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蓝金环蛇
1、简介
(1)、中文名
金环蛇 。
(2)、别名
黄节蛇、金甲带,佛蛇,黄金甲 。
(3)、拉丁学名
Bungarus fasciatus 。
(4)、二名法
Banded krait 。
(5)、界
动物界 。
(6)、门
脊索动物门 。
(7)、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8)、纲
爬行纲 。
2、概述
金环蛇(学名:Bungarus fasciatus),俗称金甲带、金包铁、金脚带、花扇柄(客家话)、雨伞柄(潮州话)或佛蛇等,是环蛇属的一种,是毒性很强的蛇。
3、生活习性
怕见光线,白天往往盘着身体不动,把头藏于腹下,但是到晚上十分活跃,捕食蜥蜴,鱼类,蛙类,鼠类等,并能吞食其它蛇类及蛇蛋。金环蛇性温顺,行动迟缓,其毒性十分剧烈,但是不主动咬人。金环蛇夜晚活动。
4、生长繁殖
卵生,5—6月产卵,6—14枚于腐叶下或洞穴中。孵化期约48日。雌蛇有护卵的习性。
5、栖息环境
金环蛇栖息于海拔180—1,014m的平原或低山,植被覆盖较好的近水处。
6、分布范围
(1)、中国分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福建省,江西省,云南省,湖北省。
(2)、世界分布
分布于越南,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老挝,缅甸等国。
7、种群现状
金环蛇数量野外已极稀少。金环蛇是著名食用蛇之一,蛇体浸酒及蛇胆也被用来入药,长期以来大量被捕杀内销或出口。导致1997—2007年间,金环蛇的物种数量下降了50%。
8、保护级别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单(IUCN):LC(无危)。
二、内陆太攀蛇
1、简介
(1)、中文名
细鳞太攀蛇 。
(2)、别名
内陆太攀蛇、内陆盾尖吻蛇、沙漠猛蛇、凶猛太攀蛇、大斑蛇 。
(3)、拉丁学名
Oxyuranus microlepidotus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纲
爬行纲 。
(7)、目
有鳞目 。
2、概述
细鳞太攀蛇,俗称内陆太攀蛇,以前叫做内陆盾尖吻蛇,还有沙漠猛蛇、凶猛太攀蛇、大斑蛇等别名。 是全世界最强毒性的陆栖蛇种,一次毒液就可杀死20万只老鼠。
3、外形特征
细鳞太攀蛇的形体比普通太攀蛇要小,成蛇也仅为2米左右(合6.5英尺),细鳞太攀蛇的头部扁平,略尖,眼睛相对较大。细鳞太攀蛇有灰色到黄褐色的鳞片,这些鳞片有时会镶有细黑边。
4、生活习性
(1)、食性
细鳞太攀蛇又被称作凶猛太攀蛇,它是地球上毒性最大的蛇之一。被它咬一口产生的毒液,足以杀死一百个成年人。尽管如此,内陆太攀蛇的性格比较温柔,如果你不捕捉它们,它们是不会轻易被激怒。这种蛇主要吃老鼠等一些小型哺乳动物。
(2)、攻击防御
细鳞太攀蛇蛇在捕食或受到惊扰时会将前半身成S形挺立起来,攻击速度极快,几乎快到人眼无法看得见,是世界上攻击速度最快的毒蛇。
5、分布范围
细鳞太攀蛇栖息于澳大利亚中部干旱的平原与草地,潜伏于草丛中捕获猎物。
三、响尾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响尾蛇 。
(2)、拉丁学名
Crotalusadamanteus 。
(3)、界
动物界 。
(4)、门
脊索动物门 。
(5)、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6)、纲
爬行纲 。
(7)、目
蛇目 。
(8)、亚目
新蛇亚目 。
2、概述
响尾蛇(xiangweishe)(crotalusadamanteus)脊椎动物,爬行纲,蝮蛇科(响尾蛇科)。一种管牙类毒蛇,蛇毒是血循毒。一般体长约1.5~2米。体呈黄绿色,背部具有菱形黑褐斑。
3、生活习性
响尾蛇吃啮齿目及其他细小的动物(如兔),它们会以毒素快速压制猎物,而非紧压。这些毒素可以令猎物立即痳痹或死亡。响尾蛇会跟踪未被毒素压制及尝试逃走的猎物。它们的攻击距离可以达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二。王蛇、走鹃、猪及鹰都是响尾蛇的天敌。
四、蝰蛇
1、简介
(1)、中文名
蝰蛇 。
(2)、外文名
adder,viper 。
(3)、别名
百步蛇,金钱斑,圆斑蝰 。
(4)、二名法
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 。
(5)、界
动物界 。
(6)、门
脊椎动物门 。
(7)、亚门
脊柱动物亚门 。
2、概述
爬行纲,蝰蛇科。是一种毒蛇,又称黑斑蝰蛇。体长0.9~1.3米。背面暗褐色,有淡褐色链状椭圆斑3列,各椭圆斑的最外缘为黄白色,其次为黑色,在3列斑纹间,散布有不规则的小斑纹。
3、形态特征
全长1米,重达1.5公斤。头呈宽阔的三角形,(因为它的头部有巨大的毒腺) 与颈区分明显,吻短宽圆。头背的小鳞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
4、内部结构
蝰蛇的内部结构分为:皮肤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泄殖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染色体等十大部分。
5、生活习性
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区。主要栖息在宽阔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区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带活动,炎热时喜欢栖息在荫凉通风处。一般在森林、草地、沙漠中活动。
五、东部棕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东部拟眼镜蛇 。
(2)、界
动物界 。
(3)、门
脊索动物门 。
(4)、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5)、纲
爬行纲 。
(6)、目
有鳞目 。
(7)、科
蝙蝠蛇科 。
2、概述
蝙蝠蛇科(Elapidae),剧毒,分布在澳大利亚中部、东部、北部以及新几内亚地区;栖居在干燥的森林、林地、稀树大草原及干燥的灌丛林中;成蛇的体色或为浅褐色或深褐色,有时甚至是黑色。
3、分布
澳大利亚中部、东部、北部以及新几内亚;栖居在干燥的森林、林地、稀树大草原及干燥的灌丛林中。
4、型态特征
体长为1.5~2.2公尺,东部拟眼镜蛇不论是外型或行为的变异性都很大。成蛇的体色或为浅褐色或深褐色,有时甚至是黑色。幼蛇可能为单一体色(除了颈背上的黑色条纹之外),也可能全身都缀有黑色、红色及奶油色的带状纹。
六、黑曼巴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黑曼巴 。
(2)、拉丁学名
Dendroaspis polylepis 。
(3)、别称
黑树眼镜蛇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7)、纲
爬行纲 。
2、概述
黑曼巴蛇(学名:Dendroaspis polylepis):体形细长,体长一般都在2米以上,最长记录可达4.5米。头部呈长方形,体色为灰褐色,由背脊至腹部逐渐变浅。黑曼巴蛇的口腔内部为黑色,当张大口时可以清楚地见到。
3、栖息环境
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方。最常见于树木繁茂的稀树草原或河流森林,尤其是在岩石丘陵和大树茂密的地区。也可以在沿海灌木,湿润和干燥的稀树草原和林地中找到。该物种主要存在于地面,然而它们也树栖。
4、生活习性
白天活跃,在狩猎前通常会在树枝上晒太阳。该物种通常占据一个洞穴作为避难所,如洞穴、空心圆木、石缝或白蚁巢,夜间返回巢穴。食物由温血的猎物组成,以小型啮齿动物、鸟类、蹄兔、蝙蝠为食。
5、分布范围
分布于安哥拉、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纳米比亚、索马里、南非、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6、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七、虎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虎蛇 。
(2)、拉丁学名
Notechis scutatus 。
(3)、别称
大陆虎蛇 。
(4)、二名法
Notechis scutatus 。
(5)、界
动物界 。
(6)、门
脊索动物门 。
(7)、纲
爬行纲 。
(8)、目
有鳞目 。
2、概述
虎蛇属眼镜蛇科(Elapidae)爬虫,学名为Notechis scutatus,产于澳大利亚;其毒液含凝血剂和神经麻痹剂,常使人毙命。向人攻击之前,头和颈部膨胀成扁平状(眼镜蛇的方式)。虎蛇为常见种类,澳大利亚南方地区的沼泽地数量极多。体呈多种颜色,一般有褐色和黄色条纹。
3、外形特征
眼镜蛇科(Elapidae)爬虫,学名为Notechis scutatus, 产於澳大利亚。其毒液含凝血剂和神经麻痹剂,常使人毙命。向人攻击之前,头和颈部膨胀成扁平状(眼镜蛇的方式)。虎蛇为常见种类,南方地区的沼泽地数量极多。体呈多种颜色,一般有褐色和黄色条纹,平均体长1.2公尺(4呎)。
4、生活习性
虎蛇分布广泛,栖息于雨林、湿硬叶林、干硬叶林、潮湿林地。食性广泛,以食鼠为主,也捕食鱼、青蛙、爬虫、鸟。虽然基本上虎蛇在白天活跃,但也经常在夏季温暖的夜晚捕食青蛙。
5、生长繁殖
胎生,产卵期一般在澳洲春季。虎蛇喜欢在太阳光下进行日光浴,时间一般为上午10—12时左右。日光浴时,一般伏于地面草丛或缠绕或于树干上,也有半身裸露于洞口外、石头堆外面呈盘蜷状的,姿态变化多端。虎蛇非常多产,成年母蛇平均一次可产下25条幼蛇,最高记录能够产下80条幼蛇。
八、菲律宾眼镜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菲律宾眼镜蛇 。
(2)、拉丁学名
Naja philippinensis 。
(3)、别称
ulupong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6)、纲
爬虫纲 Reptilia 。
(7)、目
有鳞目 Squamata 。
(8)、亚目
蛇亚目 Serpentes 。
2、概述
菲律宾眼镜蛇(学名:Naja philippinensis,英语:Philippine Cobra),是脊索动物门爬虫纲有鳞目蛇亚目的生物。具毒性,主要分布在菲律宾吕宋、民都洛、卡坦端内斯省及马斯巴特等岛屿。在他加禄语中,菲律宾眼镜蛇又称“ulupong”。
3、生活习性
菲律宾眼镜蛇主要捕食蛙类、鼠类及其它小型哺乳动物。
4、生长繁殖
雌蛇每次生产10至20枚蛇卵,孵化期为60—70天。
5、栖息环境
菲律宾眼镜蛇的栖身地大致为耕地、民众聚居地及密林之中。
6、分布范围
菲律宾眼镜蛇主要分布于菲律宾,除了吕宋诸岛之外,亦散见于其它群岛;而卡拉绵群岛及巴拉望岛的蛇踪纪录,则尚待进一步的确认。
九、南棘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南棘蛇 。
(2)、拉丁学名
Acanthophis antarcticus 。
(3)、别称
南部棘蛇 。
(4)、二名法
Acanthophis antarcticus 。
(5)、界
动物界 。
(6)、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
(7)、亚门
有头动物亚门(Craniata) 。
2、概述
南部棘蛇(拼音:nán bù jí shé),英文名:common death adder,学名:Acanthophis antarcticus。南部棘蛇,又称死亡蛇,是澳洲本土的特有种,也是在众多蛇类之中毒性最强的蛇种之一。聚居于澳洲东岸的森林、草原与及石楠草原等地方。
3、形态
南棘蛇的头部扁平,呈三角形,身体窄直,全长大约有70厘米至100厘米。普遍的南棘蛇都呈浅啡色,身上有很多深褐或者黑色的斑纹纵横交错。它们的牙是澳大利亚当地所有毒蛇之中最长的。
4、分布
南棘蛇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及南部海岸地带,泛指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州及南澳大利亚一带。在北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与及南澳大利亚的西部附近,也可以找到南棘蛇的踪影。
5、毒性
南棘蛇的毒液含有剧毒的神经毒素,这可能会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6、生长繁殖
在繁殖方面,南棘蛇亦与一般蛇类大相径庭。南棘蛇是胎生(严格来说是卵胎生)动物,每年在季夏之时,雌性的南棘蛇都会生产大约十至二十条幼蛇。而目前南棘蛇最高的生产纪录,是一胎可以生产三十条幼蛇。
十、贝尔彻海蛇
1、简介
(1)、中文名
贝尔彻海蛇 。
(2)、拉丁学名
Hydrophis belcheri。
(3)、别名
贝氏海蛇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纲
爬行纲 。
2、概述
贝尔彻海蛇(学名:Hydrophis belcheri)是蛇亚目眼镜蛇科海蛇属下的一种有毒海蛇,一度是全球毒性最强的蛇类之一,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
3、形态特征
海蛇是一类终生生活于海水中的毒蛇。海蛇的鼻孔朝上,有瓣膜可以后闭,吸入空气后,可关闭鼻孔潜入水下达10分钟之久。身体表面有鳞片包裹,鳞片下面是厚厚的皮肤,可以防止海水渗入和体液丧失。
4、生活习性
贝尔彻海蛇大多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长可达3米左右。它们栖息于沿岸近海,特别是半咸水河口一带,以鱼类为食。
5、分布范围
海蛇发源自澳洲与东南亚区域,它为变温动物无法在寒冷水域生存。美洲与非洲大陆南端的寒流与红海高盐度高温及巴拿马层层水闸,阻止海蛇进入大西洋,故只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的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
6、强烈毒性
其毒液与陆地蛇毒类似,也是多种蛋白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神经毒素(约占粗毒的52.3%)、肌肉毒素(约占粗毒的32.2%)和各种酶类。它的毒性较稳定,经100℃,5 min处理后仍能保持毒性,在酸、碱环境下也同样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