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03 / 作者:问答网整理 / 阅读:103次
寿命最长的动物、狗、龟、鸟、鱼等,寿命最长的人、植物他们分别是哪些呢?
一、寿命最长的鸟
葵花凤头鹦鹉,平均寿命80岁。
二、简介
葵花凤头鹦鹉(学名:Cacatua galerita)是攀禽,共有4个亚种。体羽无虹彩,主要为白色,头顶有黄色冠羽,愤怒时头冠呈扇状竖立起来,就像一朵盛开的葵花。亚种中菲茨罗伊河亚种是蓝眼圈,其他三种均是白眼圈。食物包括种子、壳类、浆果、坚果、水果、嫩芽、花朵、昆虫等。语言能力一般。喙的力量强大,需要养在金属笼子中。
三、生活习性
1、群居
葵花凤头鹦鹉通常群居,常常数百只成群,在觅食时会各自分散为一小群,通常在地上觅食,有些会在树上警戒,注意有无危险,有危险的状况时会警告正在觅食的同伴,飞行时常发出沙哑响亮的巨大叫声,有时会到农作物区觅食,造成很严重的农业损失,被视为害鸟,在某些地区的农民被允许可以猎杀破怀农作物的葵花凤头鹦鹉,也有人为了的美丽羽毛而猎杀它们。羽粉较多,需要定期沐浴。叫声嘈杂,愤怒时会竖起头冠。
2、栖息环境
在澳大利亚,葵花凤头鹦鹉栖息于森林,林地和农田耕地,而在新几内亚,它们栖息的高度从低地到海拔1400米的森林都有分活动踪影。常活动于森林或是森林边缘地带的区域,有时候喜欢到乡间的农地去觅食农作物,偶尔在公园或是绿地中也可以看见。
四、形态特征
葵花凤头鹦鹉体长40-50厘米,体重815-975克,寿命80年。具发达冠羽,能活动。体羽主要为白色。头顶有黄色冠羽,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冠羽便呈扇状竖立起来可达到14厘米长,就像一朵盛开的葵花。葵花凤头鹦鹉雌雄同色,无法从羽色鉴别雌雄。雄鸟虹膜为黑色,雌鸟为褐色。翅膀和尾巴内侧面是浅淡黄色,鸟喙和脚是黑色或暗灰色。
五、分布范围
分布于澳大利亚的北部、东部与南部及塔斯马尼亚、袋鼠岛,印度尼西亚的东摩鹿加群岛、新几内亚、国王岛、阿鲁岛等,也引进一些非原生地的地方如新西兰及数个岛屿。
六、繁殖方式
1、繁殖期
野外繁殖期限筑巢于高耸的树洞中,澳大利亚南方的繁殖期在8-1月,北方在5-9月,在新几内亚从低地到海拔1400米的森林都有分活动踪影。一窝约有2-3枚卵,通常2枚,孵化期25至27天,雏鸟留巢期限9到12周。
2、人工饲养
人工饲养,在繁殖期间会明显地变安静,提供的巢箱要加上坚固的金属边,可使用金属制巢箱,或将其外挂于笼外,否则强大的咬合力会严重地破坏木制巢箱,甚至短期内被完全破坏或底部毁损危急蛋与幼鸟的安全。
3、注意事项
葵花凤头鹦鹉常在繁殖期间有雄鸟对雌鸟变的很有侵略性的行为,常常会追着雌鸟跑,甚至攻击,所以巢箱可以使用有两个洞口规格(T字型或直立式),这样追打时雌鸟比较不会被逼至死角而受到严重伤害,雌鸟一次约产2至3枚卵,孵化期约30天,9至10星期后羽毛长成,有时对巢箱检查会显的敏感与不安。成鸟4、5岁以后有繁殖能力。
一、寿命最长的皇帝
拉美西斯二世(寿享:90岁),拉美西斯二世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其执政时期是埃及新王国最后的强盛年代。
二、简介
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 ;)约公元前1303年2月21日-前1213年7月或8月)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埃及第十九王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其执政时期是埃及新王国最后的强盛年代。法老塞提一世之子。
三、人物生平
古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拥有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他是一位强大的国王,一位战无不胜的将军,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一位不知疲倦的建设者。头顶着这些光环的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Ⅱ, Ramesses II, Ramesses the Great)在位约67年,直至今日,他依然享有这些盛誉。敌人惧怕他,臣民爱戴他,神灵保佑他。生活在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四、拯救行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向世人发出了警报,它发动了一次名副其实的拯救行动,世界上113个国家伸出了援助之手,向埃及提供人力、资金和技术。拯救计划要将要将阿布·辛拜勒神庙拆成许多块,然后在离原地180米,地面抬高65米的地方再将这些碎块重新组装起来。
五、家庭成员
他的家庭生活也同样见诸于文字之中:八位皇后(先后立封),一群数量难以考证的妃妾和100多个儿女。拉美西斯不得不多次挑选王位继承人,但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宫中多事”,而是因为他活到了90多岁(历史上认为是80-90岁),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大约只有40岁,他的许多儿女都在他之前死去。继承他王位的梅内普塔赫(Merenptah),位列王位继承人名单中的第十三位,60多岁时才得以登基。
六、著名王后
1、奈菲尔塔利
奈菲尔塔利,全名奈菲尔塔利梅利穆特(Nefertari Meritmut),埃及的王后,也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第一任王后。奈菲尔塔利的名字寓意着“最美丽的女人”,而Meritmut寓意着“穆特神的爱人”。她是最著名的埃及王后之一,知名度仅次于克里奥帕特拉(埃及艳后),奈芙提提,和哈特谢普苏特(女法老)。
2、伊塞诺弗列特
伊塞诺弗列特(Isetnofret or Isis-nofret or Isitnofret)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第二位王后(也有说法她和奈菲尔塔利同时担任大王后),也是他的继承人麦伦普塔赫的母亲,和奈菲尔塔利并列,是他一生中贡献最大的两位王后之一。伊塞诺弗列特的名字的含义是“美丽的伊西斯女神”。
3、玛特妮斐鲁丽
玛特妮斐鲁丽(Maathorneferure)是赫梯国王哈图西里三世(HattusiliIII)和他的妻子王后普都赫帕(QueenPuduhepa)的女儿,也是赫梯王储Nerikkaili和后来的赫梯国王塔德利亚四世(TudhaliyaIV)的妹妹。她是拉美西斯二世王后中起到了最大政治作用的王后,她是人类史上第一次留下记录的国家之间的和平条约(即银版条约)的见证人。
七、主要功绩
1、卡迭石战役
拉美西斯(Ramesses)率领的埃及人与赫梯族人之间的冲突起因是对叙利亚的绝对控制权。4月底,法老率军朝奥龙特(Oronte)河谷进发以征服卡迭石,这是赫梯族在叙利亚建立的一座重镇。拉美西斯率领2万士兵和200辆战车,这些兵力被分为四支,其名称分别为阿蒙(Amon)、布塔(Ptah)、拉(Ra)和赛特(Seth)。这次战争的目标是叙利亚北部的土地,而对手则是穆瓦塔里什(Muwatallish)国王,他有1万名士兵和3500多辆战车。
2、和平条约
刻在黏土墙或石墙上,以楔形文字或象形文字描述的和平条约,这就是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战争冲突的第一个实例,合约是两个奴隶制大国进行这场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的本质的反映,赫梯与埃及的战争及最后合约的签订在世界国际关系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寿命最长的人
李庆远(又名李清云),据一些媒体报道如人民网、凤凰网称:李庆远是最长寿的人。寿享256岁。
二、简介
李清云生于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卒于民国22年(公元1933年),终年256岁。是康熙至民国时期的中医药学者,也是世界超级老寿星。在他100岁时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的特别奖励,在他200岁时,仍常去各地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李庆远一生娶过24个妻子,子孙满堂。
三、人物事迹
1933年活了256岁的李庆远与世长辞,他先后共有24位妻子,180位后人。当时的纽约时报与时代杂志都做了报道。按照这个年代推算,他应该生于清康熙16年(1677年),先后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至民国,在世256年,是世界上极罕见的长寿星。
四、传奇人生
1、四字根本
他根据圃翁(古代一位善于养生的老人)的养生理论,特别强调善养生者必以慈、俭、和、静四字为根本。
2、生活细节
他还讲到生活细节的注意事项。提出,凡细小之事,人们往往容易急躁,如此必然伤身。他告诫人们:寒暖不慎,步行过疾,酒色淫乐,皆伤身,损伤之极,即可亡身。
3、养生术
所以,按着先人的养生术,行不疾行,目不久视,耳不极听,坐不至疲,卧不至极;要先寒而衣,先热而解,要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要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无富贵荣辱之动其念。此乃长寿之道也。
4、自爱自全
李庆远最后告诫说:"饥寒痛痒,父母不能代,衰老病死,妻子不能替。只有自爱自全之道,才是养生的准则和关键。
一、寿命最长的植物
波西多尼亚海草,寿命超过10万年。
二、简介
波西多尼亚海草,是地中海的一种特有植物,正处在濒危之中。它通过分生组织的分裂来实现繁殖,其根茎生长缓慢,但在漫长的时间里却能够蔓延数公里长,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寿命最长的生物。
三、发现
一种叫做波西多尼亚、寿命超过10万年的无性繁殖海草──波西多尼亚水生植物──波西多尼亚海草(Posidonia Oceanica),于21世纪之初由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的科学家在福门特拉岛附近海域发现。这是一种生活在地中海水域的海藻,是生长在地中海的一种特有的濒危植物,也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寿命最长的生物。
四、长寿秘诀
研究发现,波西多尼亚海草长寿的秘诀在于其作为海洋被子植物无性繁殖的特点,它能够从一个无性繁殖个体开始,通过分生组织的不断分裂实现繁殖,其根茎生长极其缓慢,每年仅增长不到1厘米,可缓慢蔓延至数千米长。
五、生物特征
这种海草的根茎属于木本,非常结实,能在数千年时间里保持与同一株海草个体的连接。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研究人员卡洛斯·杜阿尔特指出:“这是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因为根茎的直径只有1厘米,而叶子长度能够达到1米。此外,波西多尼亚海草的基因保存能力非常强,能够抵抗任何突变。”。
六、生态习性
研究人员提取了地中海流域的50多株波西多尼亚海草样本,经过进一步研究观察发现,这种植物具有“非常高的表型可塑性”,也就是说,它的基因保存能力特别强,能够抵抗任何突变,不会因突变而使基因发生变异,影响其生长。
七、相关研究与保护
1、无性繁殖研究
它是绿油油的,并且非常古老,它是人类已知的地球上最长寿的生命体。它的名字叫Posidonia oceanica(波西多尼亚海草),是地中海的一大片海草。为了进一步弄清这种海草个体在任何变异下都能维持原状的机理,科研人员还通过模仿其无性繁殖机制的计算机模型,对相关研究结论进行验证,并获得成功,从而加深了人们对与无性繁殖有关的生命延续及其生态和进化意义的认识。
2、DNA研究
西澳大利亚大学的杜瓦尔特为地中海海底的40处海草带进行了基因测序,范围从西班牙一路延伸到塞浦路斯,跨越了3500公里。令人吃惊的是,其中有15公里长的海草带共享了同样的DNA。就像所有海草那样,波西多尼亚海草是无性繁殖的,这片“草地”拥有相同的基因,可被视为单一的个体。
3、气候变化威胁
以这种植物每年的生长速度来计算,它的年龄在8万至20万岁之间,堪称地球最古老生物,胜过了此前被认为最长寿的一株塔斯马尼亚灌木“国王圣树”Lomatia tasmanica,后者约有43600岁。尽管波西多尼亚海草身强体壮,但也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杜瓦尔特说,地中海的温度上升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波西多尼亚海草的面积正以每年约5%的速度萎缩。
4、保护生态多样性
位于西班牙本土东部地中海上的巴利阿里群岛中的伊维萨岛就保持了生物多样性。伊维萨岛区域内有丰富的波西多尼亚海草,它是整个地中海地区仅存的一种濒危植物,并且有很多的海洋生物以此为生。伊维萨岛海岸线的演化是波西多尼亚海草对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影响的最佳范例。得到很好保护的海草,蕴含和支持着海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一、寿命最长的鱼类
狗鱼最长寿,可活200多岁,堪称鱼中“老寿星”。
二、简介
口下位,较宽。唇厚,上唇具皱褶,下唇具乳突和深皱褶,下颌匙状。腹鳍末端后伸达或超过肛门。尾柄较高。体表光滑无鳞。底层鱼类,生活于溪流缓流或浅水多砂砾及水草处,以动物性食物为食。个体较大,曾见体长142厘米的个体,数量多,可形成区域性捕捞。
三、生活习性
主食浮游动物。在植物茎叶和砂砾上产卵。数量较多,个体较大。
四、形态特征
口较宽。上唇具1-3行乳突,排列成流苏状。下颌匙状,边缘外露。须中等长。体表光滑无鳞。尾柄低,近似圆柱形。
五、分布范围
分布于前苏联及我国伊犁河、额敏河、博乐塔拉河、玛纳斯河及乌鲁木齐河等。
六、繁殖方式
1、产卵期
狗鱼主要栖息在淡水中,但也有少数能进人到略咸的加拿大湖泊和波罗的海中。早春时节,它们会在浅水域边缘处静止或缓缓波动的植物上产卵,此时,交配的雌性和雄性用数小时的时间排出几批较大体积的卵(直径2.3 ~ 3.0毫米),并使之受精。体型较大的雌性一次能产下成千上万个卵。
2、产卵环境
陆生植物所在的水位高度,以及夏末的温度都会影响狗鱼的繁殖,其中水下的陆生植物是狗鱼产卵的绝佳地点。狗鱼幼鱼也会被自己的同类甚至狗鱼成鱼攻击。它们从被孵化出来就是肉食性动物,最初捕食昆虫,很快就像成鱼一样吞食鱼类,大型狗鱼偶尔也会捕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
一、寿命最长的龟
哈里特乌龟,现年190岁。乌龟寿命究竟有多长,一般能活100年。据有关考证也有300年以上的,有的甚至过千年。
二、简介
哈里特是一只巨大的加拉帕戈斯陆龟,生于1830年,体重150千克。它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现存最年长的龟类和带壳爬行动物。
三、生活习性
1、生活环境
乌龟属半水半栖、半陆性爬行动物。主要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及其他水域。白天多陷居水中。夏日火热时,便成群地寻找荫凉处。性情温和,相互间无咬斗。遇到敌害或受惊吓时,便把头、四肢和尾缩入壳内。
2、食物
乌龟是杂食性动物,以动物性的昆虫、蠕虫、小鱼、虾、螺、蚌、植物性的嫩叶、浮萍、瓜皮、麦粒、稻谷、杂草种子为食,耐饥饿能力强,数月不进食也饿不死。
3、变温动物
乌龟为变温动物,水温在10℃以下时,即静卧水底淤泥或有覆盖物的松土中冬眠。冬眠期一般从1月到次年4月,当水温上升到15℃时,出穴活动。水温18-20℃开始摄食。20℃以上怕热,躲在深水淤泥中。
4、生长缓慢
乌龟的生长较为缓慢。在常规条件下,乌龟生长速度为:一龄龟体重多在15克左右,二龄龟50克,三龄龟100克,四龄龟200克,五龄龟250-350克,六龄龟400克左右。雄龟生长慢,性成熟最大个体一般在750g以下。
四、形态特征
乌龟雄性背甲长94-168毫米,宽63.2-105毫米;雌性背甲长73.1-170毫米,宽52-116.5毫米。头中等大小,头宽约为背甲宽的1/4-1/3;头顶前部平滑,后部被以多边形的细粒状小鳞;吻短,端部略微超出下颚,并向内侧下方斜切;上喙边缘平直或中间部微凹;鼓膜明显。背甲较平扁。有3条纵棱,雄性成体棱弱。
五、分布范围
分布于日本(本州、九州)、朝鲜、韩国、东帝汶、印度尼西亚(较小的桑达岛)、帕劳、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香港、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台湾等地;在在广西各地均有分布,而以玉林、博白和邕宁等地数量较多。欧洲、美洲等地有引种。
六、繁殖方式
1、性成熟
自然条件下5龄乌龟开始成熟,7龄成熟良好。从体重看一般雄龟150克,雌龟250克性开始成熟。每年长江流域一般4月底开始产卵至8月底,5-7月份为产卵高峰期,一年中雌龟可产卵3-4次,每次隔10-25天,每次产卵5-8个,水温、气温27-30℃最佳,超过35℃,则停止产卵。
2、产卵过程
乌龟的产卵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选择穴位。到处爬行,以选择土质疏松有利于预防敌害的树根旁或杂草中。土壤的含水量约为5-20%。第二阶段挖穴。卵穴口径约为3-4厘米,穴身稍有倾斜,深约8-9厘米。第三阶段产卵。把卵产在穴中,产后把土盖满卵穴时,再用整个身体后半部腹板用力压实。
3、生殖过程
整个生殖过程约8小时。卵产下约30小时壳上方有一白点,即为受精卵,产后30天,受精卵变成浅紫红色,70天后卵壳变黑。卵长椭圆形,坚硬,灰白色,卵径27-38毫米×13-20毫米。整个卵孵化需80-90天稚龟才能出壳,幼龟出壳后即能入水,独立生活。乌龟孵出的雌雄性别由温度控制,当温度为25℃时孵化之幼龟为雄性,温度在28℃以上孵出的幼龟为雌性。
一、寿命最长的动物
灯塔水母,可长生不老。
二、简介
灯塔水母(学名:Turritopsis nutricula):是一种小型水母。身体呈钟型,直径约4-5毫米,身体透明,能够看见红色的消化系统,状如灯塔,因而得名。灯塔水母胃巨大且呈现出鲜艳的红色,横断面为十字型。
三、生活习性
1、分布
多生活在热带海域,主要分布在加勒比地区的海域之中,但因为远洋船舶排放的压舱水,使灯塔水母逐渐散布至其他邻近海域,扩散到了西班牙、意大利和日本的近海,并出现在大西洋的另一侧——巴拿马地区。
2、食物
由于食物的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引起这种水螅类动物伸长触手,并放出刺丝囊以缠绕、麻痹、毒杀捕获物,再将食物送入口中。口区腺细胞分泌的粘液有利于食物的吞咽,食物进入胃腔后,胃层的腺细胞开始分泌蛋白酶,分解、消化食物使之形成许多多肽,同时在胃腔中由于营养肌肉细胞的鞭毛运动,食物得以混合与推动。
四、繁殖方式
1、灯塔水母可以从水螅体无性繁殖,是唯一已知的能够从性成熟阶段恢复到幼虫阶段的生物。在20℃的水温中达到性成熟阶段需要25至30天,其特征是性成熟的(能够进行有性生殖)个体能够重新回到水螅型。
2、普通的水母在有性生殖之后就会死亡,但是灯塔水母却能够再次回到水螅型。这被称作分化转移。理论上这个过程没有次数限制,这种水母可以通过反复的通常生殖和转分化获得无限的寿命。所以也被人称为“长生不老的水母”。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返老还童”。
五、科学探讨
在2010年,Ma & Yang在其发表在网络刊物《自然与科学》(Nature and Science)上的一篇介绍灯塔水母的文章中,煞有介事地将其称为“不会死亡的动物”。文章称,灯塔水母只有5毫米长,可以从成熟期阶段“轮回”到幼年的水螅状态重新生长,这样它便拥有没有界限的生命。研究者们相信,灯塔水母是通过依附在大船船底,“畅游”了彼此交汇的大洋。
一、寿命最长的鼠
水豚,可活10年左右。
二、水豚相关
1、简介
水豚(学名:Hydrochoerus hydrochaeris):是一种半水栖的食草动物,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啮齿动物。躯体巨大,体长1-1.3米,肩高0.5米左右,体重27-50千克,体粗笨,头大,颈短,尾短,耳小而圆,眼的位置较接近顶部,鼻吻部异常膨大,末端粗钝,雄性成体的鼻吻部有一高起的裸露部位,内有肥大的脂肪腺体,上唇肥大,中裂为两瓣。
2、繁殖方式
水豚是生活在水中的伴侣。雌性通常每年产一窝,在雨季结束时进入繁殖季。旱季时集群,平时以家庭为单位分成小群体。每个单位都有一个雄性,几个雌性和孩子。水豚是很难成活的动物。初生的小水豚只有三分之一能活过一年。水豚在水中交配,孕期约150天,通常每胎产1-8仔,每年产一胎。
3、种族现状
委内瑞拉人爱吃水豚肉。早在18世纪,西班牙移民在南美大草原上建立养牛场时就开始用猎枪捕猎水豚,屠宰后在胭体内放盐,悬挂在阳光下风干。由于罗马天主教在复活节前一周禁食红肉(指牛、羊肉等),水豚肉成了当时的热门货。到20世纪中叶,复活节前一周吃水豚肉已成为民族习惯,致使野生水豚被捕杀得所剩无几。
三、生活习性
1、家族集群
栖息于植物繁茂的沼泽地中。多以家族集群,每群不超过20头。喜晨昏活动,但由于人类的猎杀,多转为夜间活动。不挖洞穴。植食性。性喜静,行动迟缓,但遇到危险则迅速跳进水中逃跑。善游泳和潜水。每年繁殖1次,产2-8仔,初生仔重约1千克。寿命8-10年。主要天敌为美洲豹和鳄。皮下脂肪含碘量较高,可做药用。
2、分布
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巴西南部、玻利维亚、阿根廷北部、哥伦比亚东南部、委内瑞拉和巴拉圭。
3、善于潜水
水豚一生逗留在水边,潜水的“本领”很好,有时把鼻孔、耳眼露出水面,呼吸空气,观察外界情况。水豚不筑洞窟,在现成的浅窝内休息;如栖息地受警扰时,则昼伏夜出躲在树丛中,在陆地奔走时,如马奔,被迫急就跳入水中。水豚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觅食上。
4、性情温和
水豚是一个社会性的种类,多以家族集群,通常10至30个个体,包括上个占主导的雄性,一个或更多的雌性,年轻的在不同年龄段的一个或多个从属雄性。集群大小取决于栖息地,并在旱季几个小群可能聚集在同一个萎缩的池塘附近,形成多达100个以上的动物临时聚集群。水豚性情温和,极少与同类相争,也少与其它动物搏斗,靠机警及逃躲求生。捕捉后易饲养。
5、不爱运动
性喜静,不爱戏耍,行动迟缓,但遇到危险则迅速跳进水中逃跑。善游泳和潜水,游泳时仅鼻孔、眼、耳露出水面。在水下能潜游较远距离,或将鼻孔露出水面,长时间隐匿在水生植物中不动。水豚和河马一样,一遇危险就逃入水中,躲避敌害;美洲豹和鳄是它主要的敌人。
6、食物
水豚吃水生植物、芦苇、树皮等,有时爬上陆地偷吃蔬果、稻米、甘蔗,被人们视为害兽之一。主要吃野生的水生植物,水葫芦以及其他植物,有时混在家畜群中吃牧草,偶尔也吃水稻、甘蔗、各种瓜类和啃咬小树嫩皮。常站在齐腰深的水中吃水生植物。
四、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一、寿命最长的恐龙
腕龙,可活300年左右。
二、简介
1、体型身材
腕龙是地球上出现过的最大和最重的恐龙,它以拥有巨大的前肢和像长颈鹿样的长颈而闻名。在挖掘出来的有完整骨架的恐龙中,腕龙是最高的,它可以像起重机一样伸长脖子,从四层楼高的大树上扯下叶子,或低头用凿子一样的牙齿撕碎低矮的蕨类植物。
2、所属时代
这类恐龙在侏罗纪时期数量非常巨大,我们在欧洲、北美洲、非洲、亚洲都发现了它们的化石。它们和大多数蜥脚类恐龙一样以群居方式生活。
三、生活习性
1、群居生活
腕龙和其他蜥脚类恐龙的区别是:它的前肢比后肢粗壮,牙齿的形状也很特别。这类恐龙在侏罗纪时期数量非常巨大,我们在欧洲、北美洲、非洲、亚洲都发现了它们的化石。它们和大多数蜥脚类恐龙一样以群居方式生活。
2、食物
腕龙生活于侏罗纪晚期的北美洲,还有白垩纪早期的东非,是高胸腕龙类恐龙中的一个特殊成员。腕龙的牙齿长得像勺子,很大很平,边缘锋利,可以夹断嫩树枝。腕龙不能细致地采食树叶,而是很粗率地把树叶和小树枝一起吃到嘴里,它们一天要吃1吨多重的食物,胃口相当了得。
3、身材
腕龙是最稀有的恐龙中的一种。它的前肢比后肢长,也比后肢粗壮。它的脖子很直,头抬得高高的,它的外形和其他蜥脚类恐龙不太一样,这使它看上去很像现在的长颈鹿。
4、冷血动物
一些科学家曾经计算过,腕龙的心脏必须达到3吨重才能将血液输送到头部。这么大的心脏实在让人难以想象,所以他们认为,腕龙应该属于冷血动物。它的体形这么大,要想保持体温恒定不变太难了。
5、得名原因
腕龙生活于侏罗纪时期,属蜥脚类恐龙。它们的身长达到26米,高12~16米,体重30吨左右,是目前发掘出来的具有完整骨架的恐龙中最高的,同时也是地球上出现过的最大最重的恐龙。它们的最大特征就是长着巨大的前肢,这也是它们被称为“腕龙”的原因。
四、形态特征
1、头部
腕龙的头部非常小,是一种智商不高的恐龙。它们的鼻孔长在头顶上,是个丘状突起物。它们有发达的颌部,上下共有52颗牙齿。牙齿平直而锋利,可轻松地咬断嫩松枝。长长的脖子还能让它们吃到其他恐龙无法吃到的高处的树叶,满足它们因身体庞大而惊人的食量。腕龙走路时四肢着地,巨大的身躯完全靠粗壮的四肢来支撑。
2、身体的内部
腕龙全身的骨骼包括了高骨、13节颈部脊椎骨、11或12节背部脊椎骨,以及由5节尾部脊椎骨愈合相连的臀部。此外,有些古生物学家认为腕龙有一个巨大的心脏,不断将血液通过其颈部输入头部。一些古生物学家甚至认为,为了把血液输遍全身,腕龙也许会有好几个心脏。
3、柱状的四肢
腕龙庞大的身躯依靠其粗壮的四肢来支撑。腕龙的颈部太长了,重量也很可观,只有较长的前肢才能帮助它撑起细长的颈部,所以它的前肢比后肢要长,以致它的肩部耸起,离地大约有5.8米。当它抬起头去吃树梢上的叶片时,头部离地面大约有12米,整个身体沿肩部向后倾斜,这种情况在长颈鹿身上也能看到。
一、寿命最长的狗
藏獒,可活20年左右。
二、简介
藏獒(英语:Tibetan Mastiff),又名西藏獒犬,属獒犬类,是一种体型较大性格凶猛的犬。其毛色多为铁包金、黄色、黑色(黑色并不是纯黑,而是在胸部、四肢略有白毛)等,原产于青藏高原。它气质刚强,尊贵而高傲,力量强大,动作敏捷矫健,耐力较差,幼犬在成年以前记忆力较差。本品种的典型特征是警觉性高,领地意识极强,对主人极为忠诚,在领地内对陌生人有强烈敌意,善于保护主人及其财物。
三、生活习性
1、天性
藏獒有忠心护主的天性,不仅是游牧民族的最佳保护犬,同时也被认定是国王、部落首长的最佳护卫犬。藏獒体格高大,性格刚毅,力大勇猛,野性尚存。
2、体型
藏獒身长约120厘米,体毛粗硬,丰厚,外层披毛不太长,底毛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则浓密且软如羊毛,耐寒冷,能在冰雪中安然入睡。
3、性情凶猛
而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则非常稀少。护领地,护食物,善攻击,对陌生人有强烈敌意;虽然对主人极为亲热,但在人类生活区对公众构成严重威胁。世界最凶猛的犬种。
四、繁殖方式
1、发情
藏獒每年发情一次,多在九月中下旬至十二月底。初情母犬发情持续时间较长,部分个体1月份上旬发情,一般需20-30天,而老龄犬持续时间较短,从发情开始到结束持续约9-21天。
2、选种
选用良种犬交配和繁殖,使犬的优秀品质在它们的后代身上得到巩固和发展,使人们不希望的缺点在它们后代身上逐渐消失,这是选种的目的。
3、性成熟
性成熟的犬每年发情两次。春季发情期在3~5月,秋季发情期在9—11月,两次发情间隔约6个月。就母犬来说,母犬发情以母犬阴道流血为标志:阴道流血一般持续21天左右,但老龄母犬发情期阴道流血可能稍短一两天。
4、配种
根据观察研究和养犬实践证明:发育正常母犬的发情期共21天,母犬发情的第10天至第13天是最佳的配种日配种母犬最易受孕。所以一般在母犬发情的第10天进行首次交配,以后每天交配1次,连续交配4次,最后1次交配是母犬发情的第13天;或在母犬发情第10天首次交配,以后每隔1天交配1次,在最佳配种日交配2次。
5、孕犬的饲养管理
母犬的怀胎期为58~65天,平均62天。其中,大型犬和中型犬的孕期约63天,哈巴狗等小型犬的孕期约60天。为了保证繁殖的后代品种纯正,母犬配种后的最初几天,不许该母犬接近其他品种的公犬,以免所产子代不纯。
五、训犬注意事项
犬的情绪在一般情况下是平静的,或者说是平淡的,但外界的刺激可使犬的情绪兴奋或特别兴奋。犬的情绪总的来说不外喜、怒、哀、乐和恐惧,细心的主人,会从平时的观察中体察出来、就是刚买来的训成犬,经有经验的养犬者在10~15天的饲养观察中,也能了解它的不同情绪。犬表示情绪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动作行为表示,一种是用吠声“语言”表示。
六、自身保护
犬是畜生,再有灵性的犬也是畜生,因此,不但训练警犬学习逮捕本领时,助训员要穿好防护衣,平时养犬训犬时也必须随时注意自身的安全防护,不要被犬咬伤或衔伤。
【眼睛最美丽的美女】-眼睛最美丽的十 眼睛最美丽的十大美女,眼睛最美丽的十大美女明星...
【十大女学霸美女】--各国十大女学霸美 【十大女学霸美女】--各国十大女学霸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