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1000网

【河流之最】

发布时间:2020-01-10 / 作者:问答网整理 / 阅读:68次

世界河流之最记录,包括世界上最长、最大、最高海拔、最深等多项常见世界河流之最。

目录
    河流之最,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是什么?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

    一、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

    雅鲁藏布江。流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二、简介
    1、中文名 
    雅鲁藏布江。

    2、主要支流 
    帕隆藏布、雅砻河、拉萨河、多雄藏布、年楚河、尼洋河。

    3、流经地区 
    中国、孟加拉国、印度。

    4、英文名称 
    Brahmaputra。

    5、所属水系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

    6、落差 
    5475米。

    7、河长 
    2057公里(中国境内)。

    8、地理位置 
    南亚。

    9、发源地 
    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玛央宗冰川。

    10、流域面积 
    24.6万平方公里。

    11、主体民族 
    藏族、门巴族、珞巴族。

    12、别称 
    央恰布藏布。

    13、平均流量 
    1654亿立方米。

    三、历史变迁

    1、名称由来
    雅鲁藏布江,在古代藏文中称央恰布藏布,意为从最高顶峰上流下来的水。它的源流有三支:北支发源于冈底斯山脉,叫马容藏布;中支叫切马容冬,因常年水量较大,被认为是雅鲁藏布江的主要河源;南一支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叫库比藏布,该支流每年夏季水量较大。藏语马河之意;或叫马藏藏布,藏语为母河之意。拉孜地区叫羊确藏布。拉孜以西,雅鲁藏布江统称达卓喀布,藏语意为从好马的嘴里流出来的水。

    2、历史沿革
    (1)、新石器时代
    雅鲁藏布江孕育出的远古文化源远流长,其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以林芝、墨脱为代表。在林芝县和墨脱县曾采集到石器、陶片、斧、锛、凿等类遗物。

    (2)、新石器时代晚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西藏各地形成了许多部落。公元前3世纪左右,聂赤赞普作为雅砻部落的首领第一次以赞普(意为王)的身份出现在西藏历史上,建立了部落奴隶制的吐蕃王国。

    (3)、汉藏文化
    雅鲁藏布江不仅是西藏文明诞生和发展的摇篮,也是汉藏文化交流的见证人。汉、藏交流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是文成公主和蕃、金城公主西嫁与唐蕃会盟碑三件大事。它们充分说明了汉、藏人民及其文化各具特点又相互影响融合的血肉关系。

    (4)、佛教
    藏族崇佛教普遍而又诚笃。崇佛信教,必有寺庙。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寺庙林立,无论是在峡谷溪涧之旁,还是深山野岭之中,都可听到悠悠的古刹钟声。在众多的寺庙宫观中,布达拉宫与扎什伦布寺,是最有代表性的。

    (5)、天河
    雅鲁藏布江流域富饶美丽,它哺育着两岸肥沃的土地,它是藏族人民文化的摇篮。作为一条“天河”,雅鲁藏布江给西藏人民带来的不仅仅是过去,更是光辉灿烂的未来。

    四、干流概况

    1、源头
    雅鲁藏布江:源头是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rje ma g.yang vdzoms),上游称马泉河(rta mchog kha vbab),自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流经米林后,于墨脱以北切穿喜马拉雅山,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形成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之后在巴昔卡出中国实际控制线(即麦克马洪线),经过藏南地区之后进入印度阿萨姆邦,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进入孟加拉国以后称为贾木纳河,在孟加拉国境内与恒河相汇,最后注入孟加拉湾,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

    2、干流走向
    东北后改向南行,在珞瑜地区出境流入印度后,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孟加拉国后,改称贾木纳河,在其境内与恒河相汇后,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全长2104千米,西藏境内河长2 057千米,总落差5 435米,平均坡降位居中国境内各大河流之首。流域呈东西向狭长形,东西最大长度1450余千米,南北最大宽度290千米,平均海拔约4500米。

    3、地理环境
    (1)、源头
    雅鲁藏布江的南面耸立着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喜马拉雅山,北面为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北之间为藏南谷地,藏语称之为“罗卡”,意为“南方”,谷地呈一东西走向的宽阔低缓地带,雅鲁藏布江就静静地躺在这一谷地里。与谷地的地貌相一致,雅鲁藏布江流域东西狭长,南北窄短。东西最大长度约1500公里,而南北最大宽度只有290公里。

    (2)、上游
    从杰马央宗冰川的末端至里孜为上游段,河长268公里,集水面积265700平方公里,河谷宽达1~10公里。桑木张以下河段称马泉河,平均海拔5200米以上。水流平缓,江心湖和汊流发育,两岸大片沼泽地内栖息着许多水鸟。马泉河穿行在南面的喜马拉雅山和北面的冈底斯山之间,谷地开阔,一般都有10~30公里。

    (3)、中游
    从里孜到派乡为中游段,河长1293公里,集水面积163951平方公里,两岸支流众多。这里海拔已降到4500米以下。中游河段呈宽窄相间的串珠状。在宽谷段,谷底宽达2~8公里,水面宽100~200米,有河漫滩,也有高出水面10~120米的阶地。水流平缓,河道平均坡降1‰以下。站在两侧山地俯瞰宽谷,但见蓝绿色的江面和金光灿灿的沙洲相间,构成特有的辫状水系。

    (4)、下游
    派镇到巴昔卡附近为下游段,河长496公里,集水面积49959平方公里。河流从米林县里龙附近开始逐渐折向东北流,经派乡转为北东流向至帕隆藏布汇入后,骤然急转南流进入连续高山峡谷段,经巴昔卡流入印度。在大拐弯顶部两侧,有海拔7294米的加拉白垒峰和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从南迦巴瓦峰到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的雅鲁藏布江的水面垂直高差达到7667米,可称为世界上切割最深的峡谷段。

    五、水文特征
    1、下游地区
    雅鲁藏布江流域下游地区高温多雨,巴昔卡附近年均降雨量超过4000毫米,个别地区达到5000毫米,是中国降水量最多的地区。

    2、中游地区
    中游地区属于高原温带气候,年降水量多在300~600毫米。

    3、上游地区
    上游地区谷地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小,年内分配很不均匀。

    4、全年降水
    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达到全年降水量的50%~80%。月均最高温度出现在6月,下游地区多出现在7月,月均温度最低出现在1月。下游地区巴昔卡一带的年径流深可达3000毫米以上,而上游地区则不足100毫米。径流的年际变化小,年内分配不均匀。

    5、冰雪融水
    降水最多的月份,其冰雪融水补给河流的水量也大。此外,该流域还具有枯水期水量较大、悬移质泥沙含量少、河水温度低、河水矿化度小、总硬度低等特点。

    六、流域概况
    1、综述
    全长2900 km,流域面积61.7万km。中国境内河长2057 km,流域面积24万km。源头海拔5590 m,流出国境处为155 m。干流在拉孜以上为上游,河床海拔在3950 m以上,为高寒河谷地带;拉孜到米林县派乡为中游,河谷宽阔,气候温和,支流众多,水利条件好,是西藏农业最发达地区;派乡以下为下游,其中中国境内河道穿行于高山峡谷之中,河岸陡峻,入印度境逐步进入平原和三角洲。

    2、经济概况
    雅鲁藏布江是西藏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其干流和五大支流的天然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13亿千瓦,仅次于长江流域,占西藏理论水能蕴藏量的56.22%,其中可开发量为4 837.14万千瓦,占境内可开发量的80.96%。雅鲁藏布江峡谷地形适合建筑水坝,拦洪蓄水。雅鲁藏布大峡谷水能蕴藏量最大,水能理论蕴藏量为5 576万千瓦,占西藏总水能理论蕴藏量的25%以上。

    3、生态保护
    雅鲁藏布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使得湿地萎缩、草场退化、沙漠化面积增大,源头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下降。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批准雅鲁藏布江源头生态功能保护区作为第二批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试点,自治区环境保护局编制了《雅鲁藏布江源头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规划了雅鲁藏布江源头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和保护的总体布局。

    七、治理开发

    1、水能蕴藏量
    雅鲁藏布江水能蕴藏量在中国仅次于长江。按平均流量估算,仅干流及五大支流的天然水能蕴藏量为9,000多万千瓦。雅鲁藏布江支流众多,其中集水面积大于2000平方公里的有14条,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有5条,即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帕隆藏布。其中拉萨河河流最长、集水面积最大;帕隆藏布年径流量最大。

    2、藏木水电站
    位于雅鲁藏布江干流中游下段的藏木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1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25.007亿千瓦时,已于2010年9月27日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11月18日截流成功,已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

    3、邻里纷争
    (1)、综述
    由于雅鲁藏布江流经中国、印度、孟加拉国三个国家,这次电站建设也引起了另外两个国家的关注。

    (2)、重要的国际河流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西藏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上游称为马泉河。由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经巴昔卡出中国境。

    (3)、印度的担心
    印度一直没有必要地担心中国在雅鲁藏布江上建设水利工程。2006年,印度传言中国计划在雅鲁藏布江上游建坝,将江水引入黄河流域,覆盖中国的陕西、河北、北京和天津等地,以缓解这些地区的缺水状况。印度担心这一工程如果实施,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大部分水源将被切断。

    4、文明集中地
    雅鲁藏布江依照自然条件和河谷形态,分为河源区、上游、中游和下游,由于地区差异,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文化。雅鲁藏布江上游基本属于游牧区,由于这一地区人烟稀少,茫茫草地就成为藏羚羊、牦牛等动物的乐园。

    5、旅游开发
    大峡谷腹地扎曲村,是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标志性景点。在扎曲村的观景点主体江段,雅鲁藏布江成马蹄形穿过峡谷地带,峡谷垂直高差超过1000米,让人不得不感叹世界的雄奇。

    河流之最,世界最深的河流是什么?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最深的河流

    一、世界最深的河流

    刚果河,非洲刚果河是世界上最深的河流,平均深度在200米左右。

    二、简介
    1、中文名称
    刚果河。

    2、英文名称
    The Congo River。

    3、别称
    扎伊尔河。

    4、所属水系
    大西洋水系。

    5、地理位置
    非洲中西部。

    6、流经地区
    刚果盆地。

    7、发源地
    谦比西河。

    8、主要支流
    乌班吉河、开赛河等。

    9、河长
    4700千米。

    10、河流面积
    401万平方千米。

    11、平均流量
    4.1万立方米秒(河口),最大流量达每秒8万立方米。

    12、流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13、河口
    几内亚湾。

    14、地位
    刚果的母亲河。

    三、人文历史

    1、非洲王国时代
    早在公元前后,班图人就在刚果河下游聚居,逐渐发展成为中南部非洲的主要势力,征服并排挤科伊桑人和俾格米人。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下游地区出现刚果王国,控制了河口地区,刚果河因此得名。1482年葡萄牙人迪亚哥·加奥首次到达刚果河入海口。在葡萄牙传教士的努力下,刚果王国接受了天主教,定都于圣萨尔瓦多,逐渐成为葡萄牙的保护国。18世纪后,刚果王国崩溃。

    2、探险时代
    自从1482年葡萄牙航海家康(Diogo Cao)发现刚果河口以来,欧洲探险家们对刚果河起源问题颇费踌躇。其实相当肯定的是,在威尔斯探险家史坦利于1877年到达之前,17世纪的某些嘉布遣会传教士就已到达过马莱博湖岸。1816年,英国的一支探险队沿着刚果河最远上达基桑加尼。美国记者、英国人亨利·斯坦利是第一个沿河走完全程的西方人

    3、殖民时代
    随着斯坦利的探险,刚果河流域被法国、德国、比利时和葡萄牙瓜划分,直到民族独立。

    四、主要支流

    1、综述
    刚果河支流密布,沿途接纳的主要支流,右岸有:卢库加(Lukuga)河、卢阿马(Luama)河、埃利拉(Elila)河、乌林迪(Ulindi)河、洛瓦(Lowa)河、阿鲁维米(Aruwimi)河、伊廷比里(himbiri)河、蒙加拉(Mongala)河、乌班吉(Oubangi)河、桑加(Sangha)河等;左岸有洛马米(Lomami)河、卢隆加(Lulonga)河、鲁基(Ruki)河、开赛(Kasai)河、因基西(Inkisi)河等。

    2、右岸支流
    (1)、综述
    卢库加河、卢阿马河、埃利拉河、乌林迪河和洛瓦河为刚果河上游卢阿拉巴河段的右岸支流,均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卢库加河长350千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千米,源自坦噶尼喀湖。

    (2)、阿鲁维米河
    阿鲁维米河是刚果河右岸支流,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河长约1300千米,流域面积11.6万平方千米,上游河段称伊图里(1turi)河,发源于艾伯特湖以西的蓝山。

    (3)乌班吉河
    乌班吉河是刚果河右岸最大支流,是刚果民主共和国与中非共和国和刚果共和国的边界河流,由姆博穆(Mbomou)河与韦莱(Uele)河汇流而成。其中姆博穆河全长724千米,流域面积25万平方千米。若从韦莱河源算起,乌班吉河全长2300千米,流域面积77.3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7500立方米/秒,径流量2365亿立方米。

    (4)、桑加河
    桑加河是刚果河的右岸支流, 由曼贝雷(Manbere)河与卡代(Kadei)河汇流而成,从卡代河源汁起全长约1300千米,流域面积20万平方千米,流经中非共和国和刚果共和国,部分河段为刚果共和国与喀麦隆的界河,于莫萨卡附近注入刚果河。

    3、左岸支流
    (1)、洛马米河
    洛马米河是刚果河左岸支流,发源于卡坦加高原,河长约1448千米,流域面积11万平方千米,河流深切形成许多瀑布。

    (2)、卢隆加河
    卢隆加河是刚果河左岸支流,由洛波里(Lopori)河与马林加(Maringa)河汇流而成,从两河汇口算起河长180千米;从洛波里河源计起全长约1000千米,流域面积7.7万平方千米。河口至巴桑库苏180千米河段全年通航;洛波里河河口至辛巴454千米河段通航;马林加河河口至贝福里408千米河段可通航。

    (3)、鲁基河
    鲁基河是刚果河左岸支流,由布西拉(Buslra)河(源流有楚阿帕(Tsuapa)河、洛梅拉(Lomela)河和萨隆加(Salonga)河)与蒙博约(Momboyo)河(上游段称卢伊拉卡(Luilaka)河)汇流而成。汇口以下于流长105千米,自楚阿帕河河源起至鲁基河的河口全长约1200公里,流域面积17.4万平方千米。以雨水为主要孙给,最大流量发生在每年10-12月和4-6月。鲁基河一布西拉河一楚阿帕河1108千米河段可通航。

    (4)、开赛河
    开赛河是刚果河左岸最大支流,发源于安哥拉的隆达高原。自河源向东北流,然后向北流(卢奥与卡米通比间为安哥拉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界河),再向西北流,于夸穆特附近注人刚果河。河流全长1940千米,流域面积90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9950立方米/秒,径流量3137亿立方米。

    4、湖泊
    刚果河流域有许多大湖泊,如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班韦乌卢湖、姆韦鲁湖、利奥波德二世湖<马伊思东贝湖)、通巴湖等。坦噶尼喀湖是上述湖泊中最大的湖,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坦桑尼亚、赞比亚和布隆迪边界处,长650千米,宽40-80千米,面积3.4万平方千米,最大水深1470米(仅次于贝加尔湖,深度居世界第二。

    五、地形地貌
    1、刚果盆地
    刚果河流域地处非洲赤道地区著名的刚果盆地,呈典型的盆状,盆底海拔300-500米,周围为500-1500米的高原和山地。高原山地与盆底之间形成许多陡坡和悬崖,河流在这些地段形成一系列瀑布。例如,刚果河上游的金杜一孔戈洛瀑布群和博约马瀑布;下游的利文斯顿瀑布群。北起撒哈拉沙漠,南、西至大西洋,东面则与东非各湖区为界的各种不同的地理洼陷中,刚果河流域最为与众不同。

    2、中心洼地
    这个流域中各支流呈扇形网沿著同心坡向下流去,这些坡则包围著一个中心洼地。流域本身南北长1900千米以上,西从大西洋东至尼罗-刚果分水线也有相同的距离。刚果流域的中心部分是一个大洼地,中有第四纪冲积物覆在厚厚的大陆原始沉积物上,主要含砂和砂岩。刚果河体系从其源头至河口有3个不同的部分:刚果上游,刚果中游和刚果下游。

    3、基桑加尼
    基桑加尼(旧称斯坦利维尔〔Stanleyville〕)恰好位于博约马瀑布的下游(这是一系列7个大瀑布的总称),标志著可航行的刚果河上游的真正起始点。河的这一中间部分平稳地流过1600千米馀进入离金沙萨约35千米处。河道起初较窄,但很快宽阔起来,之後中游处则有许多岛屿。再由此向前,除了极少数的狭窄部分外,刚果河分成几个通道,中隔成串的小岛。

    4、马莱博湖
    在离开水道时,刚果河分成两个支流形成马莱博湖,该湖标志著刚果河中游的结束。接下来的下游立即出现河道最後一段的第一道瀑布。大瀑布和急流形成两个系列,由相当平静的中心河段所分开。刚果的河口始于马塔迪,这是急流的下游,结束了内陆的刚果河:河口全长134千米,形成安哥拉和刚果(金)的边界线。

    六、气候特点
    1、降雨量
    刚果河上游河段年平均降雨量约1300毫米,年平均径流深约200毫米,在全流域属少水区。中游地区气候湿润,年雨量1500-2000毫米,年径流深约500毫米,盆地中心年径流深可达1000毫米,是全流域的多水区。刚果河有较正常的流量,全年有雨水供应。在布拉萨和金沙萨,河的水文变化特征是每年年终为主要最高峰,5月是次要高峰,7月则为大低潮,3和4月则为次低潮。

    2、水文
    实际上,刚果河下游的水文变化代表了延及赤道两侧20°纬度,约2,250千米距离之内的气候影响。刚果流域大得没有一个单一的气象情势能扰乱其缓慢的水涨水落的运动。但是每年的波动可能有剧烈的变化,当在正常情况下同时到达的各条支流的洪水不同到达时,河水就会暴涨。

    3、湿度
    全年的湿度一直很高,年降雨量达1700毫米,并且降雨时间相当有规律;即使在最干旱月份,降雨量总计也有75毫米以上。全年温度也一律很高,每日很少有变化。平均温度24℃。流域的最北部,即在中非共和国境内年降雨量仅200-400毫米,比近赤道之处者少;但是干旱季节可持续4-5个月,一年只有一次降雨高峰,即在夏季。流域的最南部,在萨巴(Shaba)区域,旱季和湿季的时间长短差不多相等,年降雨量约125毫米。

    七、水文特征
    1、支流众多
    刚果河支流众多,河网稠密,干流绕行于刚果盆地边缘地带,形成一个向北突出的大弧形,并两次穿越赤道,水量丰富的众多支流从赤道两侧相继汇入,使刚果河常年流量大而稳定,具有典型的赤道多雨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2、平均流量
    平均流量从夏季的3万立方米/秒至冬季的5.7万立方米/秒。从20世纪初所作的连续观测获得的最小流量为2万立方米/秒,而特大洪水流量为8万立方米/秒,平均流量为4.2万立方米/秒。如在金沙萨,刚果河的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为3:1,是世界大河中流量变化最小的河流之一。

    3、洪水期
    但是,由于赤道南北流域范围大小不同,以及支流水量多少和洪水期有异,因而刚果河的水量一年之中仍有涨落,而且上、中、下游的情况有所不同。上游流量最大的时期是9-10月,中下游一年有两次洪峰,第一次在5月,由右岸支流洪水形成;第二次在12月,由左岸支流洪水形成。左岸支流流域面积大,水量也较右岸支流大,故第二次洪水大于第一次洪水。

    八、治理开发

    1、电力工程
    (1)、上游地势平坦
    刚果河上游地势平坦,水流和缓,宜于通航,干支流通航里程约2万千米,其中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1.25万公里,有1000多千米全年可通航800-1100t驳船。刚果河流域以刚果民主共和国为主,其国土面积除极小部分外均在刚果河流域内。

    (2)、装机容量
    刚果民主共和国全国可开发装机容量1.2亿千瓦,年发电量7740亿千瓦时。从海拔270米的金沙萨开始,至马塔迪一段,河床狭窄,两岸陡立,水流湍急,最大水深达150米,落差约280米,且水流变化很有规律,这对开发水电极为有利。

    (3)、3级大型水电站
    共规划了3级大型水电站,第1级为皮奥卡水电站,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刚果共和国边界;第2级大英加和第3级马塔迪都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皮奥卡水电站利用水头80米。计划装机30台,总容量2200万千瓦,年发电量1770亿千瓦时,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刚果共和国各得一半。马塔迪水电站利用水头50米,计划装机36台,总容量1200万千瓦,年发电量870亿千瓦时。

    (4)、英加急滩段
    其中英加急滩段,在25公里内落差100米,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集中的河段。鉴于落差集中,又有可利用的废弃老河床,因此可以逐步开发下游英加地区的全部水能资源;在开发水电的同时,也可使中非航道与大西洋连接起来,发展水运。

    2、已建工程
    (1)、水电站
    70年代建成的2个水电站一英加1号和2号,是第一阶段工程。这一阶段利用离刚果河不远的老河床进行工程建设。位于英加河湾上游右岸的恩科科洛河谷可以用作l号电站的引水渠,通过这条古河叉道可从主流引取2000-3000m³/s的流量。松戈大坝位于河谷下游末端,坝后为1号电站,坝右岸河谷为2号电站提供了一个进水口,2号电站位于英加河湾下游,刚果河右岸岸坡上。

    (2)、松戈大坝
    松戈大坝的蓄水可供2座电站运行的需要。该坝为混凝土坝,最大坝高52.5米,坝顶长550米左右,大坝由3部分组成,中间为进水口的6个坝块,两侧为非溢流坝块,右侧10个、左侧15个,在非溢流坝块的两端则为高度小于20米的重力坝段,右翼拐向下游,并作为2号电站引水渠的边墩。

    (3)、英加电站
    英加l号电站于1972年投入运行,正常水头50米,引用流量140m³/s,装机6台,容量35万千瓦,保证出力30万千瓦,发电量24亿千瓦时。英加2号电站于1981年投产,水轮机平均水头56.2米,最大水头62.5米,引用流量315m³/s,电站装机u台,留l台备用,容量140万千瓦,保证出力110万千瓦,发电量96亿千瓦时。

    3、开发计划
    (1)、第二阶段计划
    第二阶段计划是继续使用上游的松戈水库,并修建英加3号电站,英加3号可根据用电增长情况分建英加3A、英加3B和英加3C三个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130万、90万千瓦和120万千瓦。

    (2)、英加水电站
    英加1号、2号、3号水电站群都是利用右岸与河道平行的恩科科洛山谷,采用无坝引水方式,引用流量根据电站投入运行情况而逐渐增大。由于不在干流上筑坝,投资较小且便于分期开发。这两个阶段的5个水电站全部建成后,亦仅利用英加地区全部水能资源的15%。

    (3)、全面开发阶段
    规划的第三阶段是全面开发阶段,即拦截刚果河,利用其流量和水头的全部水资源,修建大英加工程。这是一座巨型电站,装机容量52×75万千瓦,共3900万千瓦,居世界未来第一位。这就是“大英加”方案,枢纽包括以下主要建筑物(初步设计):亡游工程;发电引水路线;下游工程。

    4、大英加工程建成后
    大英加工程建成后,年发电量为3000亿千瓦时,将以400kV的交流电进行输送。鉴于资金以及将来在该地区消耗大量电力的工业配置问题,该方案施工的选择与期限尚未决定。此外,刚果民主共和国在刚果河各支流上修建了20余座中、小型水电站,共计装机101万kW。刚果共和国在刚果河流域内可开发的装机容量约1800万千瓦,年发电量1100亿千瓦时。

    河流之最,世界最大的人工运河是什么?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最大的人工运河

    一、世界最大的人工运河

    京杭大运河,世界上最大的人工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

    二、简介
    1、中文名
    京杭大运河。

    2、所属地区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

    3、主要港口
    天津港、临清港、济宁港、滕州港、宿州港。

    4、别名
    京杭运河。

    5、地理位置
    中国东部。

    6、主要港口
    徐州港、扬州港、镇江港、杭州港。

    7、总长度
    约1794公里。

    三、历史
    1、背景
    (1)、始建于春秋时期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例如吴王夫差命人开凿邗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运送军队北伐齐国,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开凿的鸿沟,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2)、隋王朝
    隋王朝在天下统一后即做出了贯通南北运河的决定,其动机已超越了服务军事行动的目的,因为此时天下已统一。隋开运河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北方的经济比南方进步。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400多年的混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与此相比,南方经济获得迅猛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3)、隋定都长安
    隋统一全国后,格外重视这个地区,但隋定都长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随经济重心的发展变化南移。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长安需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需要南方粮食物资供应北方,不论是中央朝廷还是官僚贵族或是北方边境。同时,长时期的分裂阻断社会南北经济的交流,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到这一时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经济加强联系。

    (4)、开凿运河
    隋开运河不仅仅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也有政治方面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门阀世族大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力量相当强大。隋统一后,他们仍依恃其强大的势力,企图与中央政权抗衡。这一尖锐矛盾在江南地区一直存在,使隋政权面临严重威胁,隋统治者要实施对南方的有效统治,贯通南北运河势在必行。同时,北部边境少数民族政权对隋亦是大患,隋王朝派出大量军队驻扎边境,这些军队仅靠屯田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江淮和中原粮饷供应。路途遥远,开凿运河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修复改道
    隋以后的历朝历代,至清朝后期,无论是大一统时期政权,还是分裂时期的政权,都注重运河的疏凿与完善,其动机无外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充分利用运河漕运。以运河为基础,建立庞大而复杂的漕运体系,将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输往都城所在地,成了中华大地统治者主要手段之一。运河的修复改道,其缘由亦是现实中运河常常的淤堵以及不同政权的都城位置变化。至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成为南北水运干线。

    (6)、漕运
    运河是由统治者主导开凿整修而成,统治者们集合庞大的人力、物力开凿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漕运。运河是为了实实在在的漕运目的而生的,漕运是封建王朝的生命支持与动力供应系统,维持王朝的生命延续。由于海运的海盗、风浪等问题难以解决,在漕运史上运河水运是主要首选方案。开凿运河是一件名符其实的功在当代、利在万秋的伟举,对修造者而言,其功效时隔不久就能显现,给王朝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历朝历代有见识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运河的修造。

    2、建设
    (1)、综述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最后一次的兴修完成才称作“京杭大运河”。

    (2)、春秋末期
    胥溪、胥浦是大运河最早成形的一段,是运河的萌芽时期,相传是以吴国大夫伍子胥之名命名。当时统治长江下游一带的吴国君主夫差,在吴国早已攻克楚国、越国之后,挡在他面前的只有齐国,夫差为了北伐齐国,争夺中原霸主地位,他调集民夫开挖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即今里运河),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全长170公里,把长江水引入淮河,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运河就是为水上运输而生的。

    (3)、隋唐时期
    “隋唐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广通渠,从长安至潼关东通黄河。以渭水为主要水源;通济渠,从洛阳沟通黄、淮两大河流的水运;山阳渎,北起淮水南岸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径直向南,到江都(今扬州市)西南接长江;永济渠,在黄河以北。从洛阳对岸的沁河口向北,直通涿郡(今北京市境)。

    (4)、元明清时期
    在十三世纪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了使南北相连,不再绕道洛阳,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元朝花了10年时间,先后开挖了“洛州河”和“会通河”,把天津至江苏清江之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连接起来,清江以南接邗沟和江南运河,直达杭州。而北京与天津之间,原有运河已废,又新修“通惠河”。

    (5)、近现代
    1842年,英军在鸦片战争中决胜的一战,就是夺取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镇江,封锁漕运,使道光皇帝迅速作出求和的决定,不久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1853年后,太平天国占据南京和安徽沿江一带十多年,运河漕运被迫中断。战争极其惨烈,期间沿线主要城市都遭受重创,部分甚至全部焚毁。

    3、运用
    京杭大运河贯通之后以其特有的沟通功能将全国的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连接在一起,将不同江河流域的生产区域联系在一起。封建王朝当权者以它为基础建立了将各地物资输往都城的历时千年的漕运体系,维持着王朝的生命。

    四、地理

    1、水系
    (1)、京杭大运河全长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马运河(81.3千米)的22倍。

    (2)、流域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东省德州市、临清市、聊城市、济宁市、滕州市、微山县,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杭州市20个市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3)、四个节点
    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复杂,流向总体概括为四个节点、两种流向:节点1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流;节点1与节点2东平湖之间的南运河、鲁北运河向北流;节点2与节点3长江(清江)之间的鲁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向南流;节点3与节点4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至2012年,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宁市以南、江苏和浙江三省。

    2、分段
    (1)、综述
    “京杭大运河”全程可分为七段: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鲁运河;中运河;里运河;江南运河。

    (2)、通惠河
    历史性通航河道。由于清末实行“停漕改折”政策和20世纪以来铁路、公路交通发展,货物转为陆运,加之水源不足,航道失修,至50年代初期,仅有少量船只作间歇性通航。当前该河主要用作北京市排水河道,已不能通航。

    (3)、北运河
    长约180公里,集水面积5.11万平方公里,由天津注入海河。除屈家店至天津段15公里可供小船作季节性通航外,其余河道均不能通航。

    (4)、南运河
    又名御河,长414公里。四女寺至临清段称卫运河,长94公里。天津至四女寺段航道窄狭弯曲,底宽15~30米,水深约 1米,建有杨柳青、独流、北陈屯、安陵4座船闸,可通航100吨级船舶。由于上游水库拦蓄,两岸农田灌溉,加之年久失修,现已处于断航状态。卫运河底宽30米,水深约10米,建有四女寺、祝宫屯船闸,可通航100吨级船舶。

    (5)、鲁运河
    鲁运河分为鲁北运河和鲁南运河。鲁北运河也称位山、临清运河,原河段已淤塞。1958年另选新线,长104公里,但未开挖。1960~1968年,根据引黄输水要求,开挖了周店至尚店76公里渠道,两头河段尚未开挖。鲁南运河,北起黄河,南至韩庄,长20公里,1968年虽经疏浚整治,但河道严重淤积,水深不足,尚不能通航。

    (6)、中运河
    二级坝至大王庙段原来是走韩庄、台儿庄一线。1958年在江苏省境内新辟南四湖湖西航道及不牢河河段,使河道经徐州市北郊通过,至大王庙与中运河汇合。大王庙至淮阴段仍循原来河道南下,长163公里。徐州以下河段,经 分段拓宽,航道一般底宽45~60米,水深3米以上,已可通航500~700吨级以上拖带船队。是为徐州煤炭南运主要线路。

    (7)、里运河
    全长169公里,其入江口原在瓜洲,1958年改至六圩入江。屡经整治,航道底宽一般达70米,水深3米以上,可通航1000吨级拖带船队。年运货量1500万吨左右。

    (8)、江南运河
    自长江南岸六圩—镇江谏壁口经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平望至杭州。其中,平望至杭州有3条航线,即东、中、西线,如以东线计算,全长323.8公里,大部分底宽20米,水深2米,一般可通航40~100吨级船舶,年货运量达1600余万吨。

    五、流域
    1、贯通中国五大水系
    京杭运河自北而南流经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贯通中国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和一系列湖泊;从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河湖交织,沃野千里,自古是中国主要粮、棉、油、蚕桑、麻产区。人口稠密,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生产潜力大。迨至近代,京津、津浦、沪宁和沪杭铁路及公路网相继修建,与运河息息相通;沿线各地工业先后兴起,城镇密集,是中国经济精华荟萃之地。

    2、京杭大运河沿线
    京杭大运河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工业发达。在兖州、济宁、滕州、丰县、沛县、徐州、邳州及两淮等有大中型煤矿,连接上海、南京、徐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杭州等工业城市。

    3、黄金水道
    为了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沿线的鲁、苏、浙三省对大运河各段进行了整治、扩建和渠化,使千年古运河重新焕发了青春,成为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运河沿线的主要港口有济宁、徐州、邳州、泗阳、淮阴、淮安、宝应、高邮、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吴江和杭州等。

    六、文化
    1、沿岸风俗
    运河水不仅承载着南来北往的船只,而且孕育、滋润着沿岸的运河儿女、运河城市。运河边的建筑,如会馆、河埠、码头、桥梁、船闸及漕运衙门等都是为在实际生产中使用而建。运河边也有很多民风民俗透露着务实之魂。如江苏淮安的运河渔民的“交船头”“汛前宴”“满载会”等习俗。

    2、文学作品
    (1)、皮日休
    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其一》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其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2)、胡曾
    胡曾《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3)、曹雪芹
    曹雪芹《红楼梦》中诗词 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4)、无名氏
    无名氏《隋炀帝挽舟者歌》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5)、李敬芳
    李敬芳《汴河直进船》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翻译:汴水与淮河之间挖通后,确实有许多便利。不过,百姓遭受到的苦难也很深重。东南四十三州的广大地区,民脂民膏都被这条河运走,送到京城供皇室贵族去享用了。

    (6)、李商隐
    李商隐《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7)、罗隐
    罗隐《隋帝陵》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七、意义

    1、经济
    (1)、对古代经济的贡献
    元代会通河和通惠河开通后,京杭运河完成,明代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建立了完善的漕运管理制度,600年间,运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南北交通要道,商运繁盛,运河两岸兴起数十座商业城镇,对古代经济的贡献无法估量。

    (2)、元代开通海运
    元代开通海运,但是每年几百万石的漕粮、东南的贡赋和官吏商民每年不下亿万件的消费品都要过长江渡淮河,经会通河北运,海外运来的商品过境之后也是经运河到燕京,会通河得名会通,就是因为“江淮之漕,浮汶泗经达临清,而商旅贸迁,游宦往来往暨闽粤、交广、邛 、川蜀,航海诸番贡 之入莫不由是而达”。

    (3)、运输漕粮
    由明而清,每年400万石(1石约今天27市斤,400万石大约有5万4千多吨)的漕粮由运河北上,此外,每年数十万匹苏杭织造丝织品运抵京城,江宁、苏州、杭州三个织造局,专办御用官用的绸、缎、纱、罗、布匹。湖广川黔等地的竹木浮江而下,入运河北上,到北京修宫殿,建宗庙。

    (4)、纺织业
    物产交流和经济交流极大丰富起来,明代北方棉花种植很普遍,发达的纺织业在江南,结果自然是棉花南运,布匹北运,太湖流域号称衣被天下,棉布和丝织品几百年来一直是运河上的主要货物。

    (5)、运河码头
    杭州、苏州、扬州、淮安、济宁、临清、天津,这些运河边上的城市,因此成为商品集散地,商业盛衰与运河始终。乾隆年间,苏州胥门、闾门外的运河码头“各省都会客货聚集,无物不有,自古称为天下第一码头”。邵伯镇以棉、夏、葛、标、黄草等布及米、豆、竹、木为主要货物,被称作“御长十里,客货云集,江北第一大镇”。

    (6)、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他沿京杭大运河南行,辗转于苏杭,最终抵达刺桐港(福建泉州)。运河每一个城镇都能从他的游记中找到赞美:将陵(德州)运河上南北运输商品极多,最多的是丝、香料。济宁商业手工业很发达,“船只多得令人难以相信”。徐州、邳州、清口、淮安商工农业都极发达,淮安的货运可以通到40多个城市。宝应、高邮、扬州都是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很繁华。

    (7)、商运
    明永乐之后,官运之外,运河上商运逐渐增加,运河上开始设关收船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左右,户部从全国所收定额税银400万两,其中近1/3收自运河上往来的商船。北京的什刹海、后海一带,包括积水潭,正是当年行船漕运的终点,千帆竞泊,热闹繁华。积水潭的码头应该不止一个,环绕积水潭两岸都可停泊。

    (8)、大都杂剧
    当时的文人雅士汇集在积水潭边赏酒作文,食肆、勾栏等迅速发展起来。“元代最著名的大都杂剧主要活跃在积水潭周围,一批著名杂剧家聚集于此。”历史学家们说,当时元大都的社会经济文化几乎全集中在积水潭。

    (9)、漕运鼎盛
    北运河和南运河在天津会合,进海河最后流入渤海,漕运鼎盛时,天津到通州的北运河上,来往的漕船每年有2万多艘、官兵12万人次,商船3万艘,运河的开通使一个小小的直沽寨成了远近闻名的天津卫。

    (10)、明代漕运
    明代漕运使运河通州码头盛极一时。明代运河漕船每年有12143只,共分十帮,由124处卫所12万多军士负责运输,因路途远近而规定各帮至通日期,有序不乱,大多漕船在通州空仓回航。各帮船于通州只许停留十天,最后一批船帮限定十月一日必须返归。伴随三月一日首帮漕船至通,亦有大批商船。

    (11)、海运兴起
    十九世纪海运兴起,以后随着津浦铁路通车,京杭运河的作用逐渐减小。黄河迁徙后,山东境内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浅,南北断航,淤成平地。水量较大、通航条件较好的江苏省境内一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

    2、社会
    (1)、社会功能
    在社会领域,随着制度的完善和规模的扩大,漕运逐渐突破其早期以政治功能为主体的窠臼,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功能,成为维护王朝稳定和制衡社会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古代社会中后期,统治者熟练而频繁地利用漕运进行社会制衡与调控,消弭诸如重赋、灾祸以及物价波动等造成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2)、工程技术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中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

    3、政治
    (1)、中央政权
    在政治领域,漕运始终是维系历代中央政权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古代社会经济重心南移后,出现了政治、军事重心与经济重心分离的状况,漕运对于各王朝的政治、军事意义更加突出。朝廷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南粮北运,漕粮几乎供应京城所有居住人员的日常食粮,并极大地支撑着整个中央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

    (2)、军事体系
    与此同时,漕粮成为支撑王朝军事体系的重要物质力量,历代分布各地的庞大地方驻军、漫长边境线上的防御与进攻、四方征讨的各种战事,许多都是以漕运作为强大物质后盾的。宋人张方平曾说:“今日之势,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张方平:《乐全集》卷23《论京师储军事》,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商务印书馆)其他朝代何尝不是如此!

    (3)、巩固政府统治
    大运河的开掘加强南北交通和交流,巩固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了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相融合,并且方便南粮北运。漕运之便,泽被沿运河两岸,不少城市因之而兴,积淀了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人将大运河誉为“大地史诗”,它与万里长城交相辉映,在中华大地上烙了一个巨大的“人”字,同为汇聚了中华民族祖先智慧与创造力的伟大结构。

    (4)、漕运
    漕运在促进南北文化交流和区域社会开发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漕运是专制集权政治的产物,具有这种体制中的诸多劣根性;更为重要的是,漕运也是封建王朝攫取天下财富的手段之一,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当中国步入近代社会后,漕运便在社会的巨变中走向消亡。

    河流之最,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什么?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一、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多瑙河,多瑙河为欧洲仅次于伏尔加河的第二长河。源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南部黑林山,向东流经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苏联,在罗马尼亚苏利纳附近注入黑海。全长2850公里,流经8个国家,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流域面积81.6万平方公里。

    二、简介
    1、中文名称
    多瑙河。

    2、所属水系
    多瑙河水系。

    3、流经地区
    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

    4、主要支流
    伊勒河,莱希河,因河,特劳思河,恩斯河,雷根河,摩拉瓦河,赫龙河,蒂萨河,锡雷特河,普鲁特河等。

    5、河流面积
    81.7万平方千米。

    6、特殊地理意义
    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7、流域气候
    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8、地位
    奥地利的母亲河。

    9、外文名称
    Danube。

    10、地理位置
    欧洲。

    11、发源地
    德国黑林山。

    12、河长
    2850千米。

    13、平均流量
    6430立方米/秒。

    14、注入海域
    黑海。

    15、流向
    自西向东。

    三、河流历史
    1、西元前7世纪
    多瑙河是浩浩无垠的罗马帝国的北部边境,被称作多瑙韦斯河,有一支罗马船队巡视其水域,沿岸碉堡是居民中心,其中有文多博纳(Vindobona,后来的维也纳)、阿昆库姆(Aquincum,后来的布达佩斯)、辛吉杜努姆(Singidunum,后来的贝尔格勒)和塞克桑塔普里斯塔(Sexantaprista,后来的鲁塞)。在174年的多瑙河冰封之战中,罗马军队在冰面上重创了属于萨尔马特人的伊阿基格斯人。

    2、中世纪
    古要塞继续发挥著重要作用,诸如9世纪查理曼所建的韦尔芬斯泰因之类的新城堡也建立起来。1740-1780年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女王玛丽亚·特蕾西亚曾设置一专职部门监督航运。1921和1923年奥地利、德国、前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英国、意大利、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希腊最后批准了《多瑙河章程》。它管理从乌尔姆到黑海的航运并负责保管维修航运设备。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签订一部公约,规定仅多瑙河沿岸国家才有权参加重建的多瑙河委员会。

    四、水系介绍

    1、综述
    多瑙河可分为三部分。上游自河源至奥地利阿尔卑斯山脉和西喀尔巴阡山脉之间、称为“匈牙利门”的峡谷。中游自匈牙利门至南罗马尼亚喀尔巴阡山脉的铁门峡。下游自铁门至黑海的三角形河口湾。

    2、上游
    (1)、上游区域
    从河源到“匈牙利门”(西喀尔巴阡山脉和奥地利阿尔卑斯山脉之间的峡谷)为上游,长约966千米,它的源头有布列盖河与布里加哈河两条小河,从茂密森林中跌岩而出,沿巴伐利亚高原北部,经阿尔卑斯山脉和捷克高原之间的丘陵地带流入维也纳盆地。上游流经崎岖的山区,河道狭窄,河谷幽深,两岸多峭壁,水中多急流险滩,是一段典型的山地河流。

    (2)、上游支流
    上游的支流有因河、累赫河、伊扎尔河等,河水主要依靠山地冰川和积雪补给,冬季水位最低,暮春盛夏冰融雪化,水量迅速增加,一般6-7月份达到最高峰。上游水位涨落幅度较大,例如,乌尔姆附近的平均枯水期流量仅有40立方米每秒,而洪水期流量平均竟达480立方米/秒以上。

    3、中游
    (1)、中游区域
    从“匈牙利门”到铁门为中游,长约914千米。它流经多瑙河中游平原,河谷较宽,河道曲折,有许多河汊和牛轭湖点缀其间,接纳了德拉瓦河、蒂萨河、萨瓦河和摩拉瓦河等支流,水量猛增1.5倍。中游地区河段最大流量出现在春末夏初,而夏末秋初水位下降。随后,多瑙河切穿喀尔巴阡山脉形成壮丽险峻的卡特拉克塔峡谷。

    (2)、卡特拉克塔峡谷
    卡特拉克塔峡谷从西端的腊姆到东端的克拉多伏,包括卡桑峡、铁门峡等一系列峡谷,全长144千米,首尾水位差近30米。峡谷内多瑙河最窄处约100米,仅及入峡前河宽的1/6,而深度则由平均4米增至50米。陡崖壁立,水争一门,河水滚滚,奔腾咆哮,成为多瑙河著名天险,并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

    (3)、通航时间
    在多瑙河中游斯洛伐克境内这一段,由于地势低洼而形成内陆三角洲,河道宽而浅,有些地段涉水可过,一年只能通航5个月。而在汛期,河水又会左奔右突,给两岸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为此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于1992年建成了加布奇科沃水利工程,这项在多瑙河上进行的大型水利工程被称为“第三个年工程”。这一水利工程竣工3年多,在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灌溉等诸方面发挥了显著效益,并使其成为旅游热点。

    (4)中游平原
    多瑙河中游平原,是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两国重要的农业区,素有“谷仓”之称。多瑙河中游流经地区,都是各国的经济中心,其重要城市有布拉迪斯拉发、布达佩斯和贝尔格莱德等。

    4、下游
    (1)、下游区域
    铁门以下至入海口为下游。这里流经多瑙河下游平原,河谷宽阔,水流平稳,接近河口时宽度扩展到15-20千米,有的地段可达28千米之多。右边,高陡的河岸之上伸展著保加利亚的多瑙平原台地。左岸为低矮的罗马尼亚平原,在平原与多瑙河干流之间隔著一条布满湖泊和沼泽的狭长地带。

    (2)、下游支流
    在这一段,支流较小,对多瑙河的总流量仅增加微弱。支流有奥尔特河、锡雷特河和普鲁特河。此处河道又有许多岛屿形成障碍。就在切尔纳沃德南边,多瑙河向北流至加拉茨,又突然折向东流。多瑙河流到土耳恰城附近分成基利亚河、苏利纳河、格奥尔基也夫三条支流,冲积成面积约4300平方千米的扇形三角洲。仅岔流苏利纳河已疏浚、拉直,可以通航。

    (3)、植物资源
    在三股岔流之间有一些横七竖八、狭窄的长方形台地。多数台地宜种植并已被开垦,有些还长满高大的栎树林。生长在浅水滩中的大量芦苇,可用以造纸和制造纺织纤维。三角洲占地约4200平方千米,它的形成年代比较晚。约在6500年以前,三角洲还是黑海岸旁小小的浅水湾,后逐渐被河中淤泥填满;三角洲仍在按每年24-30米的速度向海延伸。

    (4)、多瑙河三角洲
    多瑙河三角洲,还是“鸟类的天堂”。这里是欧、亚、非三大洲来自五条道路候鸟的会合地,也是欧洲飞禽和水鸟最多的地方。这里经常聚集着300多种鸟类。各路鸟群在此聚会,形成热闹非凡而又繁华壮丽的景象。三角洲上,由于有奇特的地理现象——浮岛,有名目繁多的植物,有鱼类、鸟类多种动物,所以,科学家们又称它为“欧洲最大的地质、生物实验室”。

    五、支流

    1、综述
    多瑙河河网密布,支流众多,有大小支流300多条,其中长度在20千米以上的有192条,有34条支流可以通航。上游右岸主要支流有伊勒河、莱希河、伊萨尔河、因河、特劳思河、恩斯河等;左岸主要支流:纳布河、雷根河;中游主要支流右岸有德拉瓦河、萨瓦河、大摩拉瓦河,左岸有摩拉瓦河、瓦赫河、赫龙河、蒂萨河等。下游主要支流有左岸的奥尔特河、锡雷特河、普鲁特河等。

    2、普鲁特河
    普鲁特河发源于乌克兰南部科罗梅业西南大约50千米处,河流向东南方向沿罗马尼亚与摩尔多瓦边界流动,最后在罗马尼亚的加拉茨附近汇人多瑙河。河流全长950千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70立方米每秒。

    3、锡雷特河
    锡雷特河发源于乌克兰南部切尔诺夫策西南50千米处附近,河流由北向东南方向流,在罗马尼亚加拉茨附近汇人多瑙河。河流全长710千米,流域面积4.8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00立方米每秒。

    4、奥尔特河
    奥尔特河奥尔特河发源于罗马尼亚的哈尔吉塔县东北部,河流由北向南流,在图尔努——默古雷莱附近汇人多瑙河。河流全长740千米,流域面积2.4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60立方米每秒。

    5、大摩拉瓦河
    大摩拉瓦河发源于塞尔维亚科索沃省与马其顿交界处,河流由南向西北流,在斯梅代雷沃附近注入多瑙河。河流全长540千米,流域面积3.7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32立方米每秒。

    6、萨瓦河
    萨瓦河发源于意大利、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三国交界处,河流向东南,流经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南斯拉夫等国,在贝尔格莱德附近泾人多瑙河。河流全长940千米,流域面积约9.6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772立方米每秒,其最大支流为德里纳河,河流全长346千米,流域面积1.97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371立方米每秒。

    7、蒂萨河
    蒂萨河发源于乌克兰与罗马尼亚交界处的东喀尔巴阡山,流经乌克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问流全长992千米,流域面积约15.7万平方千米。左岸穆列什河是主要立流。

    8、德拉瓦河
    德拉瓦河发源于意大利,北部意奥边境附近,河流向东南方向流,先后流经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匈牙利和克罗地亚等国,最后在克罗地亚的奥西耶克以东20千米处汇入多瑙河。问流全长749千米,流域面积约4.02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653立方米每秒。

    9、瓦赫河
    瓦赫河发源于斯洛伐克与波兰交界之处的巴比亚山附近,河流由北向西南方向流,在科马诺附近汇人多瑙河。河流全长367千米,总落差556米,流域面积1.16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49亿立方米。

    六、流域地貌

    1、三面环山
    多瑙河流域位于中欧东南部,三面环山。西部有黑林山,南部由西至东有阿尔卑斯山、韦莱比特山、迪纳拉山、老山以及巴尔干山;北部自西至东有捷克林山、舒马瓦山、苏台德山和喀尔巴阡山。东面临黑海。

    2、河源处
    河源处有两条河,即布雷格河和布里加赫河,均发源于德国黑林山的东坡,海拔高程分别为1010米和1125米。过两河的汇合点多瑙厄申根后,多瑙河流向东北。从乌尔姆至帕绍,多瑙河芽过巴伐利亚高原北侧,其间在因戈尔施塔特至雷根斯堡河段,多瑙河横切施瓦本—弗兰克山,河谷狭深。

    3、山地河流
    河道过雷根斯堡后转向东南流,从帕绍至奥地利的林茨,穿越阿尔卑斯山脉北坡与捷克高原之间的丘陵地带,形成典型的山地河流,河谷变窄,滩多流急。过林茨后,河道改向东流,进入维也纳盆地,多瑙河从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附近的匈牙利门峡流出后,进入小匈牙利平原,河床变宽,流速减缓,河道分汉,绕过泥抄淤积而成的大、小许特岛(面积1901km²)。出科马诺,多瑙河进入维谢格拉德峡,然后河道转向南流,过布达佩斯进入大匈牙利平原,河流呈平原河流特征,河谷变宽,河床比降小,河道弯曲,常有河汊和牛轭湖。

    4、卡特拉克塔峡谷
    多瑙河从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转向东流,直冲南喀尔巴阡山。经过长年的切割,形成了壮丽险峻的卡特拉克塔(杰尔达普)峡谷,峡谷全长130千米,由4个峡谷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铁门峡。峡谷河段首尾水位差30米,最窄处仅132米,最深处达82米。多瑙河出铁门后,进入下游平原,河谷宽阔,岸边有宽约10-15千米的湖泊和沼泽带,河口三角洲长80千米,每年以约24.38-30.5米的增长速度向黑诲延仲,三角洲面积5640km²以上,在三角洲顶点(图耳甘)多瑙河分成三条汊河,即基利亚、苏利纳和斯芬图乔治,其人海流量分别占总量的66%、16%和18%。

    5、河流域面积广大
    多瑙河流域面积广大,约有81.7万平方千米,内有影响其水源和水情的各种自然条件。这些自然条件有助于形成一个岔流多、稠密、水深的河网,内有支流约300条,其中30多条利于通航。整个多瑙河盆地,有一半以上由其右岸支流排水;这些支流汇集著来自阿尔卑斯山脉及其他山区的水,占多瑙河总流量或排水量的2/3。

    七、气候介绍
    1、温带气候区
    多瑙河流域属温带气候区,具有由温带海洋性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性质。特别是流域西部和东南部温、湿适宜,雨量充沛。河口地区则具有草原性气候特性,受大陆性气候影响,整个冬季较寒冷。以布加勒斯特为例,夏季有3个月气温在20℃以上,最高气温可达34℃,冬季有2个月气温低于0℃,最低月气温-3.5℃。

    2、降水情况
    就全流域来说,大部分降水出现在夏季和秋初(6-9月),高山地区冬季降雪。降雪量占全年降水量的10%-30%。流域内降雨分布不均匀。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区降雨量最大,年平均降雨量超过2510毫米,最大年降雨量超过3000毫米;降雨量最少的地区是大匈牙利低平原和斯洛伐克摩拉瓦流域地势较低的部分以及下游地区,特别是锡雷特河以东地区和河口地区,其年平均降雨量不到600-400毫米,特别干旱年份降雨量还不到平均降雨量的一半。

    河流之最,世界航运最繁忙的河流是什么?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航运最繁忙的河流

    一、世界航运最繁忙的河流

    莱茵河,欧洲的莱茵河,由于德国的莱茵-鲁尔工业区而繁忙,主要运输煤炭。

    二、简介
    1、中文名
    莱茵河。

    2、发源地
    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

    3、流域面积
    22万平方千米。

    4、外文名
    Rhine River。

    5、长度
    1232千米。

    6、平均流量
    2000立方米/秒。

    三、河流水系

    1、上游
    (1)、起源
    莱茵河起源于瑞士的阿尔卑斯高山之上,有两条源流,即前莱茵河(Vorderrhein)和后莱茵河(Hinterrhein)。前莱茵河发源于托马湖(Lake Toma),然后向东流经迪森蒂斯(Disentis),至库尔(Chur)上方的赖谢瑙(Reichenau),与来自南方的后莱茵河会合。在库尔下方,莱茵河离开阿尔卑斯山脉,首次形成瑞士和列支敦斯登(Liechtenstein)公国间的界河,然后注入康斯坦茨湖(Lake Constance),因水势和缓而形成三角洲。

    (2)、出湖后
    出湖后,莱茵河流经其温特塞(Untersee)狭长通道。自此,莱茵河折向巴塞尔的弯曲处;在这中间,它是瑞士-德国间的界河;不过在莱茵河畔施泰因(Stein am Rhein)以下的地区却是例外,这里边界有所偏离,因之沙夫豪森(Schaffhausen)处的莱茵瀑布完全位于瑞士境内。莱茵河在阿尔卑斯山脉前沿地区和黑森林地区之间,流势逐急,水道过去被湍滩所阻碍,现已修起几座河堰(水坝)。

    (3)、巴塞尔
    在巴塞尔下方,莱茵河北折而河谷趋宽(约20里),谷底宽广而平坦,两岸分别有佛日山脉古老山岳和黑森林高地、哈尔特山脉(Haardt Mountains)和奥登林山(Oden Forest)高地对峙。从亚尔萨斯流来的主要支流是伊勒(Ill)河,它在斯特拉斯堡注入莱茵河;此外,还有一些短小的支流,如德赖萨姆(Dreisam)河、金齐希(Kinzig)河等,它们是从黑森林流来的。

    2、中游
    (1)、景色最为壮丽
    莱茵河中部是该河景色最为壮丽且最富有民间传奇色彩的一段。在此长145公里的地段,莱茵河从西有洪斯吕克山脉(Hunsruck Mountains)、东有陶努斯山脉(Taunus Mountains)的险峻、板岩覆盖的山坡之间流过,形成一段曲折而深邃的峡谷。远至科布伦茨(Koblenz),两岸山坡上布满葡萄园;在科布伦茨,有摩泽尔(Moselle)河和兰(Lahn)河与莱茵河会合。

    (2)、装卸货物
    往下,两岸远处有丘陵起伏,西边有火山艾费尔高原(Eifel Upland)的山麓丘陵,东边有韦斯特林山(Wester Forest)的山麓丘陵。在安德纳赫(Andernach),玄武岩的塞文高地(Seven Hills)突起于河的西边。在波昂以下,河谷张开,进入一广阔的平原,科隆旧城位于莱茵河的左岸。坐落于右岸的杜塞尔多夫(Dusseldorf)是北莱茵-西伐利亚煤田的首要商业中心。杜易斯堡(Duisburg)位于鲁尔河口,大部分鲁尔河运来的煤和焦煤以及进口的铁矿石和石油,皆在此装卸。

    3、下游
    莱茵河最后一段位于边境城镇埃默里希的下方、荷兰的三角洲区域中。莱茵河在此分成许多宽的岔流如莱克(Lek)河、瓦尔(Waal)河等;再往下,还有梅尔韦德(Merwede)河。随着1986年庞大的三角洲工程计划(为防止荷兰西南海岸地区的洪水泛滥而修建)的完成,所有莱茵河主要岔流皆已切断关闭;现在有闸门和横向渠道让河水注入海内。

    四、水文状况

    1、阿尔卑斯型特点
    阿尔卑斯山莱茵河(即瑞士境内的莱茵河上游)具有阿尔卑斯型(即高山型)特点∶坡度很陡,流量大(流域面积降水量的80%),严冬显然水量最小,春季由于融雪水位很高,初夏由于夏季暴雨而水位最高。莱茵河水变化可由康斯坦茨湖调节,但是由于与阿勒河合流,变化又有所增加。

    2、康斯坦茨湖
    康斯坦茨湖收纳高原溪流和莱茵河的水并起到过滤作用。阿勒河平均水量比莱茵河还大。莱茵河自巴塞尔以下,来自高原的支流--海拔高的春季水量最大,海拔低的冬季水量最大--正日益增强其调节莱茵河流量不平衡的作用。因此,在科隆观测,莱茵河从平均流量的平均偏离度很微小,河水有利航运。

    3、莱茵河适航地区
    此外,莱茵河适航地区冬季一般都很温和,河水在冬季偶尔才结冰。莱茵河水文特征--水位常年较满;流速较缓慢(流经地区大部分为欧洲中部和西部平原地势低平水流平稳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温变化幅度小降水较多流量大)、春夏为汛期(原因是阿尔卑斯山的积雪融化),6-7月为高峰;水温随气温变化;大部分流域无冰期。其他特点:是欧洲通航里程最长的河流。

    五、黄金水道

    1、水量充沛
    莱茵河全年水量充沛,自瑞士巴塞尔起,通航里程达886公里;两岸的许多支流,通过一系列运河与多瑙河、罗讷河等水系连接,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莱茵河所流经的是欧洲的主要工业区,人烟稠密。

    2、德国的现代化工业
    德国的现代化工业区鲁尔就在它的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在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通过4条人工开凿的运河和74个河港与莱茵河联成一体,7000吨海轮可由此直达北海。莱茵河的航道就像公路一样,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块里程碑,上面标注着公里数。

    3、鲁尔区
    莱茵河不仅保证了鲁尔区的工业用水,还为鲁尔区提供了重要的运输条件。正是依靠着这种便利的运输条件,大批铁矿砂和其他矿物原料才能源源不断地从国外运到这里。鲁尔工业区与荷兰内河航运网之间运输十分繁忙,每天船只来来往往,就像大街上的车水马龙,货运量居世界前列。

    六、航运历史
    1、综述
    从历史和货运量上来说,莱茵河在世界诸河流中是无可比拟的商业运输大动脉。自莱茵河流域并入罗马帝国以来,莱茵河就是欧洲最大的运输线路之一。

    2、19世纪前
    罗马人曾保持有一支莱茵河运输船队;随着中世纪贸易的兴起,莱茵河的重要性急遽增加,因为当时道路不佳,贸易要尽可能靠水路运输。过去宾根峡谷的岩石障碍把航道分成两段∶逆流货运大多由海船运至科隆,而顺流货运--首先通过阿尔卑斯山脉各山口运来--大多自巴塞尔运至美因兹和美因河畔法兰克福。

    3、19世纪
    (1)、现代航运兴起
    莱茵河现代航运的兴起开始于19世纪,它达到现今的规模主要归功于4个因素∶撤销对航运的政治性限制,疏浚航道,莱茵河腹地的河网化和河岸各国的不断工业化。在19世纪以前,该河多装运价值昂贵而体积较小的货物;但自19世纪后半个世纪以来,该河的货运量已大大增加。自1840年以后运输方式是利用拖船牵引许多驳船。

    (2)、1815年
    1815年维也纳会议就莱茵河自由航运和取消征收通行费达成原则协议,1831年《美因兹公约》具体付诸实施,并因之建立了莱茵河中央委员会。第一部条约于1868年简化和修订为《曼海姆公约》(Mannheim Convention),1918年该公约把一切特权扩大给予所有国家而不限于河岸各国的船只,现在该公约仍然大致有效。

    (3)、两个区段
    从历史上说,莱茵河有两个区段对航运有严重障碍∶宾根和河上游南方地区岩石阻隔。1830~1832年在宾根炸出2条航道;1817~1874年在上游进行了运河化,把河水限定在人工河床内并拉直了河道。然而上游的航运现在仍受到季节性流量变化和湍急水流的影响。

    (4)、巴塞尔下方
    在巴塞尔下方,莱茵-隆运河(1810~1833)的于南格(Huningue)支流通到米卢斯(Mulhouse),在此又与运河的主流会合,然后运河又在斯特拉斯堡与莱茵河会合。莱茵-隆运河可通航300吨的船只,货运量却不甚大。更重要的是--虽不是更大--莱茵-马恩运河(Rhine-Marne Canal,1838~1853),也在斯特拉斯堡注入莱茵河。

    4、20世纪
    (1)、凡尔赛和约
    为了改善航运和生产水电,法国根据《凡尔赛和约》有权在巴塞尔下方把莱茵河水分流至一条运河--后命名为亚尔萨斯大运河,然后运河在斯特拉斯堡注入莱茵河。1932年在康斯(Kembs)筑水坝,这就完成了大运河的第一阶段(计画可由1,500吨船通过),大大改善了航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设又重新开始;但根据1956年一项条约的规定,西德同意把摩泽尔河运河化,法国则以同意把大运河修到新布赖萨赫作回报。

    (2)、1945年
    1945年以后运输方式有所发展,起先采用自力推进的驳船,随后又采用推顶船,这样一艘推顶船便可推动多艘驳船组成的单位。莱茵河(特别是中段和鹿特丹至巴塞尔之间的一段)夏季还有定期的客运,不过这种业务多是专为观光客而设的。

    (3)、内卡河
    内卡河远至斯图加特、美因河远至班贝格(Bamberg)皆已运河化。业已修完的美因-多瑙运河北部从班贝格向南流至纽伦堡,纽伦堡现已成为很重要的港口。1956年西德、法国和卢森堡签订条约,规定把摩泽尔河从科布伦茨到蒂永维尔(Thionville)一段274公里(170哩)运河化,此工程已于1964年完成。兰河中有68公里(42哩)的一段已运河化,适于200吨的小船航行。

    (4)、鲁尔区域内
    在鲁尔区域内,鲁尔河本身(除最后11公里〔7哩〕长的一段外)和利珀(Lippe)河现未用作航运水道。莱茵-黑尔讷运河,还有重要性较小的韦瑟尔-达特尔恩-哈姆运河(Wesel-Datteln-Hamn Canal,1930),现已代替它们发挥效用。莱茵-黑尔讷运河1916年完成杜易斯堡与黑尔讷之间的一段,它通过多特蒙德-埃姆运河(Dortmund-Ems Canal)把莱茵河与德国北海沿岸连接起来,通过中部运河把莱茵河与德国中部、东部及东欧各航运水道连接起来。韦瑟尔-达特尔恩-哈姆运河的走向,与利珀河下游的河道平行。

    5、港口建设
    曼海姆的港口设施于1840年启用,它是个很有效用的水陆转运港。开始时,尽管航运技术和运输工具都有所改进,而莱茵河的运输量却增加甚微。直至19世纪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兴起,运输量才有所增加,现代工业要求大量运输散装的煤、矿石、建筑材料、化工原料和(1950年以后)石油。在1960年代中期以前,煤和矿石的运输虽有所降低,而总运输量却有所增加;但自1960年代中期以来,货运吨位已降至原来水准的1/3左右。

    河流之最,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是什么?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

    一、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

    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河床高度大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天河。

    二、简介
    1、中文名
    雅鲁藏布江。

    2、主要支流
    帕隆藏布、雅砻河、拉萨河、多雄藏布、年楚河、尼洋河。

    3、流经地区
    中国、孟加拉国、印度。

    4、英文名称
    Brahmaputra。

    5、所属水系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

    6、落差
    5475米。

    7、河长
    2057公里(中国境内)。

    8、地理位置
    南亚。

    9、发源地
    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玛央宗冰川。

    10、流域面积
    24.6万平方公里。

    11、主体民族
    藏族、门巴族、珞巴族。

    12、别称
    央恰布藏布。

    13、平均流量
    1654亿立方米。

    三、历史变迁

    1、名称由来
    雅鲁藏布江,在古代藏文中称央恰布藏布,意为从最高顶峰上流下来的水。它的源流有三支:北支发源于冈底斯山脉,叫马容藏布;中支叫切马容冬,因常年水量较大,被认为是雅鲁藏布江的主要河源;南一支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叫库比藏布,该支流每年夏季水量较大。藏语马河之意;或叫马藏藏布,藏语为母河之意。拉孜地区叫羊确藏布。拉孜以西,雅鲁藏布江统称达卓喀布,藏语意为从好马的嘴里流出来的水。

    2、历史沿革
    (1)、新石器时代
    雅鲁藏布江孕育出的远古文化源远流长,其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以林芝、墨脱为代表。在林芝县和墨脱县曾采集到石器、陶片、斧、锛、凿等类遗物。

    (2)、新石器时代晚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西藏各地形成了许多部落。公元前3世纪左右,聂赤赞普作为雅砻部落的首领第一次以赞普(意为王)的身份出现在西藏历史上,建立了部落奴隶制的吐蕃王国。

    (3)、汉藏文化
    雅鲁藏布江不仅是西藏文明诞生和发展的摇篮,也是汉藏文化交流的见证人。汉、藏交流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是文成公主和蕃、金城公主西嫁与唐蕃会盟碑三件大事。它们充分说明了汉、藏人民及其文化各具特点又相互影响融合的血肉关系。

    (4)、佛教
    藏族崇佛教普遍而又诚笃。崇佛信教,必有寺庙。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寺庙林立,无论是在峡谷溪涧之旁,还是深山野岭之中,都可听到悠悠的古刹钟声。在众多的寺庙宫观中,布达拉宫与扎什伦布寺,是最有代表性的。

    (5)、天河
    雅鲁藏布江流域富饶美丽,它哺育着两岸肥沃的土地,它是藏族人民文化的摇篮。作为一条“天河”,雅鲁藏布江给西藏人民带来的不仅仅是过去,更是光辉灿烂的未来。

    四、干流概况

    1、源头
    雅鲁藏布江:源头是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rje ma g.yang vdzoms),上游称马泉河(rta mchog kha vbab),自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流经米林后,于墨脱以北切穿喜马拉雅山,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形成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之后在巴昔卡出中国实际控制线(即麦克马洪线),经过藏南地区之后进入印度阿萨姆邦,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进入孟加拉国以后称为贾木纳河,在孟加拉国境内与恒河相汇,最后注入孟加拉湾,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

    2、干流走向
    东北后改向南行,在珞瑜地区出境流入印度后,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孟加拉国后,改称贾木纳河,在其境内与恒河相汇后,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全长2104千米,西藏境内河长2 057千米,总落差5 435米,平均坡降位居中国境内各大河流之首。流域呈东西向狭长形,东西最大长度1450余千米,南北最大宽度290千米,平均海拔约4500米。

    3、地理环境
    (1)、源头
    雅鲁藏布江的南面耸立着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喜马拉雅山,北面为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北之间为藏南谷地,藏语称之为“罗卡”,意为“南方”,谷地呈一东西走向的宽阔低缓地带,雅鲁藏布江就静静地躺在这一谷地里。与谷地的地貌相一致,雅鲁藏布江流域东西狭长,南北窄短。东西最大长度约1500公里,而南北最大宽度只有290公里。

    (2)、上游
    从杰马央宗冰川的末端至里孜为上游段,河长268公里,集水面积265700平方公里,河谷宽达1~10公里。桑木张以下河段称马泉河,平均海拔5200米以上。水流平缓,江心湖和汊流发育,两岸大片沼泽地内栖息着许多水鸟。马泉河穿行在南面的喜马拉雅山和北面的冈底斯山之间,谷地开阔,一般都有10~30公里。

    (3)、中游
    从里孜到派乡为中游段,河长1293公里,集水面积163951平方公里,两岸支流众多。这里海拔已降到4500米以下。中游河段呈宽窄相间的串珠状。在宽谷段,谷底宽达2~8公里,水面宽100~200米,有河漫滩,也有高出水面10~120米的阶地。水流平缓,河道平均坡降1‰以下。站在两侧山地俯瞰宽谷,但见蓝绿色的江面和金光灿灿的沙洲相间,构成特有的辫状水系。

    (4)、下游
    派镇到巴昔卡附近为下游段,河长496公里,集水面积49959平方公里。河流从米林县里龙附近开始逐渐折向东北流,经派乡转为北东流向至帕隆藏布汇入后,骤然急转南流进入连续高山峡谷段,经巴昔卡流入印度。在大拐弯顶部两侧,有海拔7294米的加拉白垒峰和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从南迦巴瓦峰到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的雅鲁藏布江的水面垂直高差达到7667米,可称为世界上切割最深的峡谷段。

    五、水文特征
    1、下游地区
    雅鲁藏布江流域下游地区高温多雨,巴昔卡附近年均降雨量超过4000毫米,个别地区达到5000毫米,是中国降水量最多的地区。

    2、中游地区
    中游地区属于高原温带气候,年降水量多在300~600毫米。

    3、上游地区
    上游地区谷地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小,年内分配很不均匀。

    4、全年降水
    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达到全年降水量的50%~80%。月均最高温度出现在6月,下游地区多出现在7月,月均温度最低出现在1月。下游地区巴昔卡一带的年径流深可达3000毫米以上,而上游地区则不足100毫米。径流的年际变化小,年内分配不均匀。

    5、冰雪融水
    降水最多的月份,其冰雪融水补给河流的水量也大。此外,该流域还具有枯水期水量较大、悬移质泥沙含量少、河水温度低、河水矿化度小、总硬度低等特点。

    六、流域概况
    1、综述
    全长2900 km,流域面积61.7万km。中国境内河长2057 km,流域面积24万km。源头海拔5590 m,流出国境处为155 m。干流在拉孜以上为上游,河床海拔在3950 m以上,为高寒河谷地带;拉孜到米林县派乡为中游,河谷宽阔,气候温和,支流众多,水利条件好,是西藏农业最发达地区;派乡以下为下游,其中中国境内河道穿行于高山峡谷之中,河岸陡峻,入印度境逐步进入平原和三角洲。

    2、经济概况
    雅鲁藏布江是西藏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其干流和五大支流的天然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13亿千瓦,仅次于长江流域,占西藏理论水能蕴藏量的56.22%,其中可开发量为4 837.14万千瓦,占境内可开发量的80.96%。雅鲁藏布江峡谷地形适合建筑水坝,拦洪蓄水。雅鲁藏布大峡谷水能蕴藏量最大,水能理论蕴藏量为5 576万千瓦,占西藏总水能理论蕴藏量的25%以上。

    3、生态保护
    雅鲁藏布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使得湿地萎缩、草场退化、沙漠化面积增大,源头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下降。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批准雅鲁藏布江源头生态功能保护区作为第二批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试点,自治区环境保护局编制了《雅鲁藏布江源头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规划了雅鲁藏布江源头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和保护的总体布局。

    七、治理开发

    1、水能蕴藏量
    雅鲁藏布江水能蕴藏量在中国仅次于长江。按平均流量估算,仅干流及五大支流的天然水能蕴藏量为9,000多万千瓦。雅鲁藏布江支流众多,其中集水面积大于2000平方公里的有14条,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有5条,即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帕隆藏布。其中拉萨河河流最长、集水面积最大;帕隆藏布年径流量最大。

    2、藏木水电站
    位于雅鲁藏布江干流中游下段的藏木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1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25.007亿千瓦时,已于2010年9月27日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11月18日截流成功,已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

    3、邻里纷争
    (1)、综述
    由于雅鲁藏布江流经中国、印度、孟加拉国三个国家,这次电站建设也引起了另外两个国家的关注。

    (2)、重要的国际河流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西藏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上游称为马泉河。由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经巴昔卡出中国境。

    (3)、印度的担心
    印度一直没有必要地担心中国在雅鲁藏布江上建设水利工程。2006年,印度传言中国计划在雅鲁藏布江上游建坝,将江水引入黄河流域,覆盖中国的陕西、河北、北京和天津等地,以缓解这些地区的缺水状况。印度担心这一工程如果实施,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大部分水源将被切断。

    4、文明集中地
    雅鲁藏布江依照自然条件和河谷形态,分为河源区、上游、中游和下游,由于地区差异,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文化。雅鲁藏布江上游基本属于游牧区,由于这一地区人烟稀少,茫茫草地就成为藏羚羊、牦牛等动物的乐园。

    5、旅游开发
    大峡谷腹地扎曲村,是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标志性景点。在扎曲村的观景点主体江段,雅鲁藏布江成马蹄形穿过峡谷地带,峡谷垂直高差超过1000米,让人不得不感叹世界的雄奇。

    河流之最,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什么?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一、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尼罗河(长度:6,670公里)。

    二、简介
    1、中文名
    尼罗河。

    2、年平均降雨量
    1200~1300毫米。

    3、发源地
    非洲东北部布隆迪高原。

    4、注入
    地中海。

    5、地理位置
    非洲东北部。

    6、外文名
    Nile River。

    7、流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8、主要分支
    白尼罗河、青尼罗河。

    三、流域

    1、尼罗河流域分为7个大区
    东非湖区高原、山岳河流区、白尼罗河区、青尼罗河区、阿特巴拉河区、喀土穆以北尼罗河区和尼罗河三角洲。

    2、维多利亚湖
    该河北流,经过坦桑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从西边注入非洲第一大湖维多利亚湖。尼罗河干流就源起该湖,称维多利亚尼罗河。

    3、白尼罗河
    河流穿过基奥加湖和艾伯特湖,流出后称艾伯特尼罗河,该河与索巴特河汇合后,称白尼罗河。

    4、尼罗河
    另一条源出中央埃塞俄比亚高地的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在苏丹的喀土穆汇合,然后在达迈尔以北接纳最后一条主要支流阿特巴拉河,称尼罗河。

    5、地中海
    尼罗河由此向西北绕了一个S形,经过三个瀑布后注入纳塞尔水库(湖)。河水出水库经埃及首都进入尼罗河三角洲后,分成若干支流,最后注入地中海东端。

    四、水文

    1、特点
    (1)、定期泛滥
    尼罗河有定期泛滥的特点,在苏丹北部通常5月即开始涨水,8月达到最高水位,以后水位逐渐下降,1至5月为低水位。虽然洪水是有规律发生的,但是水量及涨潮的时间变化很大。

    (2)、原因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这两条河的水源来自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季节性暴雨。尼罗河的河水80%以上是由埃塞俄比亚高原提供的,其余的水来自东非高原湖。洪水到来时,会淹没两岸农田,洪水退后,又会留下一层厚厚的淤泥,形成肥沃的土壤。

    (3)、四五千年前
    四五千年前,埃及人就知道了如何掌握洪水的规律和利用两岸肥沃的土地。很久以来,尼罗河河谷一直是棉田连绵、稻花飘香。在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的左右夹持中,蜿蜒的尼罗河犹如一条绿色的走廓,充满着无限的生机。

    (4)、发源
    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多雨区,水量丰富而又稳定。但在流出高原,进入盆地后,由于地势极其平坦,水流异常缓慢,水中繁生的植物也延滞了水流前进,在低纬干燥地区的阳光照射下蒸发强烈,从而损耗了巨额水量,能流到下游的水很少。白尼罗河在与青尼罗河会合处的年平均流量为每秒890立方米,大约是青尼罗河的一半。

    (5)、下游
    尼罗河下游 水量主要来自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索巴特河、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其中以青尼罗河为最重要。索巴特河是白尼罗河支流,它于5月开始涨水,最高水位出现在11月,此时索巴特河水位高于白尼罗河,顶托后者而使其倒灌,从而加强了白尼罗河上游水量的蒸发。

    (6)、青尼罗河
    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塔纳湖,上游处于热带山地多雨区,水源丰富。由于降水有强烈鲜明的季节性,河水流量的年内变化很大。春季水量有限,6月开始涨水,接着即迅猛持续上涨,至9月初达到高峰。在此期间,它也会使白尼罗河形成倒灌。11~12月水位下落,以后即是枯水期。

    (7)、枯水期
    枯水期的最小流量不及每秒100立方米,约为洪水期最大流量的1/60。阿特巴拉河也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由于位置偏北,雨量更为集中,加上其流域面积小,所以流量变化更大。冬季断流,河床成为一连串小湖泊。

    (8)、流经沙漠
    尼罗河有很长的河段流经沙漠,河水水量在那里只有损失而无补给。由于河流的上源为热带多雨区域,那里有巨大的流量,虽然在沙漠沿途因蒸发、渗漏而失去大量径流,尼罗河仍然能维持一条长年流水的河道。像尼罗河这种不是由当地的径流汇聚而成,只是单纯流过的河,称为客河。当地的气候条件对这些“客河”的形成没有积极的作用,只有消极的影响。

    (9)、洪水
    尼罗河干流的洪水于6月到喀土穆(苏丹首都),9月达到最高水位。开罗于10月出现最大洪峰。尼罗河的全部水量中,60%来自青尼罗河,32%由白尼罗河供给,剩下8%来自阿特巴拉河。但洪水期和枯水期有很大变化。在洪水期,尼罗河水量中青尼罗河占68%,白尼罗河占10%,阿特巴拉河占22%;在枯水期,尼罗河水量中青尼罗柯下降为17%,白尼罗河上升到83%,而阿特巴拉河此时断流,无径流汇入。

    2、水系组成
    在更新世,朱巴和喀土穆之间曾是一个大湖,湖水由当时已经存在的青、白尼罗河补给。后来,湖水高出盆地边缘,通过喀土穆以北的峡谷,向北沿着古尼罗河流入地中海,于是便出现了的尼罗河水系。

    3、上游段
    (1)、定义
    苏丹的尼穆莱(Nimule)以上为上游河段,长1730公里,自上而下分别称为卡盖拉河、维多利亚尼罗(Victoria Nile)河和艾伯特尼罗(Albert Nile)河。

    (2)、尼罗河有两个源头
    一个发源于2621米的热带中非山区,叫白尼罗河。白尼罗河流经维多利亚湖、基奥加湖等庞大的湖区,穿过乌干达的丛林,经苏丹北上。尼罗河的另一个源头在海拔2000米的埃塞俄比亚高地。叫青尼罗河。青尼罗河全长680公里,它穿过塔纳湖,然后急转直下,形成一泻千里的水流,这就是非洲著名的第二大瀑布——梯斯塞特瀑布。呼啸的青尼罗河冲入苏丹平原后与平静的白尼罗河相会,才称为尼罗河。

    (3)、维多利亚湖
    尼罗河源自布隆迪的鲁武武河,与尼亚瓦龙古河汇流后称卡盖拉河,流经卢旺达和坦桑尼亚与乌干达的边界地区,注入维多利亚湖。自维多利亚湖北端流出后称维多利亚尼罗河,入尼罗河流域水系和已建闸、坝示意图乌干达境内,不久流入基奥加湖。又向西经一段流程注入艾伯特湖(蒙博托湖),落差400米。出艾伯特湖后向北流称艾伯特尼罗河,接纳由右岸汇入的阿帕盖尔河,过尼穆莱峡谷后即进入苏丹平原。自尼穆莱起河流名为白尼罗河。

    4、中游段
    从尼穆莱至喀土穆为尼罗河中游,长1930公里,称为白尼罗河,其中马拉卡勒以上又称杰贝勒河,最大的支流青尼罗河在喀土穆下游汇入。尼穆莱至马拉卡勒河段又称杰贝勒河。朱巴以下900公里河段所流经的地区是苏德沼泽区。出沼泽区后自右岸接纳索巴特河,河流径流量倍增。此后直至喀土穆河流两岸多为半荒漠地区。从尼穆莱至喀十穆全程930公里,落差80米。

    5、下游段
    (1)、注入地中海
    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汇合后称为尼罗河,属下游河段,长约3000公里。尼罗河穿过撒哈拉沙漠,在开罗以北进入河口三角洲,在三角洲上分成东、西两支注入地中海。

    (2)、三角洲地带
    在喀土穆有青尼罗河汇入,此后的河段称尼罗河。喀土穆至阿斯旺流程约1850公里,落差约290米,两岸为沙漠地区,其间主要支擅是阿特巴拉河。由阿斯旺至开罗流程约900公里,落差很小。从开罗下游20公里处开始,尼罗河进入三角洲地带,面积约2.2~2.4万平方公里,河汊及湖泊密布,最大的汊河是杜姆亚特河及赖希德河,每条河长均在200公里左右。

    6、主要支流
    (1)、综述
    尼罗河主要支流有阿丘瓦河、加扎勒河、索巴特河、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等。

    (2)、白尼罗河
    白尼罗河是尼罗河的源出东非高原的布隆迪。尼罗河最上游是卡盖拉河,它发源于布隆迪境内,下游注入维多利亚湖。湖水经欧文瀑布流入基奥加湖,出湖后名维多利亚尼罗河,又经卡巴雷加瀑布流入阿伯特湖。湖水自北端流出,名阿伯特尼罗河。

    (3)、青尼罗河
    青尼罗河是尼罗河的最大支流,全长约1700公里,流域面积为32.5万平方公里。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戈贾姆高地,向北注入塔纳湖,这一河段称为小阿巴依河。青尼罗河从塔纳湖南端流出后至苏丹边界称阿巴依河,由于熔岩梗阻,向南绕过比尔汉峰(海拔4154米),折而向西北进入苏丹境内。

    (4)、卡盖拉河
    卡盖拉河,非洲东部河流。源出布隆迪西南部,由鲁武武河和尼亚瓦龙古河汇流而成。流经坦桑尼亚、卢旺达、乌干达,注入维多利亚湖,长400公里。上游流经山地,有鲁苏莫瀑布;下游水流平稳,水量丰富,可通航。是流入维多利亚湖诸河中最长者,通常被认作是尼罗河的上源。

    (5)、加扎勒河
    由发源于苏丹西南部高原的耶伊河、朱尔河、洛尔河等“条河湖(多数为季节性河湖)组成帅时L勒水系从左岸汇入杰贝勒河。加扎勒河湖域沼泽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除朱尔河之外,其它所有支湖均消失于大沼泽中,每年注入尼罗河的水量很少。

    (6)、索巴特河
    该河流向西北,在马拉卡勒以南汇入白尼罗河。是白尼罗河右岸支流,由巴罗河与皮博尔河汇流而成,从巴罗河源头计起全长730公里,流域面积25万平方公里,每年6~12月为雨季,河水很大,最大流量发生在11月。河口平均流量412m³/s。雨季从河口至纳绥尔城300公里河段可通航。

    (7)、阿特巴拉河
    阿特巴拉河是尼罗河最后—条支流,源自塔纳湖以北的贡德尔地区,河长1120公里。主要支流有特克泽河。特克泽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东北部北纬12°,东经39°30'附近。至苏丹境内舒沃克流入阿特巴拉河,流程约864公里,河床比降1:800。阿特巴拉河接纳特克泽河后进入苏丹粘土平原,经500公里左右的流程在阿特巴拉汇入尼罗河于流,比降为1:4000。

    五、地貌
    1、尼罗河流域
    南起东非高原,北抵地中海岸,东倚埃塞俄比亚高原,并沿红海向西北延伸,西邻刚果盆地、乍得盆地并沿马腊山脉、大吉勒夫高原和利比亚沙漠向北延伸。

    2、流域地貌
    流域地貌可简单归结为以下三点:主要由结晶岩组成的东非高原和由熔岩构成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分别踞于流域的南侧和东南侧;整个苏丹基本上是一个由南往北微缓倾斜的巨大构造盆地,尼罗河纵贯其间;喀土穆以下尼罗河东西两侧则为广阔的沙漠台地。

    3、地貌类型
    尼罗河最上游是卡盖拉河,它源于东非高原布隆迪境内。白尼罗河两岸平坦,偶有基岩出露。白、青两尼罗河合流处的周围是吉齐拉平原。合流点以下的河段名尼罗河。尼罗河在喀土穆以北流经沉积岩区。河谷是平底的浅峡谷。瓦迪哈勒法附近的谷地宽仅201米,由此至阿斯旺一段的河谷都很狭窄。阿斯旺以下,河谷展宽,至纳贾哈马迪一带约16公里。河道傍近东岸,河谷平原多在河西。

    4、山地河流特征
    河源至维多利亚湖出口的河源段具有明显的山地河流特征,维多利亚湖出口至尼穆莱,河床比降达1:1200,沿途有卡巴雷加瀑布。该河段流经地区除了维多利亚湖、基奥加湖等裂谷间的高原浅水湖泊,还有沿西支裂谷发育的蒙博托湖、爱德华湖和乔治湖等断层湖泊。

    5、苏丹粘土平原
    尼罗河流经广阔的苏丹粘土平原,地势平坦,比降极缓,马拉卡勒以上比降只有1:13900,沿途沼泽密布,河道分汊漫流。从马拉卡勒至喀土穆,河床比降更趋平缓,仅1:100000。

    6、尼罗河下游河段
    尼罗河下游河段可细分为:①喀土穆至阿斯旺的峡谷段,尼罗河切穿广袤的沙漠谷地,奔流而下,比降1:6000。由于结晶岩广泛出露,河床基岩软硬相间,形成著名的六大瀑布群;②阿斯旺至开罗段,穿越东、西部沙漠之间,河谷宽展而平坦,沿岸有狭长的河漫滩,比降为1:13000;③开罗以下的河口段,大致从开罗以下20公里处开始,河流分汊注入地中海,形成巨大的尼罗河三角洲,面积达2.4万平方公里,冲积土层平均厚度在18米以上,地表平坦,河网纵横,渠道密布,沿海多泻湖和沙洲。

    六、气候

    1、纬度
    尼罗河流域跨纬度35°,南北气候迥然不同,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同时非地带性因素(主要是地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候带的分布。

    2、埃塞俄比亚高原
    位于流域东南部的埃塞俄比亚高原,由于地形隆起,气候出现垂直带谱,并具有干湿季分明的特点。夏季,北非和阿拉伯半岛上空属低压带,南印度洋吹来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为西南风,与来自几内亚湾的湿热气流合并为强大的西南气流,沿高原迎风坡抬升,形成7~9月的“大雨期”。冬季,高原盛行来自西南亚大陆干燥的东北风,形成10月至翌年2月的干季。3~4月,苏丹位于低压中心,从印度洋面吸引一股湿润气流,在高原大部分地区形成“大雨期”前的“小雨期”。高原年平均降雨量1000~2000毫米,是尼罗河流域最重要的降雨中心。

    3、流域南部
    流域南部,东非高原西北部不仅受来自几内亚湾湿润气流的影响,而且由于地处赤道湖区,太阳辐射强烈,对流旺盛,因此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200~1300毫米,季节分配也较均匀:月平均降雨量最多不超过180~200毫米,最少不低于50~60毫米,没有明显的干季,相对湿度约为70%,这是尼罗河流域的另一个降雨中心。

    4、苏丹南部
    由尼穆莱往北,雨季缩短,雨量递减,等雨线基本上呈纬向分布。苏丹南部雨季出现在4~10月,中北部则限于7~8月。喀土穆年雨量不足200毫米,而栋古拉—开罗之间年雨量更在25毫米以下,阿西尤特以南经常终年无雨。由于受地中海式气候的影响,自开罗起北至沿海,年雨量从25毫米渐增至200毫米,降雨多在冬季。


    河流之最,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什么?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一、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亚马逊河,流域面积高达691.5万平方千米。

    二、简介
    1、中文名
    亚马逊河。

    2、别名
    亚马孙河。

    3、著名景点
    亚马逊热带雨林。

    4、长度
    6440km。

    5、源头海拔
    5597米。

    6、外文名称
    Amazon River。

    7、源头坐标
    15°31′5″S 71°45′55″W。

    8、流经国家
    巴西,秘鲁,哥伦比亚。

    9、外文名
    Amazon River(英语);Rio Amazonas(葡萄牙语);Rio Ama(西班牙语)。

    10、地理位置
    南美洲北部。

    11、气候条件
    热带雨林气候(流域地区)。

    12、流域面积
    691.5万平方千米。

    13、源头
    安第斯山脉。

    14、平均流量
    219000立方米。

    15、所属地区
    南美洲。

    三、河流特点

    1、流量大
    流量大(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十分丰富)。 

    2、无明显汛期
    水位变化小,无明显汛期(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 

    3、流域面积广
    流域面积广(位于亚马孙平原)。 

    4、河流含沙量小
    河流含沙量小(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好)。 

    5、水能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丰富(河流流经山地和平原地区,落差大,再加上水量大)。 

    6、无结冰期
    无结冰期,无凌汛现象(地处热带,河流不结冰)。 

    四、河段介绍

    1、河流源头
    亚马孙河的源头是在安地斯山脉区中一个海拔5597米的奈瓦多·米斯米峰的一条小溪,距离的的喀喀湖约160公里,距利马约700公里,1971年第一次认定,直到2001年才正式确定。溪水先流入劳里喀恰湖,再进入阿普里马克河,阿普里马克河汇入乌卡亚利河,乌卡亚利河再与马腊尼翁河汇合成亚马逊河主干流。

    2、河流上游
    从马腊尼翁河的支流瓦利亚加河以下,河流就从安第斯山区进入冲积平原,从这里到秘鲁和巴西交界的雅瓦里河,大约有2400公里的距离,河岸低矮,两岸森林经常被水淹没,只是偶尔有几个小山包,亚马逊河已经进入了亚马逊热带雨林中了。

    3、下游
    (1)、自然河网
    亚马孙河在有些地方河宽达6到10公里,有的地方,河水分为两股,中间形成复杂的自然河网,形成许多大小岛屿,比河面高出不到5米,在最窄的地方,如离河口600公里的奥比多斯,河流只有1.6公里宽,但有600米深,这时河水流速达到每小时6至8公里。

    (2)、加拿利亚村
    加拿利亚村在内格罗河和主干流汇合的大弯道附近,直到下游1000公里地方,和亚马孙河的河口附近相似,地势低洼,广大区域都淹没在水中,森林只有树的上半部伸出水面。从内格罗河到马代腊河河岸低矮,只有巴西城市马瑙斯附近才有一些起伏的山地,在奥比多斯附近有一个陡峭的悬崖,有20米高,后面是低矮的山地。亚马孙河下游可能以前是大西洋的一个海峡。

    (3)、奥比多斯
    只有不到10%的亚马孙河河水流入奥比多斯以下的流域,有很少量的水是来自北方山谷奥比多斯以上的流域有5百万平方公里,以下只有100万Km²,只有上游的20%。这没有算上紧口河口的支流托坎廷斯河流域的一百万平方公里。

    (4)、兴古河
    在下游兴古河对面的北岸有许多平顶的小山,延展大约有240公里。兴古河以上的南岸是阿勒格尔山,一路的峭壁约束着亚马孙河的河岸,直到圣塔仑,然后折向西南,形成另一条支流塔帕若斯河的河谷。

    4、河口
    (1)、帕腊河
    河口在最宽的入海处大约有330公里,作为最后一条支流托坎廷斯河的下游的帕腊河有60公里宽,在河口帕腊河和亚马孙河主河道之间有一个几乎有丹麦一样大的马拉若岛。

    (2)、强潮河口
    漏斗状的强潮河口,横亘于巴西东北部,注入大西洋。是由亚马孙河和托坎廷斯河这两条不同水系的河口汇合而成的。径流量大,涌潮汹涌。感潮河段长约1400多公里,口门处宽约300公里,古鲁帕附近束狭至 40公里左右。

    (3)、热带雨林区
    地处热带雨林区,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有干、湿季之分,大多数雨水来自湿季。最大流量2250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90000立方米/秒,分别出现在 5~6月和11~12月。平均流量175000立方米/秒,相当于刚果河的4倍,密西西比河的10倍。亚马孙河每年入海水量54000亿立方米,占全世界入海总径流量的五分之一,若铺展成10米厚的水层,其面积与北海(57.5万平方公里)相当。

    (4)、输沙量
    年平均输沙量为10亿吨,其中主要为粉砂和粘土。含沙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湿季各月平均最大含沙量为125毫克/升;而干季为22毫克/升。粗物质在下游河段沉积,形成一系列沙岛。其中以亚马孙河口和帕拉河口之间的马拉若岛为最大。长290公里,宽161公里。亚马孙河口由沙岛分为北槽和南槽与帕拉河口成为 3条主要的入海通道。输出的泥沙有95%是以悬移方式入海的。

    (5)、半日潮型
    潮汐属半日潮型,最大潮差约11.8米,在马拉卡岛附近,自此向海和向上游均逐渐减小。潮流流速为 2.5米/秒。由于口门宽阔,向上束狭的河势,及河道中沙岛众多,阻力大,导致涌潮现象(当地称Pororoco),潮高约1~2米,枯水时可达 5米左右。其势甚为壮观,在离岸1~2公里处可闻其声。洪水大潮若与强风相遇,水位大幅度上涨,可达15~30米,致使两岸低地严重泛滥。

    (6)、洪季冲淡水
    洪季冲淡水(盐度小于10)流出口门后在口外形成100~180公里的混水区;在沿岸则形成平均宽约60公里,向西北延伸长达2000公里的混浊带。河水挟带的沉积物沿途参与了苏里南和圭亚那沿岸海滩剖面和奥利诺科河三角洲的塑造。口外水域可分为3带:即在盐度0~10的范围内,含陆源物质多,水呈棕色,为陆源物质带;盐度10~15的水域,水中含有众多硅藻,呈绿色,为生物物质带;盐度大于25的水域,水呈蓝色,为蓝色海水区。

    (7)、口外海滨
    口外海滨,流系十分复杂。圭亚那海流强劲,流速在0.25~2.00米/秒之间。3~4月,北巴西沿岸流──南赤道流的一分支,与圭亚那海流汇合时流速为1.10米/秒;向南还有一股较弱的沿岸流。盐度分层现象显著,干季在口外60~185公里的内陆架上,湿季在口外80~230公里范围内。

    (8)、内陆架
    口外在40米等深线以内的内陆架,沉积物以细粒物质为主,这与大陆架上的经典沉积模式,即内陆架为粗粒物质,中陆架为细粒物质,外陆架为残留沉积物正好相反。

    五、地质地貌
    1、地势
    亚马逊河流域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上游源头为安第斯山脉及太平洋沿海冲积系统,海拔在3000米以上;干流两岸多为200米以下的安第斯山冲积层和内陆冲积层。往北为圭亚那高原(海拔300~400米),往南则为巴西高原(海拔300~1500米)。

    2、洼地
    亚马逊河流域是一个巨大的洼地,在新生代以前为一下陷的深海槽,后来被大量的沉积物充填。这块在亚马逊河上游作裙形展开的巨大面积的洼地。位于两个古老而不太高的结晶质高原之间∶北面是崎岖的圭亚那高原,南面是较低的巴西高原。在上新世亚马逊河流域为一巨大的淡水湖,在更新世某个时期向大西洋决口,大河及其支流深深揳入上新世的湖底。

    3、谷地
    亚马逊河及其支流有一大片被淹没的谷地。更新世冰河融化,海平面升高,峻峭的峡谷在海平面较低时已被侵蚀为上新世地表,此时完全被淹没。流域的古代沉积物地面就是永久性陆地的土壤,大部分亚马逊雨林便在这种土壤上发育起来。在流域的上游(秘鲁的东部和玻利维亚),后来从安地斯山脉冲刷下来的沉积物覆盖了古代的地表。

    4、激浪潮
    从河口向北,直到圭亚那边界的160公里,都是沙滩和暗礁,这儿的潮汐叫做激浪潮,水深不足7米,但激浪潮大声咆哮,以每小时15到25公里的速度冲击海岸,浪高达1.5到4米,所以亚马逊河形不成三角洲,大海迅速地将亚马逊河携带的泥沙卷走。

    六、气候条件

    1、热带雨林气候
    那里为热带雨林气候。亚马逊河流域的气候温暖、潮湿和多雨,多在2000毫米以上。在赤道(位于亚马逊河的北面不远)附近昼长和夜长相等。夜间常常晴空无云,有利于将昼间12小时内接受太阳的热量较快地辐射出去。昼间与午夜之间的温差比最温暖的月份与最凉爽的月份之间的温差大,因此夜间便是亚马逊河流域的冬天。

    2、降水量
    对该地区气候来说,降水量比温度更为重要。从大西洋吹来的充满水气的风横越南美洲,当到达安地斯山脉的东坡时被迫上升;这样,空气被冷却,并通过冷凝作用失去水分,其结果是大雨滂沱,汇集成大江大河从安地斯山脉向东流去,并形成如此广大的亚马逊河水系。在低地的上空,大面积的对流暴风雨产生很大降水量。

    3、3种气候类型
    (1)、综述
    根据降雨情况不同,亚马逊地区可分为3种气候类型∶

    (2)、第一种
    第一种发生在亚马逊河口区和流域的西部,年平均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80寸),全年雨量分布很均匀;有些年份降水量可超过正常降水量一倍,在另一些年份可久旱不雨。

    (3)、第二种
    第二种类型包括亚马逊大部分地区,有一个季度降水量特别少,但还没有严重到影响植物生长的程度。

    (4)、第三种
    第三种类型包括沿亚马逊流域南缘的地区,气候渐次变化为巴西中西部的气候,在南半球的冬季有一个更为明显的旱季。

    4、风向
    旱季盛行风向为东北偏东到东南偏东之间的风,7、8月为和风,但在旱季的其馀时间内当阵风有时达到十分强劲时为疾风。这个季节是游人溯流而上或泛舟顺流而下的最佳时间。

    七、自然资源

    1、动物
    (1)、生命王国
    亚马逊河是拉丁美洲人民的骄傲。它浩浩荡荡,千回百转,蜿蜒流经秘鲁、巴西、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等国,滋润着8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使亚马逊河流域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神秘的”生命王国”其间栖息着猴子、树懒、蜂鸟、金刚鹦鹉、巨大蝴蝶和无数蝙蝠。

    (2)、生物
    亚马逊河水中生活着凯门鳄、淡水龟,以及水栖哺乳类动物如海牛、淡水海豚等。陆地生活着美洲虎、细腰猫、西(貊)、貘、水豚、犰狳等。另有2500多种鱼,以及1600多种鸟。就像亚马逊雨林一样,亚马逊河蕴育了各种生命,这使得南美洲比世界上任何一块大陆上的鱼类物种都要多,据估计,迄今为止亚马逊河与其支流至少拥有2000个淡水鱼类物种,这个数字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鱼类物种总和的两倍。

    (3)、鱼类
    一些科学家开始探测亚马逊河的深度,他们在河上撒网希望了解水中的情况。随着一网网的收获,地球上最长的热带河流亚马逊河渐渐地掀起了它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看到了他们以前从未见过的生物,包括通体透明的鲇鱼和专吃同类尾巴的电鱼。 到目前为止,美国和巴西的科学家共捕获了125000条鱼,分属于240个种类,而且鱼种的数字还在不断上升。科学家们发现亚马逊河深处是一个漆黑的世界,在那里生活着两种鱼:电鱼和鲇鱼。

    (4)、含泥量
    亚马逊河含泥量很高,人的视线只能达到水下几十厘米的地方,6米以下是漆黑一团。研究人员说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两种鱼能够不靠光线生活在黑暗的河底。电鱼不用视觉可以到处游动捕捉食物,它依靠电的器官在身体周围产生电场,以此来判断方位,寻找猎物。鲇鱼同样也能感受到电,此外,它们的身上布满了味蕾,用其他感觉代替视觉。

    (5)、电鱼
    伦德伯格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发现的有关电鱼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是亚马逊河里有两种电鱼专吃其他电鱼的尾巴。当研究人员对这些鱼进行检查时,看到这些鱼的腹中塞满了电鱼尾巴。伦德伯格博士说,这种电鱼既吃其他种类电鱼的尾巴,同时也不放过自己同类的尾巴。电鱼具有使自己身体各部位迅速再生的能力,这样,它们的食物来源有了充足的保证。

    2、热带雨林
    (1)、世界上最大的雨林
    安第斯山以东,就是亚马逊热带雨林了,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具有相当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它的生物量足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保护亚马逊热带雨林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论题了,亚马逊热带雨林依靠亚马逊河流域非常湿润的气候,亚马逊河和她的100多个支流缓慢地流过这片高差非常小的平原,河岸旁的巴西城市马瑙斯距离大西洋有1600公里,但海拔只有4米。

    (2)、生物
    这个雨林的生物多样化相当出色,聚集了250万种昆虫,上万种植物和大约2000多种鸟类和哺乳动物,生活着全世界鸟类总数的1。有的专家估计每平方公里内大约有超过75000种的树木,15万种高等植物,包括有9万吨的植物生物量。

    3、其他
    (1)、原始森林
    亚马逊河生物亚马逊流域适合植物生长,有浩瀚无际的原始森林,各种植物两万余种,盛产优质木材,被誉为“地球之肺”。亚马逊流域植物种类之多居全球之冠。许多大树高六十多米,遮天蔽日,故旱地森林的地面光秃秃,只有一层腐烂的枝叶。涝地森林则情况迥异,灌木和乔木有板状基根,帮助维生。树冠由高至低分层,各层充满生机。

    (2)、生物
    葛藤、兰花、凤梨科植物争相攀附高枝生长,其间栖息着猴子、树懒、蜂鸟、金刚鹦鹉、巨大蝴蝶和无数蝙蝠。水中生活着凯门鳄、淡水龟,以及水栖哺乳类动物如海牛、淡水海豚等。陆地生活着美洲虎、细腰猫、西(貊)、貘、水豚、犰狳等。另有2500多种鱼,以及1600多种鸟。亚马逊热带雨林植被丰富,每平方公里不同种类的植物多达1200种,然而随着热带雨林的减少,数年后,至少50万-80万种动植物种灭绝,雨林基因库的丧失将成为人类最大的损失之一。

    (3)、亚马逊河原产的物种
    亚马逊河水中生活着凯门鳄、淡水龟,以及水栖哺乳类动物如海牛、淡水海豚等。陆地生活着美洲虎、细腰猫、西(貊)、貘、水豚、犰狳等。另有2500种鱼,以及1600多种鸟。亚马逊河原产的物种:食人鲳、福寿螺、海伦娜闪蝶、勐仑王莲。亚马逊河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


    河流之最,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什么?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一、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黄河,黄河每年产生泥沙16亿吨,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二、简介
    1、中文名称
    黄河。

    2、地理位置
    中国北部。

    3、别称
    中国母亲河、河水、浊河。

    4、流经地区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5、主要支流
    汾河、洮河、渭河。

    6、平均流量
    2571立方米/秒。

    7、沿岸重要城市
    兰州、银川、郑州、济南、东营。

    8、外文名称
    Yellow River。

    9、所属水系
    黄河水系。

    10、发源地
    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

    11、河流面积
    约752443平方公里。

    12、注入海洋
    渤海。

    13、河长排名
    世界第五。

    三、历史变迁

    1、地史期
    黄河的孕育、诞生、发展受制于地史期内的地质作用,以地壳变动产生的构造运动为外营力,以水文地理条件下本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为内营力。在成河的历史过程中,运动不息,与时俱进。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史前地质时期就在进行,史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

    2、三个发展阶段
    根据多方面的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为古黄河孕育期。第四纪中更新世(距今115万年~10万年)古黄河诞生成长期。晚更新世(距今10万年~1万年)黄河形成海洋水系。

    3、历史时期
    历史时期黄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过演变,有的变迁还很大。如内蒙古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为两支,北支为主流,走阴山脚下称为乌加河,南支即今黄河。1850年西山嘴以北乌加河下游淤塞断流约15公里,南支遂成为主流,北支已成为后套灌区的退水渠。龙门~潼关河道摆动也较大。

    4、河道变迁
    黄河的河道变迁主要发生在下游。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四、干流概况

    1、黄河源
    青海省玛多县多石峡以上地区为河源区,面积为2.28万平方公里,是青海高原的一部分,属湖盆宽谷带,海拔在4200米以上。盆地四周,山势雄浑,西有雅拉达泽山,东有阿尼玛卿山(又称积石山),北有布尔汗布达山脉,南以巴颜喀拉山与长江流域为界。湖盆西端的约古宗列,是黄河发源地。

    2、干流走向
    (1)、综述
    根据流域形成发育的地理、地质条件及水文情况,黄河干流河道可分为上、中、下游和11个河段。

    (2)、上游
    河源至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河口镇为上游,河道长3471.6公里,流域面积42.8万平方公里,占全河流域面积的53.8%。

    (3)、中游
    黄河自河口镇至河南郑州市的桃花峪为中游。中游河段长1206.4公里,流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43.3%,落差890米,平均比降7.4‱。

    (4)、下游
    黄河桃花峪至入海口为下游。流域面积2.3万平方公里,仅占全流域面积的3%,河道长785.6公里,落差94米,比降上陡下缓,平均1.11‱。下游河道横贯华北平原,绝大部分河段靠堤防约束。河道总面积4240平方公里。由于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逐年抬高,河床高出背河地面3~5米,部分河段如河南封丘曹岗附近高出10米,是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成为淮河、海河水系的分水岭。

    五、流域概况
    1、地貌特征
    (1)、综述
    黄河流域西界巴颜喀拉山,北抵阴山,南至秦岭,东注渤海。流域内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形成自西而东、由高及低三级阶梯。

    (2)、最高一级阶梯
    最高一级阶梯是黄河河源区所在的青海高原,位于著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耸立着一系列北西——南东向山脉,如北部的祁连山,南部的阿尼玛卿山和巴颜喀拉山。黄河迂回于山原之间,呈“S”形大弯道。河谷两岸的山脉海拔5500~6000米,相对高差达1500~2000米。雄踞黄河左岸的阿尼玛卿山主峰玛卿岗日海拔6282米,是黄河流域最高点,山顶终年积雪,冰峰起伏,景象万千。

    (3)、第二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地势较平缓,黄土高原构成其主体,地形破碎。这一阶梯大致以太行山为东界,海拔1000~2000米。白于山以北属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包括黄河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两个自然地理区域。白于山以南为黄土高原,南部有崤山、熊耳山等山地。

    (4)、第三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地势低平,绝大部分为海拔低于100米的华北大平原。包括下游冲积平原、鲁中丘陵和河口三角洲。鲁中低山丘陵海拔500~1000米。

    2、流域气候
    (1)、综述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山脉众多,东西高差悬殊,各区地貌差异也很大。又由于流域处于中纬度地带,受大气环流和季风环流影响的情况比较复杂,因此,流域内不同地区气候的差异显著,气候要素的年、季变化大,流域气候有以下主要特征。

    (2)、光照充足
    光照充足,太阳辐射较强,黄河流域的日照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充足的区域,全年日照时数一般达2000~3300小时;全年日照百分率大多在50%~75%之间;仅次于日照最充足的柴达木盆地,而较黄河以南的长江流域广大地区普遍偏多l倍左右。

    (3)、季节差别大
    季节差别大,温差悬殊,黄河流域地区季节差别大,上游青海省久治县以上的河源地区为“全年皆冬”;久治至兰州区间及渭河中上游地区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兰州至龙门区间为“冬长(六七个月)、夏短(一二个月)”;流域其余地区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4)、降水集中
    降水集中,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流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650毫米之间,中上游南部和下游地区多于650毫米。尤其受地形影响较大的南界秦岭山脉北坡,其降水量一般可达700~1000毫米,而深居内陆的西北宁夏、内蒙古部分地区,其降水量却不足150毫米。降水量分布不均,南北降雨量之比大于5,这是我国其他河流所不及的。

    (5)、湿度小
    湿度小,蒸发大,黄河中上游是国内湿度偏小的地区,例如吴堡以上地区,平均水汽压不足8百帕,相对湿度在60%以下。特别是上游宁夏、内蒙古境内和龙羊峡以上地区,年平均水汽压不足6百帕;兰州至石嘴山区间的相对湿度小于50%。

    (6)、冰雹多
    冰雹多,沙暴、扬沙多,冰雹是黄河流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据统计,黄河上游兰州以上地区和内蒙古境内全年冰雹日数多超过2天,其中东经1000以西的广大地区多于5天,特别是玛曲以上和大通河上游地区多达15~25天,成为黄河流域冰雹最多的区域,也是国内的冰雹集中区。

    (7)、无霜期短
    黄河流域初霜日由北至南、从西向东逐步开始,并且同纬度的山区早于平原、河谷和沙漠。如黄河上游唐乃亥以上初霜日平均在8月中、下旬,而黄河中下游一般在10月上、中旬;流域其余地区在9月份。流域终霜日迟早的分布特点与初霜日正好相反,黄河下游平原地区较早,平均在3月下旬,而上游唐乃亥以上地区则晚至8月上、中旬,其余地区介于两者之间。

    六、水文特征
    1、径流量
    (1)、实测年径流量
    1954年编制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时,在进行复查和插补的基础上,采用1919~1953年系列,计算陕县实测年径流量为412亿立方米。1962年提出《黄河干支流各主要断面1919~1960年水量、沙量计算成果》,其中陕县站实测年径流量423.5亿立方米,秦厂站472.4亿立方米。1975年黄委会规划办公室编制治黄规划时,采用1919~1975年56年系列,计算黄河干、支流各主要站的实测年径流,其中三门峡站实测年径流418.5亿立方米,花园口站469.8亿立方米。1982年黄委会设计院又按1919年7月至1980年6月61年系列,三门峡站实测年经流量417.2亿立方米,花园口站466.4亿立方米。

    (2)、天然年经流量
    1975年对黄河干、支流主要站的实测年径流量进行了还原,选用1919年7月至1975年6月56年系列,还原了引黄灌溉耗水量及大、中型水库调蓄水量,1976年提出,三门峡站天然年径流量498.4亿立方米,花园口站559.2亿立方米。1986年提出《黄河水资源利用》报告。根据黄河的实测情况,对年径流系列又进行了延长,采用1919年7月至1980年6月61年系列,通过还原,提出了黄河干支流主要站天然年径流量成果,其中三门峡站为503.8亿立方米,花园口站为563.4亿立方米。

    (3)、年径流特性
    黄河流域年径流量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因受大气环流的影响,降水量较少,而蒸发能力很强,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仅相当于降水总量的16.3%,产水系数很低。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但天然年径流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1%.居全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小于长江、珠江、松花江。

    2、洪水特征
    黄河上游洪水多发生在9月,主要来自兰州以上,兰州洪水主要来自贵德以上。由于降雨历时长,强度小,加之兰州以上植被较好,草地、沼泽等对降雨的滞蓄作用较强,形成黄河上游洪水涨落平缓,洪水历时较长,洪峰较低,洪水过程线呈矮胖型。兰州站一次洪水历时平均为40天,最长可达66天,最短也有22天,实测洪峰流量一般为4000~6000立方米每秒。

    3、凌汛
    黄河流域冬季受西北风影响,气候干燥寒冷,最低气温一般都在0℃以下,黄河许多河段在冬季都要结冰封河。每年初春开河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到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和下游花园口至黄河人海口两个河段,往往形成冰凌洪水,称为凌汛。

    七、开发治理

    1、水利枢纽
    (1)、陆浑水库
    陆浑水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陆浑村附近,黄河二级支流伊河上,距洛阳市67公里,控制流域面积3492平方公里,占伊河流域面积57.9%。

    (2)、故县水库
    故县水库位于黄河支流洛河中游洛宁县境故县镇下游,东距洛阳市165公里,控制流域面积5370平方公里,占洛河流域面积(不含支流伊河面积)的41.8%。

    (3)、西霞院反调节水库
    西霞院反调节水库是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的配套工程,位于小浪底坝址下游16公里处的黄河干流上,下距郑州市116公里。

    (4)、小浪底水利枢纽
    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南岸属孟津县,北岸属济源市,上距三门峡水利枢纽130公里,下距焦枝铁路桥8公里,距京广铁路郑州黄河铁桥115公里。坝址以上流域面积694155平方公里。

    (5)、三门峡水利枢纽
    三门峡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下段干流上,两岸连接豫、晋两省,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原陕县会兴镇)东北约17公里处。坝址以上流域面积68.8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91.5%。

    (6)、天桥水电站
    天桥水电站,位于山西省保德县县城和陕西省府谷县县城上游8公里的黄河干流上。电站坝址以上流域面积403878平方公里。

    (7)、黄河龙口水利枢纽
    黄河龙口水利枢纽位于黄河北干流北部,坝址距上游已建的万家寨水利枢纽25.6千米,距下游天桥水电站约70千米。

    (8)、万家寨水利枢纽
    万家寨水利枢纽,位于黄河北干流上段托克托至龙口峡谷河段内。坝址左岸为山西省偏关县,距庄三铁路三岔堡车站82.3公里,右岸为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距丰准铁路(丰镇一准格尔旗)薛家湾车站60.6公里,坝址以上流域面积394813平方公里。

    (9)、三盛公水利枢纽
    三盛公水利枢纽,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磴口县境巴彦高勒(原三盛公)镇东南,包(头)兰(州)铁路黄河铁桥下游2.6公里处。东距包头市300余公里,西南距银川市200余公里。枢纽以上流域面积314000平方公里。

    (10)、青铜峡水利枢纽
    青铜峡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青铜峡峡谷出口处,下距银川市约80公里,距包兰铁路青铜峡车站6公里,并有铁路专线通电厂。枢纽以上流域面积275004平方公里。

    (11)、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
    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中卫市境内黄河干流上。

    (12)、乌金峡水电站
    乌金峡水电站,位于白银市白银区四龙镇和靖远县平堡乡境内,坝址位于黄河干流乌金峡出口段,距白银市30公里,距兰州市90公里。

    (13)、大峡水电站
    大峡水电站,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和榆中县交界的黄河干流大峡出口段飞鱼崖。距兰州市中心河道距离65公里。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27798平方公里。

    (14)、黄河小峡水电站
    黄河小峡水电站,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境内黄河干流上小峡峡谷出口处,距上游距兰州市35公里,控制流域面积22.51万平方公里。

    (15)、八盘峡水电站
    八盘峡水电站,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八盘峡村,距兰州市中心区约52公里。上距盐锅峡、刘家峡两级电站分别为17公里和49公里,下距兰州水文站50公里。

    (16)、黄丰水电站
    黄丰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循化县的黄河干流上,上距苏只水电站9千米,下游为积石峡水电站,距青海省西宁市公路里程159千米。

    (17)、积石峡水电站
    积石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循化县境内积石峡出口处,距循化县城30公里,距省会西宁市206公里,距民和县城100公里。

    (18)、寺沟峡水电站
    寺沟峡水电站也叫炳灵水电站,位于甘肃省永靖县与积石山县交界处的黄河干流寺沟峡上,上距大河家水电站29.5千米,下距刘家峡水电站44.5千米,距甘肃省兰州市122.5千米。

    (19)、刘家峡水电站工程
    刘家峡水电站工程,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境内,距刘家峡峡谷出口约2公里处,下至兰州市约100公里。坝址上距河源2020.2公里,控制流域面积181766平方公里,约占黄河流域面积的四分之一。

    (20)、盐锅峡水电站
    盐锅峡水电站,位于甘肃省永靖县盐锅集附近黄河干流盐锅峡峡谷出口处,下距兰州市70公里,上距刘家峡水电站32公里。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82704平方公里。

    (21)、苏只水电站
    苏只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循化县与化隆县交界处的黄河干流上,上距公伯峡水电站12公里,距西宁市150公里。

    (22)、公伯峡水电站
    公伯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循化县与化隆县交界处的黄河干流上,上距李家峡水电站76公里,距西宁市153公里。

    (23)、康扬水电站
    康扬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尖扎县与化隆县交界的黄河干流上,上距李家峡水电站17公里,下距公伯峡水电站约53.0公里,距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公路里程105公里。

    (24)、直岗拉卡水电站
    直岗拉卡水电站,工程位于青海省尖扎县与化隆县交界的黄河干流上,电站坝址距上游李家峡水电站7千米,距西宁市公路里程109千米。

    (25)、李家峡水电站
    李家峡水电站,位于黄河上游青海省尖扎县与化隆县交界的李家峡峡谷出口以上约2公里处,距西宁市公路里程116公里,上距龙羊峡水电站河道距离102公里。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36743平方公里。

    (26)、尼那水电站
    尼那水电站,位于青海省贵德县境内黄河干流上,距上游拉西瓦水电站坝址8.6公里,距上游龙羊峡水电站41公里。坝址距西宁市公路里程124公里(直线距离80公里),至下游贵德县公路里程约20公里。

    (27)、拉西瓦水电站
    拉西瓦水电站,位于青海省贵德县及贵南县交界处的黄河干流上。

    (28)、龙羊峡水电站
    龙羊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和贵南县交界的龙羊峡峡谷进口约2公里处,距青海省省会西宁市147公里,坝址上距黄河源头1687.2公里。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31420平方公里,占黄河全流域面积的17.5%。

    (29)、班多水电站
    班多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兴海县与同德县交界的黄河干流班多峡谷出口处,距西宁333千米。

    (30)、黄河源水电站
    黄河源水电站,位于青海玛多县扎陵湖乡附近,坝址在鄂陵湖出口下游17公里处的黄河干流上,距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城40公里,距省会西宁540公里。

    2、灌溉工程
    (1)、内蒙古黄河灌区
    内蒙古黄河灌区,是中国著名的大灌区之一。其范围西起乌兰布和沙漠东缘,东至呼和浩特市东郊,北界狼山、乌拉山、大青山,南倚鄂尔多斯台地,包括河套、土默川、黄河南岸灌区。跨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和呼和浩特、包头、乌海3市的19个旗(县、区)。土地总面积2891万亩,现有耕地1878万亩,灌溉面积936万亩,农业人口201万,人均耕地9.3亩,其中水地4.7亩。

    (2)、宁夏引黄灌区
    宁夏引黄灌区,是我国四大古老灌区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灌溉历史。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是宁夏主要粮棉油产区,也是全国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灌区涉及青铜峡市、永宁县、银川市、贺兰县、平罗县、陶乐县、惠农县、石嘴山市及中卫县、中宁县、吴忠市、灵武市等4个县(市)的引黄灌溉部分,计12个县(市)和20多个国营农、林、牧场。

    (3)、汾河灌区
    汾河灌区,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面积分布在汾河两岸,北起太原市北郊上兰村、南至晋中地区介休县洪相村,长约140km,东西宽约20km,西以太(太原)汾(汾阳)公路和磁窑河为界,东以太(太原)三(三门峡)公路和南同蒲铁路为界。灌区跨太原、晋中、吕梁三市,12个县(市、区)共56个受益乡(镇)的488个村,全灌区控制土地面积205.5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56.84万亩。设计灌溉面积149.55万亩,受益面积约占全省水地面积的近十分之一,是山西省最大的自流灌区之一。

    (4)、引沁灌区
    引沁灌区,南依黄河,北靠太行山南麓,涉及济源市、孟州市、洛阳市吉利区的l5个乡滇,345个行政村,人口42万,耕地56.5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有棉花、瓜菜、水果等。灌区始建于1965年,l968年初具规模,l969年6月通水灌溉。现有总于渠1条,干渠15条,总干加支渠16条,支渠l38条,中小型水库37座,蓄水池200个,提灌站156座,机井676眼以及相应的管理设施。

    (5)、河南引黄灌区
    河南引黄灌区,范围涉及三门峡、洛阳、郑州、新乡、安阳、开封、濮阳、商丘9个省辖市,截止2007年底,全省共有大、中型引黄灌区27个,其中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14个,10万亩—30万亩的中型灌区8个,1万亩—10万亩的灌区5个,总计设计灌溉面积2064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9.1%。河南引黄灌区总设计灌溉面积2064万亩,而有效灌溉面积仅为918万亩,占设计面积不足45%,实际灌溉面积还不足30%,灌区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中低产田。

    (6)、位山引黄灌区
    位山引黄灌区,是中国6个特大型灌区之一,规模宏大,作用重要。自1958年腰斩黄河,兴建位山枢纽工程开始,40多年间,经过了1962年停灌,1970年复灌,1981~1983年引黄济津,1993~1995年引黄入卫工程建设,1998~2000年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历尽曲折,不断完善,现有设计引水流量240立方米每秒的位山引黄渠首,东、西两条输沙渠,两个沉沙区和三条干渠,分干渠53条,支渠385条,总长度3335公里,各类水工建筑物5000座,设计灌溉面积540万亩,控制8个县(市区)大部分区域。

    (7)、小浪底水库
    小浪底水库,北岸灌区是小浪底水利枢纽的配套工程,利用小浪底水库优良的水质、充沛的水量,使洛阳、焦作、济源三市供水条件得到改善,为城乡工矿企业、城市居民生活和农业灌溉供水,改善引沁灌区、广利灌区的水量不足、解决山岭区人畜饮水困难,替代灌区内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补充地下水,改善生态环境。北岸灌区涉及济源、沁阳、孟州和吉利三市一区,18个乡镇、476个自然村、设计灌溉面积68.87万亩,引水流量30立方米每秒,引水洞底高程223米,属于大(Ⅲ)型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