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1000网

目录

世界十大毒王

发布时间:2020-11-17 / 作者:问答网整理 / 阅读:170次

十大毒物,世界十大毒王是哪些?相关内容有哪些?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第一名、澳洲方水母
世界十大毒王
1、简介
(1)、中文名 
方水母 。

(2)、别名 
立方水母 。

(3)、拉丁学名 
Cubozoa 。

(4)、界动物界 
门刺胞动物门 .

(5)、纲
立方水母纲 。

2、概述
箱水母(Cubozoa)名称源于“Cubo 立体;zoa 动物”,也叫立方水母,是腔肠动物中的一纲。大约有20种,海生。水螅体小,水母体大。会主动猎食鱼类,蟹类等动物。独居。其触手对于人体有剧毒。身体构造方面具拟缘膜(Velarium)。

3、外形特征
成年的箱水母,有足球那么大,蘑菇状,近乎透明。它由体内喷出的水柱推动着身体旋转前进。在它的身体两侧,各有两只原始的眼睛,可以感受光线的变化,身后拖着60多条带状触须。这些触须正是使人致命之处,能伸展到3米以外。在每根触须上,都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囊状物,每个囊状物又都有一个肉眼看不见的、盛满毒液的空心“毒针”。

4、毒人事件
事情发生在澳大利亚,当时澳大利亚最大的海产品罐头加工厂,由于没有先例的关系,所生产的一个罐头中混入了长约1厘米的剧毒箱形水母的触手。尽管是经过了高温烹煮,这个罐头的食用者在食用后不久就发生了中毒现象。被送往医院后,医院用尽了各种方法及解毒血清,却没能挽救这人的生命,他在进医院2小时后死亡了。

第二名、澳洲艾基特林海蛇 

1、简介
(1)、中文名 
贝尔彻海蛇 。

(2)、拉丁学名 
Hydrophis belcheri 。

(3)、别名 
贝氏海蛇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纲
爬行纲 。

2、概述
贝尔彻海蛇(学名:Hydrophis belcheri)是蛇亚目眼镜蛇科海蛇属下的一种有毒海蛇,一度是全球毒性最强的蛇类之一,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

3、形态特征
海蛇是一类终生生活于海水中的毒蛇。海蛇的鼻孔朝上,有瓣膜可以后闭,吸入空气后,可关闭鼻孔潜入水下达10分钟之久。身体表面有鳞片包裹,鳞片下面是厚厚的皮肤,可以防止海水渗入和体液丧失。舌下的盐腺,具有排出随食物进入体内的过量盐分的机能。

4、生活习性
贝尔彻海蛇大多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长可达3米左右。它们栖息于沿岸近海,特别是半咸水河口一带,以鱼类为食。

5、分布范围
世界上约有50种海蛇,中国有海蛇19种,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山东、辽宁等省的沿岸近海。常见的有青环海蛇、平颏海蛇和长吻海蛇。

6、强烈毒性
其毒液与陆地蛇毒类似,也是多种蛋白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神经毒素(约占粗毒的52.3%)、肌肉毒素(约占粗毒的32.2%)和各种酶类。它的毒性较稳定,经100℃,5 min处理后仍能保持毒性,在酸、碱环境下也同样稳定。

第三名、澳洲蓝环章鱼 

1、简介
(1)、中文名 
蓝环章鱼 。

(2)、外文名 
The blue Ringed Octopus 。

(3)、别名 
蓝圈章鱼、豹纹章鱼 。

(4)、拉丁学名 
Hapalochlaen maculosa 。

(5)、界
动物界 。

(6)、门
软体动物门 。

2、概述
蓝环章鱼(学名:Hapalochlaen maculosa),隶属于章鱼科,俗称蓝圈章鱼,豹纹章鱼广泛分布在日本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太平海域中,是一种很小的章鱼品种,臂跨不超过15厘米。可以饲喂小鱼、蟹、虾及甲壳类动物,会用很强的毒素(河豚毒素)麻痹猎物。

3、生活习性
蓝环章鱼个性害羞,喜爱躲藏在石下,晚上才出来活动和觅食。如果遇到危险,它会发出耀眼的蓝光,向对方发出警告。蓝环章鱼是一种很小的章鱼品种,臂跨不超过15厘米。蓝环章鱼主要栖息在日本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太平洋海域中。

4、下属种
有三种已确认的种,第四种还在研究中。、大蓝圈章鱼、南蓝圈章鱼或称小蓝圈章鱼、蓝纹章鱼。

5、生长繁殖
蓝环章鱼雌雄异体。雄体具一条特化的腕,称为化茎腕或交接腕,用以将精包直接放入雌体的外套腔内。

6、分布范围
在日本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太平洋海域中到处都栖息。

第四名、毒鲉
世界十大毒王
1、简介
(1)、中文名 
玫瑰毒鲉 。

(2)、别名 
老虎鱼、石头鱼 。

(3)、拉丁学名 
Synanceia verrucosa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7)、科
鲉科 。

2、概述
石头鱼是自然界中毒性很强的一种鱼,它的“致命一刺”被描述为给予人类最疼的刺痛。石头鱼貌不惊人,身长只有30厘米左右,喜欢躲在海底或岩礁下,将自己伪装成一块不起眼的石头。

3、分布范围
产于菲律宾、印度、日本和澳洲,我国内盛产于台湾、江南一带,据介绍,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广西、海南也有。

4、生活习性
石头鱼躲在海底或岩礁下,将自己伪装成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即使人站在它的身旁,它也一动不动,让人发现不了。

5、外形特征
石头鱼属毒鲉鱼族,学名“玫瑰毒鲉”,因其像玫瑰花一样长有刺,且有毒,故而名之。石头鱼形状恐怖,体貌甚丑陋,活像一块石头,蛰伏在海底石堆中,不易被发觉。

第五名、巴勒斯坦毒蝎
世界十大毒王
1、简介
(1)、中文学名 
巴勒斯坦毒蝎 。

(2)、界 
动物界 。

(3)、门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

(4)、纲 
蛛形纲(Arachricla) 。

(5)、目 
蝎目(Scorpionida) 。

(6)、分布区域 
以色列和远东的其他一些地方 。

2、概述
是地球上毒性最强的蝎子,它那长长的螯的末尾,是带有很多毒液的螯针,趁你不注意刺你一下,螯针释放出来的强大毒液让你极度疼痛,抽搐,瘫痪,甚至心跳停止或呼吸衰竭。

3、毒性情况
巴基斯坦毒蝎长长的螯的末尾是带有很多毒液的螯针,其毒牙足以穿透人类的指甲。趁你不注意刺你一下,螯针释放出来的强大毒液会让你极度疼痛、抽搐、瘫痪,甚至心跳停止或呼吸衰竭。与多数过着宁静生活的蜘蛛不同,这种小家伙极具侵略性,一旦受到打扰就会举起后腿,并不断咬受害者。

4、药用价值
尾刺又叫毒刺、毒针、螯刺,位于蝎子身体的左后一节,是主要的药用部位。它是由一个球形的底及一个尖而弯曲的钩刺所组成,从钩刺尖端的针眼状开口可以射出毒液,用以帮助蝎子自卫和杀死猎物。宋代的医学名著《本草衍义》中说:“蝎,大人小儿通用,治小儿惊风不可阙也。"说的就是蝎毒之药效。

第六名、亚漏斗形蜘蛛
世界十大毒王
1、简介
(1)、中文学名 
漏斗形蜘蛛 。

(2)、拉丁学名 
Funnel-web Spider 。

(3)、别称 
漏斗网蜘蛛 。

(4)、界 
动物界 。

(5)、门
节肢动物门 。

(6)、亚门 
有螯亚门 。

(7)、纲
蛛形纲 。

2、概述
漏斗形蜘蛛(Funnel-web Spider)属于蛛形纲。最早在澳大利亚东部被发现,包括塔斯马尼亚岛洲、以及澳大利亚南部的海湾森林。它们的品种有36种之多,其中包括3种树居品种的蜘蛛。

3、毒性
毒液主要成分为atraxotoxin,对灵长目及狗具毒性,对兔子则无毒性。atraxotoxin会引起神经细胞膜电位之改变,使自主神经系统因而分泌大量之乙醯胆碱、肾上腺素、正肾上腺素。雄蜘蛛之毒性约为雌蜘蛛的4倍。

4、预防
最好在自己的生活区域里仔细检查每个角落,及早发现并且把它们做适当处理,特别是花园里和房屋里,最好能掌握蜘蛛的生活区域,以便预防。

第七名、太攀蛇 

1、简介
(1)、中文名
 细鳞太攀蛇 。

(2)、别名 
内陆太攀蛇、内陆盾尖吻蛇、沙漠猛蛇、凶猛太攀蛇、大斑蛇 。

(3)、拉丁学名 
Oxyuranus microlepidotus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纲 
爬行纲 。

(7)、目 
有鳞目 。

2、概述
细鳞太攀蛇,俗称内陆太攀蛇,以前叫做内陆盾尖吻蛇,还有沙漠猛蛇、凶猛太攀蛇、大斑蛇等别名。 是全世界最强毒性的陆栖蛇种,一次毒液就可杀死20万只老鼠。

3、外形特征
细鳞太攀蛇的形体比普通太攀蛇要小,成蛇也仅为2米左右(合6.5英尺),细鳞太攀蛇的头部扁平,略尖,眼睛相对较大。细鳞太攀蛇有灰色到黄褐色的鳞片,这些鳞片有时会镶有细黑边。

4、生活习性
(1)、食性
细鳞太攀蛇又被称作凶猛太攀蛇,它是地球上毒性最大的蛇之一。被它咬一口产生的毒液,足以杀死一百个成年人。尽管如此,内陆太攀蛇的性格比较温柔,如果你不捕捉它们,它们是不会轻易被激怒。这种蛇主要吃老鼠等一些小型哺乳动物。

(2)、攻击防御
细鳞太攀蛇蛇在捕食或受到惊扰时会将前半身成S形挺立起来,攻击速度极快,几乎快到人眼无法看得见,是世界上攻击速度最快的毒蛇。

5、分布范围
细鳞太攀蛇栖息于澳大利亚中部干旱的平原与草地,潜伏于草丛中捕获猎物。

第八名、褐色网状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网状蟒蛇 。

(2)、拉丁学名 
Reticulated python 。

(3)、界 
动物界 。

(4)、分布区域 
东南亚各地 。

2、概述
网纹蟒蛇,号称世界上最长、绞杀力最强的蛇。

3、特征
最长可达14米,但吉尼斯世界记录中所记载的世界最长蛇只是一条身长10米的网纹蟒蛇。野生网纹蟒蛇性情粗暴,曾有过吃人的记录。经人工繁殖的网纹性格就比较温顺,适合当作宠物饲养。

4、种群分布
主要分布在印度、印尼、柬埔寨、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地区。网纹蟒的体型超越以巨大闻名的水蚺,是全球最长的蛇。

第九名、眼镜王蛇 

1、简介
(1)、中文名 
眼镜王蛇 。

(2)、外文名 
King Cobra, Hamadryad 。

(3)、别名 
山万蛇,过山风 。

(4)、拉丁学名 
Ophiophagus hannah 。

(5)、界
动物界 。

(6)、门
脊索动物门 。

(7)、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8)、纲
爬行纲 。

(9)、亚纲
双孔亚纲 。

(10)、目
有鳞目 。

2、概述
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又称山万蛇、过山风、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

3、形态特征
眼镜王蛇为大型蛇类,最大全长记录中国3,806mm、中国之外5,580mm,眼镜王蛇也是所有毒蛇中最长的毒蛇。颊鳞缺:眶前鳞1枚,眶后鳞3枚;颞鳞(2+2)枚:顶鳞之后有1对大枕鳞;上唇鳞7枚,2—2—3式;下唇鳞8枚,前四枚与前颏片相接。

4、生长繁殖
眼镜王蛇为卵生,一般在6月产卵,产卵数可达51枚,卵径65.5mm×33.2mm。以落叶和枯枝筑巢穴,眼镜王蛇也是唯一一种会建巢的蛇类。雌蛇有护卵习性,在巢中守护,待小蛇孵出。

5、分布范围
眼镜王蛇分布在中国浙江、福建、江西、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东(全省分布)。国外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中国已有人工养殖。

第十名、黑曼巴蛇

1、简介
(1)、中文学名
黑曼巴 。

(2)、拉丁学名
Dendroaspis polylepis 。

(3)、别称 
黑树眼镜蛇 .

(4)、界
 动物界 。

(5)、门
脊索动物门 。

(6)、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7)、纲
爬行纲 。

2、概述
黑曼巴蛇(学名:Dendroaspis polylepis):体形细长,体长一般都在2米以上,最长记录可达4.5米。头部呈长方形,体色为灰褐色,由背脊至腹部逐渐变浅。黑曼巴蛇的口腔内部为黑色,当张大口时可以清楚地见到。

3、栖息环境
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方。最常见于树木繁茂的稀树草原或河流森林,尤其是在岩石丘陵和大树茂密的地区。也可以在沿海灌木,湿润和干燥的稀树草原和林地中找到。该物种主要存在于地面,然而它们也树栖。

4、生活习性
白天活跃,在狩猎前通常会在树枝上晒太阳。该物种通常占据一个洞穴作为避难所,如洞穴、空心圆木、石缝或白蚁巢,夜间返回巢穴。食物由温血的猎物组成,以小型啮齿动物、鸟类、蹄兔、蝙蝠为食。

5、分布范围
分布于安哥拉、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纳米比亚、索马里、南非、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6、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相关问答
其他相关文章
热点问答
1斗罗大陆十大凶兽是哪些?
斗罗大陆十大凶兽是哪些?
最新内容
大家关心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