与孙秀是同族,孙旂的几个儿子也都和孙秀结交,于是孙秀在同年十一月初七日(12月4日),立羊献容为皇后。
(2)、屡遭废立
太安二年(303年),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以讨伐羊玄之和皇甫商为名来讨伐长沙王司马乂。永兴元年(304年),司马乂战败。同年二月十七日,司马颖上表废羊献容为庶人,将她幽禁在金墉城。七月初三日,陈眕与东海王司马越等人起兵讨伐司马颖,恢复羊献容的皇后地位。
(3)、前赵为后
永嘉五年(311年),前赵将领刘曜、王弥和呼廷晏攻陷洛阳,羊献容被刘曜所接收。刘曜相当宠爱羊献容,前赵汉昌元年(318年),刘曜平定靳准之乱并夺得帝位后,于次年立羊献容为皇后。羊献容为刘曜生下三子刘熙、刘袭和刘阐。
(4)、深受宠爱
羊献容深受刘曜宠爱,而且颇参与朝政。史书记载“时曜妻羊氏有殊宠,颇与政事”、“羊氏内有特宠,外参朝政”。羊献容的儿子刘熙被刘曜立为皇太子。
3、史籍记载
《晋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一》。
4、人物评价
(1)、房玄龄
羊氏内有特宠,外参朝政。献容幸乱,居辱疑荣。
(2)、蔡东藩
靳康有女,尚知守贞,而羊氏曾为中国皇后,乃委身强虏,献媚贡谀,我为中国愧死矣。
六、妹喜
1、简介
(1)、本名
妺喜。
(2)、别称
妺嬉、末喜、末嬉。
(3)、所处时代
夏朝。
(4)、民族族群
华夏族。
(5)、出生地
有施部落(山东省蒙阴县境)。
(6)、主要成就
千古第一狐狸精。
(7)、身份
元妃。
2、人物生平
妺喜是有施氏(即有施部落,在今山东省蒙阴县境内)之女。夏桀在位时,发动大军攻打有施氏,有施兵败求和,献出他们的牛羊、马匹、美女,其中包括妺喜。夏桀得到妺喜后,对她非常宠爱。
3、史籍记载
《国语·卷七·晋语一》、《列女传·卷七·孽嬖传》、《帝王世纪》、《古本竹书纪年》。
七、萧观音
1、简介
(1)、中文名
萧观音。
(2)、民族
契丹族。
(3)、出生地
辽宁阜蒙县塔营子镇。
(4)、出生日期
1040年。
(5)、逝世日期
1075年。
(6)、职业
诗人。
(7)、代表作品
《伏虎林应制》、《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回心院》。
2、人物生平
萧观音,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父萧惠为辽兴宗母亲萧耨斤的弟弟。萧观音爱好音乐,善琵琶,工诗,能自制歌词。曾作《伏虎林应制》诗、《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诗等,被道宗誉为女中才子。
3、文化修养
萧观音自幼能诵诗,旁及经书、子书。长大后,容貌端庄秀丽,为萧氏诸女之冠。萧观音工诗,喜书,善谈论,并能自制歌词,好弹筝,尤善琵琶。萧观音的传世作品虽然只有15首,但她却是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排得上位,在契丹诸诗人中公认的第一人。
八、符训英
1、简介
(1)、本名
符训英。
(2)、去世时间
407年。
(3)、类别
绝色美女。
2、人物生平
符训英是一位绝色美女,以艳丽而名传遐迩。401年,慕容熙即位,召之入宫,封为贵嫔,时年约18岁。404年,册立为皇后。符皇后喜欢游宴,慕容熙无不言听计从。
3、经历
407年,符皇后死,时年约24岁。慕容熙拥尸痛不欲生,令以厚葬,披头散发,赤足送葬。及葬毕,慕容熙又后悔,令葬工开棺,有载入宫,拥尸共眠。
九、周娥皇
1、简介
(1)、本名
周娥皇。
(2)、别称
昭惠周后、大周后。
(3)、所处时代
南唐。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时间
936年。
(6)、去世时间
965年。
(7)、主要作品
《邀醉舞破》、《恨来迟破》。
(8)、主要成就
考订《霓裳羽衣曲》。
2、人物生平
(1)、入宫受宠
周娥皇,父亲周宗,南唐元宗李璟时以司徒致仕,居金陵。周娥皇通晓史书,精谙音律,采戏弈棋,莫不妙绝,尤工琵琶,曾为元宗弹奏琵琶以祝寿,元宗深为赞叹,赏赐以烧槽琵琶。
(2)、妙解音律
周后精通音律,曾与后主雪夜畅饮,娥皇举杯请后主起舞,李煜说:“若要我起舞,除非你能为我新谱一曲。”娥皇随口吟唱,挥笔而就,写成《邀醉舞破》,又创作有乐谱《恨来迟破》,在南唐颇为流行。
(3)、香消玉殒
乾德二年(964年),大周后生病,将年仅四岁的次子李仲宣置于别院抚养。十月,仲宣在佛像前玩耍,大琉璃灯为猫触落,幼子惊吓成疾,竟因此夭折。 [18] 周后感伤不已,病情加重,李煜朝夕相伴左右,衣不解带,药必亲尝。
3、轶闻典故
(1)、周后其名
史书记载,大周后小名(一说小字)娥皇,而小周后的名字并没有记载。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作家的小说曾称大周后为周蔷、小周后为周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史学家根据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历史资料,走访江南诸地进行考察,考证出大周后大名叫周宪、小周后大名叫周嘉敏,字女英。
(2)、伉俪情深
李煜在位期间,虽后宫嫔妃甚多,但却对周娥皇用情极深,恩宠有加。周娥皇比李煜大一岁,李煜作《念家山》,周娥皇便弹奏词调、作《邀醉舞》,二人可谓才子佳人、志同道合。周娥皇喜欢香风薰雾,李煜便为她专设司香宫女,所用焚香用具多达数十件,均为金玉精制而成。
(3)、姐妹争妒
据史料记载,周娥皇的病情恶化与其妹(小周后)的宫闱秘事有关。小周后是周宗的次女,周娥皇生病后,小周后以探病之名常入宫中。小周后容貌美丽,神彩端静,警敏有才思,后主爱慕她的美貌,就暗中纳为姬妾。娥皇发现后,非常愤恨,面壁而卧,至死不回头看小周后一眼。此说在马令《南唐书》和龙衮《江南野史》均有详细记载,陆游在《南唐书》亦作为逸事收录。
十、奇皇后
1、简介
(1)、中文名
奇氏。
(2)、别名
肃良合·完者忽都(蒙古名)。
(3)、国籍
高丽→元朝→北元。
(4)、民族
朝鲜族。
(5)、出生日期
1315年。
(6)、逝世日期
1369年(至元二十九年)。
(7)、职业
高丽贡女→宫女→奇贵妃→次皇后→皇后。
(8)、主要成就
册封为正宫皇后、生下爱猷识理达腊与脱古思帖木儿、把持朝政排除异己陷害丞相太平。
(9)、出生地
高丽幸州(今韩国京畿道高阳市)。
2、人物生平
(1)、得宠受封
奇皇后原是高丽大贵族总部散郎奇子敖之女,出生于高丽幸州(今韩国京畿道高阳市),少女时期便是幸州颇有名气的数一数二的美女,后以高丽贡女的身份被献上于元廷,入宫服役。最初为惠宗的奉茶宫女,她不仅长得美丽,还十分伶俐。
(2)、奇后乱国
但在此之后,元顺帝被她的美貌吸引,由此得宠,二人关系亲密异常,后为元顺帝生下两个儿子,元顺帝愈加的宠爱她,奇氏由于得宠,并为元顺帝生有两个儿子,便而恃宠而骄,牵连家族。
(3)、大元末日
奇氏被立为正宫皇后,已经是志得意满,便从此不再谋图内禅,与元顺帝的关系也更加亲热了。但在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军破大都,至此结束了元朝统一中国的历史。
3、皇后册文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十二月,元顺帝册封奇氏为皇后,册文曰:坤以承乾元,人道莫先于夫妇;后以母天下,王化实始于家邦。典礼之常,古今攸重。咨尔肃良合氏,笃生名族,来事朕躬。儆戒相成,每勤于夙夜;恭俭率下,多历于岁年。既发祥元子于储闱,复流庆孙枝于甲观。眷若中宫之位,允宜淑配之贤。
一、女娲
1、简介
(1)、本名
女娲。
(2)、别名
娲皇、女阴、女希氏、有蟜氏。
(3)、所处时代
上古时代。
(4)、民族族群
华夏族。
(5)、主要成就
造物造人,补天救世,社稷福神,先灵圣贤,女皇之治,制乐立媒。
(6)、地位
创世神、大地之母、阴皇。
2、人物渊源
(1)、上古神话
女娲,据考古出土的文物遗址、遗迹和彩陶纹饰提供的史前人类与洪水抗争及对生殖崇拜的生活印迹信息,究其历史文化根源,在于原始母系社会女性崇拜观念的遗传。
(2)、历史地位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女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是史前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已经开展的中国史前文明探源的重要研究对象。
3、轶事典故
(1)、创世神话
女娲神话中,从最初的女娲化神然后到女娲化万物到女娲造人、补天,这一系列的功绩都是在天地对立的状态中展开。女娲之前是无天无地无人的状态。自女娲诞生之始,她先以身化神,神的出现导致天的诞生,然后女娲以身化万物,紧随着万物的出现,地也出现,这个时候天地一片祥和。
(2)、三皇传说
相传风衮部落的华胥氏外出,在雷泽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她的足迹丈量了大人的足迹,不知不觉感应受孕,生下伏羲。伏羲人首蛇身。
(3)、母系农耕
女娲和伏羲时代的民族,正好处于母亲氏(部)族社会,向父系氏(部)族社会过渡的时期。处在这个时期的华夏民族,基本上是按母亲的世系进行传承的,所以就在汉文古籍中便说她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二、西王母
1、简介
(1)、中文名
王母娘娘。
(2)、其他名称
西王母。
(3)、性别
女。
(4)、居住地
天庭。
(5)、女儿
七个仙女。
2、神话原型
西王母,俗称王母娘娘,又称西姥、王母、金母和金母元君。全名为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白玉龟台九凤太真西王母或太灵九光龟台金母元君。西王母之名最初见于《山海经》。
3、神话传说
西王母又称王母娘娘,道教神灵,也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个人物,据《山海经》里记载,为一豹尾虎齿善啸的怪物。后代小说和戏曲里,为一美妇人,蟠桃宴时群仙为其庆寿,故又为长生不老的象征。
三、羲和
1、简介
(1)、本名
羲和。
(2)、别称
常羲、常仪。
(3)、所处时代
上古时代。
(4)、民族族群
东夷族。
(5)、主要成就
羲和浴日、制定时历。
(6)、神话体系
中国古代神话。
2、神话原型
关于羲和的原型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译:在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天台山,海水从南边流进这座山中。在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个羲和国。这里有个叫羲和的女子,正在甘渊中给太阳洗澡。羲和这个女子,是帝俊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于是羲和首先以日母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而前。她是人类光明的缔造者,是太阳崇拜中至高无上的神。
3、部落遗迹
根据考证,羲和部落遗址位于东海之滨的中国山东省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内。这里留有太阳神石、太阳神陵、老母庙、老祖像、观测天文的石质日晷、祭祀台、石椅、石磨、积石冢等遗存,出土过石斧、石锛、石铲、石箭头等器物。
四、常羲
1、简介
(1)、中文名
常羲。
(2)、称号
女和月母。
(3)、神话体系
中国神话体系。
(4)、所属
先秦神话、《山海经》帝俊神话。
2、相关历史
(1)、阴阳合历方便百姓使用
据阳历的节气务农时,据阴历的月相知时日,但是却有一项很麻烦,就是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周期参差不齐,不可公约,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365天,而月亮绕地一周则大约28天,一年包含十二个月还余10多天,如果不加调整的话,过不了多久就会导致季节和月份发生巨大的错位,比如说2012的惊蛰在二月,过几年可能就到了三月,这就是日月运行不同步、阴阳不齐导致的。
(2)、《山海经》中
常羲又被称为“女和月母”,因为常羲生十二月,所以称之为“月母”,而所谓“女和”,则大概是因为她担当着调和阴阳的重任。为什么月母要调和阴阳?这是由中国历法的特点所决定的。
五、九天玄女
1、简介
(1)、中文名
九天玄女。
(2)、别名
玄女、九天玄女无极元君。
(3)、神话体系
中国道教体系。
(4)、所属
道教神话、民间神话。
(5)、司掌
传授兵法术数、除邪灭煞、护民佑国。
2、原型
目前所知最早述及玄女的文献汉代纬书《龙鱼河图》载:黄帝摄政时,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砂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仁慈。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仁义,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敌。黄帝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
3、壬女
“九天玄女”应为“九天壬女”,该系传抄笔误,又因“壬”,天干第九位,玄色,故名九天壬(玄)女。壬女,即炎帝生母,任姒(名女登),任氏之女。炎帝因任女所生,故姓“姜”。姜姓本意为任女所生之意。所以,九天玄女就是九天壬女。炎帝之母任姒,感神龙首而生炎帝,有蟜氏之女,任姓。
4、文献记载
《古文龙虎经注疏·卷上》:玄女演其序章注:玄女乃天地之精神,阴阳之灵气。神无所不通,形无所不类。知万物之情,晓众变之状。为道敖之主也。玄女亦上古神仙,为众真之长。
六、旱魃
1、简介
(1)、中文名
旱魃(han ba)。
(2)、国籍
中国古代。
(3)、出处
《诗·大雅·云汉》。
(4)、族种
神兽。
2、神话传说
蚩尤经过长期准备,制造了大量兵器,纠集众多精灵,向黄帝发起攻击。黄帝派应龙到冀州之野去抗击他。应龙是长着翅膀的飞龙,发动滔天洪水围困蚩尤。蚩尤请来风伯、雨师,应龙的军队迷失在漫天风雨之中。
3、外貌形态
先秦至汉代的旱魃形象以天女形象为代表,其形象特征为身着青衣的女子。这一时期的旱魃带有神怪二重的身份,人们将其视为旱神,但又以日晒、水淹、虎食等方式对其进行驱逐,以实现驱旱求雨的目的。
七、嫘祖
1、简介
(1)、本名
嫘。
(2)、别称
嫘祖、累祖。
(3)、所处时代
中国远古时期。
(4)、民族族群
华夏西陵氏。
(5)、出生地
西陵。
(6)、主要成就
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
(7)、身份
黄帝轩辕氏元妃。
2、人物生平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两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神话传说中把她说成养蚕缫丝方法的创造者。
3、主要功绩
(1)、养蚕缫丝
黄帝战胜蚩尤后,建立了部落联盟,黄帝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他带领大家发展生产,种五谷,驯养动物,冶炼铜铁,制造生产工具;而做衣冠的事,就交给正妃嫘祖了。
(2)、母仪天下
大家都知道,黄帝元妃嫘祖,是世界上蚕桑丝绸的伟大发明家,泽被中华,惠及全球,在中华和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篇章。历来受到人民的尊崇。
4、人物评价
嫘祖是有史籍记载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华夏文明的奠基人。嫘祖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和精华,它属于华夏上古文化、根文化的范畴,是世界丝绸文化的宝贵财富,是炎黄文化、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东方女性文化的光辉典范。
八、娥皇女英
1、简介
(1)、中文名
娥皇女英。
(2)、别名
湘妃、湘夫人、湘娥。
(3)、国籍
上古(中国)。
(4)、民族
华夏(汉族)。
(5)、出生地
伊祁山(今河北保定顺平)。
(6)、出生日期
上古。
(7)、逝世日期
上古。
(8)、职业
帝女→帝妃。
(9)、主要成就
助舜脱险。
2、角色经历
娥皇女英是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四千多年前的舜帝二妃(娥皇女英) ,尧见舜德才兼备,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刻苦耐劳,深得人心,便将其首领的位置禅让给舜(虽有其他记载暂且另论),并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为妻。姐妹俩共同为舜生下一子商均。
3、人物轶事
娥皇女英是远古时期尧的闺女、舜的媳妇。当初,帝尧为了选好接班人,便派了两个宝贝女儿嫁给舜,到他身边做 “卧底”,以考验国家候选领导人舜的德行品质。
4、相关传说
(1)、身世
传说聪明美丽的娥皇女英,是上古时部落酋长尧帝的两个女儿。也称“皇英”。尧帝晚年,想物色一个满意的继承人。他看到舜是个德才超群的大贤人,于是,就把帝位传给了舜,并让娥皇女英作了舜的妻子。
(2)、湘妃竹
相传尧舜时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条恶龙,住在九座岩洞里,经常到湘江来戏水玩乐,以致洪水暴涨,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苦不迭,怨声载道。
(3)、羊獬村
尧王访贤从羊獬村(洪洞以南)回平阳后计划让女儿娥皇女英由伊杜村,迁至羊獬村落户。二女尊从父王意见,由文武大臣和侍女送行,准备上路,二女不同意坐轿,决定骑马赴羊獬。临行侍者递上新的朝服,整好衣冠,讣划进朝向父王辞行。
(4)、丈夫舜
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史记》说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又称虞舜,据说是国号有虞,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
5、文献记载
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舜父顽母嚚。父号瞽叟,弟曰象,敖游于嫚,舜能谐柔之,承事瞽叟以孝。母憎舜而爱象,舜犹内治,靡有奸意。四岳荐之于尧,尧乃妻以二女以观厥内。
九、妇好
1、简介
(1)、本名
妇好。
(2)、别名
母辛、后母辛、后妇好、妣辛。
(3)、所处时代
商朝。
(4)、民族族群
华夏族。
(5)、出生地
井方(今邢台市)。
(6)、出生日期
约前1278。
(7)、逝世日期
约前1245。
(8)、主要成就
平定鬼方、羌方、土方等地。
2、人物生平
妇好是我国有历史记录的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 [5] ,即祖己引的母亲,死后庙号“辛”,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
3、考古发现
考古发现1976年由殷商考古专家郑振香女士和陈志达先生主持发掘的妇好,被列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成果的前列。
4、轶事典故
(1)、开疆拓土
老祖宗有句名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说,国家大事,除了祭祀与占卜之外,就是保卫边防、开拓疆土和掳掠奴隶的征战了。武丁是商朝历史上有名的一代雄主,他在位59年中,频繁出征作战,先后征服了西北、东南的周边部族,极大地扩充了王朝的版图,史称他统治的时期为“武丁中兴”。
(2)、久经沙场
“辛巳卜,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这是甲骨文中记载的出兵最多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的最高统帅就是妇好。当时,久经沙场、战功累累的禽、羽等武丁爱将,都归妇好率领。那一仗打下来,羌人势力被大大削弱,商之西境得以安定。
(3)、文武双全
贵为王后的妇好,不爱“红装”爱“武装”,或者说爱 “武装”更甚“红装”。在1976年发掘的妇好墓中,发现了精美的骨刻刀、铜镜、骨笄、玛瑙珠等许多女性专用的饰品,以及大石蝉、小石壶、石垒、石罐等供玩赏的“弄器”,这都说明她有女性娇美的一面。
(4)、参与政务
卜辞里记载妇好参与的政务也不少,武丁经常派遣妇好外出办事,所以卜辞中贞问妇好是不是要到大商来?武丁命令妇好到某处去,顺利吗?
(5)、担任占卜官
妇好的重要性,除却王后和一流的军事将领的尊贵身份外,还体现在她拥有一个特殊的职位,那就是主持祭祀的占卜官。在她那个时代,人们迷信鬼神,崇尚天命,非常盛行祭祀占卜,特别是商王室和奴隶主统治阶级,几乎所有国家大事都要反复占卜、祈问鬼神。
(6)、夫妻情深
武丁是商王朝的第二十三位国王,第二十位王盘庚的侄儿。盘庚继位时,商王朝已经出现了内乱外患并举的迹象,盘庚为了摆脱困境,将商王朝的都城迁往北蒙(即今河南安阳)。盘庚完成迁殷的壮举之后若干年,商王朝的中兴之王武丁接过了王杖。
十、嫦娥
1、简介
(1)、中文名
嫦娥。
(2)、别名
常娥、姮娥(因犯汉文帝忌讳而改名嫦娥)。
(3)、神话体系
中国上古神话。
(4)、所属
中国民间传说人物→道教诸神。
(5)、居所
广寒宫。
(6)、司掌
月宫。
(7)、象征
月亮。
2、故事由来
“嫦娥奔月”的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嫦娥故事最初出现在《归藏》。《连山》、《归藏》是我国古文化的典籍。人们认为它们是《周易》的前身。齐梁时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常娥奔月。
3、身世之谜
(1)、帝喾之妻
常仪是五帝之一帝喾的第四个妃子。据传说,嫦娥和常仪是同一个人,常仪又称常羲,嫦娥、常羲原本是一个名字,娥和羲二字,在古汉字中的形、音皆同,实属一字之分衍。但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出自帝喾之子帝尧(唐尧)的时代,而且常仪是死于帝喾之前的,所以常仪并不是嫦娥。
(2)、仙女皇娥
东晋时期的小说集《拾遗记》中有一段神仙相恋的故事,故事的女主角叫皇娥,她是少昊的母亲。
(3)、帝喾之女
根据史料记载,常仪只给帝喾生养了两个孩子,其中的男孩就是不善之君帝挚,女孩则就是帝女嫦娥。
4、奔月传说
被逼无奈版、抛夫独吞版、拯救黎民版、后羿不忠版、结局怪异。
5、后世评价
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娥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一、西施
1、简介
(1)、本名
施夷光。
(2)、别名
西施、西子、先施、丽姬、西西。
(3)、所处时代
春秋末期。
(4)、民族族群
华夏族。
(5)、出生地
越国句无苎萝村(今浙江诸暨)。
(6)、出生日期
7月19日(六月廿四)。
(7)、主要作品
《西施秘史》。
(8)、主要成就
忍辱负重、以身报国;助越灭吴。
2、人物生平
(1)、基本
越绍兴苎萝村鬻柴者有女,因居村西,故称西施,一作先施。貌若天仙,增半分嫌腴,减半分则瘦,为古今美人第一,西施一词遂为美女之代称。西子病心而颦,村东丑女见而美之,亦捧心而效颦,富人见之,闭户不出;
(2)、介绍
西施,子姓施氏,春秋时期越国人,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苎萝山村。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称西子。天生丽质。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救国,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乱吴宫,以霸越。
3、相关争议
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但在历史文献中却找不到踪迹。专记越史的《国语·越语》、《越绝书》、《史记·越世家》以及《吴越春秋》、《史记·货殖列传》均不见范蠡与西施的恋爱关系。
4、轶事典故
(1)、沉鱼之容
西施天生丽质,婀娜迷人,浣纱时鱼见其美而忘记了游水,渐沉于水底,故誉其有“沉鱼”之美。
(2)、东施效颦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3)、西施浣纱石
诸暨城南苎萝山下,临江濒水有一方石。绝代佳人西施,与这块方石有不解之缘。据说,只要西施去浣纱,方石就会自动沉浮,水浅则沉,水涨则浮,使她浣起纱来,舒服省力,恰到好处。站在方石上浣过的纱,洁白光亮,柔软舒展,还有异香。
(4)、西施卖相
据说,当年越国选美,西施名列榜首。在进京途中,行人争相围观,结果造成交通堵塞,寸步难行。护送西施的越国相国范蠡,见此盛况,心生一计,索性叫西施住进路旁旅社的一幢华丽小楼,而后四处张榜:欲见美女者,付金钱1文。
(5)、西施与珍珠
珍珠被人类利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传说她是西施的化身。
(6)、美中不足
西施大脚。素有“沉鱼”之誉的西施虽然美丽,但有一个美中不足,就是脚比一般女孩要大,于是她想方设法地掩盖这个缺点,因为她喜欢跳舞,所以她经常穿长裙,又为自己特制了一双木屐,腰间系一串铃铛,结果因为鞋子高了一块,不但看不出来脚大,还因为走路时左右摇摆,加之长裙飘飘,反而格外地突出了娉婷身材,翩翩风姿。
(7)、沉江泛舟
吴国灭亡以后,越王因为西施的美貌想要将她留在身边,越后和范蠡坚决反对,他们要越王吸取吴王教训,不能被美色诱惑。越后借口西施是“祸国之女”,派人将其杖责一百,裹入袋中沉江,范蠡则事先驾舟等候在附近,暗中打捞了布袋,解救了西施后一起出走。
(8)、西施与舞蹈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之一,也是人们所熟悉的著名美人计的主角。但是大家并不一定知道西施同时还是历史上著名的舞蹈家。西施是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著名的宫廷舞蹈家。越王勾践为了颠覆吴国的政权,设计把美丽的西施姑娘当作礼物送给了吴王夫差。
二、貂蝉
1、简介
(1)、中文名
貂蝉。
(2)、其他名称
任氏、任红昌。
(3)、饰演
陈红、陈好。
(4)、登场作品
《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
(5)、性别
女。
(6)、相关典故
闭月羞花。
(7)、民族族群
汉族。
2、角色经历
貂蝉最早出现于《三国演义》前身《三国志平话》中。貂蝉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吕布的原配妻子,两人在家乡失散后流落一方,沦为王允的婢女。
3、主要成就
根据小说《三国演义》描写,貂蝉参与了连环计杀董卓。
4、人物评价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有词赞之曰:“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又诗曰:“红牙摧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
5、轶事典故
人们形容女子长得漂亮,往往用“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来比喻。
三、王昭君
1、简介
(1)、本名
王樯、王嫱。
(2)、别名
明妃、明君、宁胡阏氏。
(3)、所处时代
西汉。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地
南郡秭归人。
(6)、出生日期
约公元前54年。
(7)、逝世日期
公元前19年。
(8)、主要作品
《怨词》。
(9)、主要成就
巩固边塞和平。
(10)、字号
昭君。
2、人物生平
(1)、入宫待御
公元前54年农历八月十五王昭君出生于南郡秭归县的一户平民之家。建昭元年(前38年),以民间女子的身份被选入掖庭,成为了一名宫女。
(2)、出塞
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汉朝的属国南匈奴首领呼韩邪来长安朝觐天子,以尽藩臣之礼,并自请为婿。元帝遂将宫女昭君赐给了呼韩邪单于,并改元为竟宁。单于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
(3)、生涯
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 王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
3、身后之事
公元2年王莽专政,为取悦王太后,厚赏乌珠留若鞮单于,令其送王昭君长女须卜居次返回中原,进宫服侍王太后。
4、主要成就
呼韩邪归汉与昭君出塞,既促使匈奴结束了多年的分裂和战乱,又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此外,加强了双方的交流,使当时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必然产生对中原先进制度的向往,促使一些少数民效仿中原的制度。
四、杨玉环
1、简介
(1)、本名
杨玉环。
(2)、别称
杨太真、杨贵妃、玉奴。
(3)、字号
字玉环,号太真。
(4)、所处时代
唐朝。
(5)、民族族群
汉族。
(6)、出生时间
719年6月22日。
(7)、去世时间
756年7月15日。
(8)、主要作品
《霓裳羽衣》舞蹈。
(9)、主要成就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10)、身份
寿王妃→道士→贵妃→舞蹈家。
2、人物生平
(1)、贵妃得宠
杨玉环于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出生于宦门世家,高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璬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
(2)、杨家得势
杨贵妃其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虢国夫人排行第三,以天生丽质自美,不假脂粉。张祜《集灵台二首·其二》诗讽之:“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3)、首次出宫
天宝五载七月,由于杨贵妃恃宠骄纵,得罪了玄宗,被玄宗谴归娘家。贵妃出宫后,玄宗饮食不进,高力士只得又把她召回来。正史记载:《旧唐书·卷五十一》记载“五载七月,贵妃以微谴送归杨銛宅”、“天宝九载,贵妃复忤旨,送归外第”。
(4)、再次出宫
天宝九载,杨贵妃又一次被遣送回了娘家。至于杨贵妃这次被撵的原因,《旧唐书》卷五十一天宝九载,贵妃复忤旨,送归外第。时吉温与中贵人善,温入奏曰:“妇人智识不远,有忤圣情,然贵妃久承恩顾,何惜宫中一席之地,使其就戮,安忍取辱于外哉!”
(5)、死于马嵬坡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反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兵锋直指长安。次年,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与杨国忠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途经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时,陈玄礼为首的随驾禁军军士,一致要求处死杨国忠跟杨贵妃,随即哗变,乱刀杀死了杨国忠。
(6)、死于佛堂
有人说,杨玉环可能死于佛堂。《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禁军将领陈玄礼等杀了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请求再杀杨贵妃以免后患。唐玄宗无奈,与贵妃诀别,“遂缢死于佛室”。
(7)、死于乱军
杨贵妃也可能死于乱军之中。此说主要见于一些唐诗中的描述。杜甫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在安禄山占据的长安,作《哀江头》一首,其中有“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之句,暗示杨贵妃不是被缢死于马嵬驿,因为缢死是不会见血的。
(8)、吞金而死
杨贵妃之死也有其它的可能,比如有人说她系吞金而死。这种说法仅见于刘禹锡所用的《马嵬行》一诗。刘氏之诗曾写道:“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行,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
3、人物评价
杨玉环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虽然体态丰腴,但史书上也记载着她是一位舞蹈高手,还精通胡旋舞,身段飘摇,翻跃如风,令人眼花缭乱。
4、个人作品
《全唐诗》的卷五收录了杨贵妃所作之诗《赠张云容舞》:“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5、轶事典故
(1)、姓名由来
杨玉环名字《旧唐书》与《新唐书》里没有写,《资治通鉴》里也没有明确记载,《长恨歌传》只说她是“杨玄琰女”。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杨贵妃死后大约100年,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里才第一次提及:“杨贵妃小字玉环”。
(2)、玉环羞花
有一种小巧玲珑的花卉,它的复叶酷似芙蓉枝,点点对称,宛如鸟羽。植株上缀以数朵淡红色的小花,状若杨梅。人们用手一指,它那羽状小叶便很快闭合,叶柄也慢慢垂下,就像初涉人世的少女,因为纯洁和朴实,才那样忸怩、娇羞,所以人们都叫它“含羞草”。
(3)、妃子一笑
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有着倾城倾国之美,天生丽质,又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以致唐玄宗对她宠爱有加。
(4)、贵妃醉酒
她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而“三千宠爱在一身”,可她也曾一时失宠而借酒浇愁,醉后忘其所以,放浪形骸。
(5)、沐浴温泉
杨贵妃其体有狐臭,于是煞费苦心,四处寻医求药,有人为他出主意,告诉她沐浴时可在水中加入花瓣,花香克狐臭,杨贵妃觉得有理,便让宫女大量采集花瓣,挤出的花汁涂于腋下,并在洗澡时将花瓣撒在水里,洗完后发现确实有效,反而还很香,于是重赏此人。
(6)、皇后之谜
有一个疑问始终困扰着后世学人,那就是既然当时唐玄宗这么迷恋杨玉环,杨玉环却为什么一直是个贵妃,而没有成为皇后呢?
五、冯小怜
1、简介
(1)、本名
冯小怜。
(2)、别称
冯淑妃、续命。
(3)、所处时代
南北朝。
(4)、去世时间
580年?
(5)、主要作品
《感琵琶弦》。
2、人物生平
(1)、封为淑妃
冯小怜,是后主高纬皇后穆邪利的侍女。穆邪利失宠后,便在五月五日把冯小怜进献给高纬,因为端午节又称续命节,故她也被称为“续命”,高纬封冯小怜为淑妃。冯小怜聪明灵巧,善弹琵琶,精于歌舞。高纬深深被她迷住,坐时同席,出则同乘一匹马,但愿两人生死在一处。高纬让冯小怜住在隆基堂,冯小怜厌恶这里原是曹昭仪日常居住的地方,所以命人把地面都换了一遍。
(2)、城失围猎
公元576年(北齐武平七年)十月,北周军攻打平阳城,晋州危急。高纬正和冯小怜在三堆(《资治通鉴》作天池)打猎。晋州告急的人,从早晨到中午,骑驿马来了三次。右丞相高阿那肱说:“皇上正在取乐,边境有小小的军事行动,这是很平常的事,何必急着来奏报!”到傍晚,告急的使者再次到来,说“平阳已经陷落,”这才向高纬奏报。高纬准备回去援救,可是冯小怜余兴未尽,要求高纬再围猎一次,高纬依从了她的要求。
(3)、造桥观战
同年(公元576年)十一月,高纬抵达晋州时,城池已将失陷。于是高纬令士兵挖地道向城里发起攻击,城墙倒下十几步宽,将士们正准备趁势而入。高纬传令暂时停下,让人召冯小怜一起观看。可是,冯小怜正在梳妆打扮,没能马上赶来。周军便用许多木头把缺口堵塞严密,因此城未能攻下。
(4)、向北逃奔
高纬又称赞冯小怜有功劳,准备立她为左皇后,便当即令人去取祎衣、翟羽衣等皇后的衣服,同时和冯小怜一起骑着马去观战。齐军东头部队稍稍后退,冯小怜十分恐惧地说:“我们的军队打败了!”录尚书事、城阳王穆提婆说:“皇上快离开!皇上快离开!”高纬就和冯淑妃退奔高梁桥。
(5)、亡国被俘
公元577年(北齐承光元年)正月,高纬把胡太后留在济州,派高阿那肱镇守济州关,观察北周军队的动静,自己和皇后穆邪利、冯小怜、幼主高恒、韩长鸾、邓长等几十人逃奔青州。
(6)、逼令自杀
公元577年(北周建德六年),高纬被宇文邕杀害,冯小怜被赐给代王宇文达,很受宇文达的宠爱。冯小怜在弹琵琶时,因为琵琶弦断了,便作了一首诗:“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膝上弦。”
3、趣闻轶事
(1)、精通按摩
冯小怜精通人体的构造及脉络系统,侍候穆皇后时,曾经试着以槌、擂、扳、担等手法,为她的女主人消除身体的疲惫,久而久之便练就了无师自通的按摩方法。
(2)、玉体横陈
冯小怜长得漂亮至极,肌肤吹弹可破。吐出的气闻起来都是香的,而且身材凹凸有致。于是高纬不管有事没事,即使是跟大臣商量事,也常常让冯小怜拥在怀里或把她放在膝上,使议事的大臣常常羞得满脸通红,说话语无伦次。
4、历史评价
(1)、魏徵等《隋书》
“齐后主有宠姬冯小怜,慧而有色,能弹琵琶,尤工歌儛。” [21]
(2)、李延寿《北史》
“慧黠能弹琵琶,工歌舞” [22]
5、史书记载
(1)、《北史·卷十四·列传第二》。
(2)、《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二》。
(3)、《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三》。
六、苏妲己
1、简介
(1)、本名
妲己。
(2)、别名
己妲,苏妲己。
(3)、所处时代
商朝。
(4)、民族族群
华夏族。
(5)、出生地
有苏国(今河南省温县)。
(6)、逝世日期
约公元前1046年。
(7)、身份
商纣王王后。
(8)、丈夫
殷受德(帝辛)。
(9)、父亲
《封神演义》中为苏护。
(10)、宿敌
姜太公(妲己将其赶出商朝逼其灭商)。
2、人物考证
关于妲己的种种记载及传说,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挖掘出土许多殷商时期的遗物,其中的玉器,铜器等各种器具,尤其是龟甲与兽骨上所刻的大量文字与“卜辞”,使得我们对周代以前历史状况的认识,远较孔子、司马迁当时所能接触的资料为多,才对妲己和商王帝辛的真实面貌,有了接近事实的评估。
3、史载罪状
(1)、商帝辛
按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说法,妲己是千年狐精附体,受女娲之命来祸乱殷商的,所以纣王才变得如此怪戾,做出那些残忍的事来。诗曰:诸侯之女承恩露,玉帛金丝绣华服。娇若九重天仙子,实为殷商亡国狐。炮烙熔骨锻赤练,虿盆噬魂化流毒。引得凤鸣彻岐山,摘星鹿台尽归土。
(2)、记载史籍
《国语·卷七晋语一》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七、赵飞燕
1、简介
(1)、本名
赵氏。
(2)、别名
赵飞燕、赵宜主、孝成赵皇后。
(3)、所处时代
西汉。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地
长安(陕西西安)。
(6)、逝世日期
公元前1年。
(7)、主要作品
《双凤离鸾曲》、《归风送远操》、掌上舞。
(8)、主要成就
得宠晋为婕妤,其后立为皇后。
(9)、字号
飞燕。
(10)、封号变迁
婕妤→皇后→太后→皇后→庶人。
2、人物生平
(1)、早年生活
赵飞燕出生于京师长安城,刚生时,父母不想养她,将其抛弃,三天不死,于是将其抱回养大。
(2)、初见帝王
鸿嘉三年(前18年),汉成帝即位十多年,年已30岁,后宫却没有一个存活的皇子。一次微服外出游乐,来到阳阿公主府,阳阿公主把养在府中的良家女都叫出来,取悦汉成帝,赵飞燕勾人魂魄的眼神、清丽动人的歌喉、婀娜曼妙的舞姿,一下子就倾倒了成帝。汉成帝将她带回宫中,夜夜临幸。
(3)、陷害许后
鸿嘉三年(前18年),许皇后之姐施巫蛊诅咒后宫有身孕的妃子被发觉,赵飞燕趁机告发许皇后、班婕妤等人蛊诅后宫女子,求己亲媚。太后王政君得知后大怒,下令彻查,许皇后因此被废。之后汉成帝欲立赵飞燕为皇后,但太后嫌弃她出身卑微不是侯门女,不同意。太后的外甥侍中淳于长为成帝立赵飞燕为皇后一事来沟通。
(4)、封妃立后
永始元年(前16年)四月,成帝先封赵飞燕的父亲赵临为成阳侯,改变她家卑微的身份。六月,封赵飞燕为皇后,封赵合德为昭仪,大赦天下。
(5)、举荐立嗣
绥和元年(前8年),定陶王刘欣来长安,其祖母傅太后私下以许多金银珠宝、珍玩布帛贿赂赵飞燕姐妹,打通关节,在她们的帮助下,一直没有子嗣的汉成帝立侄子刘欣为太子。
(6)、尊为太后
太子刘欣作为养子即位,是为汉哀帝,他感念赵飞燕当初拥立之功,依礼法尊赵飞燕为皇太后,封皇太后的弟赵钦为侍中驸马都尉、新成侯、兄子赵䜣为成阳侯,赵氏一门两侯,地位显赫。
(7)、被废自杀
元寿二年(前1年)六月,哀帝崩逝。与哀帝不睦的王氏外戚集团东山再起,哀帝宠臣和外戚遭到了严厉的打击,傅太后丁太后被挖坟,赵太后被废,独尊王政君。
3、主要成就
(1)、政治成就
助汉哀帝登帝位,绥和元年(前8年),定陶王刘欣来长安,赵飞燕在成帝面前夸赞刘欣的才能,并提议册立刘欣为太子,这样,刘欣凭借个人表现,加上赵飞燕从旁协助,争储之路十分顺利。后来,汉成帝无子去世,21岁的刘欣顺利登上了皇位,即汉哀帝。
(2)、艺术成就
创“踽步”及“掌上舞”,“赵后腰骨纤细,善踽步而行,若人手持花枝,颤颤然,他人莫可学也”。“踽步”是赵飞燕独创,其手如拈花颤动,身形似风轻移,可见其舞蹈功底深厚。赵飞燕还自创“掌上舞”,“掌上舞”又称“掌中舞”因舞蹈体态轻盈,仿佛可以置于掌中,故得名。此舞后成了赵飞燕的一个独有标志,亦可比喻女子舞姿轻盈。
4、人物评价
汉朝班固《汉书》:诡矣祸福,刑于外戚,高后首命,吕宗颠覆。薄姬坠魏,宗文产德。窦后违意,考盘于代。王氏仄微,世武作嗣。子夫既兴,扇而不终。钩弋忧伤,孝昭以登。上官幼尊,类祃厥宗。史娣、王悼,身遇不祥,及宣飨国,二族后光。恭哀产元,夭而不遂。邛成乘序,履尊三世。飞燕之妖,祸成厥妹。丁、傅僣恣,自求凶害。
八、郑旦
1、简介
(1)、本名
郑旦。
(2)、别称
郑儿。
(3)、所处时代
春秋末期。
(4)、民族族群
华夏族。
(5)、出生地
越国苎萝(今浙江诸暨南)。
(6)、主要成就
美貌与西施齐名;助越灭吴。
(7)、身份
浣纱民女、王妃。
2、人物生平
郑旦为越国美女,是历史上与西施齐名且同样具有爱国情怀的刚烈女子,与西施同处于春秋时期。郑旦好剑,性格刚烈。但多年来,西施成了广为人知的“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而郑旦呢,倒是默默无闻,不为人知。
3、人物轶事
(1)、交友西施
想和西施做好朋友,所以到处说她是美女,因为西施常常自卑,所以郑旦总是鼓励她要自信起来。
(2)、默默无名
诸暨坊间,普遍认为郑旦长得比西施还要漂亮,在人们的心目中,西施与郑旦是密不可分的两大美女。
(3)、郑旦之死
郑旦与西施,是越王勾践送给吴王夫差的一对美女。她们来自同乡同村,入吴的职责相等,但郑旦的命运没有西施好。就连她的死,也始终是个谜。后人关于郑旦之死,有多种文学的联想。
4、后世纪念
江苏吴县《太湖备考》及《香山小志》载,郑旦墓冢在吴县黄茅山。但在诸暨人的心里,郑旦的香魂就一直扎根在家乡的土地。鸬鹚湾村已成为西施故里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在那里,有她与西施比美的四眼井,有村中父老为纪念她建的一座八角重檐的翼亭,还有她踏足过的古街和他们郑氏家族的宗祠等。
九、褒姒
1、简介
(1)、本名
褒姒。
(2)、别称
襃姒、褎姒。
(3)、所处时代
西周。
(4)、民族族群
华夏族。
(5)、出生地
褒国(今陕西汉中)。
(6)、身份
妃子→王后。
(7)、相关事件
烽火戏诸侯。
(8)、结局
遭犬戎劫掳,下落不明。
2、人物生平
(1)、幽王宠爱
褒姒,姒是她的姓,褒国(今陕西省汉中市中部、留坝县以南地区)人。褒国礼制“妇人称国及姓”,褒姒因是褒国人,姒姓,故称褒姒。
(2)、立为王后
周幽王四年(前778年),褒姒为周幽王生下一子,取名伯服(一作伯般)。褒姒生下儿子伯服后,周幽王对她更加宠爱。周幽王八年(前774年),周幽王竟然废黜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周幽王原立她为王后,故称申后)和太子宜臼(申后所生,即周平王),而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
(3)、下落不明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后的父亲申侯因周幽王废黜女儿申后、外孙宜臼之事而恼怒,于是联合鄫国(今河南方城)、西夷犬戎大举进攻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击败西周禁卫军宗周六师,在骊山下杀死周幽王,褒姒被犬戎掳走,从此下落不明,西周灭亡。
3、主要影响
据《史记》记载,褒姒不爱笑,周幽王想出各种办法让她笑,但她还是不笑。周幽王设置烽火台和大鼓,有敌人来到就点燃烽火召集援兵。有一次,周幽王点燃烽火,诸侯都率兵赶来。诸侯到后却发现没有敌人,褒姒看到诸侯惊慌失措的样子,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非常高兴,因此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不再信用,渐渐不肯应召而来。后来申国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援救,诸侯却没有前来援救。犬戎最终杀死周幽王,俘虏褒姒,西周灭亡。
4、人物争议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对《史记》记载“烽火戏诸侯”之事提出疑义:“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一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无需举烽。
5、史籍记载
(1)、《国语·卷第一·周语上》。
(2)、《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
(3)、《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
(4)、《列女传·卷之七·孽嬖传》。
十、甄宓
(1)、本名
甄宓( fú )。
(2)、别名
甄夫人、文昭皇后。
(3)、所处时代
东汉→三国。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地
中山郡无极县。
(6)、出生日期
183年1月26日。
(7)、逝世日期
221年8月4日。
(8)、主要作品
塘上行。
(9)、谥号
文昭皇后。
(10)、陵墓
朝阳陵。
2、人物生平
(1)、闺中博士
文昭皇后于183年1月26日(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出生,中山无极人(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汉太保甄邯的后代。甄邯的岳父博山侯孔光是孔子第十四世孙,太师孔霸之子,官至大将军、丞相、太傅、太师,为四朝辅政大臣,德行高洁,通晓经学,位极人臣,被太皇太后王政君、汉成帝和汉哀帝所尊崇,后来以天下名儒的身份被任命为汉平帝刘衎的老师。
(2)、救济乡里
汉末天下大乱,灾荒连年,百姓们为糊口活命纷纷卖掉家中值钱的东西。当时甄家有大量的谷物储备,趁机收购了很多金银宝物。甄氏当时才十几岁,看到这种情形便对母亲说:“乱世求宝,并非善策,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就是所谓的因财丧身。现在众多百姓都在饥饿之中,不如将家里的谷物开仓赈济四方乡邻,这才算是一种惠及众人的德行。”全家人都认为她说得有道理,于是将家中的粮食全部无偿分发给邻里乡亲。
(3)、再嫁称贤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冀州邺城被曹操攻破,甄氏被曹操之子曹丕所纳。当时有一说法:曹操攻下邺,曹丕先进袁府,看到有个少妇披头散发,脸上很脏,躲在刘夫人身后哭泣,曹丕问她是谁,刘夫人回答:“是袁熙的妻子。”然后曹丕帮她把发髻挽起,用手巾擦拭面庞,发现她姿色绝伦。
(4)、擅室数岁
建安十六年(211年)七月,曹操西征,随行的卞夫人途中生病留在孟津,曹丕和甄氏留守于邺城。当时卞夫人身体抱恙,甄氏不能及时照顾问候,急得寝食难安,时常偷偷哭泣。身边下人告诉她说卞夫人病好了,甄氏仍然不信,说:“夫人在家,老毛病常犯,每次都得很久痊愈,这次怎么好的这么快?你们一定是想要安慰我。”所以更加忧心。之后得卞夫人回信,说身体已经恢复,甄氏才放心起来。
(5)、死亡之谜
公元220年(延康元年)正月,曹丕即王位,封曹叡为武德侯。六月率军南征,甄氏留驻在邺城。十月,汉献帝禅让帝位给曹丕。禅位以后,退位为山阳公的刘协把两个女儿许配给曹丕为妃嫔,另有郭贵嫔和李、阴两位贵人同时得到宠爱,甄氏日益失意,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话语。
(6)、身后之事
黄初七年(226),甄氏的儿子魏明帝曹叡即位,追尊甄氏为文昭皇后。
3、人物评价
(1)、刘良
此女贵乃不可言。
(2)、武宣卞皇后
此真孝妇也。
(3)、鱼豢
颜色非凡;擅室数岁。
(4)、张宪
白露下塘蒲,芙蓉秋露湿。不忍生离别,时抱蒹葭泣。
(5)、屈大均
九岁解持甄后笔,十三能读谢公书。怀中玉映尤娇小,异日张玄妹不如。
(6)、房玄龄
自曹刘内主,位以色登,甄、卫之家,荣非德举。
(7)、王沈
后之贤明以礼自持如此。
4、轶事典故
(1)、魏氏春秋
袁绍被打败之后,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纳甄氏为妻,孔融写信嘲笑曹操说:“武王伐纣,将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因为知道孔融学识渊博,以为是书中没有看过的典故,后来见到他,就询问这件事,孔融回答道:“用现在的事来看,自然就明白了!”
(2)、世说新语
魏文昭甄皇后贤惠而美貌,起先是袁熙的妻子,甚为得宠。曹公攻打进邺城后,便令人召见甄氏,左右的人都禀告说:“五官中郎将曹丕已经去了。”曹操说:“今年攻打邺城正是为了她。”
(3)、甄后出拜
曹丕为太子时,曾经请诸位文学椽(属官名)宴饮,宾客尽欢,曹丕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客人都低头伏在地上,唯有刘桢不拜,反而平视甄夫人,曹操听说了这件事,便惩罚了刘桢,减去他的死刑发配去做劳力磨石。蒙求中也有“甄后出拜,刘桢平视”的典故。
(4)、灵蛇髻
魏宫庭院中有一条绿色的蛇,嘴里不断吐出红珠,像梧子一样大,却从不伤人,每次想伤害这条蛇的时候它就会消失不见。只有每天甄后梳妆时,这条蛇才盘结成如同髻一般的形状出现于她面前,甄后觉得非常奇怪,因此效仿这条蛇盘结的形状梳髻,巧夺天工,所以甄后的发髻样式每天都翻新不同,这种发髻被叫做灵蛇髻,其他宫人纷纷效仿,却不得甄后一二分美丽。
(5)、邺中妇人
窦建德曾经发掘邺城中一座古墓,墓中没有别的物品,打开棺材后其中躺有一个妇人,颜色如同活人一样,姿容艳丽,年纪看上去只有二十几岁,穿的衣物也并非现世的形制,没过多久似乎有了气息,窦建德于是将妇人收入军中,三天之后醒来,说:“我是魏文帝的宫人,随甄皇后在邺城,死了之后葬在这里,命中应当再生,但是没有亲属可以申诉,于是在一直待在墓中,不知道如今的年月。”又说甄后被害的前因后果,都了了分明。
(6)、宓妃留枕
唐代李善注引《汉书音义》:宓妃,是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中成为洛水之神。《昭明文选》说:魏东阿王曹植曾求娶甄氏为妃,曹操却将她许给曹丕。甄后被进谗而赐死后,曹丕将她的遗物玉带金镂枕送给曹植。曹植离京归国途经洛水,梦见甄后对他说:“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曹丕),今与君王。”(句中“宓妃”即洛神,代指甄后)说完,就消失不见了,遣人送来一颗宝珠,东阿王悲喜不能自胜。
一、博尔济吉特·海兰珠
1、简介
(1)、中文名
博尔济吉特·海兰珠。
(2)、外文名
Harjol。
(3)、别名
哈日珠拉、乌尤塔。
(4)、民族
蒙古族。
(5)、出生日期
万历三十七年(1609)。
(6)、逝世日期
崇德六年九月十八日(1641)。
(7)、出生地
科尔沁。
(8)、信仰
佛教。
(9)、封号
宸妃。
(10)、儿子
八阿哥。
(11)、丈夫
皇太极(清太宗)。
(12)、寝宫
关雎宫。
(13)、谥号
敏惠恭和元妃。
(14)、姑母
孝端文皇后。
(15)、所属年代
清代。
2、人物介绍
(1)、归嫁
博尔济吉特·海兰珠(本名为乌尤塔),博尔济吉特氏,生于万历37年(1609年),她是孝庄文皇后的亲姐姐,比孝庄文皇后大4岁。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已经26岁,比孝庄文皇后晚嫁皇太极9年。但是没有史料记载海兰珠26岁之前的资料。
(2)、封妃
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后,大封后宫,封海兰珠为“宸妃”。并赐居“关雎宫(出自《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种独特的尊崇极其罕见。宸妃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其姑母孝端文皇后。
(3)、生子
崇德二年,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很快就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皇位继承人,大宴群臣,还颁发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大赦令中规定,除犯上、焚毁宗庙、陵寝、宫殿,叛逃杀人,毒药,巫蛊,偷盗祭天及御用器物,殴祖父母、父母,卖兄弟、妻诬告夫、内乱、纠党白昼劫人等十罪不赦外,一切监禁之人全部免罪。
(4)、薨逝
清崇德六年(1641年)九月,皇太极率领八旗劲旅和漠南蒙古科尔沁等部铁骑,与明朝军队洪承畴部进行松山锦州决战。正当双方数十万大军刀光剑影生死搏杀如火如荼之际,十二日盛京使节惶惶来报“关雎宫宸妃有疾”。既爱江山也爱美人的皇太极,闻知海兰珠生病,立即召集诸将令他们留下固守,自己于次日凌晨即启驾返还盛京。
3、史料记载
(1)、《清史稿·后妃列传》
敏慧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皇后姊也,天聪八年来归,崇德元年,封关雎宫宸妃,妃有宠于太宗,生子,为大赦,子二岁殇,未命名。六年九月,太宗方伐明,闻妃病而还,未至,妃已薨,上恸甚,一日忽迷惘,自午酉始瘥,乃悔曰“天生朕为抚世安民,岂为一妇人哉?朕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遣也。”上仍悲悼不已。
(2)、《清列朝后妃传稿》
宸妃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皇后姊也,父寨桑科尔沁贝勒。天聪八年来归,太宗迎之。崇德初封关雎宫宸妃,妃有宠于太宗,生皇八子,帝为之大赦。皇子殇,无封。封妃母科尔沁小妃为和硕贤妃,赐仪仗。六年九月妃薨,年三十有三,太宗方攻松兴山,闻妃病而旋。
4、清太宗祭宸妃祝文
(1)、崇德六年
岁次辛巳九月甲戌朔。约二十七日戊子。皇帝致祭于关雎宫宸妃。尔生于乙酉年。享寿三十有三。薨于辛巳年九月十八日。朕自遇尔。厚加眷爱。正欲同享富贵。不意天夺之速。中道仳离。朕念生前眷爱。虽没不忘。追思感叹。是以备陈祭物。以表衷悃。仍命喇嘛僧道讽诵经文,愿尔早生福地。
(2)、皇帝谕祭关雎宫宸妃
尔副位椒庭。助宣壶教。自居宫掖。礼遇有加。方期克享遐龄。不意中道奄逝。朕怀悯恻。念芳型之不远。忆淑德而增悲。是用备陈祭物。以荐馨香。仍命喇嘛僧道。礼佛讽经。灵其不昧。尚克祗承。祭毕。
二、王敏彤
1、简介
(1)、中文名
王敏彤。
(2)、别名
完颜童记(立童记)。
(3)、国籍
中国。
(4)、民族
满族。
(5)、出生地
北京(顺天府)。
(6)、出生日期
1913年。
(7)、逝世日期
2003年2月28日。
(8)、职业
清朝多罗格格。
(9)、信仰
萨满教。
(10)、主要成就
末代格格。
(11)、父亲
完颜立贤。
(12)、母亲
爱新觉罗·恒慧。
(13)、好友
孟小冬。
(14)、旗籍
满洲镶黄旗人。
(15)、姐妹
婉容。
(16)、初恋
溥仪。
(17)、外祖父
毓朗。
2、无忧童年
(1)、完颜氏,名童记
其父完颜立贤,人称立五爷,所以她又称立童记。所以完颜立童记的叫法是错误的,要么称立童记,要么称完颜童记,不存在完颜立童记的叫法。关于立童记的童年,她的妹妹王涵女士在自述里有这么一段描写:“在父亲百治无效之后,母亲便另租房子使他疗养,便带了我及姐姐去寄住在外祖母家。
(2)、礼节
在那种家庭中是以礼貌来过分要求小孩子的,尤其是女孩子,姐姐是被一切长辈所宠爱着,她永远跟着母亲,吃饭也与大人一桌因为她既驯顺又生得白皙漂亮,但我却是一个黄毛丫头,在后院一个人吃饭,平常不叫出来见客人,怕错了礼法招人笑话,只有在生日节日一些的日子才被打扮好了出来见世面。”
(3)、时局影响
在王府度过了无忧无虑童年的完颜氏姐妹,因为时局影响,随外祖母(毓朗贝勒福晋)和母亲来往居住于天津、北京两地。17岁的立童记在天津居住时遵母命曾与一“门当户对”的爱新觉罗氏某人订婚,后因男方与某戏子有染,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而与之解聘,回到北京东四三条27号祖屋定居。
(4)、小大格格
当时的孟小冬家与完颜家是一墙之隔的街坊,孟家住26号,完颜家是27号。妙龄时期的孟小冬与回到北京居住的立童记姐妹遂成了闺中密友,孟小冬的旗装照和完颜童记的戏装照足见其当年姐妹情深。连梅兰芳先生都与立童记很熟,戏称她“小大格格”。
3、痴爱溥仪
(1)、王大姑娘
有一位满族老姑娘爱着溥仪。这位老姑娘,是皇后婉容亲姨的女儿,人称“王大姑娘”。她家住在东四三条一个独门独院,母亲是个老派人物,官称王老太太,旧时在京城也算得上是有身份的人物。解放后家庭没有别的生活来源,靠卖点旧东西,再做一些缝缝补补的活儿维持生计,一家人生活得倒也平静。
(2)、新京
由于溥仪特赦回京,她一家的生活被打破了。早在伪满洲国时,溥仪的二妹有意让王大姑娘嫁给溥仪的弟弟溥杰,母女俩都到了伪满洲国的“新京”(即长春市)。由于日本人不同意溥杰与中国人结婚,此事便“黄”了。但她一家人仍对溥仪及爱新觉罗家族顶礼膜拜。 刚一听说溥仪特赦回到了北京,王老太太素知溥仪与三妹关系不错,马上就找到溥仪的三妹金蕊秀,让她出面邀请溥仪到王家来吃饭。果然,三妹有面子,溥仪高兴地应约赴宴。
(3)、应酬
王老太太有心宴客,早准备好了一桌丰盛佳肴。母女俩都能炒一手好菜,这次当然拿出了看家本领。菜是可口的,再加上有王大姑娘在一旁热情劝酒,溥仪喝了个不亦乐乎。本来,溥仪这个人不像他本人相貌那么死板,尤其喝了酒,就更喜欢嘻嘻哈哈地开玩笑。吃饭当中,王大姑娘在旁边把盏,俩人说说笑笑,溥仪微醉之中,又说了不少笑话。
(4)、单相思
结果,溥仪大醉而归。过后,他只记得宴席上的佳肴,却忘了把盏的“美人”。偏偏王大姑娘以为溥仪喜欢上了她,竟害上了单相思。按说,王大姑娘年逾五旬,年龄只比溥仪小7岁,但她长得五官端正,浓眉大眼,模样挺不错,瞧上去比实际年龄还要年轻一些。她不仅知书达礼,还舞得一手好剑。六七十年代,她每天在文化部门口晨练,引来不少人观看。她应该不是那种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只不过是条件高,把自己耽误了。
(5)、鸿门宴
她以为溥仪对她印象不错,于是又托溥仪的三妹夫润麒从中撮合,要他代做说客,邀请溥仪再次赴宴。但溥仪一听就摇了头。原来,溥仪根本就不想跟旧满族女子搞对象,而且他也不想找一个没有正式工作的旧式家庭妇女。于是,无论是王老太太还是王大姑娘请吃饭,溥仪一律婉拒,再也不赴这种相亲“鸿门宴”了。但王大姑娘死缠不放,屡屡托人向溥仪说合,溥仪烦了,产生了逆反心理,一提王大姑娘就头痛不已。
4、坎坷婚姻
(1)、定亲
那段不顺利的定亲阴影过后,因溥杰原配唐怡莹(端康太妃的侄女)乘民国初年,醇王府的人都避居天津,且溥杰在日本留学之机,勾搭某军阀之子将府中财物大量偷运出府等因,溥杰与之最终离婚,随之,溥杰要再婚的消息一时不胫而走。
(2)、《满洲国帝位继承法》
溥仪知道日本人打造的所谓《满洲国帝位继承法》也是在打溥杰的主意,军方想让溥杰仿效韩国国王李王垠娶日本皇女方子妃的成例,让溥杰也娶位日本皇族女子为妻,为了抵制军方的做法,溥仪赶紧让他二妹韫和在京津的清朝满蒙亲贵的女儿中为溥杰物色合适的结婚人选,这样完颜童记成了“皇上”为溥杰挑选的结婚对象。
(3)、亲事
溥仪还派二格格韫和亲自到北京相看,双方长辈皆满意这门亲事,完颜童记遂与母亲一起赴当时的新京(长春)会亲,筹备一切。谁承想此事被关东军知道后,日本军部特派陆军大将本庄繁出面干预,事情最终以完颜母女黯然回京而告终,为此,溥杰夫人嵯峨浩临终还念叨说她“对不起王姑娘(完颜童记)”。
(4)、1959年
溥仪特赦之后,经溥仪七叔载涛和三妹蕴颖撮合想让她与溥仪结婚,因溥仪不想再找一位旧式满族妇女而作罢。文革后,溥仪的另一位弟弟曾经登门表示愿意与完颜童记结婚,却被王大姑娘拒绝,老太太说:“一个是他比我小,再就是不能一生都在北府兄弟的圈里转。”从此之后老太太一直没有婚嫁。
三、贺双卿
1、简介
(1)、中文名
贺双卿。
(2)、别名
卿卿,一名庄青,字秋碧。
(3)、时代
清朝。
(4)、民族
汉族。
(5)、出生日期
1715年。
(6)、逝世日期
1735年。
(7)、职业
词人。
(8)、出生地
江苏金坛薛埠。
2、生前
(1)、康熙五十四年秋天
江苏金坛四屏山下的一户姓贺的农家又添了一个女儿。这是贺家的第二个女儿,所以取名双卿。小双卿十分乖巧,很少哭闹,常常瞪着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四面观望外面的世界。她似乎知道家境贫困,父母整日为生计奔忙,无心多关照自己,于是乖乖地生长着。
(2)、小双卿
在不知不觉中会走路了、会说话了,别看她并不爱多说话,可说起来有板有眼、很有慧性。双卿的舅舅在镇上的学馆做杂役,镇子离贺双卿的家不远,没人照料的小双卿,常常一个人“吧哒、吧哒”地跑到学馆悄悄站在窗外偷看。
(3)、学馆
里面的学生读书,她也跟着“伊伊呀呀”地模仿。还学得饶有趣味。后来学馆的先生看到这小姑娘聪明好学,就破例同意她进课堂旁听。小双卿高兴得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一下课就忙着为先生递水送茶,夏日打扇赶蝇、冬日添炭拨火,以感谢先生的特别关照。
(4)、学业
就这样,小双卿免费在学馆旁听了三年,学会了读书写字,还入了吟诗作文的门。
3、生平
(1)、求学
据说她舅舅是当地的塾师,一说她舅舅是帮塾师打柴、担水的杂役,但无论如何,这都给好学的双卿提供了一个求学的便利条件。每当塾师授课时,双卿就倚于窗下,悉心聆听,铭记在心。三年过去了,双卿学会了读书、写字、吟诗、作文,父母亲认为姑娘家大了,不能再到处乱跑了,便不再让双卿去学馆听课。
(2)、善诗能文
此时的双卿,已经善诗能文了,可是,双卿虽有卓越的才华,却一直没有引起家人的注意。闺中闲暇,双卿即吟诗填词,练字作画。买不起书,她便用自做的精巧的女红,向商贩们换些诗词书籍来读。在诗书的熏陶下,双卿如一枝红杏在农家小院含苞怒放。
(3)、命运多舛
然而令人叹惋不止的是,双卿18岁时,父亲去世,由叔父作主,以三石谷子的聘礼,被嫁到金坛绡山村周家,从此,双卿便踏上了一条万劫不复的血泪之路。
(4)、婚姻不幸
双卿的丈夫叫周大旺,比双卿大十几岁,是个没有一点文化的佃户樵民,粗俗不堪,生性粗暴,而且嗜赌成性;婆婆杨氏更是刁泼蛮恶,不讲情理。婚后,丈夫和婆婆把双卿当成牛马役使,家中清扫、煮饭、喂鸡、养猪、舂谷之类繁重的劳作都落到双卿的头上。
4、记载
(1)、才华横溢
应该说,贺双卿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天赋、最具才华的女词人之一,后人尊其为“清代第一女词人”,又称“清代李清照”。贺双卿不仅诗才冠绝当时,其出身之贫寒、身世之悲凉亦世所罕见,自古红颜多薄命,恹恹无语向东风。双卿悲惨的人生遭际使她的词感情凄怨愁苦,缠绵悱恻,格调含蓄细腻,意旨幽深,风格哀婉凄恻,感人肺腑。
(2)、诗词内容
多为自伤其悲惨命运,读来催人泪下。清末词家黄燮清评曰:“双卿词如小儿女,哝哝絮絮,诉说家常,见见闻闻,思思想想,曲曲写来,头头是道。作者不以为词,而阅者亦忘其为词。而情真语质,直接三百篇之旨,岂非天籁?岂非奇才?乃其所遇之穷,为古才媛所未有,每诵一过,不知涕之何从也。”。
(3)、评价
清人丁绍仪在《听秋馆词话》中写道:“双卿生有夙慧,嫁给金坛周姓樵子,家无纸笔,所为诗词悉芦叶写之。”清代陈廷焯撰《白雨斋词话》评曰:“西青散记,载绡山女子双卿词十二阕。双卿负绝世才,秉绝代姿,为农家妇。姑恶夫暴,劳瘁以死。生平所为诗词,不愿留墨迹,每以粉笔书芦叶上,以粉易脱,叶易败也。
5、词十四首
【浣溪沙】、【望江南】、【湿罗衣】、【玉京秋】、【二郎神】、【孤鸾】、【惜黄花慢】、【凤凰台上忆吹箫】、【薄幸】、【一剪梅】、【摸鱼儿】、【凤凰台上忆吹箫】、【春从天上来】、【春从天上来】。
四、和卓·伊帕尔罕
1、简介
(1)、中文名
霍卓氏。
(2)、别名
和卓氏、和贵人、容嫔、容妃。
(3)、民族
维吾尔族。
(4)、出生日期
雍正十二年九月十五日(1734年10月11日)。
(5)、逝世日期
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1788年5月24日)。
(6)、主要成就
册为容妃。
(7)、出生地
新疆。
(8)、信仰
伊斯兰教。
(9)、丈夫
乾隆帝。
(10)、父亲
和扎赉。
(11)、前夫
霍集占。
(12)、封号
和贵人→容嫔→容妃。
(13)、所处时代
中国(清朝)。
2、人物介绍
(1)、维吾尔族女子
在乾隆皇帝的40多个后妃中,有一位维吾尔族女子,她就是容妃。在乾隆帝的40多名妃子中,有一名回妃,本不奇怪,可是在容妃死后的一百多年内,却引起了一批骚人墨客的兴趣,在容妃身上大做文章,甚至编造出一个“香妃”的故事。从野史、诗词到舞台,绘声绘影大肆渲染,竟达到了真假难辨的程度。
(2)、雍正十二年(1734年)
九月十五日,容妃诞生在新疆和卓族的一个家庭。和卓族是世居叶尔羌的回族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其族称为和卓,所以容妃又叫和卓氏。其父为第二十九世回部台吉(贵族首领)阿里和卓。乾隆二十年五月,清军进军伊犁,二次平定准噶尔叛乱,解救了被准噶尔拘禁的叶尔羌、喀什噶尔封建主玛罕木特的两个儿子:大和卓木、小和卓木。
(3)、乾隆二十五年
图尔都等五户助战有功的和卓,及霍集斯等三户在平乱中立功的南疆维吾尔上层人士应召陆续来到北京,拜见高宗皇帝。乾隆令他们在京居住,并派使者接他们的家眷来京,和卓氏也被选入宫,赐封为和贵人。显然,这是乾隆皇帝统一新疆后,实行“因俗而制”的政治需要,即政治联姻。
(4)、根据档案记载
容妃是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二月已经进宫的,当时已27岁。那个时代,女子一般都在十几岁就出嫁。清帝挑选秀女,13岁的女孩子就可参选。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12岁就嫁给了努尔哈赤,孝庄文皇后13岁就与皇太极成了婚,孝康章皇后15岁就生育了康熙帝,而容妃入宫时已经27岁,比容妃早几年入宫的豫妃博尔济吉特氏,入宫更是已有28岁,说明她们之前可能都曾嫁过人。
(5)、清朝后妃
贵人在清朝后妃的八个等级中,属于第六个等级,其前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其后有常在和答应。由于和贵人入宫时带来了祥瑞(从南方移栽到宫内的荔枝树,竟结出了200多颗荔枝),很得皇上的青睐,也很受皇太后的喜爱。因此在和贵人入宫后的第三年,即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十六日,册封和贵人为容嫔。
(6)、乾隆三十年春天
高宗第四次南巡,携皇太后、皇后、令贵妃、庆妃、容嫔、以及大学士傅恒等王公贵戚1000余人同行。一路上,乾隆对和卓氏格外恩赏,前后赐给她80多种口味适宜的饭菜,其中就有名贵的奶酥油野鸭子、酒炖羊肉、羊池士等。
(7)、三年以后
乾隆又携和卓氏等六位妃嫔东巡,游历泰山,拜竭孔庙。由于乾隆三十一年那拉氏皇后亡故,乾隆声称不再立后、乾隆三十八年豫妃病逝、乾隆三十九年庆贵妃病逝、乾隆四十年皇贵妃病逝,所以到这个时候,和卓氏在乾隆的众多后妃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8)、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五日
皇帝在圆明园奉三无私殿设宴会餐,容妃已入主了西边头桌的首位,到同年十二月乾清宫大宴,容妃又升格到了东边坐桌的第二位。这时,容妃已48岁,到了她地位与殊荣的顶峰。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容妃离世,享年55岁。
3、容妃丧礼
(1)、乾隆五十三年
容妃丧礼与四十二年舒妃丧礼同,四十二年舒妃丧礼与三十八年豫妃丧礼同;豫妃丧礼,与雍正十二年宁妃丧礼同;宁妃丧礼,与康熙五十年良妃丧礼同;良妃丧礼,与三十五年平妃丧礼同;平妃丧礼,与康熙九年慧妃丧礼同。
(2)、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
慧妃薨。圣祖仁皇帝辍朝三日。大内之下,宗室以上,三日内咸素服,不祭神。妃宫中女子内监,剪发截发辫,咸成服,二十七日除服,百日剃头,茶膳房人员男妇成服,皆于大祭日除服,百日剃头。
(3)、又定
妃初薨日,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民公侯伯一下,二品官子以上,公主福晋以下县君奉恩将军妻一品夫人以上,齐集。奉移日、祭日同。二周月内,日上食三次。百日内,日上食二次。均内务府官及执事内管领下官员,男妇齐集。
五、孝庄文皇后
1、简介
(1)、本名
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
(2)、别名
本布泰。
(3)、所处时代
清朝。
(4)、民族族群
蒙古族。
(5)、出生地
蒙古科尔沁。
(6)、出生日期
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1613年3月28日)。
(7)、逝世日期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
(8)、主要成就
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
(9)、谥号
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
(10)、陵寝
昭西陵。
2、人物生平
(1)、早年经历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二月初八日(3月28日),布木布泰出生。后金天命十年二月,十三岁的布木布泰由她哥哥吴克善护送到盛京,嫁给皇太极,为其侧福晋。哲哲为大福晋。
(2)、受封庄妃
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册封崇德五宫后妃,也称五大福晋:皇太极时,蒙古族女子几乎垄断后宫,仅科尔沁贝勒布和一家就有三位。布木布泰从蒙古大草原来到盛京,给皇太极生下一男三女(儿子福临即后来的顺治帝),受封为永福宫庄妃。
(3)、尊为太后
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其子福临即位,改年号为“顺治”。顺治元年九月,迎至燕京(今北京)。顺治八年二月,世祖亲政,上徽号曰昭圣慈寿皇太后,简称昭圣皇太后;屡上徽号,曰: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皇太后。
(4)、去世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昭圣太皇太后病危,康熙皇帝昼夜不离左右,亲奉汤药,并亲自率领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坛,祈告上苍,请求折损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寿数。
3、轶事典故
(1)、劝降经略
崇德七年(1642)三月,清军俘获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皇太极下令把洪押到盛京,派汉臣范文程等轮番劝说,洪承畴始终不屈,为此皇太极颇费踌躇,食不甘味。孝庄看到这种状况,毛遂自荐,亲自去劝说,“以壶承其唇”,一口一口给他灌下人参汁,动之以情,喻之以理,经过数天的努力,终于说服洪承畴投到清军辕下。
(2)、立储风波
崇德八年八月九日,皇太极在突发脑溢血而死。由于皇太极对皇位的继承问题没有留下遗嘱,一场激烈的权力角逐正悄悄展开。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和努尔哈赤的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都虎视眈眈于皇位。但最后皇位落在了只有六岁的福临身上,或许是多尔衮从大局出发,为避免内乱而作退让。但促成这一举动的,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孝庄的幕后活动。
(3)、主仆情深
历史上的苏茉儿的确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最初名字叫苏茉儿或苏墨尔,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姑,意思是“半大口袋”。她病逝后,宫中上下都尊称她为苏麻喇姑。苏麻喇姑与孝庄文皇后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厮守达60余年,二人之间实际上早已超出了一般的主仆关系。
(4)、下嫁之谜
太后下嫁摄政王一事是否存在,史学界尚有争议。太后下嫁之说,最早引起史家关注的是明遗民张煌言的十首《建夷宫词》,其中有一首说:“上寿觞为合而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
(5)、母子斗法
福临即位不久,孝庄就册立自己的侄女、蒙古科尔沁贝勒吴克善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而福临恰恰不喜欢这位皇后,且这位皇后爱嫉妒。福临无法容忍,坚决要求废后另立。顺治十年(1653)八月,孝庄见儿子实在没有回转余地,只好同意,皇后降为静妃,改居侧宫。
(6)、培养孙儿
在“独嗜图史”的孝庄影响下,玄烨从小对读书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一嗜好伴其终身。他“矢志读书”,“早夜诵读,无间寒暑,至忘寝食”,无论任何时候,只要一捧起书本,几乎忘掉一切。
六、洪宣娇
1、简介
(1)、中文名
杨云娇。
(2)、别名
洪宣娇、洪先娇。
(3)、国籍
太平天国。
(4)、民族
汉族。
(5)、出生地
广东花县福源水村。
(6)、职业
太平天国将领。
(7)、信仰
拜上帝教。
(8)、主要成就
参与创建太平天国、策划除掉杨秀清。
(9)、性别
女。
2、人物生平
(1)、太平天国的兴起
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廷的腐败无能日益显示出来,不断地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压在广大人民头上的负担越来越重,九州大地怨声载道。终于,在鸦片战争结束后的第八年,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军在广西金田起事,目标在于推翻腐朽的清朝廷;在顺应民心的情况下,太平军的势力迅速扩展,咸丰元年攻占永安后建立太平天国;咸丰三年攻取了南京,正式奠定了基业。
(2)、下嫁萧朝贵
道光三十年,即公元1851年,上帝会的教徒已发展到数万人,洪秀全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在金田村竖立起太平军的旗号,建立太平天国,洪秀全自称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各王都受东王杨秀清节制。洪宣娇由兄长洪秀全做主,嫁给了萧朝贵。但不久西王萧朝贵便死于围攻长沙城的战斗中,洪宣娇则转眼之间成了寡妇。
(3)、暗杀杨秀清
咸丰三年,即公元1854年,太平军攻占了南京城,遂将南京定为太平天国的都城,改名天京。北王从安徽战地匆匆赶回天京,这期间洪宣娇一改常态,主动走进东王府,对杨秀清表现得特别热络,杨秀清喜出望外,以为她不计前嫌,竟听从洪宣娇提议,由自己出面为北王举办一次盛大的洗尘宴。于是,举世震惊的“天京事变”由此拉开了大幕。
(4)、天京事变
公元1856年9月2日,在东王府里大摆的筵席上。韦昌辉率兵血洗了东王府,杨秀清以下两万太平军将领都死在韦昌辉等人的刀下。石达开闻讯返京,指责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又欲杀石达开。石达开缒城而逃。当夜,韦昌辉血洗翼王府,将石达开家眷及翼王府内人员全部赶尽杀绝。接着洪秀全下诏通缉石达开。石达开逃至安徽举兵靖难。
(5)、结局
洪宣娇的归宿众说纷纭。有些野史认为她在天京之乱中被乱军杀死。洪秀全在平息内乱杀死杨秀清,韦昌辉的同时顺便搞掉这个能量很大的“御妹”也并非没有可能。还有一些野史则认为洪宣娇是在清军攻陷天京时战死。也有说天京城被攻破之日,洪宣娇乔装成民妇,随着逃难的人群到了上海,而后又辗转随同洋传教士远渡美国。
3、人物评价
作为太平天国一方最出名的女将之一,西王妃洪宣娇在太平天国的创建及成长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是洪秀全和萧朝贵的得力助手。她还直接策划谋杀了东王杨秀清。她是中国历史上众多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之一。
4、轶事典故
(1)、解衣上阵
洪宣娇者,军中称萧王娘,天王姊,西王萧朝贵妻也。年不满三十,艳绝一世,骁勇异常,从女兵数百名,善战,所向有功。萧王娘及女兵皆广西产,深奉秀全教,每战先拜天帝。淡妆出阵,挥双刀,锋凛凛落皓雪。乘绛马,鞍腰笼白氍毹,长身白皙,衣裙间青皓色。
(2)、身世之谜
这位“解衣上阵”的萧王娘在上个世纪80年代被钟文典,罗尔纲等专家考证出来根本不叫“洪宣娇”也不是洪秀全的亲妹妹。她原来姓黄或王,后来又改姓杨,名云娇。后来洪秀全为了笼络住萧朝贵才与她结拜姐妹,叫她改名“洪先娇”。由于客家话中“先”与“宣”同音,所以洪先娇就成了洪宣娇。
(3)、身世考证
洪宣娇是太平天国中赫赫有名的女将,关于她的身世却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洪宣娇实为杨宣娇,原名杨云娇,她不是洪秀全的妹妹,而是杨秀清的妹妹;后来洪秀全为加强拜上帝会内部团结,与杨云娇结为兄妹,杨云娇改姓洪,成为洪宣娇。
5、艺术形象
(1)、电影
1941年,《洪宣娇》,费穆导演,唐槐秋饰洪宣娇。
(2)、电视剧
1988年,《太平天国》,陈敏儿饰洪宣娇;2002年,《太平天国》,陈家林导演,王菁华饰洪宣娇。
七、孝贤纯皇后
1、简介
(1)、本名
沙济富察氏。
(2)、别名
富察皇后,孝贤皇后。
(3)、所处时代
清朝。
(4)、民族族群
满族。
(5)、出生地
北直隶顺天(今北京)。
(6)、出生日期
1712年3月28日。
(7)、逝世日期
1748年4月8日。
(8)、寝宫
长春宫。
(9)、陵寝
裕陵。
2、人物生平
(1)、战功卓著
沙济富察氏原隶满洲正蓝旗,太宗时改隶满洲镶黄旗。旺吉努率族众归附后金,在统一东北、创建帝国的多年征战中,战功卓著。曾祖父哈什屯在太宗朝以军功官至礼部副理事官,至顺治年间,累官至内大臣,加太子太保。
(2)、娴于礼法
富察氏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正统教育,娴于礼法,深明大义,并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3)、结婚生子
雍正五年(1727年)七月十八日,与雍正帝第四子弘历成婚;雍正六年(1728年),十月初二生弘历长女;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二十六生次子永琏。雍正九年(1731年),五月二十四生弘历第三女。
(4)、册为皇后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己丑(即雍正帝去世当日),奉懿旨册为皇后;乾隆二年(1737年),十二月初四,行册立礼,颁诏覃恩有差。十一日,以册立皇后礼成,加上皇太后徽号曰崇庆慈宣皇太后,颁诏覃恩有差。
(5)、孝贤皇后
乾隆三年十月,永琏薨,谥端慧皇太子;乾隆六年九月,从幸避暑山庄;乾隆八年七月,从幸盛京;乾隆十年七月,从幸蒙古;乾隆十一年(1746年),四月初八生皇七子永琮。九月,从幸山西;乾隆十二年二月,从幸盘山。七月,从幸避暑山庄、木兰围场;乾隆十二年十二月,皇七子永琮薨,谥悼敏皇子;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皇后崩,乾隆帝定谥号为“孝贤皇后”。
3、轶事典故
(1)、初识乾隆
富察氏后人玄海的回忆录有如此描述:忽一日,雍亲王(雍正)突然来访。李荣保和夫人,小女回避不及,紧施礼请安。雍亲王环视书房,只见格为整洁俭朴,满桌皆是抄经文。信手拿起一张看罢,脱口称赞此字写的精楷,笔力刚劲。
(2)、鹣鲽情深
雍正五年(1727)七月十八日,雍正帝在紫禁城西二所(弘历即位后改名为重华宫)为皇四子弘历和富察氏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典礼。雍正七年,雍正皇帝又赐长春仙馆作为他们夫妇在圆明园的居处。婚后,这对小夫妻相敬如宾,恩爱逾常。
(3)、母仪天下
乾隆曾赞孝贤皇后:”历观古之贤后,盖实无以加兹。同时他把他治国的功劳也分给皇后一份:“朕躬揽万几。勤劳宵旰。宫闱内政。全资孝贤皇后综理。皇后上侍圣母皇太后。承欢朝夕。纯孝性成。而治事精详。轻重得体。自妃嫔以至宫人。无不奉法感恩。心悦诚服。
4、罕世殊荣
(1)、丧仪规格
按照乾隆帝的设想,通过提高丧仪规格,亲自为皇后戴孝服期表达对皇后的感情。皇后丧仪的先例载在《会典》。康熙十三年五月,孝诚仁皇后去世,其时正值三藩之乱,圣祖康熙皇帝惟恐外省各官举哀服丧,“有惑观听”,引起更大的惊恐混乱,遂降旨各省一切丧仪皆免。
(2)、亲定谥号
乾隆十三年五月,乾隆帝发出了一道赐谥大行皇后为孝贤皇后的谕旨,对皇后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并说明了赐谥孝贤的原因。
(3)、巨资消耗
乾隆为筹措皇后的葬礼,不惜耗费巨资、大兴土木。
(4)、外戚恩泽
富察氏一族在乾隆朝以后族之故,一门朱紫,出将入相,更臻于鼎盛之势。
(5)、益睠芳踪
乾隆帝在皇后丧满日写了一篇情真意切的《述悲赋》。《述悲赋》是一篇悲怆的诗歌佳作,记述了皇后富察氏美好的品德和夫妻间的恩爱、理解、休戚与共的生活篇章,是一曲绝妙的交响曲,是一首动人心弦的“长恨歌”,被载入《清史稿》。
(6)、丧葬风波
乾隆丧子、丧偶以后,极度悲痛,情绪恶劣,在烦恼焦躁中由于孝贤皇后的丧葬事件引起了大官僚一连串的贬责黜革甚至赐死,使乾隆初年相对平静的宦海突然掀起了波澜。朝廷的政策方针从“宽”趋“严”,向着新的统治格局和统治作风演变。
八、孝献皇后
1、简介
(1)、本名
董鄂氏。
(2)、别名
董鄂妃、孝献皇后、端敬皇后。
(3)、所处时代
清朝。
(4)、民族族群
满族。
(5)、出生地
辽宁。
(6)、出生日期
公元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清崇德四年)。
(7)、逝世日期
公元1660年09月23日(清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
(8)、丈夫
爱新觉罗·福临。
(9)、谥号
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10)、陵寝
清孝陵。
(11)、居住地
永寿宫-承乾宫。
(12)、信仰
佛教。
2、人物生平
(1)、众里寻她
董鄂氏为满洲八旗著姓(满语中意思为一种生长在水边的美丽小草),清崇德四年(1639年)出生,董鄂氏是满洲正白旗人,她的父亲鄂硕是正白旗的军官,顺治二年以后,鄂硕随军南征,此后的五六年间,都在苏州、杭州、湖州一带驻扎,这使得他的子女自幼受到江南汉族文化的影响和熏染,对孩子们的一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子以母贵
1657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顺治欢喜至极,为此祭告天地,接受群臣朝贺(皇四子出生时诸王、贝勒、贝子、公及首辅大臣都纷纷献上马匹、缎帛以庆贺皇帝第一子出生之喜)。举行颁布皇第一子诞生诏书的隆重庆典,对这个孩子出生后的待遇甚至如同嫡出,之后更是大赦天下。
(3)、名门闺秀
董鄂氏的曾祖父董鄂.伦布,是董鄂部的部长,后金建国之初即率领部众归附于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大喜,当时为其赐名“鲁克素”。董鄂氏身为八旗名门闺秀,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根据史料记载,她从小颖慧过人,有一个特别的天赋就是读史书过目不忘,董鄂氏天性慈爱,有见识,识大体。
3、身后殊荣
(1)、册立两位皇后
顺治帝先后册立两位皇后。一位是他母亲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后降为静妃。另一位就是孝惠章皇后。
(2)、一见钟情
帝王虽然后宫佳丽无数,但是真正让顺治视为红颜知己还是董鄂氏,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是一见钟情,至死不渝。
(3)、追封皇后
董鄂氏去世后第三天,即八月二十一日,顺治皇帝谕礼部:“皇贵妃董鄂氏于八月十九日薨逝,奉圣母皇太后谕旨:‘皇贵妃佐理内政有年,淑德彰闻,宫闱式化。倏尔薨逝,予心深为痛悼,宜追封为皇后,以示褒崇。
(4)、批奏章
清制中平时皇帝批奏章用朱笔,遇有皇帝或者太后去世时改用蓝笔,过27天后,再用朱笔。而孝献皇后董鄂氏之丧,顺治帝用蓝笔批奏章,从八月到十二月,竟长达4个月之久。
(5)、不治之症
在孝献皇后董鄂氏薨逝后仅半年,顺治帝染上当时的不治之症——天花。当时正直元旦,无论宫中与民间都张灯结彩准备欢度新年,就在这时皇帝病重的消息从宫中传出,朝廷传谕全国“毋抄豆、毋点灯、毋泼水”,并颁布大赦令,可惜并无收效。
九、纯惠皇贵妃
1、简介
(1)、本名
苏氏。
(2)、别名
纯妃、纯惠皇贵妃。
(3)、所处时代
清朝。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日期
1713年6月13日。
(6)、逝世日期
1760年6月2日。
(7)、主要成就
册封为皇贵妃。
(8)、夫君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9)、子女
永璋、永瑢、和硕和嘉公主。
(10)、寝宫
景仁宫。
2、人物生平
(1)、出生
康熙五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1713年6月13日)苏氏出生。雍正五年(1727年),皇四子弘历在成婚前已有格格八九人,推测苏氏已在其中。雍正十三年(1735年)五月二十五日,时为格格的苏氏生宝亲王第三子永璋。
(2)、封格格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二十四日,谕内阁诏封格格苏氏为嫔,因尚未行册封礼而暂称其为苏嫔;九月二十五日,苏嫔跟随皇后富察氏、贵妃高佳氏、妃那拉氏等人前往田村殡宫致祭。乾隆二年(1737年)五月十一日,晋封纯嫔为纯妃;十二月初四日,行纯妃册封礼。
(3)、封贵妃
乾隆四年(1739年),纯妃的哥哥苏鸣凤、苏嘉凤,以及侄孙苏松龄等族人入正白旗(苏氏尚有一兄苏岐凤)。乾隆八年(1743年)十二月十四日,生乾隆帝第六子质庄亲王永瑢。乾隆十年(1745年)正月二十三日,晋封纯妃为纯贵妃;十一月十七日,行纯贵妃册封礼;十二月初二日生乾隆帝第四女和硕和嘉公主。
(4)、随驾南巡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月,纯贵妃随驾南巡。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八月十六日,因纯贵妃在避暑山庄内患病,乾隆帝命三阿哥永璋带领侍卫等人送纯贵妃缓程回京。然后,乾隆帝奉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起驾木兰。
3、家族成员
(1)、父亲
苏召南。
(2)、丈夫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3)、兄弟
苏嘉凤、苏鸣凤、苏岐凤。
(4)、子女
皇三子永璋(1735-1760),循郡王,雍正十三年乙卯五月二十五日午时生,母为纯惠皇贵妃苏氏,时为藩邸格格;皇六子永瑢(1743一1790),嗣庄亲王;皇四女(1745—1767),和硕和嘉公主,乾隆十年十二月初二生,母为纯惠皇贵妃苏氏,时为纯贵妃。
十、珍妃
1、简介
(1)、中文名
他他拉氏。
(2)、别名
珍妃、恪顺皇贵妃。
(3)、民族
满族(满洲镶红旗)。
(4)、出生日期
1876年2月27日。
(5)、逝世日期
1900年8月15日。
(6)、主要成就
坚定的支持丈夫所推行变法维新,以成新政,以强中国。
(7)、出生地
中国北京。
(8)、信仰
道教。
(9)、夫君
清德宗光绪皇帝。
(10)、姐姐
端康皇贵太妃(即瑾妃)。
(11)、陵寝
清西陵崇陵妃园寝。
(12)、病史
脾胃不和,癫痫。
(13)、谥号
恪顺皇贵妃。
(14)、籍旗
满洲镶红旗。
(15)、所属朝代
清朝。
2、人物生平
(1)、满洲镶红旗人
人们一般习惯按她曾获封的珍妃来称呼她,为清朝光绪皇帝的仅有的两个妃嫔之一。珍妃生于光绪二年二月初三(1876年2月27日),为原任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长叙有三子、五女。长子、次子、长女、次女、三子、四女、五女皆为妾生。其中四女即为瑾妃,五女即为珍妃。
(2)、性格
珍妃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猎奇心强。她对皇宫中的繁文缛节、呆板的生活方式十分厌恶,尤其对宫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极为反感。她喜欢新生事物,喜欢过无拘无束的潇洒生活。
(3)、相貌
珍妃白皙无瑕,五官清秀俊美,而且聪明伶俐,性格开朗。瑾妃稍逊于其妹,但也称得上美人。光绪十四年(1889年)十月初五,珍妃两姊妹被入选宫中,慈禧太后选定其弟(副都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即隆裕皇后)为光绪帝之后,同时封13岁的她为珍嫔,15岁的姐姐封为瑾嫔(嫔为八等后妃中的第五等,次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
(4)、册封
直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正月初一,因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加恩得晋嫔为妃(前面还有皇后、皇贵妃、贵妃三个等级)。敦宜皇贵妃著封为敦宜荣庆皇贵妃,瑜妃著晋封瑜贵妃,珣妃著晋封珣贵妃,瑨嫔著晋封瑨妃,瑾嫔著晋封瑾妃,珍嫔著晋封珍妃。
3、死因之谜
有关珍妃之死,《清史稿》采纳珍妃殉节跳井说,由于此时是当时清朝遗老们主持下修订,自然倾向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爱新觉罗·载沣的看法,认为是珍妃殉节跳井,而非慈禧下令杀害。由于该书具有准正史地位,自然引起了广泛争议。
4、死后哀荣
珍妃被慈禧太后表面上追封为皇贵妃,却让珍妃娘家人打捞珍妃遗体,草草下葬在宫女墓地,10多年后,她姐姐瑾妃做了太妃,统领后宫,才把她葬回她原本就该葬的地方——崇陵妃园寝。
5、人物评价
(1)、正面评价
在中国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珍妃是唯一一个接受西方思想,敢于和宫廷封建礼教相抗衡,拥有过人的胆识和意志的嫔妃。她生性耿直,不会讨好权贵,不喜欢宫廷中的种种规矩。
(2)、负面评价
据《宫女谈往录》记载,有老宫女这样回忆珍妃:提起珍妃来,她并不是块美玉,更不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她也弄过权,卖过官。在清末历史上,除慈禧外,珍妃就是最具传奇色彩、最受人瞩目的妃子了。虽然她只活了短短25年,但至今人们依然对她的故事津津乐道。
一、陈圆圆
1、简介
(1)、本名
邢沅。
(2)、别称
陈圆圆、秦淮八艳。
(3)、字号
圆圆,畹芳。
(4)、所处时代
明末清初。
(5)、民族族群
汉人。
(6)、出生时间
公元1623年4月3日(癸亥年)。
(7)、去世时间
公元1695年5月16日(乙亥年)。
(8)、职业
梨园女妓。
2、人物生平
(1)、年少丧母
陈圆圆出身于货郎之家,母亲早亡,育于姨夫家,从姨父的姓“陈”。居苏州桃花坞。隶籍梨园,为吴中名优,戏曲家尤西堂少时“犹及见之”。
(2)、色艺双绝
陈圆圆色艺双绝,名动江左。她自幼冰雪聪明,艳惊乡里。时逢江南年谷不登,重利轻义的姨夫将圆圆卖给苏州梨园,善演弋阳腔戏剧。初登歌台,圆圆扮演《西厢记》中的红娘,人丽如花,似云出岫,莺声呖呖,六马仰秣,台下看客皆凝神屏气,入迷着魔。
(3)、被劫入京
陈圆圆作为梨园女妓,难以摆脱以色事人的命运。圆圆曾属意于吴江邹枢,“常在予家演剧,留连不去”(《十美词纪》)。据载,江阴贡修龄之子贡若甫曾以重金赎陈圆圆为妾,然圆圆不为正妻所容。而贡若甫的父亲贡修龄,在 见到圆圆后,非常吃惊,说:“此贵人!”“纵之去,不责赎金。”
(4)、冲冠一怒
在吴三桂所部和清军的联系夹击下,李自成农民军遭受重创,仓皇逃离北京,尽弃所掠辎重、妇女于道。吴三桂在兵火中找到了陈圆圆,军营团圆。此后陈圆圆一直跟随吴三桂辗转征战。吴三桂平定云南后,圆圆进入了吴三桂的平西王府,一度“宠冠后宫”。
(5)、繁花落尽
吴三桂独霸云南后,阴怀异志,穷奢侈欲,歌舞征逐。陈圆圆因年老色衰,加之与吴三桂正妻不谐,且吴三桂另有宠姬数人,于是日渐失宠,遂辞宫入道,“布衣蔬食,礼佛以毕此生”(《天香阁随笔》)。一代红妆从此豪华落尽,归于寂寞。
3、相关作品
吴伟业《圆圆曲》。
4、人物评价
(1)、总体评价
陈圆圆,虽远不如梁红玉英姿飒爽,但她以她的美貌倾倒了吴三桂,倾倒了刘宗敏,倾倒了大顺王朝,也倾倒了许多年后的无数的男人。即便李自成不敌悍满,但吴三桂若不投降多尔衮,满人最少要晚入关几十年。所以说,陈圆圆以她个人魅力的影响着别人而改变了历史。
(2)、名人评价
陆次云称赞曰:“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陈圆圆传》);吴三桂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刘建《庭闻录》);冒辟疆曾说:“妇人以资质为主,色次之,碌碌双鬓,难其选也。慧心纨质,淡秀天然,平生所见,则独有圆圆尔。”(《影梅庵忆语》)。
5、后世纪念
陈圆圆画像碑最早立于莲花池老铁路旁,日晒雨淋久经沧桑,其后曾一度消失于市井。1982年首次文物普查时,文物工作者在昆明市消防器材厂某车间找到了失落的画像碑,并由五华区文化馆存放于东寺街西寺塔的文化园内。
6、文学形象
在金庸的《鹿鼎记》里,陈圆圆成为吴三桂的小妾,但是与李自成生下了一个女儿阿珂。后来阿珂成为韦小宝的老婆之一。
二、客氏
1、简介
(1)、中文名
客氏。
(2)、别名
客印月、客巴巴。
(3)、民族
汉族。
(4)、出生地
河北。
(5)、逝世日期
天启七年(公元1626年)。
(6)、主要成就
养育熹宗皇帝长大成人。
(7)、身份
皇帝乳母,奉圣夫人。
(8)、所处时代
明朝。
2、人物生平
(1)、生性淫荡
客氏名巴巴,原是河北农妇,定兴县侯巴儿(侯二)之妻,生子侯国兴。客氏姿色妖媚,为人狠毒残忍,生性淫荡。
(2)、十八岁入宫
十八岁入宫成为皇孙朱由校的乳母,朱由校是当时太子朱常洛的长子。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刚刚登基一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猝死。年仅十五岁的朱由校登基。当时魏忠贤、客氏深受宠幸。未逾月,封客氏奉圣夫人,儿子侯国兴、弟客光先及魏忠贤兄魏钊俱锦衣千户,除此之外,客氏也和魏朝、魏忠贤淫乱。
(3)、天启元年(1621年)
熹宗下诏赐客氏香火田,叙魏忠贤治皇祖陵功。御史王心一谏,熹宗不听。天启元年二月,熹宗大婚,娶了张皇后,御史毕佐周、刘兰请遣客氏出外,大学士刘一燝亦言之。熹宗恋恋不忍客氏离去,曰:“皇后幼,赖媪保护,俟皇祖大葬议之。”
(4)、老太家膳
按明代宫中惯例,宫内、女婢、乳母等应该住在西二所,但客氏却被破例允许住在咸安宫,每天早晨都到乾清宫照顾皇帝起居饮食,还以她的名义进“家膳”,叫做“老太家膳”。原来,熹宗对宫中御膳房的蒸龙烹凤瞧不上眼,独独喜欢客氏做的饭菜,尤其喜欢客氏把炙蛤、燕菜、鲨翅等十几种海鲜放在一起烩煮。
(5)、天启七年(1627年)
熹宗无子而逝。十一月,其弟思宗即位后,籍没宦官魏忠贤及客氏。魏忠贤自杀,乾清宫牌子赵本岐奉命将客氏笞死于浣衣局,在净乐堂焚尸扬灰。其子侯国兴、其弟客光先与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同日被斩首。
3、历史评价
(1)、《甲申朝事小纪》中记载
“道路传谓:上甫出幼,客先邀上隆宠矣。”
(2)、纪晓岚《明懿安皇后外纪》中载
天启三年时,“后有娠,客、魏尽逐宫人之异已者,而以私人承应。后腰胁伤痛,召宫人使捶之,宫人阴欲损其胎,捶之过猛,竟损元子焉。”
(3)、刘若愚《酌中志·客魏始末纪略》
“逆媪客氏......至奉旨籍没,步赴浣衣局,于十一月内钦差乾清宫管事赵本政临局笞死,发净乐堂焚尸扬灰。”
(4)、《明季北略·卷三》
“上命太监王文政,严讯客氏,得宫人任身者八人,盖其出入掖庭,多携侍媵,谋为吕不韦、李园故事也。上大怒,立命赴浣衣局掠死,子侯国兴等,俱伏诛。
4、影视形象
(1)、1993年
电视剧《大太监与小木匠》席曼宁饰客氏。
(2)、2005年
电视剧《锦衣卫》马伊琍饰客印月。
(3)、2006年
电视剧《谁主中原》廖学秋饰客氏。
(4)、2016年
电视剧《袁崇焕》王姬饰客氏。
三、柳如是
1、简介
(1)、本名
柳如是。
(2)、别称
河东君。
(3)、字号
字如是。
(4)、所处时代
明末清初。
(5)、民族族群
汉族。
(6)、出生地
浙江嘉兴。
(7)、出生时间
1618年。
(8)、去世时间
1664年。
(9)、主要作品
诗稿《湖上草》、《戊寅草》。
(10)、主要成就
秦淮八艳之首。
2、人物生平
(1)、明朝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
柳如是出生,后被辗转贩卖,幼年不幸,身世不清。
(2)、明崇祯元年(1628年)
柳如是为江南名妓徐佛收养。柳如是并不迷醉其中。
(3)、明崇祯五年(1632年)
柳如是嫁与年逾花甲的大学士周某为侍妾。周状元出身,常把她抱于膝上,教她读诗学文。其他妻妾醋意大发。周某死后,柳如是被迫下堂而去,重操青楼旧业。
(4)、明崇祯五年壬申(1632年)
柳如是流落松江,改旧名,自号“影怜”,表浊世自怜意。在松江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交往,常着儒服男装,与诸人纵谈时势、和诗唱歌。
(5)、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
二十岁的柳如是结识了原朝廷礼部侍郎、28岁即得探花的钱谦益。崇祯十三年(1640年),柳如是以男妆相、“柳儒士”之名与钱谦益再相遇,钱并在其居住之半野堂之处以“如是我闻”之名另筑一“我闻室”以呼应柳如是之名。
(6)、崇祯十四年(1641年)
柳如是嫁给了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钱谦益娶柳后,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两人同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钱谦益戏称柳如是“柳儒士”。柳如是后生有一女。
(7)、顺治四年(1647年)
钱谦益因黄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狱,顺治五年(1648年),柳如是四处奔走,救出了钱谦益。
(8)、康熙三年(1664年)
五月二十四日,钱谦益去世。钱谦益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如是为了保护钱谦益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恶棍们虽被吓走,一代才女却这样结束了一生。享年四十六岁。柳如是死后葬于虞山佛水山庄。是年其女年17岁,已嫁给无锡赵玉森编修之子。
3、主要作品
(1)、诗集
《戊寅草》、《柳如是诗》、《红豆村庄杂录》、《梅花集句》、《东山酬唱集》等。
(2)、书画
《月烟柳图卷》。
4、后世纪念
(1)、柳如是墓址
位于常熟虞山锦峰拂水岩下花园浜,钱谦益牧斋墓西边,墓碑刻有"河东君之墓"五字。自康熙三年归葬,清嘉庆时常熟知县陈文述曾经重修墓墩。于抗战初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两遭盗掘,至今已三百三十多年,今保存完好。
(2)、书籍记载
《柳如是别传》(原名《钱柳因缘诗释证稿》)。
5、人物评价
(1)、总体评价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被称为“秦淮八艳”之首。书画也负名气,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深得后人赞赏,称其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
(2)、名人评价
沈虬《河东君传》说她:“知书善诗律,分题步韵,倾刻立就;使事谐对,老宿不如。”;王国维曾题诗“幅巾道服自权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儿太唐突,蓟门朝士几须眉?”在王国维看来,在国破家亡危难时刻,包括柳如是丈夫、时任南明礼部尚书钱谦益在内的那些在屈膝变节的士大夫们(即诗中的“蓟门朝士”),在气节和操守方面是远远不如柳如是这个“下贱”妓女的。
四、布喜娅玛拉
1、简介
(1)、本名
叶赫那拉氏。
(2)、别名
叶赫老女,东哥。
(3)、所处时代
明朝末期。
(4)、民族族群
女真族。
(5)、出生地
叶赫部。
(6)、出生日期
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
(7)、逝世日期
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
(8)、主要成就
女真第一美女,一女亡四国。
(9)、身份
叶赫部公主。
(10)、信仰
萨满教。
(11)、父亲
布斋。
(12)、哥哥
布扬古。
2、本名由来
(1)、满语
布喜娅玛拉之名为李歆在所著言情小说《独步天下》中自为其名。满语中的buyi是膝盖之意,”buyiya“是猜测的意思,但并没有buyiyamaha或buxiyamala这个词,蒙古语就更不可能了 bu si ya ma la ,bu 和 ya ma la 开闭音都对不上,这个词说不出来的。
(2)、正史文献
由于《独步天下》的粉丝太多,因而导致以讹传讹。1996年的电视剧《叶赫那拉公主》中女主叫东歌。而2005年电视剧《太祖秘史》中则成了东哥,小说中东哥属于满语,意思为一种生长在水边的美丽小草。在正史文献当中并没有叶赫老女的名字记载。
3、史籍记载
《满文老档》记载:六月,据闻聪睿恭敬汗所聘叶赫贝勒妹,布杨吉之欲改适蒙古贝勒巴噶达尔汉之长子莽古尔岱台吉。诸贝勒、大臣曰:“今叶赫若将已送牲畜行聘之女改适蒙古,尚有何恨更甚於此?应於该女子嫁与蒙古之前,兴师前往。若已许嫁,则乘其未娶之前,围攻其城夺取之。此非具他小贝勒所聘之女也!
4、人物评价
(1)、中国的男人
多数都喜欢把亡国的责任推到女人的头上,曰:“祸水”。若是照这种说法,东哥堪称是天下祸水第一人。——自东哥这儿,绝代美女的意思明白了:凡是跟她扯上关系的男人和国家,都“绝代”了。
(2)、据说
叶赫部首领布扬古临死前曾对天发誓:“我叶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建州女真。”因此,民间一直流传着叶赫那拉与爱新觉罗世代为仇,清廷宫中后妃不选叶赫的祖制。
(3)、清朝灭亡
不过,不可思议的是,清朝最终确实亡于叶赫那拉氏之手。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氏,由于她的保守和固执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最终签署清帝退位条约的就是慈禧太后的侄女——隆裕太后,也是叶赫那拉氏,实在值得研究。
5、家庭成员
(1)、祖父
叶赫部首领清佳努。
(2)、父亲
叶赫那拉·布斋(九部之战被努尔哈赤击败,阵亡。努尔哈赤亲自将布斋的尸体砍成一半后送回叶赫,双方由此结下不解之仇)。
(3)、兄长
叶赫那拉·布扬古。
(4)、兄弟
布尔杭古、布尔汉。
(5)、叔叔伯伯
喀尔喀玛(亦称哈尔哈麻)、纳林布禄(亦称纳林孛罗)、金台吉(亦称金台石,康熙朝权臣纳兰明珠的祖父)。
(6)、堂姑
叶赫那拉·孟古哲哲(皇太极母亲,清朝开国皇后)。
(7)、丈夫
莽古尔岱。
(8)、公公
喀尔喀部达尔汗贝勒(巴噶达尔汉)。
6、艺术形象
漫画《妃夕妍雪》。
五、董小宛
1、简介
(1)、本名
董白。
(2)、别称
董小宛。
(3)、字号
青莲。
(4)、所处时代
明末清初。
(5)、民族族群
汉族。
(6)、出生地
南直隶苏州(今江苏苏州)。
(7)、出生时间
1623年。
(8)、去世时间
1651年。
(9)、主要作品
《蝴蝶图》。
(10)、职业
秦淮名妓。
2、人物生平
(1)、大家闺秀
董小宛出生于苏州城内“董家绣庄”,“董家绣庄”是苏州小有名气的一家苏绣绣庄,因活计做得精细,所以生意一直兴隆。董家是苏绣世家,到这一代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别看刺绣属于工艺制造行业,可十分接近于绘画艺术,所以董家还颇有几分书香气息。
(2)、家道中落
这本是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不料天有不测风云,董白十三岁那年,父亲在暑天患上了暴痢,药不凑效,不久便撒手人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将董白母女打击得心神憔悴,料理完丈夫的后事,白氏不愿在城中的旧宅中继续住下去,睹物思人,倍感悲伤。
(3)、名震秦淮
董小宛秀丽的容貌,超尘脱俗的气质使她很快就在秦淮河出了名。为生活所迫,她不得不屈意卖笑,但她那清高的脾气有时不免露了出来,得罪了一些庸俗的客人,然而却赢得了一些高洁之士的欣赏。
(4)、结缘才子
冒辟疆最早从方以智那里听说秦淮佳丽之中有位才色双绝的董小宛。吴应箕、侯方域也都向辟疆啧啧称道小宛。而小宛时时在名流宴集间,听人讲说冒辟疆,知道复社中有这样一位负气节而又风流自喜的高名才子。
(5)、母逝定情
崇祯十五年春,小宛从黄山归来,母亲去世,自己又受田弘遇抢夺佳丽的惊吓,患了重病,闭门不出。辟疆到时小宛已奄奄一息。冒辟疆满怀同情地将她宽慰一番,并且说了自己几次寻访都吃了闭们羹的经过,董小宛露出一丝歉意和欣慰。
(6)、苏州赎身
冒辟疆带着小宛回苏州赎身,不料又遇上了麻烦,因董小宛在半塘名气太大,不论出多少银子,鸨母都不想放走这棵摇钱树。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钱谦益偕同柳如是来游苏州。柳如是是董小宛当初卖笑秦淮河时的好姐妹,钱谦益也曾与她有过颇深的交情,他如今虽然免官闲居,但在江南一带名望甚高,经他出面调排,董小宛赎身之事迎刃而解。
(7)、嫁入冒门
小宛嫁入冒氏之门后,与冒家上下相处极其和谐。马恭人(辟疆母)和苏元芳(辟疆妻)特别喜欢小宛,而小宛也很恭敬顺从。闲暇时,小宛与辟疆常坐在画苑书房中,泼墨挥毫,赏花品茗,评论山水,鉴别金石。
(8)、战乱流离
宁静和协的家庭生活刚刚过了一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清兵人关南下,清军肆虐无忌,冒家险遭涂毒,家产丢得一干二净。小宛随夫一路南逃。
(9)、与世长辞
艰难的生活中,饮食难饱,董小宛的身体本已虚弱,又加上接连三次照料丈夫的病痛,冒辟疆病愈后,她却病倒了。由于体质已极度亏虚,冒家多方请来名医诊治,终难凑效。顺治八年正月,在冒家做了九年贤妾良妇的董小宛终于闭上了疲惫的眼睛,在冒家的一片哀哭声中,她走得是那样安详。
3、主要作品
(1)、画作
《彩蝶图》、《孤山感逝图》、《玉肌冰清图》。
(2)、诗集
《绿窗偶成》、《楷书秋闺扇面诗拾壹首》、《一柄象牙彩蝶》。
4、总体评价
综观董小宛的一生,她是一位热烈的爱国者,这是三百多年来,人们怀念她的原因。首先,她虽然出身卑微,却关心国事。其次,在满清贵族南下时,董小宛表现出很高的民族气节。再次,董小宛追求个性自由解放,向往主流。
5、名家点评
(1)、黄虞稷曾写诗悼念董小宛曰
“珊瑚枕薄透嫣红,桂冷霜清夜色空。自是愁人多不寐,不关天末有哀鸿。半床明月残书伴,一室昏灯雾阖缄。最是夜清凄绝处,薄寒吹动茜红衫。”
(2)、王士禄
“梅花亭子枕回波,满酌黄滕细按歌。”
(3)、吴梅村在《题董白小像绝句八首》中写道
“念家山破定风波,郎按新词妾唱歌,恨杀南朝阮司马,累侬夫婿病愁多。乱梳云髻下高楼,尽室仓皇过渡头,锢盒金钗浑抛却,高家兵马在扬州。”
(4)、颜光柞赞曰
“辛勤孤灯下,三复行役诗。”
(5)、陈允衡
“扫眉间阁笔,击击强裁诗。”
6、后世纪念
(1)、发明董肉
小宛腌制的咸菜能使黄者如蜡,绿者如翠。各色野菜一经她手都有一种异香绝味。她做的火肉有松柏之味,风鱼有麂鹿之味,醉蛤如桃花,松虾如龙须,油鲳如鲟鱼,烘兔酥鸡如饼饵,一匕一脔,妙不可言。
(2)、秦淮董糖
如皋市生产的董糖已有350多年历史了,它原名为“秦淮董糖”,制作人便是董小宛。据清朝一本叫《崇川咫闻录》的记载:“董糖,冒氏民妾董小宛所造。”
六、李香君
1、简介
(1)、本名
李香君。
(2)、别称
李香。
(3)、字号
香扇坠。
(4)、所处时代
明朝。
(5)、民族族群
汉族。
(6)、出生地
南直隶苏州(今江苏苏州)。
(7)、出生时间
1624年(明天启四年甲子)。
(8)、去世时间
1654年。
(9)、主要作品
《南都寄侯公子书》。
(10)、职业
名妓。
(11)、居住地
南京媚香楼。
2、人物生平
(1)、早期经历
1624年(明天启四年),李香君生于苏州阊门枫桥吴宅,兄妹三人,有两位哥哥。其父亲原是一位武官,因系东林党成员,被魏忠贤一伙阉党治罪后家道败落,飘泊异乡在李香君八岁的时候,随养母李贞丽改吴姓为李。李香君自幼跟人习得艺家诸艺,音律诗词、丝竹琵琶无一不精通,她尤擅南曲,歌声甜润,深得四方游士追慕。
(2)、情窦初开
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李香君刚满十六岁的时候,见到侯方域并一见倾心,像李香君这样一位名妓,梳拢必须邀请大批有头有脸的风流雅士,还要付一笔丰厚的礼金给鸨母,可惜侯方域没有银子,无能为力。友人杨龙友雪中送炭,给了他大力的资助,梳拢仪式很顺利地办了下来。
(3)、血溅诗扇
阮大铖怀恨在心。弘光皇帝即位后,起用阮大铖,他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自侯方域去后,李香君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洗尽铅华,闭门谢客,一心等候公子归来。在阮大铖的怂恿之下,弘光皇朝的大红人田仰吹吹打打地来迎接李香君做妾。李香君坚决不从,田仰还要坚持,她干脆一头撞在栏杆上,血溅在侯方域送她的扇子上。娶亲的人见闹出了人命案,只好灰溜溜地抬着花轿溜回去了。
(4)、征入宫中
阮大铖也算是文坛上响当当的腕儿了,他并不想就此放过李香君,而是为南明皇朝弘光皇帝亲自执笔撰写歌词剧本,等李香君伤愈后,阮大铖立即打着圣谕的幌子,将她征入宫中充当歌姬。这一招李香君着实无法抵挡,她一个青楼女子,哪里敢违抗圣上呢!
(5)、阴差阳错
1644年(清顺治元年),清兵攻下扬州,直逼南京,弘光帝闻风而逃,最终被部将劫持献给了清军,随后南京城不攻自破。南京城破之时,李香君随着一些宫人趁夜色逃出了“牢笼”,市街上已是一片混乱,清兵烧杀抢掠,难民四处逃窜。李香君高一脚、低一脚地向秦淮河畔走去,只见到处火光冲天,夜空映得一片血红。
(6)、香消玉殒
1645年(清顺治二年),李香君在南京受尽苦难,后躲进栖霞山葆真庵,与昔日秦淮姐妹卞玉京相伴为尼。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秋,侯方域在栖霞山寻到李香君。经过商议,二人携手渡江北上,前往老家商丘。李香君隐瞒歌伎身份,以吴氏女子妾的身份住进西园翡翠楼。
3、人物评价
(1)、总体评价
“在秦淮八艳中,不论是样貌还是才气,李香君都排不到首位,但是她却高居秦淮八艳榜首。在街头随便找个市民问问秦淮八艳,大家可能说不全,但是李香君却是众人熟知的。”李香君之所以如此声名远播,主要还是她对爱情的忠贞以及高尚的爱国情操。
(2)、名人评价
林语堂《为香君题诗》:“香君一个娘子,血染桃花扇子,气义照耀千古,羞杀须眉汉子。香君一个娘子, 性格是个蛮子,悬在斋中壁上,教我知所管制。如今天下男子,谁复是个蛮子,大家朝秦暮楚,成个什么样子。当今这个天下,都是骗子贩子,我思古代美人,不至出甚乱子。”
(3)、余怀《板桥杂记》
“李香身躯短小,肤理玉色,慧俊始转,调笑无双,人名之为香扇坠。”同书又记述:“香年十三,亦侠而慧。”
4、后世纪念
李香君故居陈列馆坐落在夫子庙来燕桥南端,钞库街38号该馆座南朝北,三进两院,面临美食街,背依秦淮河,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馆内设有轿厅、资料厅、媚香楼故居展览、茶文化、扇文化展厅、书画陈列室、河厅、古水门等。
七、顾横波
1、简介
(1)、本名
顾横波。
(2)、别称
顾媚、顾眉生。
(3)、字号
字眉生,号横波,又号 智珠、善才君、梅生。
(4)、所处时代
明朝。
(5)、出生地
南直隶上元(今江苏南京)。
(6)、出生时间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
(7)、去世时间
清康熙三年(1664年)。
(8)、主要作品
《柳花阁集》。
(9)、尊称
横波夫人,一品夫人。
(10)、职业
名妓。
(11)、丈夫
龚鼎孳,刘芳约,龚定山。
2、人物生平
(1)、出生
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顾横波出生于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
(2)、洗尽铅华
明思宗崇祯十四年(1641年),顾横波嫁龚鼎孳,洗尽铅华,改名换姓“徐善持”。
(3)、李自成攻下京城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下京城,鼎孳与顾横波阖门投井,未死,被俘虏,受拷掠,接受直指使之职,巡视北城。
(4)、一病不起
清圣祖康熙三年(1664年)冬,顾横波一病不起,卒于北京铁狮子胡同,龚鼎孳在北京长俸寺建妙香阁纪念。
3、主要作品
(1)、诗集
《海月楼夜坐》、《花深深·闺坐》、《虞美人·答远山夫人寄梦》、《千秋岁·送远山夫人南归》《柳花阁集》等。
(2)、画作
《兰花图》扇面、《九畹图》卷、《丛兰合卷》(与范珏合著)、《墨笔兰花》。
4、人物轶事
相传当时的理学家黄道周(后抗清殉节于江西)尝以"目中有妓,心中无妓"自诩,东林诸生乃趁其酒醉时请横波去衣共榻,试试他是否真有柳下惠的本事。她的这种我行我素,毫不在乎世人眼光的作风,恐怕是她后来能与江左才子龚鼎孳缘定三生比翼齐飞的重要原因,然而她的备受争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个性招来的恶果。
5、人物评价
(1)、总体评价
“秦淮八艳”中,顾横波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受诰封为“一品夫人”。据清余怀《板桥杂记》记载,顾横波“庄妍靓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桃花满面;弓弯纤小,腰支轻亚”,工于诗画,尤善画兰,个性豪爽不羁。
(2)、名家点评
龚鼎孳题诗:“腰妒垂杨发妒云,断魂莺语夜深闻;秦楼应被东风误,未遣罗敷嫁使君。”
(3)、孟森先生
著名史家孟森先生尝作《横波夫人考》一文,对龚顾之人品大大不以为然,认为夫妇二人皆是势利无耻之徒,利欲熏心之辈。曾被誉为““礼贤爱士,侠内峻嶒”的横波夫人,真就如此不堪吗?
6、后世纪念
顾横波十七岁时所绘《兰花图》扇面今藏于故宫博物院中。
八、寇白门
1、简介
(1)、本名
寇白门。
(2)、别称
寇湄。
(3)、字号
字白门。
(4)、所处时代
明朝。
(5)、民族族群
汉。
(6)、出生时间
1624年。
(7)、丈夫
朱国弼。
2、人物生平
(1)、天启四年(1624年)
寇白门出生,出身于世代娼门,而寇白门,纯洁如白纸。
(2)、崇祯十五年(1642年)
暮春,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在差役的护拥下来到了钞库街寇家,几次交往后,白门对他留下了良好印象,斯文有礼,温柔亲切,所以在朱氏提出婚娶时便一口同意。是年秋夜,17岁的寇白门浓妆重彩地登上了花轿。明代金陵的乐籍女子,脱籍从良或婚娶都必须在夜间进行,这是当时的风俗。
(3)、顺治二年(1645年)
清军南下。朱国弼投降了清朝,不久尽室入京师,又被清廷软禁。朱氏欲将连寇白门在内的歌姬婢女一起卖掉,白门对朱云:“若卖妾所得不过数百金。若使妾南归,一月之间当得万金以报公。”朱思忖后遂答允,寇白门短衣匹马带着婢女斗儿归返金陵。
(4)、寇白门归金陵后
人称之女侠,她“筑园亭,结宾客,日与文人骚客相往还,酒酣耳热,或歌或哭,亦自叹美人之迟暮,嗟红豆之飘零”。后又从扬州某孝廉,不得意复还金陵,在年轻文人骚客中倾慕于一名韩生,并在生活上给予财物支持,在情感上排忧解难。
3、人物轶事
(1)、南明小朝廷失败后
朱国弼被囚到北京,朱国弼为了活命,打算把家里所有的歌姬婢女全卖掉来赎他的性命时,寇白门尽管痛心朱国弼的薄情寡义,在和朱国弼决断后,仍然为朱国弼筹措了两万两黄金,为朱国弼赎了身。
(2)、朱国弼脱身之后
一方面还是觉得如此美女不舍丢开,另一方面可能也真受了点感动:危难之际能够如此重义的女子并不易寻,便想和寇白门重修旧好。然而今时白门已不同往日,不再是他的掌中玩物,她正言相告:“当年你用银子赎我出青楼,如今我也用银子把你赎回,你我互不相欠。”从此与之一刀两断。
(3)、自此
寇白门又回到了秦淮歌楼里,日日醉生梦死与文人墨客往来酒酣诗热,后不幸卧病。当时有个文人叫韩生,他和寇白门曾产生过一段感情,但在寇白门生病期间,有天夜里,寇白门恳求他在她身旁睡一夜时,韩生却不念旧情,推开寇白门的手,弃她而去,并在隔壁房间里与她的一个婢女调笑,寇白门听后,不胜悲愤,至此病愈急,不几日,一代侠义艳情的青楼女子就这样凄楚地撒手人间归仙了。
4、人物评价
(1)、总体评价
寇白门才真正是秦淮八艳中最悲的一朵。她在气节上并无出众之处,相比柳如是、李香君等人稍有不如,但其人生际遇却极具风月场人物的代表性,不幸的婚姻、无果的恋爱、危险的性游戏等等,无不沾染了斑斑血泪。
(2)、名人评价
余怀曰:“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板桥杂记》);吴梅村曰:“朱公转徒致千金,一舸西施计自深,今日只因勾践死,难将红粉结同心。(《赠寇白门》);钱谦益曰:“丛残红粉念君恩,女侠谁知寇白门?”人称之女侠。(《寇白门》);老方文曰:“旧人犹有白门在,灯下相逢欲断肠。
5、书画作品
《寇湄像》是中国清代画家樊圻和吴宏共同创作的一幅国画作品。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九、叶小鸾
1、简介
(1)、中文名
叶小鸾。
(2)、出生地
江苏吴江北厍镇叶家埭(今叶周村)。
(3)、出生日期
1616年。
(4)、逝世日期
1632年。
(5)、字
琼章。
(6)、身份
文学家叶绍袁、沈宜修幼女。
(7)、朝代
明末。
2、人物生平
(1)、父叶绍袁
天启进士,官工部主事;母沈宜修,字宛君,均工诗词,偕隐分湖。小鸾为沈宜修的第三个女儿,刚出生时,宜修念及家贫乏乳也念及表妹张倩倩子女俱亡,将小鸾送予沈自征、张倩倩抚养。小鸾灵慧早熟,工于诗律。“三四岁,口授《万首唐人绝句》及《花间》、《草堂》诸词,皆朗然成诵,终卷不遗一字。”10岁时养母去世遂归叶家,能成妙对,12岁浓发覆额,体质修长,娟好如玉人;随父到了金陵,教之学咏,遂从此能诗,多佳句。14岁能弈棋,16岁善弹琴,清泠可听。又擅绘画,摹山水,写花蝶,书法亦秀劲。
(2)、小鸾性格高旷
厌繁华,爱烟霞,通禅理。自恃颖姿,视金钱若污物,淡然无求,而济楚清雅,所最喜矣。能饮酒,善言笑,潇洒多致,高情旷达,仁慈宽厚。许配昆山张维鲁长子立平为妻,婚前五日,未嫁而卒,时年仅十七岁(虚岁)。七日入棺,举体轻盈。家人咸以为仙去。其姐叶纨纨因妹逝,归哭过哀,病发而死。
3、叶小鸾墓
(1)、大富圩
叶小鸾墓在叶家埭东南一里多的大富圩。叶小鸾殁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十月十一日,年仅十七岁,离婚期只剩五天。
(2)、1923年
柳亚子与沈长公访小鸾墓,并写了一首《叶琼章墓道歌》,表示想在墓地旁种下万株梅花。后来,经柳亚子、叶楚伧等的提议及捐助,宝生庵得以恢复原貌。墓碑上“叶小鸾之墓”由叶氏族长叶藜仙题写。
(3)、1958年
修建318国道时墓遭到严重破坏。1982年文物普查,发现了在生产队仓库的墓碑。这块墓碑现在保存于张应春烈士纪念馆。
4、著述名录
(1)、小鸾有集名《返生香》,收诗103首、偈1首、词90首、曲1首、拟连珠9首、序1篇、偈2篇。
(2)、陈维崧《妇人集》评叶氏三女才调以“琼章尤英彻,如玉山之映人,诗词绝有思致”。
(3)、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卷五曰:“七占及绝句,视姊为胜。诗徐清丽相当,而时有至语。拟其态制,正如花红雪白,光悦宜人。而一语缠绵,复耐人寻咀。骄丽之文,涉笔便工。”
(4)、王端淑《名媛诗纬》说:”词家口头语,正写不出,在笔尖头;写得出便轻松流丽,淡处见浓,闲处耐想,足以供人咀味。何必苏、刘、秦、柳始称上品?”
(5)、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曰:“叶小鸾词笔哀艳,不减朱淑真。求诸明代作者,尤不易见也。”卷五曰:“闺秀工为词者,前有李易安,后则徐湘萍,明末叶小鸾较胜于朱淑真,可为李、徐之亚。”
十、冯小青
1、简介
(1)、中文名
冯玄玄。
(2)、别名
冯小青。
(3)、国籍
中国。
(4)、民族
汉。
(5)、出生地
广陵(今江苏扬州)。
(6)、出生日期
1617年。
(7)、逝世日期
1635年。
(8)、职业
著名女性词人、诗人。
(9)、主要成就
中国著名女性词人,留下众多诗词。
(10)、代表作品
《小青词》、《小青传》。
2、史籍文载
(1)、冯小青,据清初《女才子书》中记载,本名玄玄,明晚期人,大致生于万历晚期,其有事迹记于张岱《西湖梦寻》之《小青佛舍》一篇:小青,广陵人。十岁时遇老尼,口授《心经》,一过成诵。
(2)、尼曰:“是儿早慧福薄,乞付我作弟子。”母不许。长好读书,解音律,善弈棋。误落武林富人,为其小妇。大妇奇妒,凌逼万状。一日携小青往天竺,大妇曰:“西方佛无量,乃世独礼大士,何耶?”小青曰:“以慈悲故耳。”大妇笑曰:“我亦慈悲若。”乃匿之孤山佛舍,令一尼与俱。小青无事,辄临池自照,好与影语,絮絮如问答,人见辄止。
(3)、后画师注视良久,匠意妖纤。乃曰:“是矣。”以梨酒供之榻前,连呼:“小青!小青!”一恸而绝,年仅十八。遗诗一帙。大妇闻其死,立至佛舍,索其图并诗焚之,遽去。
3、人物小传
(1)、幼年
冯小青,广陵(今扬州)的世家女。冯小青的童年就在广陵的太守府度过,生活富足。自小生得秀丽端雅,聪颖伶俐,深得父母的宠爱。冯小青的母亲也是大家闺秀出身,善于舞文弄墨、抚琴弹弦,只有冯小青这么一个宝贝女儿,自然是看得比眼珠子还重。从小对她悉心培育,一心盼望她长成一个才貌出众的姑娘。
(2)、遇贵人
冯小青十岁那年,来了一个化缘的老尼,这老尼一身一尘不染的灰布袈裟,慈眉善目,她见冯小青聪明可爱,就将她唤到身边。冯小青觉得这老尼慈祥可亲,也就非常乐意地站在她面前。
(3)、显才华
老尼抚着冯小青的头,缓缓开口说:“小姐满脸颖慧,命相不凡,我教你一段文章,看你是否喜欢?”冯小青好奇心正强,听她说要教自己文章,饶有兴致地点点头,专注地抬头看着老尼。老尼清了清嗓子,闭目合手,念了一大段佛经。老尼念完后,睁开眼睛看了看冯小青,冯小青知是在考自己,当即也闭了眼,把刚才老尼念的佛经复述了一遍,竟然是一字不差。
(4)、早慧命薄
老尼脸露惊诧之状,随即摇了摇头,口诵一声“阿弥陀佛”,转身对着冯小青母亲郑重地说道:“此女早慧命薄,愿乞作弟子;倘若不忍割舍,万勿让她读书识字,也许还可有三十年的阳寿。”
4、情感经历
(1)、及年十六
其母贪得金帛,遂不及详访清浊,即以小青许嫁冯生。小青一见冯生之状,嘈唼戚施,憨跳不韵,不觉泪如雨下,惨然叹息曰:“我命休矣!”小青之怨自此始。及随生至杭,其妇更加妒悍,一闻娶妾,吼声如雷,含怒而出。只见小青黛眉不展,容光黯淡,袅袅然恰似迎烟芍药。妇自上至下把小青仔细看了一会,但冷笑曰:“标致!标致!”
(2)、小青回鬟掩泪
愈加愤懑,然已是笼中鹦鹉,只得曲意承顺,而妇妒嫉之念不能少解。妇有戚属杨夫人者,才而贤淑,尝就小青学棋,绝怜爱之。偶谈及妇之奇妒处,不觉叹息曰:“我观汝女工诸技,色色皆精,奈何堕落在罗刹国内。我思欲脱子火坑,子能从我作笔砚友乎?”小青敛容起谢曰:“多蒙夫人爱同亲女,贱妾岂不知感,所恨命如一叶,与死为邻,只怕此生无由侍奉!”语未毕,忽值妇至,遂各散去。
一、杨玉环
1、简介
(1)、本名
杨玉环。
(2)、别称
杨太真、杨贵妃、玉奴。
(3)、字号
字玉环,号太真。
(4)、所处时代
唐朝。
(5)、民族族群
汉族。
(6)、出生时间
719年6月22日。
(7)、去世时间
756年7月15日。
(8)、主要作品
《霓裳羽衣》舞蹈。
(9)、主要成就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10)、身份
寿王妃→道士→贵妃→舞蹈家。
(11)、父亲
杨玄琰。
2、人物生平
(1)、贵妃得宠
杨玉环于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出生于宦门世家,高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璬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
(2)、杨家得势
杨贵妃其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虢国夫人排行第三,以天生丽质自美,不假脂粉。张祜《集灵台二首·其二》诗讽之:“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3)、首次出宫
天宝五载七月,由于杨贵妃恃宠骄纵,得罪了玄宗,被玄宗谴归娘家。贵妃出宫后,玄宗饮食不进,高力士只得又把她召回来。正史记载:《旧唐书·卷五十一》记载“五载七月,贵妃以微谴送归杨銛宅”、“天宝九载,贵妃复忤旨,送归外第”。
(4)、再次出宫
天宝九载,杨贵妃又一次被遣送回了娘家。至于杨贵妃这次被撵的原因,《旧唐书》卷五十一天宝九载,贵妃复忤旨,送归外第。时吉温与中贵人善,温入奏曰:“妇人智识不远,有忤圣情,然贵妃久承恩顾,何惜宫中一席之地,使其就戮,安忍取辱于外哉!”
(5)、死于马嵬坡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反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兵锋直指长安。次年,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与杨国忠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途经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时,陈玄礼为首的随驾禁军军士,一致要求处死杨国忠跟杨贵妃,随即哗变,乱刀杀死了杨国忠。
(6)、死于佛堂
有人说,杨玉环可能死于佛堂。《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禁军将领陈玄礼等杀了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请求再杀杨贵妃以免后患。唐玄宗无奈,与贵妃诀别,“遂缢死于佛室”。
(7)、死于乱军
杨贵妃也可能死于乱军之中。此说主要见于一些唐诗中的描述。杜甫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在安禄山占据的长安,作《哀江头》一首,其中有“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之句,暗示杨贵妃不是被缢死于马嵬驿,因为缢死是不会见血的。
(8)、吞金而死
杨贵妃之死也有其它的可能,比如有人说她系吞金而死。这种说法仅见于刘禹锡所用的《马嵬行》一诗。刘氏之诗曾写道:“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行,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
3、人物评价
杨玉环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虽然体态丰腴,但史书上也记载着她是一位舞蹈高手,还精通胡旋舞,身段飘摇,翻跃如风,令人眼花缭乱。
4、个人作品
《全唐诗》的卷五收录了杨贵妃所作之诗《赠张云容舞》:“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5、轶事典故
(1)、姓名由来
杨玉环名字《旧唐书》与《新唐书》里没有写,《资治通鉴》里也没有明确记载,《长恨歌传》只说她是“杨玄琰女”。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杨贵妃死后大约100年,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里才第一次提及:“杨贵妃小字玉环”。
(2)、玉环羞花
有一种小巧玲珑的花卉,它的复叶酷似芙蓉枝,点点对称,宛如鸟羽。植株上缀以数朵淡红色的小花,状若杨梅。人们用手一指,它那羽状小叶便很快闭合,叶柄也慢慢垂下,就像初涉人世的少女,因为纯洁和朴实,才那样忸怩、娇羞,所以人们都叫它“含羞草”。
(3)、妃子一笑
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有着倾城倾国之美,天生丽质,又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以致唐玄宗对她宠爱有加。
(4)、贵妃醉酒
她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而“三千宠爱在一身”,可她也曾一时失宠而借酒浇愁,醉后忘其所以,放浪形骸。
(5)、沐浴温泉
杨贵妃其体有狐臭,于是煞费苦心,四处寻医求药,有人为他出主意,告诉她沐浴时可在水中加入花瓣,花香克狐臭,杨贵妃觉得有理,便让宫女大量采集花瓣,挤出的花汁涂于腋下,并在洗澡时将花瓣撒在水里,洗完后发现确实有效,反而还很香,于是重赏此人。
(6)、皇后之谜
有一个疑问始终困扰着后世学人,那就是既然当时唐玄宗这么迷恋杨玉环,杨玉环却为什么一直是个贵妃,而没有成为皇后呢?
二、李裹儿
1、简介
(1)、本名
李裹儿。
(2)、别名
安乐公主。
(3)、所处时代
唐朝(武周)。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地
房州房陵县(今湖北省房县)。
(6)、出生日期
685年。
(7)、逝世日期
710年7月21日。
(8)、原籍
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秦安县)。
2、人物生平编辑
(1)、早年经历
嗣圣元年(684年),唐中宗李显被废,贬黜至均州,后迁至房陵(今湖北省房县)。因韦氏动了胎气,早产生下一个女儿,就是安乐公主,她出生时,李显脱下自己的衣服来包住她,故命其名为裹儿,李裹儿十三岁时,出落成美女,姿色美艳,聪明伶俐,李显与韦氏对她十分宠爱,自幼听其所欲,无不允许,李裹儿从小就养成了骄傲任性、蛮横霸道的脾气。
(2)、恃宠而骄
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李多祚等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传位给李显。恢复帝位之后,安乐公主恃其宠爱权倾天下,侯王权臣多出其门。曾自做诏书,蒙住前面的内容,请中宗画押,李显笑着答应其请。
(3)、奢靡无度
安乐公主营建居室及安乐佛庐,全都模拟宫禁,而工巧还要超出一头。她曾奏请将昆明池赐给她作为私家池沼,李显说“:先帝从未将它给过别人。”安乐公主不高兴,便自己动手开凿定昆池,绵延数里之地。“定”的意思是可与之相抗衡的意思。司农卿赵履石为她家缮治,累砌石头以模仿华山,石阶石桥,纵横交错,溪水九折回旋,并造石泉喷水。
(4)、政变被诛
当时,安乐公主与长宁公主、定安公主三家家丁掠取平民子女作为奴婢,左台侍御史袁从一缚送下狱,安乐公主入朝申诉,李显为她下手诏,命令从一释放。从一说:“陛下接受公主的申诉,纵容奴仆掠取平民,凭什么治理天下?臣知道释放其奴就可免祸,劾治其奴就会得罪公主,但不忍亏屈陛下之法,以苟且偷生。”李显对他的奏请不予接受。
3、轶事典故
安乐公主集天下巧匠,在洛州昭成寺中,造了一座百宝香炉。炉高三尺,开有四门,架四座小桥,雕刻着花草、飞禽、诸天、伎乐、麒麟、鸾凤、白鹤等,炉身嵌着珍珠、玛瑙、珊瑚、宝石、车磲、琬琰,用钱三万,府库历年储藏为之一尽。
4、人物评价
(1)、燕钦融
皇后淫乱,干预国政,宗族强盛;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图危宗社。
(2)、《新唐书》
光艳动天下,侯王柄臣多出其门。
(3)、《唐语林》
上(唐宣宗)常诲曰:‘无轻待夫,无干预时事。’又降御札勖励,其末曰:‘苟违吾戒,当有太平、安乐之祸。汝其勉之!’
(4)、《太平广记》
唐景龙年,安乐公主于洛州道光坊造安乐寺,用钱数百万。童谣曰:‘可怜安乐寺,了了树头悬。’后诛逆韦,并杀安乐,斩首悬于竿上,改为悖逆庶人。
(5)、丁耀亢
古未有唐室公主之乱也。乘女主专朝之乱焰,散为群阴,政出私门,与人主争权。至履温褫服挽车,士风斯下矣。侈过灾生,不亦宜哉!
三、鱼玄机
1、简介
(1)、中文名
鱼玄机。
(2)、别名
鱼幼微、鱼蕙兰。
(3)、民族
汉族。
(4)、出生地
长安(今陕西西安)。
(5)、出生日期
约844年(甲子年)。
(6)、逝世日期
约871年(辛卯年)。
(7)、职业
道士、诗人。
(8)、信仰
道教。
(9)、主要成就
诗歌创作。
(10)、代表作品
《江陵愁望有寄》、《赠邻女》等。
(11)、性别
女。
(12)、地位
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
2、人物生平
(1)、一岁
844年(唐会昌四年)出生于鄠杜,起名鱼幼微;约五岁。约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迁下邽就学;约十岁。约854年(唐宣宗大中八年)返回鄠杜,与温庭筠相识。鱼幼微作《卖残牡丹》,温庭筠作《题鄠杜郊居》、《春尽与友人入裴氏林探渔竿》;约十一岁。约855年(宣宗大中九年)据《因话录》载“大中九年沈询侍郎以中书舍人知举”。
(2)、十四岁
858年(大中十二年)春李亿状元及第,崇真观题诗,与李亿相识,在温庭筠的撮合中,嫁之。时李亿已有正妻;十四岁。858年(大中十二年)冬温庭筠作《晚坐寄友人》,鱼幼微作《冬夜寄温飞卿》相和;十五岁。859年(大中十三年)秋,鱼幼微作《感怀寄人》,庭筠以《鄠郊别墅寄所知》相和。幼微再作《闻李端公垂钓回寄赠》、《赠邻女》相赠。
(3)、十五岁
859年(大中十三年)冬,前往江陵。在路上作《春情寄子安》;十六岁。860年(咸通元年春)寻亲江陵,作《光威裒姊妹三人少孤而始妍乃有是作精粹难俦虽谢家联雪何以加之有客自京师来者示予因次其韵》。该年秋作《江陵愁望寄子安》、《隔汉江寄子安》、《次韵西邻新居兼乞酒》、《寄子安》、《酬李学士寄簟》。
(4)、十七岁
861年(咸通二年)春作《赋得江边柳》(一作《临江树》)、《情书寄李子安》(一作《书情寄李子安》)、《暮春有感寄友人》;十七岁。861年(咸通二年)秋,幼微决定东游。温庭筠作《送人东游》,幼微作《送别》相和。船行长江作《江行》、《过鄂州(今武昌)》。在武昌上岸作《遣怀》、《夏日山居》、《题隐雾亭》、《寄国香》。温庭筠作《寄山中友人》,鱼幼微作《和人次韵》相和,温庭筠作《寄山中人》再和。
(5)、十九岁
863年(咸通四年)在昭义节度府任职;二十二岁。866年(咸通七年)在咸宜观出家,改名鱼玄机。二十三岁。867年(咸通八年)辞职回长安作《酬李郢夏日钓鱼回见示》。秋天,适逢李亿来长安,作《左名场自泽州至京使人传语》、《迎李近仁员外》。
(6)、二十四岁
868年(咸通九年)春,委托温庭筠送李亿回府,温作《送李亿东归》。在咸宜观中作《和新及第悼亡诗二首》,温庭筠作《和友人悼亡》(一作《丧歌姬》)相和。又作《代人悼亡》,温庭筠作《和友人伤歌姬》相和。继而因妒杀女婢绿翘被捕入狱作《狱中作》。获救出狱后,改名虞有贤或鱼又玄;二十五岁,869年(咸通十年)初春,鱼玄机作《送卧云道士》;二十七岁。871年(咸通十二年),被处死。
3、文献记载
(1)、三水小牍
西京咸宜观女道士鱼玄机,字幼微,长安倡家女也。色既倾国,思乃入神。喜读书属文,尤致意于一吟一咏。破瓜之岁,志慕清虚。咸通初,遂从冠帔于咸宜,而风月赏玩之佳句,往往播于士林。然蕙兰弱质,不能自持,复为豪侠所调,乃从游处焉。
(2)、唐才子传
玄机,长安人,女道士也。性聪慧,好读书,尤工韵调,情致繁缛。咸通中及笄,为李亿补阙侍宠。夫人妒,不能容,亿遣隶咸宜观披戴。有怨李诗云:“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与李郢端公同巷,居止接近,诗简往反。复与温庭筠交游,有相寄篇什。
4、传世作品
鱼玄机之诗存世一卷,收诗49首,中国国家图书馆(北图)藏的是南宋刻本《唐女郎鱼玄机诗》。此外,在《文苑英华》中收有鱼玄机《折杨柳》一首,不见于集中,故世存鱼玄机诗50首。
四、太平公主
1、简介
(1)、本名
李氏。
(2)、别称
太平公主。
(3)、所处时代
唐朝。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地
东都洛阳紫微城。
(6)、出生时间
约665年。
(7)、去世时间
713年8月1日。
(8)、主要成就
参与复辟李唐、诛灭韦后。
(9)、封号
镇国太平公主。
(10)、外貌
丰硕,方额广颐。
2、人物生平
(1)、幼年经历
太平公主出生年份尚无确切说法。根据她第一次结婚的时间和她的哥哥李旦出生的时间推定,她可能生于665年(麟德二年)前后的东都洛阳皇宫紫微城,是高宗和武后的最后一名子女。
(2)、首次婚姻
过了很多年,有一次她穿上武官的服饰在唐高宗和武后面前跳舞。唐高宗和武后大笑着问她:“你又做不了武官,为何要这样?”她回答说:“将它赐给驸马可以吗?”唐高宗知道太平公主的意思,于是她挑选驸马。
(3)、二次婚姻
不久,武则天曾打算将寡居的太平公主嫁给武承嗣,因武承嗣生病作罢(一说是因为太平公主看不中武承嗣)。
(4)、参与朝政
太平公主“喜权势”,武则天认为她长相,性格都像自己,常与之商议政事,但武则天生前从不让太平公主将她参与政事的事情外泄。太平公主畏惧母亲,因而行事比较收敛,对外只大肆装修府邸,购买别业。
(5)、权倾朝野
李显复位之后,太平公主逐渐走到幕前,积极参与政治。她受到李显的尊重,李显曾特地下诏免她对皇太子李重俊、长宁公主等人行礼。中宗朝,韦后与安乐公主乱权,唯惧太平公主多谋善断。
(6)、姑侄斗法
太平公主认为太子李隆基还很年轻,因而起初并未把太子放在心上;不久之后又因惧怕太子的英明威武,转而想要改立一位昏庸懦弱的人作太子,以便使她自己能长期保住现有的权势地位。太平公主屡次散布流言,声称“太子并非皇帝的嫡长子,因此不应当被立为太子。”
(7)、事败自尽
公元712年(延和元年),太平公主指使一个懂天文历法的人向李旦进言说:“彗星的出现标志着将要除旧布新,再说位于天市垣内的帝座以及心前星均有变化,所主之事乃是皇太子应当登基即位。于是在八月传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改元先天。同年,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去世。
3、主要成就
在打倒韦后拥立唐睿宗的唐隆政变中,太平公主派其子薛崇简与刘幽求一起参与了李隆基等诛杀韦后的行动,清除了韦氏党羽,并亲手将李重茂拉下皇位。此后,太平公主权倾朝野,深度参与朝政,直到在先天政变中被李隆基消灭。
4、历史评价
(1)、《新唐书》
“主方额广颐,多阴谋,天后常谓‘类我’。”
(2)、《资治通鉴》
“太平公主沉敏多权略,武后以为类己,故于诸子中独爱幸,颇得预密谋。然尚畏武后之严,未敢招权势;及诛张易之,公主有力焉。中宗之世,韦后、安乐公主皆畏之,又与太子共诛韦氏。既屡立大功,益尊重,上常与之图议大政,每入奏事,坐语移时;或时不朝谒,则宰相就第咨之。
(3)、王琚
“太平公主,武后之子,凶猾无比,大臣多为之用。”
(4)、刘肃
“太平公主,沉断有谋,则天爱其类己。诛二张,灭韦氏,咸赖其力焉。”
(5)、蔡东藩
“公主为天子元妹,宰相多出门庭,六军供其指挥,似亦可以止矣,而必猜忌玄宗,阴谋废立者何哉?妇女不必有才,尤不可使有功,才高功大,则往往藐视一切,一意横行,况有母后武氏之作为先导,亦安肯低首下心,不自求胜耶?
五、武则天
1、简介
(1)、本名
武曌。
(2)、别名
武则天、武媚、武后。
(3)、所处时代
唐朝。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地
利州,另有长安、洛阳等说。
(6)、出生日期
624年。
(7)、逝世日期
705年12月16日。
(8)、主要作品
《臣轨》、《如意娘》、《神宫大乐》等。
(9)、主要成就
建立武周,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0)、籍贯
并州文水。
(11)、谥号
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
(12)、年号
证圣、圣历、神功、久视、神功、神龙。
(13)、在位时间
690年-705年。
(14)、陵墓
乾陵。
2、人物生平
(1)、家世出身
武则天(后自名武瞾)为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出身隋朝皇室,父亲为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弟、遂宁公杨达),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武则天于武德七年(624年)生于利州(今四川广元),一说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还有洛阳说。
(2)、初入宫廷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驾幸洛阳宫,听说十四岁的武则天“容止美”,遂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武则天入宫前,向寡居的母亲杨氏告别时说:“侍奉的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
(3)、再次入宫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李治在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而入感业寺进香时,又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因无子而失宠的王皇后看在眼里,便主动向李治请求将武则天纳入宫中,企图以此打击她的情敌萧淑妃。李治早有此意,当即应允。
(4)、废王立武
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李治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臣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武则天前进的道路也因此充满艰辛。一般认为,李治企图借“废王立武”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于是,武则天开始成为李治政治上的“战友”。
(5)、二圣临朝
显庆五年(660年)十月,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于是让武则天处理朝政。然而也让二人之间逐渐出现了矛盾。
(6)、太后称制
嗣圣元年(684年)二月,李显打算任命韦皇后之父韦玄贞为侍中,在遭裴炎阻止后,怒道:”朕即使把天下都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还在乎一个侍中吗?”武则天于是将李显废黜为庐陵王,迁于房州,转而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武则天仍临朝称制。
(7)、女皇岁月
载初元年(690年)九月间,发生了一系列官民、宗戚、四夷首领、沙门、道士向武则天请求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的要求,李旦亦自请赐姓武氏。不久,群臣奏称“凤集上阳宫,赤雀见朝堂”,武则天方准所请,于九月九日亲临则天门,大赦天下,改唐为周,改元天授。
3、为政举措
(1)、政治
打击门阀,扶植庶族,发展科举;整顿吏治,严惩贪吏,拔擢贤才;广开言路,注意纳谏;任用酷吏。
(2)、经济
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3)、文化
武则天曾召集文学侍臣周茂思、范履冰等人编纂《要览》《字海》及《乐书要录》等书。
(4)、军事
武则天执政时期至武周建立后,与周边各国的局部小战争,时起时伏,以武周胜利为多。武则天在位15年中,基本上维护了帝国的统一。
4、历史评价
(1)、唐朝
宋之问:我金轮圣神皇帝垂妙觉,抚鸿勋,出轩宫而镇紫微,卷翚衣而袭元衮,释罘祝网,万族咸宁。革故维新,五刑不用,润玉律而含元气,转金浑而调顺晷;崔融:英才远略,鸿业大勋。雷霆其武,日月其文。洒以甘露,覆之庆云。制礼作乐,还淳返朴。宗礼明堂,崇儒太学。四海慕化,九夷禀朔。沈璧大河,泥金中岳。巍乎成功,翕然向风。
(2)、五代
刘昫:观夫武氏称制之年,英才接轸,靡不痛心于家索,扼腕于朝危,竟不能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俄至无辜被陷,引颈就诛,天地为笼,去将安所?悲夫!昔掩鼻之谗,古称其毒;人彘之酷,世以为冤。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儿,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妇之恒态也。然犹泛延谠议,时礼正人。
(3)、宋朝
鲁宗道: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宋史》引);欧阳修:夫吉凶之于人,犹影响也,而为善者得吉常多,其不幸而罹于凶者有矣;为恶者未始不及于凶,其幸而免者亦时有焉。而小人之虑,遂以为天道难知,为善未必福,而为恶未必祸也。武后之恶,不及于大戮,所谓幸免者也。
(4)、明清
孙承恩:力乘阳刚,才济阴慝。运用四海,驱使百辟。今古大变,宇宙穷凶。虐熖一时,秽名无穷;李贽:试观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后者乎?亦有专以爱养人才为心,爱民为念如武氏者乎?(《藏书》)
(5)、近现代
岑仲勉:武后任事率性,好恶无定,终其临朝之日,计曾任宰相七十三人。(《隋唐史》);郭沫若: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咏武则天》);宋庆龄: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难看出武则天也是个好妻子;毛泽东: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5、主要作品
(1)、文学
武则天广涉文史,颇有诗才。曾召文学侍臣周茂思、范履冰等编纂《要览》《字海》及《乐书要录》等书,有《垂拱集》100卷、《金轮集》10卷,今已佚。另撰有《臣轨》2卷,原书久佚,现有《粤雅堂丛书》本,据日本《佚存丛书》本刊行;《全唐诗》收录有其诗46首,如《如意娘》、《曳鼎歌》、《唐享昊天乐》(第一至第十二)、《腊日宣诏幸上苑》等。《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其诗3首、诗序1首。《全唐文》录有其文4卷。
(2)、书法
武则天除精通史籍诗文之外,还精于书法。尤其精于飞白书和行、草书。所谓“飞白”就是在笔画中具有丝丝露白特点的书法,难度极大,但看上去却极为高雅。武则天当年曾以飞白书把大臣姓名写出来赐给他们,有大臣就上表说:“蒙恩作飞白书,题臣等名字垂赐,跪呈宝贶,仰戴琼文,如批七曜之图,似发五神之检。
(3)、武则天《升仙太子碑》
武则天《升仙太子碑》,武周圣历二年(699年)二月初四,武则天由洛阳赴嵩山封禅,返回时留宿于缑山升仙太子庙,一时触景生情而撰写碑文,并亲为书丹。碑文表面记述周灵王时太子晋升仙故事,实则歌颂武周盛世。笔法婉约流畅,意态纵横。碑额“升仙太子之碑”六字,以“飞白体”书就,笔划中丝丝露白。碑文33行,每行66字,行书和草书相间,接近章草书体。
(4)、乐舞
武则天酷爱诗歌乐舞,称帝后,她御撰了大量雅乐作品,如《唐明堂乐章》《唐大飨拜洛乐章》等,对唐代音乐文化的繁盛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典籍中记载唐历代帝王御制坐、立部伎作品共十四部,其中由武则天创作的占有四首,即《天授乐》《长寿乐》《鸟歌万岁乐》《圣寿乐》等,其数量乃诸位帝王之最。这些御制作品影响广泛,传到日本后被奉为雅乐代代相传,《圣寿乐》又被唐玄宗加以改编并广泛流传。
六、上官婉儿
1、简介
(1)、本名
上官婉儿。
(2)、别名
上官昭容。
(3)、所处时代
唐朝。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地
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州)。
(6)、出生日期
664年。
(7)、逝世日期
710年7月21日。
(8)、主要作品
《彩书怨》、《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9)、主要成就
设立修文馆、增设学士,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
(10)、字号
小字婉儿。
(11)、祖籍
陇西上邽(今甘肃清水县)。
(12)、封号
内舍人→昭容。
(13)、谥号
惠文。
2、人物生平
(1)、名门出身
上官婉儿自称是西汉上官桀、上官安、上官期祖孙三代的后裔,高祖父上官贤官至北周幽州太守,曾祖父上官弘曾在隋朝时任江都宫副监,祖父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
(2)、女皇宠幸
仪凤二年(677年),武则天召见了年仅十四岁的上官婉儿,当场出题考较。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且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真好像是夙构而成。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3)、成为昭容
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等拥护李唐宗室的大臣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神龙政变后,唐中宗复辟,又令上官婉儿专掌起草诏令,深被信任,又拜为昭容,封其母郑氏为沛国夫人。
(4)、引领文风
上官婉儿深得唐中宗李显、韦皇后信任,专秉内政, [15] 祖父一案也被平反,上官仪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上官庭芝追赠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
(5)、政变被杀
景龙四年(710年),太平公主势力日盛,上官婉儿又依附太平公主。六月初二日,李显突然驾崩,韦皇后将台阁政职、内外兵马大权以及中央禁军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党羽和族人,朝政大权尽落韦氏之手。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韦皇后为皇太后摄政,以平衡各方势力,然而宰相宗楚客、韦温更改诏书,劝韦后效仿武则天。
3、主要成就
上官婉儿在诗歌方面继承和发展了祖父上官仪的文风,重视诗的形式技巧,对声辞之美较为看重,擅长体现事物图貌的细腻、精巧。中宗年间,因其政治地位的影响,“绮错婉媚”的诗风逐渐影响了宫廷诗人乃至其他士人的创作方向,“上官体”也成为了上流社会的创作主流。王梦鸥在《初唐诗学著述考》中记载“尤以中宗复位以后,迭次赐宴赋诗,皆以婉儿为词宗,品第群臣所赋,要以采丽与否为取舍之权衡,于是朝廷益靡然成风” 。
4、人物评价
(1)、总评
才华诗文不让须眉男子,其人品功过颇具争议。有人赞其文才,有人批其淫媚,极度推崇者有之,轻视鄙视者有之。而她与武则天长达二十七年的共处亦让后人津津乐道。《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中都对上官婉儿有记载,但较为体现她奉承权贵、淫乱宫闱,并操纵政治,控制朝纲的负面事件。
(2)、历代评价
唐中宗《起复上官氏为婕妤制》:而贤明之业,经济之才,素风逾迈,清辉益远;《景龙文馆记》:自通天后,建景龙前,恒掌宸翰。其军国谋猷,杀生大柄,多其决。”“至幽求英俊,郁兴辞藻,国有好文之士,朝无不学之臣,二十年间,野无遗逸,此其力也。
5、轶事典故
(1)、称量天下士
相传婉儿将生时,母亲郑氏梦见一个巨人,给她一秤道:“持此称量天下士。”郑氏料想腹中,必是一个男孩,将来必能称量天下人才,谁知生下地来,却是一个女儿,郑氏心中甚是不乐。这婉儿面貌美丽,却胜过她母亲,自幼儿长成聪明伶俐,出世才满月,郑氏抱婉儿在怀中戏语道:“汝能称量天下士么?”婉儿即呀呀地相应。待往后婉儿专秉内政,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果然“称量天下士”。
(2)、红梅妆
段成式《酉阳杂俎》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迹。 ”上官昭容即上官婉儿。段成式之子(或其侄)段公路在《北户录》里叙述得比较详细:“天后(武则天)每对宰臣,令昭容(上官婉儿)卧于案裙下,记所奏事。一日宰相对事,昭容窃窥,上(唐高宗)觉。
(3)、木门寺题诗
相传李贤被母武则天贬为庶人,流放巴州,途经木门(今四川广元市旺苍县木门镇),曾与木门寺内方丈在石上晒经,巨石上刻有佛像700余尊,曰“晒经石”,他写下“明允受谪庶巴州,身携大云梁潮洪,晒经古刹顺母意,堪叹神龙云不逢”的诗句为自己感到惋惜。
(4)、玉簪花神
传说上官婉儿常喜花前读书,尤爱在夏日的傍晚,伴着玉簪花的幽香,细细品味书中的辞章妙句。以上官婉儿为司玉簪花神是合适的。她的诗作也如玉簪花一样幽怨伤感,是长期宫禁生活的哀吟。
(5)、与帝王将相
上官婉儿是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麟德元年(664),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被配没掖廷。在掖廷为奴期间,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著文,而且明达吏事。
七、薛涛
1、简介
(1)、本名
薛涛。
(2)、字号
字洪度。
(3)、所处时代
唐代。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地
长安(今陕西西安)。
(6)、出生时间
768年。
(7)、去世时间
832年。
(8)、主要作品
《锦江集》。
(9)、主要成就
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
2、人物生平
堪比卓文君的才女,薛涛,长安人,父亲薛郧在京城长安当官,学识渊博,把这个唯一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就教她读书、写诗。
3、大帅府里的女校书
贞元元年(785年),中书令韦皋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在一次酒宴中,韦皋让薛涛即席赋诗,薛涛神态从容地拿过纸笔,提笔而就《谒巫山庙》,诗中写道:“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韦皋看罢,拍案叫绝。这首诗完全不像出自一个小女子之手。
4、一场轰轰烈烈的姐弟恋
(809年)三月,当时正如日中天的诗人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地方。他久闻薛涛的芳名,所以到蜀地后,特地约她在梓州相见。与元稹一见面,就被这位年仅31岁的年轻诗人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情所吸引。
5、一袭道袍了余生
元稹没有回来,有着自己的理由。两人年龄悬殊过大,31岁正是男人的风华岁月,而薛涛即便风韵绰约,毕竟大了11岁。另外更重要的是,薛涛乐籍出身,相当于一个风尘女子,对元稹的仕途只有负作用,没有正能量。
6、历史评价
薛涛于十六妙龄堕入乐籍,凭借过人的才华,薛涛与蜀中最著名的才女卓文君比肩。后人又把她与李冶、鱼玄机、刘采春相并列,称为“唐朝四大女诗人”。
7、个人作品
薛涛的诗,有如世所传诵的《送友人》 [7] 、《题竹郎庙》、《池上双鸟》等篇,以清词丽句见长,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关怀现实的作品。在封建时代妇女,特别是像她这一类型妇女中,是不可多得的。她曾到过接近吐蕃的松州,有《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诗,其第一首说:“闻说边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对防守边疆士兵的艰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
八、霍小玉
1、简介
(1)、中文名
霍小玉。
(2)、国籍
中国。
(3)、民族
汉族。
(4)、职业
歌妓。
(5)、所处时代
唐代。
2、人物介绍
(1)、霍小玉
故霍王小女,字小玉,王甚爱之。母曰净持。即王之宠婢也。王之初薨,诸弟兄以其出自贱庶,不甚收录。因分与资财,遣居于外,易姓为郑氏,人亦不知其王女。
(2)、容貌秀艳
到唐代宗大历初元,霍小玉已经十六岁了,禀受母亲的资质,长得容貌秀艳,明丽可人;加上母亲的悉心教诲,她不但能歌善舞,而且精通诗文。这时,母亲郑净持落难时从府中带出的首饰细软都变卖用度殆尽,为了维持母女俩的生计,霍小玉不得不承母亲的旧技,做歌舞妓待客。
(3)、奉歌献舞
为了女儿的前途,郑氏对待客的尺度把持甚严,仅限于奉歌献舞,为客人助兴消愁,决不出卖身体。这样竭力保住女儿的贞洁,是为了有朝一日遇到有缘人,能名正言顺地为人妻,以获取终身的幸福。这样卖艺不卖身的艺妓,娼门中称为“清倌人”,必须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做到。
(4)、清倌人
霍小玉虽为“清倌人”,但因才貌俱佳,照样能吸引一大批清雅风流之客,成为颇有声誉的红歌妓。在京城里,有一个以诗文著称的人--李益。他祖籍陇西,游遍那里的汉唐古战场,写下了许多感怀战争的诗篇。
3、人物评价
(1)、花街柳巷
唐朝的花街柳巷,想必是不如清朝时候的多,若能谈起古时的妓女,首先想到的就是那条流淌着脂粉香气的秦淮河。但如今的秦淮河却已经是今非昔比了,随着历史厚厚地沉淀下去,她孑然地淹没在夫子庙的浆声灯影里面,昔时的繁华逝去,一回首已是荒原。其实这也怪不得秦淮,世事从来是如此更替着的,有了兴就有了衰,如同有了黑就有了白。
(2)、野史
历朝历代的野史中,似乎总少不了点缀进去几个有着鲜明个性的女子。人们习惯了称呼她们为妓女,或许如此称呼也是不大合适的。她们并非是通过出卖肉体的方式以换取物质回报,她们大抵上应当称呼做“艺妓”。通琴棋书画,晓百家文章,虽桀骜却孤僻,既清高又不得不媚俗。
(3)、安史之乱
霍小玉的母亲本是唐玄宗时霍王爷家的歌舞妓,因容貌秀美被霍王爷纳为侍妾。就在其身怀六甲之时,“安史之乱”爆发,霍王爷战死,王府家人作鸟兽散。霍母带着小玉流落民间,干了歌舞妓这个行当。
九、关盼盼
1、简介
(1)、本名
盼盼。
(2)、别称
关盼盼。
(3)、所处时代
唐代。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地
现今徐州。
(6)、主要成就
张愔宠妾。
(7)、职业
舞伎、宠妾。
(8)、丈夫
张愔。
2、人物故事
(1)、能歌善舞
关盼盼,生卒年未知,依照白居易的记述,她是张愔的爱伎。公元804年(贞元二十年),白居易在校书郎任上途径徐州,与张愔饮宴,宴席间张愔让盼盼来侍奉酒席。白居易当场写了两句诗赠给她:“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
(2)、守节不移
两年之后,张愔病逝徐州,葬于洛阳北邙山。关盼盼无法忘记夫妻的情谊,她移居到徐州城郊云龙山麓的燕子楼,为张愔守节。
(3)、白居易和诗
公元815年(元和十年),曾在张愔手下任职多年、刚刚升职为司勋员外郎的张仲素在长安拜访白居易。他对关盼盼的生活十分了解,向白居易详细讲述了盼盼的故事,并给白居易看了自己为盼盼写的三首“燕子楼新咏”。
3、故事演变
(1)、历史记载
关于盼盼的历史纪录,仅见于《白氏长庆集》卷一五《燕子楼》三首的序言。
(2)、唐末五代
更改《燕子楼》署名,唐五代《才调集》中收录了张仲素《燕子楼》的一首诗,署名却改作盼盼,关盼盼变成有作品的才女。
(3)、北宋
故事情节开始完善,在北宋张君房的《丽情集》中,关盼盼演变为有诗近三百首的才女,并开始把白居易的《感故张仆射诸妓》当作白居易写给盼盼的诗。在这个故事中还没出现盼盼赴死情节。
(4)、南宋
“逼死”情节成型,南宋计有功的《唐诗纪事》,开始把白居易的和诗改成是写给盼盼的,并第一次把盼盼的结局写成绝世而死。后世“白居易逼死关盼盼”的故事,都以此为本。
(5)、清代
收录进《全唐诗》,清代的《御制全唐诗》里,不仅把张仲素的三首《燕子楼》归在关盼盼名下,还收录了民间故事中关盼盼的和诗。其诗人小传也采信了民间的说法,而且还错误地把盼盼当成了张愔父亲张建封的小妾。
十、柳摇金
1、简介
(1)、本名
柳摇金。
(2)、所处时代
唐朝。
(3)、民族族群
汉族。
(4)、出生地
长安。
(5)、夫君
韩翃。
(6)、身份
歌姬。
2、交友
夫妻就象是两只船。有幸在生活的河流中相遇,如果从此能并肩而行到终点,那自然是幸运。可有时因为生活的狂风骤雨,两只船儿被各抛一方,倘若历经艰辛孤寂之后,还能行到一块,那可也是一种人生的大幸了。唐代佳丽柳摇金与才子韩翃夫妻便饱受了人生的这种大波大澜,尝尽了悲欢离合的滋味。
3、相恋
一个风清气朗的秋日,李宏与韩翃一同到城外仙游观游玩。新秋雨后,林壑如洗,两人感觉景色宜人,流连忘返,不觉已是暮色苍茫。触景生情,韩翃即兴在观壁上题下一首诗: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投汉官秋;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4、结合
两人一个是主人家的宾客,一个是歌姬,碍于礼节,谁也不便明确地表示什么。日子长了,柳摇金与韩翃的眉目传情终于被李宏察觉,他看出了其中隐秘而曼妙的情意。李宏本是个豪爽之士,又确实认为韩翃与柳摇金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于是把柳摇金慨然地赠给了韩翃,而且好人做到底,给他们在长安城中的章台街买下一所宅院,拨给他们三十万金,让他们组成了一个甜美和满的小家庭。
5、乱世
考中进士及第后,接下来就是等待朝廷委派官职,这中间有一段空闲时间,韩翃想趁此时机回乡省亲,了却自己的满怀思乡之情。路途遥远,再加上长安家中也需人照管,所以不便携柳摇金同往。夫妻俩缠绵排恻,难舍难分,一直拖到天宝十四年秋天,韩翃才依依不舍地告别爱妻走上回乡的路。
6、相思
在惊天动地的变乱中,韩翃无法奔回长安,因而辗转就近投奔节度使侯希夷军中担任主簿,随军征战,戎马倥偬。两京虽然收复,各地战争仍在延续,韩翃所在的军队还要继续作战,一时之间尚无法返回长安与妻子团聚,只好差人前往长安探望柳摇金,并用丝囊盛了一袋黄金送给妻子作为生活用度,并随信附上一首诗: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7、分飞
果不其然,正当韩翃追随侯希夷战场上往返扫荡贼兵残余势力之时,已经日渐恢复繁荣的长安市里,一批帮助大唐皇朝平定叛乱的回纥番将,凭着他们的战功,趾高气扬,横行霸道。柳摇金因出色的美貌,被番将沙叱利看中,在求亲遭到拒绝后,沙叱利派人强行把柳摇金枪入府中占为己有,柳摇金在他身边天天过着以泪洗面的日子。
一、李师师
1、简介
(1)、本名
李师师。
(2)、所处时代
北宋。
(3)、民族族群
汉族。
(4)、出生地
东京(今河南开封)。
(5)、出生时间
1060年。
(6)、去世时间
1129年。
(7)、主要成就
北宋青楼歌姬。
(8)、职业
歌妓。
2、失踪之谜
(1)、1125年
宋徽宗禅位给太子赵桓,太子尊徽宗为道君太上皇帝,住在太乙宫内,专奉道教。不久,金兵大举入侵,宋军节节败退,宋徽宗与宋钦宗在靖康之难成了金人的俘虏。金军本想连李师师一起俘虏,但没有成功。
(2)、宋朝南渡后
李师师下落不明。有人说她捐出家资助宋军抗金,自己在慈云观出家做了道士;有人说她被金军掠走,她蓬头垢面,不肯盥洗更衣去见金人,乘人不备,吞金簪自杀;也有人说她随便嫁了个商人为妾,后来在钱塘江淹死了。
3、民间传说
(1)、宋徽宗生性轻浮
宋徽宗赵佶一生生性轻浮,除了爱好花木竹石、鸟兽虫鱼、钏鼎书画、神仙道教外,还嗜好女色如命,后来更是终日沉湎其中,放浪形骸,不能自拔。徽宗的后宫中妃嫔如云,数量惊人,史书记载有“三千粉黛,八百烟娇”。
(2)、只许江梅一点酸
但是与这些妃子日夜缠绵,朝夕相拥,再美味的佳肴吃多了也会腻烦,再绮丽的景致眼熟了也不再新奇。一日,他闲得无聊,在一个团扇上提笔写了“选饭朝来不喜餐,御厨空费八珍盘”十四个字,忽然文思枯竭,让一位大学士续下一句。那人特别会揣摩赵佶的心思,就续了句“人间有味俱尝遍,只许江梅一点酸”
(3)、青楼歌伎李师师
甜酸爽口的杨梅当然会解御厨八珍之腻。赵佶的人间女色“一点酸”就是名满京师的青楼歌伎李师师。李师师,生卒不详,北宋末年东京名伎。本姓王,四岁时亡父,因而落入娼籍李家,改名李师师。据载,她气质优雅,通晓音律书画,芳名远扬开封城。
(4)、成名之后
可能由于童年凄凉的生活在李师师心里刻上了深深的烙印,成名之后,她给人的感觉始终总是淡淡的忧伤,她喜欢凄婉清凉的诗词,爱唱哀怨缠绵的曲子,常常穿着乳白色的衣衫,轻描淡妆,这一切都构成了一种“冷美人”的基调,反而更加迷人。徽宗对李师师早就有所耳闻,一日便穿了文人的衣服,乘着小轿找到李师师处,自称殿试秀才赵乙,求见李师师,终于目睹了李师师的芳容:鬓鸦凝翠,鬟凤涵青,秋水为神玉为骨,芙蓉如面柳如眉。
4、人物评价
李师师,北宋末年色艺双绝的名伎,她慷慨有快名,号为“飞将军”。她的事迹在笔记野史、小说评话中多有记述。较早的可见张端义《贵耳集》、张邦基《墨庄漫录》 、宋代评话《宣和遗事》 。相传李师师还为保护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5、人物总结
天性丽质,造化独钟,直教人百转千般叹,东京汴梁,林立层层酒楼,处处斋馆,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穿梭往来,一派繁华景色。
二、刘娥
1、简介
(1)、本名
刘娥。
(2)、别名
章献皇后。
(3)、所处时代
北宋。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地
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
(6)、出生日期
969年。
(7)、逝世日期
1033年5月11日。
(8)、主要成就
发行交子,终结天书政治。
(9)、祖籍
太原。
(10)、谥号
章献明肃。
(11)、陵墓
永定陵。
2、人物生平
(1)、蜀地孤女
刘娥祖籍太原,祖父刘延庆在五代十国的后晋、后汉时任右骁卫大将军,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的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此举家迁至成都华阳。刘娥出生不久,便父母双亡,襁褓中的刘娥成了孤女,寄养在母亲庞氏的娘家。
(2)、初入宫廷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驾崩,太子赵恒承继大统,即宋真宗。即位后,宋真宗将刘娥接入宫中,但后宫已经有了郭皇后和其他一众嫔妃,刘娥并无名分。
(3)、册封皇后
景德四年(1007年),郭皇后驾崩。真宗欲立刘娥为后,寇准、李迪、向敏中、王旦等重臣皆以“刘娥出身微贱,不可以为一国之母”为由,表示坚决反对,也为日后天禧末年,刘娥与寇准等人激烈对抗,埋下了根源。
(4)、天禧党争
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太白昼现,经过占卜,得出结论:“女主昌”。恰逢此时真宗皇帝多病,皇后刘娥渐渐把持了朝政,宋真宗心中不安,怕刘娥危及赵氏江山,遂向心腹周怀正透露了自己有让太子监国之意。
(5)、临朝称制
宋仁宗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驾崩,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
(6)、女帝风波
刘娥曾于上朝时问及群臣:“唐之武后是什么样的女主?”朝臣回答:“唐之罪人,差一点就断送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刘娥听后沉默不语……
(7)、宋廷传奇
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刘娥染病,下令大赦天下,将乾兴元年即刘娥临朝以来的贬死之人包括寇准、曹利用等刘娥的政敌们恢复旧有官职,并将丁谓从贬黜的远地内迁。
3、为政举措
(1)、终结天书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亲自发起了被《宋史》称作“一国君臣如病狂”的“天书运动”。长达十余年的“天书运动”,使得宋王朝的朝政陷入混乱,人力、财力大为受损。乾兴元年(1022年),刘娥临朝摄政,下令将“天书”随同宋真宗一起下葬永定陵,停止天下宫观营造,彻底终结了这场扰动大宋王朝多年的“天书运动”。
(2)、避免党争
真宗朝末年,宋廷党争激烈。刘娥自身也卷入党争之中,对朝臣之间利用姻亲、朋党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大搞党争,深有感悟。临朝称制后,一日流着眼泪对大臣说:国家多难,如果不是诸位重臣同心辅佐,怎能有今日之景象。现在皇亲国戚都获得了推恩,唯诸位重臣的亲眷没有受到朝廷的恩泽。卿等可以把亲族的名字呈递上来,当破例意义尽数推恩。
(3)、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
刘娥下旨在成都设立“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首届交子发行1256340贯,备本钱360000贯(以四川的铁钱为钞本)。宋廷正式发行了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又称“官交子”,比西方1661年由欧洲瑞典银行发行的纸币早了600多年。
4、人物评价
(1)、总体评价
刘娥从卖艺的孤女,到开创大宋皇朝女主临朝先河的皇后,在中国历代后妃中,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同时,刘娥也是颇有作为的一代女主。她终结“天书”运动、结束党争、发行交子、兴修水利、创设谏院、兴办州学,为仁宗亲政后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历代评价
司马光:章献明肃皇太后保护圣躬,纲纪四方,进贤退奸,镇抚中外,于赵氏实有大功。(《上皇太后疏》);苏轼:宋兴七十余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 至天圣、景祐极矣。(苏轼《六一居士集》);富弼:昔庄献临朝,陛下受制,事体太弱,而庄献不敢行武后故事者,葢赖一二忠臣救护之,使庄献不得纵其欲,陛下可以保其位,实忠臣之力也。今陛下始获暂安,遂忘旧日忠臣,罗织其罪而谴逐之。(《上仁宗论废嫡后逐谏臣》)。
5、轶事典故
(1)、明月入怀
据《宋史》记载,章献皇后刘娥的母亲庞氏,曾经梦到明月降落到自己怀中,不久便有了身孕,之后生下了刘娥。
(2)、章献报恩
章献皇后刘娥当年从蜀地泛舟而下,船过真州,遇到了一位高僧。高僧见到刘娥的模样,又听到了她的歌声,知道此女日后必然贵不可言,遂拿出自己的钱财资助刘娥入京。后来,刘娥做了皇后,高僧还在,刘娥捐出百万私房钱,命淮南、两浙、江南三路转运使给高僧重修庙宇。新寺院极为壮观,冠绝南北。
(3)、宫中严母
宋仁宗即位时,尚且年幼。章献皇后(刘娥)对仁宗管束严厉,动辄以礼法约束,而杨淑妃对仁宗则是恩勤备至。仁宗经常被风痰之症困扰,刘娥下令不许给小皇帝虾蟹等海鲜吃,杨淑妃则私下让人弄来给仁宗吃,并说“太后何苦这样对待小孩子?”仁宗因此亲近杨淑妃,而有些怨恨刘娥。
6、史书记载
(1)、《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
(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6—卷113。
(3)、《龙川别志》。
三、梁红玉
1、简介
(1)、本名
梁红玉。
(2)、别称
梁氏。
(3)、所处时代
两宋之际。
(4)、民族族群
汉族。
(5)、出生地
江苏淮安。
(6)、出生时间
1102年。
(7)、去世时间
1135年。
(8)、主要成就
抗击金兵,平定苗傅叛乱。
(9)、封号
安国夫人、护国夫人。
(10)、原籍
安徽池州。
(11)、墓址
苏州灵岩山。
2、人物生平
卑贱出身梁红玉原籍池州(今属安徽),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侍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宋徽宗宣和二年,睦州居民方腊,啸聚山民起义,迅速发展到几十万人,连陷州郡,官军屡次征讨失败,梁红玉的祖父和父亲都因在平定方腊之乱中贻误战机,战败获罪被杀。梁家由此中落,梁红玉也沦落为京口营妓,即由各州县官府管理的官妓。
3、飞马传诏
北宋灭亡后,金军大掠汴京而退,南宋建立后,定都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于是改汴京为开封,以宗泽为开封留守。建炎三年,金军在粘罕的带领下由彭城入泗州,直抵楚州。宋高宗又仓皇往浙江一带逃跑,外忧引起内患,御营统制苗傅与威州刺史刘正彦拥众作乱,袭杀了执掌枢密的王渊,分头捕杀了宦官,强迫高宗让出帝位,内禅皇太子,由隆祐太后垂帘听政。
4、桴鼓亲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南宋内乱,正好给了金军可乘之机。1129年10月,金军在完颜宗弼(即俗称的金兀术)率领下长驱直入,攻入江浙。宋高宗对付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逃跑。先从杭州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再从明州逃到海上。幸亏金军海军不行,才让高宗勉强保住了老命。
5、英年早逝
据宋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二于绍兴五年八月丁卯条“淮东宣抚使韩世忠妻秦国夫人梁氏卒,诏赐银帛五百匹两”。
6、人物评价
宋高宗赵构曾称赞梁红玉:“智略之优,无愧前史。”韩世忠、梁红玉去世后,宋孝宗令竖碑建祠以纪念他们。今苏州市沧浪区枣市街小学即原蕲王祠,供韩、梁两尊塑像,壁上有“春祭韩王诞正月二十日,秋祭梁夫人诞九月初六日”。梁红玉家乡父老为纪念这位女中豪杰,亦在其出生地建祠塑像以纪念她。
四、朱淑真
1、简介
(1)、本名
朱淑贞。
(2)、别名
朱淑真、朱淑珍。
(3)、所处时代
宋代。
(4)、民族族群
汉人。
(5)、出生地
钱塘(今浙江杭州)。
(6)、出生日期
约1135年。
(7)、逝世日期
约1180年。
(8)、主要作品
《断肠词》、《断肠诗集》。
(9)、字号
号幽栖居士。
2、人物生平
(1)、出身宦门
北宋时,浙江钱塘(今杭州),城南坐落着好大一处园林,园林又分东西两园,在东西两园中,有桂堂、水阁、西楼、雪霁、依绿亭等胜景。这座园林是当地世代为官的朱家的,朱家的小姐朱淑贞一天到晚在里面蹦蹦跳跳,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微凉待月画楼西,风递荷香拂面吹。”“独自凭栏无个事,水风凉处读残书。”小小年纪的朱淑贞就已经通诗词,工书画,晓音律,还帮着父亲朱延龄收拾古董清玩。
(2)、婚姻不幸
过去流行早婚,过了二十岁还没有出嫁就是老姑娘了,他父亲本是官场上的人,母亲也很势利,逼着朱淑贞与当地的一个小官吏结婚。朱淑贞这时也心如死灰,她草率地与一个俗吏结婚。
(3)、寓居汴梁
朱淑贞是有名的才女,当时宰相曾布的妻子魏玩正寓居在京城汴梁,也过着寂寞的日子,也是位善于作词的女子,于是甘愿折节下交,千里迢迢地把朱淑贞接进汴梁,吟诗填词,常常是盛筵欢笑,歌舞助兴,她成为了曾布夫人魏玩的座上客,也交往了一些贵族夫人,生活过得多彩多姿,但总丢不开那一份失落的情绪,她写道:占尽京华第一春,清歌妙舞实超群;只愁到晓人星散,化作巫山一段云。
(4)、老死故乡
朱淑贞正沉浸在晚到的爱情中,而金兵却攻破汴京,宋徽宗和宋钦宗被掳,她和爱人在战乱中离散,她只身回到浙江钱塘的娘家,她的父母认为女儿丢掉了家庭的脸面,把她写下的诗词一把烧掉,今天留传下来的,已百不存一,有人把它辑录起来,叫做《断肠集》。
3、人物评价
(1)、薛绍徽
赵宋词女,李(清照)、朱(淑真)名家。
(2)、许玉喙
宋代闺秀,淑真、易安并称隽才。
(3)、陈廷焯
朱淑真词,风致之佳,词情之妙,真不亚于易安(李清照)。宋妇人能文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真,次则魏夫人(魏玩)也。
五、李清照
1、简介
(1)、本名
李清照。
(2)、别名
李易安。
(3)、号
易安居士。
(4)、所处时代
北宋→南宋。
(5)、民族族群
汉族。
(6)、出生地
齐州济南。
(7)、出生日期
1084年3月13日。
(8)、主要作品
《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等。
(9)、主要成就
诗词创作、诗词理论。
2、人物生平
(1)、家世背景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也有济南章丘人一说),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2)、秉承家学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
(3)、琴瑟和弦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云:“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当时李清照之父作礼部员外郎,赵明诚之父作吏部侍郎,均为朝廷高级官吏。
(3)、颠离漂泊
宋钦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李清照44岁。金人大举南侵,俘获宋徽宗、钦宗父子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朝廷崩溃。五月,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改元建炎,是为高宗,南宋开始。是年三月赵明诚因母亲死于江宁(今南京市),南下奔丧。
4、文学成就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5、主要作品
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黄升《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都久已不传。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最多。
6、后世纪念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被誉为“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自明朝以来,中国出现了四处“李清照纪念馆(堂)”和多处“藕神祠”。
六、琴操
1、简介
(1)、本名
琴操。
(2)、所处时代
北宋。
(3)、民族族群
汉族。
(4)、出生地
钱塘。
(5)、出生时间
公元1073年。
(6)、去世时间
公元1098年。
(7)、主要成就
受到大诗人苏东坡的赏识。
(8)、红颜知己
苏轼。
2、人物评价
民国时,郁达夫、林语堂和潘光旦同游玲珑山,翻遍八卷临安县志却不见有关琴操记载。气愤的郁达夫作诗叹道“山既玲珑水亦清,东坡曾此访云英,如何八卷临安志,不记琴操一段情!”林语堂拿来一本《野叟曝言》,提议说到“潘光旦研究冯小青,我喜爱李香君!达夫和琴操也算的是同乡,琴操墓的修整就理应郁兄来操办了!此事后来不了了之。
3、遁世之说
(1)、1090年宋哲宗元祐五年春天,五十多岁的苏轼请琴操到苏府品琴论诗,有过一段风雅之交。东坡之后被贬惠州,琴操感到这里也不是她的容身之处,随后就出家了!
(2)、民间的说法是,琴操看破红尘,落发为尼,东坡曾数次踏马玲珑山寻访琴操,想劝说她回到杭州府衙,都被琴操婉拒!东坡醉卧石!是当年诗人吃了闭门羹后解酒消愁之地!此事曾记在石碑上,郁达夫后来寻访时在菜地里见到过被遗弃的碑石!
七、严蕊
1、简介
(1)、本名
严蕊。
(2)、字号
原姓周,字幼芳。
(3)、所处时代
南宋。
(4)、民族族群
汉族。
(5)、主要作品
《卜算子·不是爱风尘》、《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
(6)、主要成就
南宋中期女词人。
2、人物生平
(1)、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
台州知府唐仲友为严蕊、王惠等4人落籍,回黄岩与母居住。
(2)、同年
浙东常平使朱熹巡行台州,因唐仲友的永康学派反对朱熹的理学,朱熹连上六疏弹劾唐仲友,其中第三、第四状论及唐与严蕊风化之罪,下令黄岩通判抓捕严蕊,关押在台州和绍兴,施以鞭笞,逼其招供,“两月之间,一再杖,几死。”严蕊宁死不从,并道:“身为贱妓,纵合与太守有滥,科亦不至死;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诬也。”
(3)、此事朝野议论
震动宋孝宗,孝宗认为是“秀才争闲气”,将朱熹调任,转由岳飞后人岳霖任提点刑狱,释放严蕊,问其归宿。严蕊作《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岳霖判令从良,后被赵宋宗室纳为妾。词作多佚,仅存《如梦令》、《鹊桥仙》、《卜算子》3首。
3、人物争议
(1)、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说“宋人小说多不足信”。
(2)、并举了严蕊的这首《卜算子》,怀疑“系唐仲友戚高宣教作……”。
(3)、今人束景南教授在其著作《朱子大传》中认为唐仲友确有贪污罪行,并认为《卜算子》词非严蕊所作、洪迈《夷坚志》所记严蕊作词诉冤全属虚构。
(4)、张岱年在其书序中评语说“关于朱熹弹劾唐仲友一事,近人抱着‘反理学’的偏袒态度多同情唐氏……”。但此说仍未能证实。
(5)、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更进一步言:“夫唐宋之时,士大夫宴会,得以官妓承值,征歌侑酒,不以为嫌。故宋之名臣,多有眷怀乐籍,形之歌咏者,风会所趋,贤者不免。仲友于严蕊事之有无,不足深诘。”
八、陈妙常
1、简介
(1)、中文名
陈妙常。
(2)、国籍
中国。
(3)、民族
汉族。
(4)、职业
尼姑。
(5)、信仰
佛教。
2、人物生平
(1)、官宦之家
陈家本来就是临江的官宦之家,只因陈妙常自幼体弱多病,命犯孤魔,父母才将她舍入空门,削发为尼。在女贞庵中诵经礼佛。空门多暇。陈妙常好学不倦,她不但诗文俊雅,而又兼工音律,十五六岁以后突然容光焕发,秀艳照人,穿着宽袍大袖的袈裟,就象仙女下凡,令人目眩神迷。又由于她不倦的努力,已是棋琴书画无一不通。陈妙常的琴声,常能吸引很多宿住女贞观的客人。
(2)、空门偷情
陈妙常的空门偷情与南宋初年的大名士张于湖颇有关系。张于湖,就是张孝祥,相传他曾在抗金名将张浚的席上赋一首《六州歌头》的词,张浚为之罢席。全词如下: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殊泗上,泫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茄鼓悲鸣,遣人惊。
(3)、念腰间箭
匣中剑,空埃,竞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鹜,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4)、走向妥协投降
当时张浚的抗金北伐军在符离溃败,南宋统治集团又重新走向妥协投降的道路。张于湖的这首词在急促的节拍中传达出奔迸的激情,并通过关塞苍茫、名王霄猎、壮士抚剑悲慨、中原遗老南望等一幕幕鲜明的场景,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张浚当时正招集山东、两淮忠义之士于建康,上书反对议和,所以当张于湖即席赋出此词时,张浚有感于怀,为之罢席。
3、婚姻
南宋时潘必正,其父在官时,曾给他和陈某之女娇莲订婚,以后两方消息隔绝。金国十六年,娇莲因父早死,又遭金兵南侵之乱,不得已入金陵城外女贞观为女道士,改名陈妙常。这时,潘必正已是举人,赴京会试落第,羞于回家,就寄居在他姑母主持的女贞观里,因此得和妙常见面,互相爱慕。
九、王朝云
1、简介
(1)、中文名
王朝云。
(2)、别名
子霞。
(3)、民族
汉族。
(4)、出生日期
1062年。
(5)、逝世日期
1096年。
(6)、出生地
钱塘。
(7)、信仰
佛教。
(8)、逝世时年岁
三十四岁。
(9)、配偶
苏轼。
(10)、性别
女。
(11)、逝世地
惠州。
(12)、所处时代
北宋。
2、人物生平
(1)、浪漫初遇
浪漫的初遇——欲把西湖比西子,王朝云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为西湖名妓。孔凡礼先生《苏轼年谱》载:“《燕石斋补》谓朝云乃名妓,苏轼爱幸之,纳为常侍 。”
(2)、红颜知己
知心知意的红颜知己——天涯何处无芳草,苏东坡似乎与王姓颇为有缘,原配夫人王弗,嫁到苏家时才十六岁,红袖添香,是苏东坡的伴读良友,可惜二十七岁便去世了。
(3)、爱情结晶
爱情的结晶——唯愿孩儿愚且鲁,苏东坡在杭州三年,之后又官迁密州、徐州、湖州,颠沛不已,甚至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副使,这期间,王朝云始终紧紧相随,无怨无悔。
(4)、一生辛勤
一生辛勤,万里随从——不似杨枝别乐天,宋神宗驾崩后,宋哲宗继位,任用司马光为宰相,全部废除了王安石的新法;因而反对新法的苏东坡又被召回京城升任龙图阁学士,兼任小皇帝的侍读,这时的苏东坡,十分受宣仁皇太后和年仅十二岁的小皇帝的赏识,政治上春风得意。
3、后世纪念
(1)、朝云墓
清嘉庆六年(1801年),大守伊秉绶修朝云墓,补书苏轼所为墓志铭,刻石征文。当年孤山的栖禅寺已不复存了,朝云墓,六如亭也几经修建。朝云墓、六如亭已按宋代风格,修葺一新,对外开放。
(2)、苏文忠公朝云墓志铭
东坡先生侍妾曰朝云,字子霞,姓王氏,钱唐人。敏而好义,侍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绍圣三年七月壬辰卒于惠州,年仅三十四。八月庚申,葬之丰湖之上,栖禅山东南。生子遯,未期而夭。盖尝从比丘尼义冲学佛法。亦麤识大意。且死诵金刚经四句偈以绝。铭曰:浮屠是瞻,伽篮是依,如汝宿心,惟佛止归。
4、影视形象
2012年电视剧《苏东坡》,王晓晨饰演王朝云。
十、赵香香
1、简介
(1)、本名
赵香香。
(2)、所处时代
宋。
(3)、民族族群
汉族。
(4)、主要成就
北宋时期东京名妓。
(5)、性别
女。
2、史书记载
(1)、《三言二拍》中
明朝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第12卷,《众名妓春风吊柳七》一文写到:那柳七官人,真个是朝朝楚馆,夜夜秦楼。内中有三个出名上等的行道,往来尤密。一个唤做陈师师,一个唤做赵香香,一个唤做徐冬冬。这三个行道,陪着自己的钱财,争养柳七官人。怎见得?有戏题一词,名《西江月》为证:调笑师师最惯,香香暗地情多,冬冬与我煞脾和,独自窝盘三个。
(2)、《众名妓春风吊柳七》写到
一日,在赵香香家偶然昼寝,梦见一黄衣吏从天而下,道说:“奉玉帝意旨,《霓裳羽衣曲》已旧,欲易新声,特借重仙笔即刻便往。”柳七官人醒来,便讨香汤沐浴,对赵香香道“适蒙上帝召见,我将去矣。各家姐妹可寄一信,不能候之相见也。”言毕,瞑目而坐。香香视之,已死矣。慌忙报知谢玉英,玉英一步一跌的哭将来。陈师师、徐冬冬两个行首,一时都到。
【眼睛最美丽的美女】-眼睛最美丽的十 眼睛最美丽的十大美女,眼睛最美丽的十大美女明星...
【十大女学霸美女】--各国十大女学霸美 【十大女学霸美女】--各国十大女学霸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