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1000网

【十大毒蛇】

发布时间:2019-12-12 / 作者:问答网整理 / 阅读:174次

中国境内存在的,具有剧毒的十种蛇类,分为莽山烙铁头、尖吻蝮、银环蛇、 眼镜王蛇、 舟山眼镜蛇、 原矛头蝮、白眉蝮、 白唇竹叶青、圆斑蝰、 金环蛇。世界十大毒蛇是那些呢?

目录
    十大毒物,世界十大毒蛇是哪些?相关内容有哪些?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十大毒蛇,最毒的十大毒蛇排名
    一、蓝金环蛇

    1、简介
    (1)、中文名 
    金环蛇 。

    (2)、别名 
    黄节蛇、金甲带,佛蛇,黄金甲 。

    (3)、拉丁学名 
    Bungarus fasciatus 。

    (4)、二名法 
    Banded krait 。

    (5)、界 
    动物界 。

    (6)、门
    脊索动物门 。

    (7)、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8)、纲
    爬行纲 。

    2、概述
    金环蛇(学名:Bungarus fasciatus),俗称金甲带、金包铁、金脚带、花扇柄(客家话)、雨伞柄(潮州话)或佛蛇等,是环蛇属的一种,是毒性很强的蛇。

    3、生活习性
    怕见光线,白天往往盘着身体不动,把头藏于腹下,但是到晚上十分活跃,捕食蜥蜴,鱼类,蛙类,鼠类等,并能吞食其它蛇类及蛇蛋。金环蛇性温顺,行动迟缓,其毒性十分剧烈,但是不主动咬人。金环蛇夜晚活动。

    4、生长繁殖
    卵生,5—6月产卵,6—14枚于腐叶下或洞穴中。孵化期约48日。雌蛇有护卵的习性。

    5、栖息环境
    金环蛇栖息于海拔180—1,014m的平原或低山,植被覆盖较好的近水处。

    6、分布范围
    (1)、中国分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福建省,江西省,云南省,湖北省。

    (2)、世界分布
    分布于越南,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老挝,缅甸等国。

    7、种群现状
    金环蛇数量野外已极稀少。金环蛇是著名食用蛇之一,蛇体浸酒及蛇胆也被用来入药,长期以来大量被捕杀内销或出口。导致1997—2007年间,金环蛇的物种数量下降了50%。

    8、保护级别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单(IUCN):LC(无危)。

    二、内陆太攀蛇

    1、简介
    (1)、中文名
     细鳞太攀蛇 。

    (2)、别名 
    内陆太攀蛇、内陆盾尖吻蛇、沙漠猛蛇、凶猛太攀蛇、大斑蛇 。

    (3)、拉丁学名 
    Oxyuranus microlepidotus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纲 
    爬行纲 。

    (7)、目 
    有鳞目 。

    2、概述
    细鳞太攀蛇,俗称内陆太攀蛇,以前叫做内陆盾尖吻蛇,还有沙漠猛蛇、凶猛太攀蛇、大斑蛇等别名。 是全世界最强毒性的陆栖蛇种,一次毒液就可杀死20万只老鼠。

    3、外形特征
    细鳞太攀蛇的形体比普通太攀蛇要小,成蛇也仅为2米左右(合6.5英尺),细鳞太攀蛇的头部扁平,略尖,眼睛相对较大。细鳞太攀蛇有灰色到黄褐色的鳞片,这些鳞片有时会镶有细黑边。

    4、生活习性
    (1)、食性
    细鳞太攀蛇又被称作凶猛太攀蛇,它是地球上毒性最大的蛇之一。被它咬一口产生的毒液,足以杀死一百个成年人。尽管如此,内陆太攀蛇的性格比较温柔,如果你不捕捉它们,它们是不会轻易被激怒。这种蛇主要吃老鼠等一些小型哺乳动物。

    (2)、攻击防御
    细鳞太攀蛇蛇在捕食或受到惊扰时会将前半身成S形挺立起来,攻击速度极快,几乎快到人眼无法看得见,是世界上攻击速度最快的毒蛇。

    5、分布范围
    细鳞太攀蛇栖息于澳大利亚中部干旱的平原与草地,潜伏于草丛中捕获猎物。

    三、响尾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响尾蛇 。

    (2)、拉丁学名 
    Crotalusadamanteus 。

    (3)、界 
    动物界 。

    (4)、门
    脊索动物门 。

    (5)、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6)、纲
    爬行纲 。

    (7)、目
    蛇目 。

    (8)、亚目
    新蛇亚目 。

    2、概述
    响尾蛇(xiangweishe)(crotalusadamanteus)脊椎动物,爬行纲,蝮蛇科(响尾蛇科)。一种管牙类毒蛇,蛇毒是血循毒。一般体长约1.5~2米。体呈黄绿色,背部具有菱形黑褐斑。

    3、生活习性
    响尾蛇吃啮齿目及其他细小的动物(如兔),它们会以毒素快速压制猎物,而非紧压。这些毒素可以令猎物立即痳痹或死亡。响尾蛇会跟踪未被毒素压制及尝试逃走的猎物。它们的攻击距离可以达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二。王蛇、走鹃、猪及鹰都是响尾蛇的天敌。

    四、蝰蛇

    1、简介
    (1)、中文名 
    蝰蛇 。

    (2)、外文名 
    adder,viper 。

    (3)、别名 
    百步蛇,金钱斑,圆斑蝰 。

    (4)、二名法 
    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 。

    (5)、界 
    动物界 。

    (6)、门
    脊椎动物门 。

    (7)、亚门 
    脊柱动物亚门 。

    2、概述
    爬行纲,蝰蛇科。是一种毒蛇,又称黑斑蝰蛇。体长0.9~1.3米。背面暗褐色,有淡褐色链状椭圆斑3列,各椭圆斑的最外缘为黄白色,其次为黑色,在3列斑纹间,散布有不规则的小斑纹。

    3、形态特征
    全长1米,重达1.5公斤。头呈宽阔的三角形,(因为它的头部有巨大的毒腺) 与颈区分明显,吻短宽圆。头背的小鳞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

    4、内部结构
    蝰蛇的内部结构分为:皮肤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泄殖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染色体等十大部分。

    5、生活习性
    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区。主要栖息在宽阔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区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带活动,炎热时喜欢栖息在荫凉通风处。一般在森林、草地、沙漠中活动。

    五、东部棕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东部拟眼镜蛇 。

    (2)、界 
    动物界 。

    (3)、门 
    脊索动物门 。

    (4)、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5)、纲 
    爬行纲 。

    (6)、目 
    有鳞目 。

    (7)、科 
    蝙蝠蛇科 。

    2、概述
    蝙蝠蛇科(Elapidae),剧毒,分布在澳大利亚中部、东部、北部以及新几内亚地区;栖居在干燥的森林、林地、稀树大草原及干燥的灌丛林中;成蛇的体色或为浅褐色或深褐色,有时甚至是黑色。

    3、分布
    澳大利亚中部、东部、北部以及新几内亚;栖居在干燥的森林、林地、稀树大草原及干燥的灌丛林中。

    4、型态特征
    体长为1.5~2.2公尺,东部拟眼镜蛇不论是外型或行为的变异性都很大。成蛇的体色或为浅褐色或深褐色,有时甚至是黑色。幼蛇可能为单一体色(除了颈背上的黑色条纹之外),也可能全身都缀有黑色、红色及奶油色的带状纹。

    六、黑曼巴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黑曼巴 。

    (2)、拉丁学名
    Dendroaspis polylepis 。

    (3)、别称 
    黑树眼镜蛇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7)、纲
    爬行纲 。

    2、概述
    黑曼巴蛇(学名:Dendroaspis polylepis):体形细长,体长一般都在2米以上,最长记录可达4.5米。头部呈长方形,体色为灰褐色,由背脊至腹部逐渐变浅。黑曼巴蛇的口腔内部为黑色,当张大口时可以清楚地见到。

    3、栖息环境
    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方。最常见于树木繁茂的稀树草原或河流森林,尤其是在岩石丘陵和大树茂密的地区。也可以在沿海灌木,湿润和干燥的稀树草原和林地中找到。该物种主要存在于地面,然而它们也树栖。

    4、生活习性
    白天活跃,在狩猎前通常会在树枝上晒太阳。该物种通常占据一个洞穴作为避难所,如洞穴、空心圆木、石缝或白蚁巢,夜间返回巢穴。食物由温血的猎物组成,以小型啮齿动物、鸟类、蹄兔、蝙蝠为食。

    5、分布范围
    分布于安哥拉、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纳米比亚、索马里、南非、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6、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七、虎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虎蛇 。

    (2)、拉丁学名 
    Notechis scutatus 。

    (3)、别称 
    大陆虎蛇 。

    (4)、二名法
     Notechis scutatus 。

    (5)、界
    动物界 。

    (6)、门 
    脊索动物门 。

    (7)、纲 
    爬行纲 。

    (8)、目 
    有鳞目 。

    2、概述
    虎蛇属眼镜蛇科(Elapidae)爬虫,学名为Notechis scutatus,产于澳大利亚;其毒液含凝血剂和神经麻痹剂,常使人毙命。向人攻击之前,头和颈部膨胀成扁平状(眼镜蛇的方式)。虎蛇为常见种类,澳大利亚南方地区的沼泽地数量极多。体呈多种颜色,一般有褐色和黄色条纹。

    3、外形特征
    眼镜蛇科(Elapidae)爬虫,学名为Notechis scutatus, 产於澳大利亚。其毒液含凝血剂和神经麻痹剂,常使人毙命。向人攻击之前,头和颈部膨胀成扁平状(眼镜蛇的方式)。虎蛇为常见种类,南方地区的沼泽地数量极多。体呈多种颜色,一般有褐色和黄色条纹,平均体长1.2公尺(4呎)。

    4、生活习性
    虎蛇分布广泛,栖息于雨林、湿硬叶林、干硬叶林、潮湿林地。食性广泛,以食鼠为主,也捕食鱼、青蛙、爬虫、鸟。虽然基本上虎蛇在白天活跃,但也经常在夏季温暖的夜晚捕食青蛙。 

    5、生长繁殖
    胎生,产卵期一般在澳洲春季。虎蛇喜欢在太阳光下进行日光浴,时间一般为上午10—12时左右。日光浴时,一般伏于地面草丛或缠绕或于树干上,也有半身裸露于洞口外、石头堆外面呈盘蜷状的,姿态变化多端。虎蛇非常多产,成年母蛇平均一次可产下25条幼蛇,最高记录能够产下80条幼蛇。

    八、菲律宾眼镜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菲律宾眼镜蛇 。

    (2)、拉丁学名 
    Naja philippinensis 。

    (3)、别称 
    ulupong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6)、纲 
    爬虫纲 Reptilia 。

    (7)、目
    有鳞目 Squamata 。

    (8)、亚目
    蛇亚目 Serpentes 。

    2、概述
    菲律宾眼镜蛇(学名:Naja philippinensis,英语:Philippine Cobra),是脊索动物门爬虫纲有鳞目蛇亚目的生物。具毒性,主要分布在菲律宾吕宋、民都洛、卡坦端内斯省及马斯巴特等岛屿。在他加禄语中,菲律宾眼镜蛇又称“ulupong”。

    3、生活习性
    菲律宾眼镜蛇主要捕食蛙类、鼠类及其它小型哺乳动物。

    4、生长繁殖
    雌蛇每次生产10至20枚蛇卵,孵化期为60—70天。

    5、栖息环境
    菲律宾眼镜蛇的栖身地大致为耕地、民众聚居地及密林之中。

    6、分布范围
    菲律宾眼镜蛇主要分布于菲律宾,除了吕宋诸岛之外,亦散见于其它群岛;而卡拉绵群岛及巴拉望岛的蛇踪纪录,则尚待进一步的确认。

    九、南棘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南棘蛇 。

    (2)、拉丁学名
    Acanthophis antarcticus 。

    (3)、别称 
    南部棘蛇 。

    (4)、二名法
    Acanthophis antarcticus 。

    (5)、界 
    动物界 。

    (6)、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

    (7)、亚门 
    有头动物亚门(Craniata) 。

    2、概述
    南部棘蛇(拼音:nán bù jí shé),英文名:common death adder,学名:Acanthophis antarcticus。南部棘蛇,又称死亡蛇,是澳洲本土的特有种,也是在众多蛇类之中毒性最强的蛇种之一。聚居于澳洲东岸的森林、草原与及石楠草原等地方。

    3、形态
    南棘蛇的头部扁平,呈三角形,身体窄直,全长大约有70厘米至100厘米。普遍的南棘蛇都呈浅啡色,身上有很多深褐或者黑色的斑纹纵横交错。它们的牙是澳大利亚当地所有毒蛇之中最长的。

    4、分布
    南棘蛇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及南部海岸地带,泛指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州及南澳大利亚一带。在北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与及南澳大利亚的西部附近,也可以找到南棘蛇的踪影。

    5、毒性
    南棘蛇的毒液含有剧毒的神经毒素,这可能会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6、生长繁殖
    在繁殖方面,南棘蛇亦与一般蛇类大相径庭。南棘蛇是胎生(严格来说是卵胎生)动物,每年在季夏之时,雌性的南棘蛇都会生产大约十至二十条幼蛇。而目前南棘蛇最高的生产纪录,是一胎可以生产三十条幼蛇。

    十、贝尔彻海蛇

    1、简介
    (1)、中文名 
    贝尔彻海蛇 。

    (2)、拉丁学名 
    Hydrophis belcheri。

    (3)、别名 
    贝氏海蛇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纲
    爬行纲 。

    2、概述
    贝尔彻海蛇(学名:Hydrophis belcheri)是蛇亚目眼镜蛇科海蛇属下的一种有毒海蛇,一度是全球毒性最强的蛇类之一,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

    3、形态特征
    海蛇是一类终生生活于海水中的毒蛇。海蛇的鼻孔朝上,有瓣膜可以后闭,吸入空气后,可关闭鼻孔潜入水下达10分钟之久。身体表面有鳞片包裹,鳞片下面是厚厚的皮肤,可以防止海水渗入和体液丧失。

    4、生活习性
    贝尔彻海蛇大多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长可达3米左右。它们栖息于沿岸近海,特别是半咸水河口一带,以鱼类为食。

    5、分布范围
    海蛇发源自澳洲与东南亚区域,它为变温动物无法在寒冷水域生存。美洲与非洲大陆南端的寒流与红海高盐度高温及巴拿马层层水闸,阻止海蛇进入大西洋,故只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的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

    6、强烈毒性
    其毒液与陆地蛇毒类似,也是多种蛋白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神经毒素(约占粗毒的52.3%)、肌肉毒素(约占粗毒的32.2%)和各种酶类。它的毒性较稳定,经100℃,5 min处理后仍能保持毒性,在酸、碱环境下也同样稳定。




    十大毒蛇,中国十大毒蛇是哪些?相关内容有哪些?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中国十大毒蛇

    一、海蛇

    1、简介
    (1)、中文名 
    海蛇 。

    (2)、拉丁学名 
    Pelamis platurus 。

    (3)、界 
    动物界 。

    (4)、门 
    脊索动物门。

    (5)、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6)、纲 
    爬行纲 。

    (7)、目 
    有鳞目。

    2、概述
    海蛇,是蛇目眼镜蛇科的一亚科。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爬行动物。

    3、生殖
    在海蛇的生殖季节,它们往往聚拢一起,形成绵延几十千米的长蛇阵,这就是海蛇在生殖期出现的大规模聚会现象。有的港口有时会因海蛇群浮于水面而使整个港口沸腾起来。完全水栖的海蛇繁殖方式为卵胎生,每次产下3~4尾20~30厘米长的小海蛇。而能上岸的海蛇,依然保持卵生,它们在海滨沙滩上产卵,任其自然孵化。

    4、天敌
    海蛇也有天敌,海鹰和其它肉食海鸟就吃海蛇。它们一看见海蛇在海面上游动,就疾速从空中俯冲下来,衔起一条就远走高飞,尽管海蛇凶狠,可它一旦离开了水就没有进攻能力,而且几乎完全不能自卫了。另外,有些鲨鱼也以海蛇为食。

    5、毒性
    海蛇的毒液属于最强的动物毒。钩嘴海蛇毒液相当于眼镜蛇毒液毒性的两倍,是氰化钠毒性的80倍。海蛇毒液的成分是类似眼镜蛇毒的神经毒,然而奇怪的是,它的毒液对人体损害的部位主要是随意肌,而不是神经系统。

    6、分布
    中国沿海分布着扁尾海蛇亚科和海蛇亚科的15种海蛇:青环海蛇,长吻海蛇,平颏海蛇,环纹海蛇、黑头海蛇、淡灰海蛇、半环扁尾海蛇、青灰海蛇、小头海蛇、海蝰、兰灰扁尾海蛇、扁尾海蛇、龟头海蛇、棘眦海蛇、棘鳞海蛇等。

    二、尖吻蝮

    1、简介
    (1)、中文名 
    尖吻蝮 。

    (2)、拉丁学名 
    Deinagkistrodon acutus 。

    (3)、别名 
    七步蛇、百步蛇、五步蛇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7)、纲
    爬行纲 。

    (8)、亚纲
    双孔亚纲,鳞龙次亚纲。

    2、概述
    是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下的一个有毒单型蛇,属下尖吻蝮的幼蛇只有尖吻蝮(D.acutus)一个品种。尖吻蝮又称百步蛇、五步蛇、七步蛇、蕲蛇、山谷虌、百花蛇、中华蝮等,是亚洲地区内相当著名的蛇种,尤其在台湾及华南一带更是自古已备受重视的蛇类。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

    3、形态特征
    尖吻蝮全长120—150厘米,大者可达200厘米以上。头大呈三角形,与颈部可明显区分,有长管牙。吻端由鼻间鳞与吻鳞尖出形成一上翘的突起;鼻孔与眼之闻有一椭圆形颊窝,它是热测位器。背鳞具强棱21(23)—21(23)17(19)行。腹鳞157—171。尾下鳞52—60,前段约20枚定为单行或杂以个别成对的,尾后段为双行,末端鳞片角质化程度较高,形成一尖出硬物,称“佛指甲”。

    4、栖息环境
    尖吻蝮生活在海拔100—1400米的山区或丘陵地带。大多栖息在300—800 米的山谷溪涧附近,偶尔也进入山区村宅,出没于厨房与卧室之中,与森林息息相关。炎热天气,尖吻蝮进入山谷溪流边的岩石,草丛,树根下的阴凉处渡夏,冬天在向阳山坡的石缝及土洞中越冬。 [6] 

    5、生活习性
    (1)、尖吻蝮栖息地
    尖吻蝮主要栖息在海拔400—700米的常绿和落叶混交林中,夏季喜欢在山坞的水沟一带活动,对生境条件的要求是阴凉通风有树有水,也在茶园、农田、柴堆内活动,能上树,也能进入人房。冬季多在树根形成的天然洞或旧鼠洞中越冬。

    (2)、尖吻蝮活动
    尖吻蝮年活动周期自惊蜇至大雪约为9个月,影响活动的主要因子是温度、湿度及食物。气温20—30℃时,活动最频繁,气温高达35—38℃时,多向水边集中。在夜间用松把照明较为敏感并对火把有攻击反应,用手电筒照时几乎无明显趋温倾向。

    (3)、尖吻蝮食物
    剖胃发现有社鼠、犬足鼠、黄鼬及棘胸蛙。尖吻蝮在山坞的分布,和棘胸蛙的分布、数量有关系。剖胃亦见有黄胸鼠,说明尖吻蝮进入人房。另见有吞食后排出的鸟羽,经鉴定为绿啄木鸟。在蛇池中投饲青蛙及小白鼠,并曾见幼蛇捕捉直翅目昆虫灶马为食。

    6、分布范围
    尖吻蝮在中国分布范围大致在东经104°以东,北纬25°到31°之间。已知的分布地区有安徽(南部)、重庆、江西、浙江、福建(北部)、湖南、湖北、广西(北部)、贵州、广东(北部)及台湾省。在中国分布较广,其中以武夷山山区和皖南山区贮量最多。中国之外只见于越南北部。

    7、保护级别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安徽省二级保护动物。

    三、银环蛇

    1、简介
    (1)、中文名 
    银环蛇 。

    (2)、别名
    白带蛇 、白节蛇 。

    (3)、拉丁学名 
    Bungarus multicinctus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7)、纲爬行纲 
    目蛇目。

    2、概述
    银环蛇是眼镜蛇科环蛇属的一种动物。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毒性极强,为陆地第四大毒蛇。

    3、形态特征
    银环蛇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000—1,8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头背黑褐,幼体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背脊较高,横截面呈三角形,尾末端较尖。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关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尾下鳞单行。

    4、生活习性
    银环蛇昼伏夜出,尤其闷热天气的夜晚出现更多,但也见有初夏气温15—20℃天气晴朗时,白天出来晒太阳。银环蛇性情较温和,一般很少主动咬人,但在产卵孵化,或有惊动时也会突然袭击咬人。

    5、栖息环境
    栖息于平原、丘陵或山麓近水处;傍晚或夜间活动,常发现于田边、路旁、坟地及菜园等处。

    6、分布范围
    分布在中国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中国之外分布于缅甸、越南北部等。

    四、眼镜王蛇

    1、简介
    (1)、中文名 
    眼镜王蛇 。

    (2)、外文名 
    King Cobra, Hamadryad 。

    (3)、别名 
    山万蛇,过山风 。

    (4)、拉丁学名 
    Ophiophagus hannah 。

    (5)、界 
    动物界 。

    (6)、门
    脊索动物门 。

    (7)、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8)、纲
    爬行纲。

    2、概述
    眼镜王蛇又称山万蛇、过山风、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

    3、生活习性
    眼镜王蛇喜欢独居,白天出来捕食,夜间隐匿在岩缝或树洞内歇息。

    4、生长繁殖
    眼镜王蛇为卵生,一般在6月产卵,产卵数可达51枚,卵径65.5mm×33.2mm。以落叶和枯枝筑巢穴,眼镜王蛇也是唯一一种会建巢的蛇类。  雌蛇有护卵习性,在巢中守护,待小蛇孵出。 

    5、栖息环境
    眼镜王蛇,多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米的山区,多见于森林边缘近水处,林区村落附近也时有发现。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中,以别的蛇类为食。

    6、分布范围
    眼镜王蛇分布在中国浙江、福建、江西、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东(全省分布)。国外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中国已有人工养殖。

    7、种群现状
    1975年,印度境内的物种数量下降了30%,原因包括栖息地的破坏和人类的捕杀。在这种情况下,保护眼镜王蛇的自然生态环境,遏止或杜绝对野生眼镜王蛇的捕杀,是眼镜王蛇唯一生存下去的希望。然而眼镜王蛇却仍未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即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长此以往,眼镜王蛇在中国将有绝灭之虞。

    8、保护级别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名录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单(IUCN):VU(易危)。

    五、舟山眼镜蛇

    1、简介
    (1)、中文名 
    中华眼镜蛇 。

    (2)、别名 
    舟山眼镜蛇,白颈乌,包呼,蝙蝠蛇,扁颈蛇,扁头蛇等 .

    (3)、拉丁学名
    Naja atra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7)、纲
    爬行纲 。

    (8)、目
    有鳞目。

    2、概述
    中华眼镜蛇,又名舟山眼镜蛇,在广东、广西、香港俗称饭铲头,台湾则称之为饭匙倩、饭匙铳、膨颈蛇。属于眼镜蛇科,分布于中国南部、台湾和中南半岛的中低海拔地区。

    3、形态特征
    中华眼镜蛇体型中等偏大,成体全长1.5~2米。没有颊鳞,眶前鳞1,眶后鳞2,颞鳞2+2(3)。上唇鳞7,2-2-3式,第3枚最大,其前接鼻鳞,其后入眶;下唇鳞8(7~10),前4或3枚切前颔片。背鳞21(21~29)-21(19)-15(13、14)行,平滑无棱;腹鳞雄性(158~193),雌性(160~196);肛鳞完整或二分;尾下鳞雄性(39~54)对,雌性(38~53)对。背面黑色或黑褐色,颈背有眼镜状斑纹(双圈或其各种饰变),通身有白色细环纹,年幼个体尤其明显,而年老个体则模糊不显。

    4、生活习性
    中华眼镜蛇食性广泛,蛙、蛇为主,鸟、鼠次之,也吃蜥蜴、泥鳅、鳝鱼及其他小鱼等。在台湾观察到此蛇以鸟、鼠为主要食物,亦到水边摄食水蛇及泥鳅。每年5月前后出蛰,11月进入冬眠。

    5、生长繁殖
    中华眼镜蛇许多动物园均饲养少量供观赏,但多不能越冬,翌年又从野外捕来。一些养蛇场也饲养,但很少有能顺利繁殖下一代,长期养下去,以人工繁殖居群供利用的。一般都是收购从野外捕回来的加以利用。

    6、栖息环境
    中华眼镜蛇栖息于平原、丘陵和低山。见于耕作区、路边、池塘附近、住宅院内。多于白昼活动。垂直分布于70~1630米。

    7、分布范围
    中华眼镜蛇分布于中国安徽、重庆、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云南、香港、澳门、台湾  ;老挝人民民主主共和国、越南。

    8、毒液毒性
    中华眼镜蛇属沟牙类毒蛇,分泌的是神经性和血循性混合毒,被咬后如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

    9、资源价值
    中华眼镜蛇蛇毒可制成冻干品以及蛇毒酶。可提取抗眼镜蛇蛇毒血清,用于治疗严重的蛇咬伤。该种眼镜蛇曾经是无危物种,近二十年来野外数量急剧减少,正从易危物种向濒危物种下滑,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有必要保护好这个物种。

    六、原矛头蝮

    1、简介
    (1)、中文名 
    原矛头蝮 。

    (2)、别名 
    老鼠蛇、龟壳花、恶乌子、笋壳斑 。

    (3)、拉丁学名 
    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纲
    爬行纲 。

    (7)、目
    有鳞目。

    2、概述
    原矛头蝮,又名为龟壳花,为蝰科原矛头蝮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烙铁头、笋壳班等、老鼠蛇和恶乌子等,是台湾六大毒蛇之一。

    3、栖息环境
    原矛头蝮生活于丘陵及山区,栖于竹林、灌丛、溪边、茶山、耕地,常到住宅周围如草丛、垃圾堆、柴草石缝间活动,有时会进入室内。 

    4、生活习性
    原矛头蝮每日17时至次日凌晨05时外出活动,雨天出现率较高,活动高峰在21时至次日1时;季节活动高峰为6—8月,最适活动气温为23—32℃;非冬眠期每日出现率为30%—70%,平均为52%。该蛇常利用树洞、竹洞、岩石洞作越冬场所,一般不主动攻击人,但遇黑影及灯光时可出现攻击动作并伤人。

    5、分布范围
    中国分布: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

    6、保护等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无危(LC)。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7、物种毒性
    原矛头蝮为管牙类毒蛇,局血循毒。最大放毒量108毫克,对人致死量48毫克(干重)。万分之一毫升(稀释)蛇毒注射于10克体重的小白鼠,2小时内即死亡;若用5000分之一浓度的蛇毒0.5毫升皮下注射,或取0.5毫升由腹腔注射,小白鼠均在24小时内死亡,直接死因为呼吸麻痹。

    七、白眉蝮

    1、简介
    (1)、中文名 
    白眉蝮 。

    (2)、拉丁学名 
    vipera ruselli siamensis 。

    (3)、界 
    动物界 。

    (4)、门
    脊椎动物门 。

    (5)、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6)、纲 
    爬行纲。

    2、概述
    白眉蝮是蛇目、蝰科、主要栖息在宽阔田野中的一种剧毒蛇类。

    3、外形特征
    全长约1米,重达1.5公斤.头比较大,与颈区分明显,吻短宽圆.头背的小鳞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腹部为灰白色,散有大的深棕色斑。

    4、生活习性
    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区。主要栖息在宽阔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区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带活动,炎热时喜欢栖息在荫凉通风处。受惊时并不逃离,而是将身体盘卷成圈,并发出呼呼的出气声,身体不断彭缩,持续半小时之久。以鼠、鸟、蜥蜴为食,采用突袭方式,躯干前部先向后曲,猛然离地再向前冲并咬住猎物,咬住不放直至吞食下去。

    5、医疗作用
    白眉蝮蛇蛇毒提纯后的精毒制成的生化制剂——蝮蛇抗栓酶,是脑血栓的克星,其换代产品——降纤酶,在治疗心、脑血管、高血脂、脉管炎等疾病方面有独特疗效 。

    6、分布范围
    白眉蝮蛇多分布于东北长白山、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湖南等地。国外见于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泰国等地。

    八、白唇竹叶青

    1、简介
    (1)、中文学名 
    白唇竹叶青 。

    (2)、拉丁学名 
    Cryptelytrops albolabris 。

    (3)、别称 
    竹叶青,青竹蛇,青竹标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纲
    爬行纲。

    2、概述
    白唇竹叶青头部呈三角形,颈细,形似烙铁。头顶具细鳞,吻侧有颊窝。上颌仅具白唇竹叶青管牙,有剧毒。体背鲜绿色,有不明显的黑横带;腹部黄白色。体最外侧自颈达尾部有一条白纹;上唇黄白色。鼻间鳞大;鼻鳞与颊窝间一般无鳞片。

    3、生长繁殖
    白唇竹叶青是卵胎生,7—8月产仔,每产7—8条,最高可产14条。刚出生的小蛇就有毒牙,也能伤人。

    4、栖息环境
    白唇竹叶青一般栖息于有草或矮灌木丛的平原,丘陵低海拔900—1,000m地区,山间盆地的杂草或藻木丛中,住宅附近。

    5、分布范围
    (1)、中国国内
    分布于福建(福州周边的几个县都有分布,包括福州市的郊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香港和澳门等地方。

    (2)、中国之外
    分布于尼泊尔、印度东北部、泰国、缅甸、越南、老挝、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美国中部和夏威夷岛等地方。

    九、圆斑蝰

    1、简介
    (1)、中文名 
    圆斑蝰 。

    (2)、别名 
    金钱豹,百步金钱豹,金钱斑,古钱窗 。

    (3)、拉丁学名 
    Daboia russelii siamensis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7)、纲
    爬行纲 。

    (8)、目
    有鳞目。

    2、概述
    圆斑蝰又称百步金钱豹、卢氏蝰蛇(鲁塞尔氏蝰蛇)、锁蛇,是蛇亚目蝰科蝰亚科蝰属下的一种有毒蝰蛇。体粗壮,全长1m左右。头较大,三角形,前端较窄,后端较宽;鼻孔大,背位,无颊窝,头背为小鳞,起棱。

    3、生活习性
    圆斑蝰行动迟缓。袭击目标时躯干前部先向后屈。再猛然离地面向前射击咬住目标。并有咬住不放的现象。幼蛇性更猛,受惊扰时,身体不断地做膨缩动作。并发出“呼呼”声,并能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

    4、生长繁殖
    圆斑蝰为卵胎生,交配期11—4月,怀孕期为6—8个月,每年8—10月产仔,每次产11—63仔。

    5、栖息环境
    圆斑蝰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区。垂直分布可高达海拔2,100 m。主要栖息在开阔的田野草丛中。茂密的林木区极少发现。在福建泉州曾发现它在龙舌兰、仙人掌下蜷曲成团。

    6、分布范围
    (1)、中国国内分布
    福建(诏安,泉州,惠安,仙游,南安),台湾(花莲,瑞穗,台东,高雄,恒春,成功,屏东,台北),广东(韶关,广州),广西(南宁)。

    (2)、中国之外分布
    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泰国。

    7、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十、金环蛇

    1、简介
    (1)、中文名 
    金环蛇 。

    (2)、别名 
    黄节蛇、金甲带,佛蛇,黄金甲 。

    (3)、拉丁学名 
    Bungarus fasciatus 。

    (4)、二名法 
    Banded krait 。

    (5)、界 
    动物界 。

    (6)、门
    脊索动物门 。

    (7)、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8)、纲
    爬行纲。

    2、概述
    金环蛇俗称金甲带、金包铁、金脚带、花扇柄(客家话)、雨伞柄(潮州话)或佛蛇等,是环蛇属的一种,是毒性很强的蛇。金环蛇是一种具前沟牙的剧毒蛇,与眼镜蛇、灰鼠蛇合称“三蛇”,是著名的食用蛇种。金环蛇分布于北纬25度左右及其以南地区。

    3、形态特征
    金环蛇全长983—1,500mm,具有前沟牙。头呈椭圆形,尾极短,尾略呈三棱形,尾末端钝圆而略扁,通身呈黑色与黄色相间的少数明显的棱骨,黑色环纹和黄色环纹几乎等宽,黄色环纹在体部有20—28环,黑色环纹20—26+3—5。在尾部有3—5环,背鳞平滑共15行,背中央的1行鳞片特别大,肛磷完整,尾下鳞片为单行,腹部为灰白色。头背黑褐色,枕及颈部有污黄色的“∧”形斑。

    4、生活习性
    怕见光线,白天往往盘着身体不动,把头藏于腹下,但是到晚上十分活跃,捕食蜥蜴,鱼类,蛙类,鼠类等,并能吞食其它蛇类及蛇蛋。金环蛇性温顺,行动迟缓,其毒性十分剧烈,但是不主动咬人。金环蛇夜晚活动。

    5、生长繁殖
    卵生,5—6月产卵,6—14枚于腐叶下或洞穴中。孵化期约48日。雌蛇有护卵的习性。

    6、栖息环境
    金环蛇栖息于海拔180—1,014m的平原或低山,植被覆盖较好的近水处。

    7、分布范围
    (1)、中国分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福建省,江西省,云南省,湖北省。

    (2)、世界分布
    分布于越南,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老挝,缅甸等国。

    8、种群现状
    金环蛇数量野外已极稀少。金环蛇是著名食用蛇之一,蛇体浸酒及蛇胆也被用来入药,长期以来大量被捕杀内销或出口。导致1997—2007年间,金环蛇的物种数量下降了50%。

    十大毒蛇,海南十大毒蛇是哪些?相关内容有哪些?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海南十大毒蛇

    一、越南烙铁头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越南烙铁头蛇 。

    (2)、拉丁学名
    Ovophis tonkinensis 。

    (3)、界 
    动物界 。

    (4)、门 
    脊索动物门 。

    (5)、纲 
    爬行纲 。

    (6)、目 
    有鳞目 。

    (7)、亚目 
    蛇亚目。

    2、概述
    越南烙铁头蛇为蝰科烙铁头属的爬行动物。命名人及命名时间:Bourret, 1934。常栖于灌木林、草丛、茶山或耕地以及有时也见于路边及住宅周围。平时的行动极为缓慢,但是捕食的时候反映很迅速,虽具有剧毒,但使用绞杀捕食猎物,主要以蜥蜴类,啮齿类,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3、形态特征
    是一种有明显宽浓郁颊窝的毒蛇。头三角形,有长管牙。成体比Ovophis属的任何一个成员大.,一般母蛇比公蛇体型大。颜色主要黄黑相间,有些个体颜色较暗。

    4、栖息环境
    常栖于灌木林、草丛、茶山或耕地以及有时也见于路边及住宅周围。隐藏在岩石缝,枯木枯叶下。

    5、分布范围
    分布在中国海南.广西,云南,国外发现于越南.模式标本来自东京(北圻)(越南北部)沙巴。

    二、原矛头蝮

    1、简介
    (1)、中文名 
    原矛头蝮 。

    (2)、别名 
    老鼠蛇、龟壳花、恶乌子、笋壳斑 。

    (3)、拉丁学名 
    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纲
    爬行纲 。

    (7)、目
    有鳞目。

    2、概述
    原矛头蝮又名为龟壳花,为蝰科原矛头蝮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烙铁头、笋壳班等、老鼠蛇和恶乌子等,是台湾六大毒蛇之一。头长呈三角形,头长约为其宽的1.5倍。龟壳花常与无毒的拟龟壳花混淆,拟龟壳花的头部较圆。

    3、栖息环境
    原矛头蝮生活于丘陵及山区,栖于竹林、灌丛、溪边、茶山、耕地,常到住宅周围如草丛、垃圾堆、柴草石缝间活动,有时会进入室内。 

    4、生活习性
    原矛头蝮每日17时至次日凌晨05时外出活动,雨天出现率较高,活动高峰在21时至次日1时;季节活动高峰为6—8月,最适活动气温为23—32℃;非冬眠期每日出现率为30%—70%,平均为52%。该蛇常利用树洞、竹洞、岩石洞作越冬场所,一般不主动攻击人,但遇黑影及灯光时可出现攻击动作并伤人。

    5、分布范围
    (1)、中国分布
    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

    (2)、中国之外分布
    印度(阿萨姆)、孟加拉国、缅甸、孟加拉国。

    6、生长繁殖
    原矛头蝮12月上旬入蛰,至翌年4月上旬出蛰,冬眠期约4个月。卵生,多在7—8月产卵,每产5—13枚。卵径(33x20)—(37x20)mm,仔蛇全长250mm,脐孔位于肛前17—19或24—26腹鳞片处,大约1星期后开始第1次蜕皮。

    三、白唇竹叶青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白唇竹叶青 。

    (2)、拉丁学名 
    Cryptelytrops albolabris 。

    (3)、别称 
    竹叶青,青竹蛇,青竹标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纲
    爬行纲。

    2、概述
    白唇竹叶青头部呈三角形,颈细,形似烙铁。头顶具细鳞,吻侧有颊窝。上颌仅具白唇竹叶青管牙,有剧毒。体背鲜绿色,有不明显的黑横带;腹部黄白色。体最外侧自颈达尾部有一条白纹;上唇黄白色。鼻间鳞大;鼻鳞与颊窝间一般无鳞片。

    3、生长繁殖
    白唇竹叶青是卵胎生,7—8月产仔,每产7—8条,最高可产14条。刚出生的小蛇就有毒牙,也能伤人。

    4、栖息环境
    白唇竹叶青一般栖息于有草或矮灌木丛的平原,丘陵低海拔900—1,000m地区,山间盆地的杂草或藻木丛中,住宅附近。

    5、分布范围
    (1)、中国国内
    分布于福建(福州周边的几个县都有分布,包括福州市的郊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香港和澳门等地方。

    (2)、中国之外
    分布于尼泊尔、印度东北部、泰国、缅甸、越南、老挝、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美国中部和夏威夷岛等地方。

    四、冈氏竹叶青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冈氏竹叶青 。

    (2)、拉丁学名 
    Viridovipera gumprechti 。

    (3)、二名法 
    Trimeresurus gumprechti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7)、纲
    爬行纲 。

    (8)、亚纲
    双孔亚纲。

    2、概述
    冈氏竹叶青是腹蛇科蝮亚科的一种,属于竹叶青蛇属。该物种正式发现于2002年。冈氏竹叶青蛇有毒,身体呈亮绿色,腹部黄绿色,眼深红色,身体两侧有深红色加白色的条纹。能够长到130cm。

    3、形态特征
    冈氏竹叶青是竹叶青蛇属里的个头比较大的物种,体长120~130cm,体型和其他竹叶青蛇一样,颈部及身体修长,头部很大呈正三角形,具有很大的管状毒牙和发达的颊窝(热感应),瞳孔纵置。身体呈亮绿色,腹部黄绿色,眼深红色,眼后有一条深红色和白色条纹,身体两侧也有和眼后一样的深红色加白色的条纹从颈部一直延伸到尾部,尾部深红色,具很强的缠绕力。

    4、栖息环境
    热带丛林,低地雨林这种物种出没于缅甸极北端海拔400m以上地区,生活于山区树丛或竹林,常栖息於溪涧边灌木杂草或山区稻田田埂杂草,尤其喜栖于山洞旁树丛中。

    5、分布范围
    该物种主要分布于泰国,老挝中央,越南,中国云南地区。

    6、繁殖方式
    冈氏竹叶青蛇是卵胎生,产幼蛇10~25条。多在年初繁殖,5月产仔。在繁殖季节,雌蛇尾基部的一种腺体能散发出特殊的气味,雄蛇凭借这种气味追踪雌蛇。在繁殖季节,一条雄蛇可与几条雌蛇交配。

    7、种群现状
    冈氏竹叶青蛇在泰国和越南这两个森林地区一种常见的蛇,其种群数量普通,受到森林砍伐和森林砍伐造成的风险影响。但在冈氏竹叶青蛇的一些发现地区,没有具体的物种保护措施。

    8、保护级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2012年)列为:无危(LC)。

    五、青环海蛇

    1、简介
    (1)、中文名 
    青环海蛇 。

    (2)、别名 
    海长虫 。

    (3)、拉丁学名 
    Hydrophis cyanocinctus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7)、纲
    爬行纲。

    2、概述
    青环海蛇前沟牙类剧毒蛇。长1.5—2米。其躯干略呈圆筒形,体细长,后端及尾侧扁。背部深灰色,腹部黄色或橄榄色。全身具黑色环带55—80个。生活在海洋中,善游泳,捕食鱼类。卵胎生。

    3、形态特征
    青环海蛇腹鳞小,其宽度不超过相邻鳞的2倍,具2棱,腹鳞大小通身较为一致,个别腹鳞纵裂为二,背鳞圆形,起棱或具短棘,覆瓦状排列,37—43行。第2、3枚下唇鳞后有一列小鳞嵌于下唇缘与下唇鳞之间。体较长,体前端不细长,全长1,200—2,000mm。幼蛇头背深橄榄色或黑色,有时有黄色马蹄形斑,躯、尾橄榄色或浅黄色,有50—71+5—10个宽黑横纹或环纹,多数个体背面黑纹显著,有时体侧黑纹逐渐消失,不形成环纹。

    4、生长繁殖
    青环海蛇为卵胎生,海南岛的青环海蛇大概在10月间产仔蛇,每次产仔蛇3—15条。卵径最大19mm * 6mm。

    5、栖息环境
    青环海蛇喜欢在大陆架和海岛周围的浅水中栖息,在水深超过100米的开阔海域中很少见。它们有的喜欢呆在沙底或泥底的混水中,有些却喜欢在珊瑚礁周围的清水里活动。

    6、分布范围
    青环海蛇多分布于中国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及广西沿海。中国以外多分布于波斯湾、印度洋。在太平洋地区,北迄日本,南达伊里安岛沿海。

    7、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六、环纹海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环纹海蛇 。

    (2)、拉丁学名 
    Hydrophis fasciatus 。

    (3)、界 
    动物界 。

    (4)、门 
    脊索动物门  。

    (5)、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6)、纲 
    爬行纲。

    2、概述
    环纹海蛇是一种有剧毒的蛇类,为眼镜蛇科海蛇属的爬行动物。分布于印度、缅甸沿海、泰国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沿海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海南、福建沿海等地。

    3、形态特征
    全长1米左右。头小,体前部细长,后部侧扁,鼻孔背位。上唇鳞7(2—2—3)枚或6(8)枚,无颊鳞,眶前后鳞各1枚,颞鳞1(大)枚+2(大小各1)枚。背鳞颈部30~32行,最粗部47~49行,呈六角形,相嵌排列,起棱或有结节;腹鳞360~442枚,有2个平行结节;肛鳞大,4枚。背面深灰色,有49~60个+4~6个黑色完整环斑,此斑在体侧变窄,斑间为黄白色。 

    4、生境繁殖
    生活于海洋中,食小鳗鱼、乌贼。卵胎生,9月于海南曾采到350~400毫米的仔蛇(脐孔尚可见,说明为新生的仔蛇)。

    5、分布范围
    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沿海。

    6、保护措施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七、银环蛇

    1、简介
    (1)、中文名 
    银环蛇 。

    (2)、别名
    白带蛇 、白节蛇 。

    (3)、拉丁学名 
    ngarus multicinctus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7)、纲
    爬行纲 。

    (8)、目
    蛇目。

    2、概述
    银环蛇是眼镜蛇科环蛇属的一种动物。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毒性极强,为陆地第四大毒蛇。

    3、形态特征
    银环蛇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000—1,8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头背黑褐,幼体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背脊较高,横截面呈三角形,尾末端较尖。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关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尾下鳞单行。

    4、生活习性
    银环蛇昼伏夜出,尤其闷热天气的夜晚出现更多,但也见有初夏气温15—20℃天气晴朗时,白天出来晒太阳。银环蛇性情较温和,一般很少主动咬人,但在产卵孵化,或有惊动时也会突然袭击咬人。

    5、生长繁殖
    银环蛇为卵生,卵常在11月中旬开始入蛰,至翌年5月上旬出蛰,多于6月间产卵,每次产3—12枚,孵化期需要45—56天。幼蛇三年后性成熟。

    6、栖息环境
    栖息于平原、丘陵或山麓近水处;傍晚或夜间活动,常发现于田边、路旁、坟地及菜园等处。

    7、分布范围
    分布在中国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中国之外分布于缅甸、越南北部等。

    八、舟山眼镜蛇

    1、简介
    (1)、中文名 
    中华眼镜蛇 。

    (2)、别名 
    舟山眼镜蛇,白颈乌,包呼,蝙蝠蛇,扁颈蛇,扁头蛇等 。

    (3)、拉丁学名
    Naja atra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7)、纲
    爬行纲。

    2、概述
    中华眼镜蛇又名舟山眼镜蛇,在广东、广西、香港俗称饭铲头,台湾则称之为饭匙倩、饭匙铳、膨颈蛇。属于眼镜蛇科,分布于中国南部、台湾和中南半岛的中低海拔地区。

    3、生活习性
    中华眼镜蛇食性广泛,蛙、蛇为主,鸟、鼠次之,也吃蜥蜴、泥鳅、鳝鱼及其他小鱼等。在台湾观察到此蛇以鸟、鼠为主要食物,亦到水边摄食水蛇及泥鳅。每年5月前后出蛰,11月进入冬眠。

    4、生长繁殖
    中华眼镜蛇许多动物园均饲养少量供观赏,但多不能越冬,翌年又从野外捕来。一些养蛇场也饲养,但很少有能顺利繁殖下一代,长期养下去,以人工繁殖居群供利用的。一般都是收购从野外捕回来的加以利用。

    5、栖息环境
    中华眼镜蛇栖息于平原、丘陵和低山。见于耕作区、路边、池塘附近、住宅院内。多于白昼活动。垂直分布于70~1630米。 

    6、分布范围
    中华眼镜蛇分布于中国安徽、重庆、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云南、香港、澳门、台湾 ;老挝人民民主主共和国、越南。

    7、种群现状
    中华眼镜蛇1994~2014年间物种数量下降了30%~50%。

    8、毒液毒性
    中华眼镜蛇属沟牙类毒蛇,分泌的是神经性和血循性混合毒,被咬后如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

    9、资源价值
    中华眼镜蛇蛇毒可制成冻干品以及蛇毒酶。可提取抗眼镜蛇蛇毒血清,用于治疗严重的蛇咬伤。该种眼镜蛇曾经是无危物种,近二十年来野外数量急剧减少,正从易危物种向濒危物种下滑,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有必要保护好这个物种。

    九、眼镜王蛇

    1、简介
    (1)、中文名 
    眼镜王蛇 。

    (2)、外文名 
    King Cobra, Hamadryad 。

    (3)、别名 
    山万蛇,过山风 。

    (4)、拉丁学名 
    Ophiophagus hannah 。

    (5)、界 
    动物界 。

    (6)、门
    脊索动物门 。

    (7)、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8)、纲
    爬行纲。

    2、概述
    眼镜王蛇又称山万蛇、过山风、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

    3、生活习性
    眼镜王蛇喜欢独居,白天出来捕食,夜间隐匿在岩缝或树洞内歇息。

    4、生长繁殖
    眼镜王蛇为卵生,一般在6月产卵,产卵数可达51枚,卵径65.5mm×33.2mm。以落叶和枯枝筑巢穴,眼镜王蛇也是唯一一种会建巢的蛇类。  雌蛇有护卵习性,在巢中守护,待小蛇孵出。 

    5、栖息环境
    眼镜王蛇,多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米的山区,多见于森林边缘近水处,林区村落附近也时有发现。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中,以别的蛇类为食。

    6、分布范围
    眼镜王蛇分布在中国浙江、福建、江西、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东(全省分布)。国外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中国已有人工养殖。

    7、种群现状
    1975年,印度境内的物种数量下降了30%,原因包括栖息地的破坏和人类的捕杀。在这种情况下,保护眼镜王蛇的自然生态环境,遏止或杜绝对野生眼镜王蛇的捕杀,是眼镜王蛇唯一生存下去的希望。然而眼镜王蛇却仍未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即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长此以往,眼镜王蛇在中国将有绝灭之虞。

    8、保护级别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名录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单(IUCN):VU(易危)。

    十、中华珊瑚蛇

    1、简介
    (1)、中文名 
    丽纹蛇 。

    (2)、别名 
    环纹赤蛇、中华珊瑚蛇 。

    (3)、拉丁学名
     Sinomicrurus macclellandi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7)、纲 
    爬行纲。

    2、概述
    丽纹蛇为眼镜蛇科丽纹蛇属的爬行动物,俗称为环纹赤蛇。丽纹蛇大者全长561毫米。有前沟牙。头背眼后有一黄白色“∧”形斑;背面紫褐色,有黑色横带,在躯干部有19~21条,在尾部有3~4条;背鳞光滑,通体15行;腹鳞176~198;肛鳞二枚;尾下鳞30~36对。

    3、形态描述
    有前沟牙,头部短宽,吻钝;眼小,椭圆;鼻孔大,椭圆,位于两鼻鳞间无颊鳞,吻鳞背可见,宽大于髙,鼻间鳞较前额鳞小,鼻间鳞为前额鳞沟的12,额鳞长等于或稍超过其与吻端的距离,上唇鳞7,为2-2-3式,眶前鳞1枚,眶后鳞2(1)枚,前颞鳞1枚,后颞鳞1(2)枚,体鳞无棱,脊鳞不扩大,背鳞13-13-13,腹鳞宽,190~-209枚,尾下鳞2列,29~38对,背为带赤的肉桂色,有一鳞宽的黑色环(27~31)+(3~6)条。

    4、特点
    栖息于山区森林中,夜间活动,很少咬人,吞食其他小蛇。眼镜蛇属,其有剧毒。栖息于山区森林中,夜间活动,很少咬人。此蛇白天性格懒惰,相对温和,有时藏于地表枯枝败叶下。

    5、分布
    分布于印度、尼泊尔、缅甸、锡金、老挝、越南、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海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甘肃等地,一般生活于山区森林或平地丘陵。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215至2483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阿萨姆。

    6、保护措施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