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1000网

【世界湖泊之最】

发布时间:2020-01-08 / 作者:问答网整理 / 阅读:79次

世界湖泊之最,包括世界最大、最深、最高海拔、最低、湖泊最多等世界纪录!

目录
    世界湖泊之最,世界湖泊最多的国家是什么?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湖泊最多的国家

    一、世界湖泊最多的国家

    芬兰,号称“千湖之国”。

    二、简介
    1、中文名称
    芬兰共和国。

    2、外文名称
    The Republic of Finland。

    3、简称
    芬兰(Finland)。

    4、所属洲
    欧洲。

    5、首都
    赫尔辛基。

    6、主要城市
    埃斯波,坦佩雷,罗凡涅米,图尔库等。

    7、国庆日
    1917年12月6日。

    8、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9、人均GDP
    4.06万欧元(2017年)。

    10、国家代码
    FIN。

    11、官方语言
    芬兰语、瑞典语。

    12、货币
    欧元。

    13、水域率
    10%。

    14、主要学府
    赫尔辛基大学、阿尔托大学。

    15、国家领袖
    总统:绍利·尼尼斯托、总理:桑娜·马林。

    16、国土面积
    33.8万平方公里。

    17、人口数量
    551.6万(2018年)。

    18、人口密度
    18.1人/平方公里(2017年)。

    19、主要民族
    芬兰人、瑞典人。

    20、主要宗教
    基督教路德宗。

    21、国歌
    《我们的国家》。

    22、GDP总计
    2238亿欧元(2017年)。

    23、国际电话区号
    +358。

    24、国际域名缩写
    .fi。

    25、道路通行
    靠右驾驶。

    26、时区
    UTC+2(夏时制:UTC+3)。

    27、政治体制
    共和制。

    28、誉称
    千湖之国。

    三、自然环境

    1、区域位置
    芬兰地处北纬60度到70度之间,面积为33.8145万平方公里,是欧洲第七大国。位于欧洲北部,北面与挪威接壤,西北与瑞典为邻,西临波的尼亚湾,东面是俄罗斯,西南濒波罗的海和芬兰湾。

    2、地形地貌
    芬兰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曼塞耳基亚丘陵海拔200-700米,中部为200—300米的冰碛丘陵,沿海地区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南北最长距离达1157公里,东西最宽为542公里。芬兰拥有世界上纬度第二高的首都赫尔辛基,仅次于冰岛首都雷克雅维克。

    3、千湖之国
    芬兰被誉为“千湖之国”,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芬兰地势平坦,拉普兰北部地区位于芬兰、挪威边界的哈尔蒂亚峰(Haltitunturi)海拔1,328米,为芬兰最高点。芬兰最长的河流是凯米河(Kemijoki),长 512 公里。岛屿大多在西南部以及芬兰半岛南岸地区,著名的有奥兰群岛。

    4、气候特征
    芬兰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其余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从南至北,1月平均气温约-4~-16℃;7月气温16~13℃。年降水量约400-600毫米(三分之一为霰和雪)。

    四、行政区划
    1、区划
    芬兰最早有12个省份,1997年9月1日起,芬兰实行新的行政区划,分为六个省(lääni):南芬兰省、东芬兰省、西芬兰省、奥鲁省、拉普兰省(地图里的拉皮省属翻译问题)和奥兰自治区;省下分为20区(Maakunta)。6省下分为90个县(kihlakunta/härad),县仅是国民服务组织。而其基础地方政府有416个,包括114镇(kaupunki/ städer)、302乡(kunta/kommuner)。

    2、自然资源
    森林覆盖率高达75.3%,约2270万公顷,人均4.34公顷,木材储积量22亿立方米。矿产资源中以铜为主,还有少量的铁、镍、钒、钴等。泥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约690亿立方米,相当于40亿吨石油。有两座核电站(四个核反应堆),第五个反应堆在建。

    3、重要城市
    (1)、赫尔辛基
    赫尔辛基是芬兰的首都和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该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市区面积448平方公里。大赫尔辛基面积1145平方公里,人口116.5万(1984)。海岸线曲折,外有群岛屏蔽。虽地处北纬60°,但因受海洋影响而气候温和,夏季平均气温16℃,冬季-6℃。市内建筑多用浅色花岗岩建成,有“北方洁白城市”之称。

    (2)、坦佩雷
    坦佩雷市(Tampere)是拥有20多万人口的北欧最大的内陆城市,位于芬兰西南部,距首都赫尔辛基180公里,人口19万,是芬兰第三大城市。坦佩雷是由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KingGustarIII)于1779年下令建立的。坦佩雷位于两大湖泊之间的狭长地带,风景优美,贯穿市中心的坦梅尔河是坦佩雷工业的发源地。

    (3)、图尔库
    芬兰第二大海港和重要工业基地,图尔库-波里省(西芬兰省)省会,又名奥布。位于国境西南端海岸,波的尼亚湾畔,东距首都赫尔辛基170千米,为芬兰旧都(1812年以前一直是芬兰首都)。市区面积24平方公里,包括郊区面积81平方公里。现为芬兰西南部的区域中心。

    五、国家象征
    1、国名
    芬兰共和国(芬兰语:Suomen Tasavalta)。简称芬兰,国名的含义为湖沼之国。

    2、国旗
    (1)、蓝色十字旗
    芬兰国旗名为“蓝色十字”旗(芬兰语:Siniristilippu),1818年5月正式定为国家市民旗帜。”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8∶11。旗地为白色。稍偏左侧的十字形蓝色宽条将旗面分为四个白色长方形。芬兰以“千湖之国”著称,西南临波罗的海,旗上的蓝色象征湖泊,河流和海洋。

    (2)、特殊旗
    另一种国旗为特殊旗,即在市民旗帜的蓝色十字加上国徽(红底黄狮),该旗帜为总统和军队用旗。芬兰国旗是由埃罗·斯奈尔曼(Eero Snellman)和布鲁诺·图乌卡能(Bruno Tuukkanen)设计的,今天使用的国徽和总统旗上的自由十字是欧罗夫·埃里克森(Olof Eriksson)设计的。

    3、国徽
    芬兰国徽在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时被采用。在芬兰作为大公国时代也采用了此徽,一直沿用至今。为红色盾徽。盾面上为一只头戴王冠的金色狮子,前爪握着一把剑,后爪踩着一把弯刀。九朵白色的玫瑰花点缀在狮子周围。国徽上的狮子来源于富尔孔家族,它同样也出现在瑞典国徽上。剑和弯刀与卡累利阿国徽相类似。踩在狮子脚下的俄罗斯弯刀则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

    4、国花
    芬兰的国花是铃兰,象征着纯洁和幸福。

    六、千湖之国

    1、湖泊众多
    芬兰是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国家,它自称的名字“索密”,就是湖泊、沼泽的意思。据统计,芬兰境内有大小湖泊达6万多个。

    2、自然地理环境
    (1)、靠近北极圈
    芬兰靠近北极圈,几十万年以前,芬兰曾经像今天的格陵兰岛一样被冰层封冻着,这些封冻的冰层不断地发生缓慢的运动而对地面产生巨大的力量,因地面的硬度不同,经过冰层运动的作用,会使地面变得凸凹不平。此外,巨大冰层本身沉重的压力,还会使地面下陷,冰层越厚,地面下陷就越深。

    (2)、冰层溶化
    大约距今一万年左右,这里的气候逐渐转暖了,覆盖在地面上的冰层开始慢慢溶化。到冰层全部溶化殆尽的时候,原来冻结在冰块中的泥沙砾石,都脱离出来堆积在地面上,更使地面变得凸凹不平,坑坑洼洼。这种坑坑洼洼的地面,正是形成湖泊的良好条件。

    (3)、冰川活动
    冰雪全部消融后,一部分水充盈了这些低洼地。一部分流进了江河中,每年的降水又在不断地补充着这些低洼地方所蒸发掉的水分,因此,宛如繁星似的湖泊就在芬兰这个地方出现了。这些由于冰川活动造成的湖泊,称为冰蚀湖和冰碛湖。

    (4)、邻近国家
    除了芬兰外,瑞典、加拿大、瑞士等国家也曾经有和芬兰相似的状况,因而这些国家的湖泊也非常多。


    世界湖泊之最,世界最大的咸水湖是什么?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最大的咸水湖

    一、世界最大的咸水湖

    里海(面积:386428平方千米)。

    二、简介
    1、面积
    38.64万Km²。

    2、入海河流
    130条。

    3、属性
    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4、地理位置
    欧洲与亚洲的交界处。

    5、最大深度
    1025m。

    6、外文名
    Caspian Sea。

    7、岛屿数量
    50个。

    8、中文名
    里海。

    9、蓄水量
    7.6万Km³。

    三、资源状况

    1、地理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腹部,亚洲与欧洲之间,东、北、西三面湖岸分属土库曼斯坦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和阿塞拜疆共和国,南岸在伊朗境内,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属海迹湖。

    2、石油资源
    石油和天然气是这一地区最重要的资源。开发始于20世纪20年代,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得到相当发展。现在采用钻井平台和人工岛开采海底石油。里海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两岸的巴库和东岸的曼格什拉克半岛地区,以及里海的湖底,是重要的石油产区。里海湖底的石油生产,已扩展到离岸数十公里的水域。

    3、生物资源
    里海的水是咸的,有许多水生动植物也和海洋生物差不多。里海生物资源丰富,既有鲟鱼、鲑鱼、银汗鱼等各种鱼类繁衍,也有海豹等海兽栖息。约有850种动物和500多种植物;尽管对于如此浩阔的水体而言生物种类数量较低,其中许多物种却是其特有的。

    4、矿物资源
    里海含盐量高,盛产食盐和芒硝。从卡拉博加兹戈尔湾提取硫酸钠一类矿物也具有相当重要的经济意义。

    四、自然特征
    1、综述
    里海有50个岛屿,多为小岛。西北部的车臣岛最大,其次有秋列尼(Tyuleny)岛、莫尔斯科依(Morskoy)岛、库拉雷(Kulaly)岛、日洛依(Zhiloy)岛和奥古尔钦斯基(Ogurchin)岛。以水文特点为依据,通常将整个里海分为北、中、南3部分。

    2、海岸线特征
    北部海岸低平,具有大量被乌拉河、捷列克河、特别是窝瓦河冲刷下来的冲积物质,这些河流的三角洲得到广泛开发。中部西岸多丘陵。大高加索山脉的山麓看似切近,但却被狭窄的海滨平原将其与海岸分隔开来。阿普歇伦半岛在那里伸入海中,巴库市坐落在半岛上,而就在其南面,库拉河与阿拉斯河的氾滥平原构成阿拉斯低地。

    3、海中特征
    北里海面积99,404平方公里(38,380平方哩),是海中最浅部分,平均深度为4∼6公尺(13∼20呎),在与中里海的分界沿线最深达20公尺(66呎)。海底由单调的波形沉积平原构成。中里海面积137,918平方公里(53,250平方哩),形成不规则盆地,西坡陡峭,东坡平缓。最浅部分——深度达101∼140公尺(330∼460呎)的大陆棚——沿两岸延伸,最西面的坡由于水下塌方和峡谷而沟壑纵横。

    4、气候
    里海北部位于温大陆性气候带,而整个里海中部(及南部大部海区)则位于温热带。西南部受副热带气候影响,东海岸以沙漠气候为主,从而造成多变的气候。大气环流冬季以寒冷、明净的亚洲反气旋为主,而在夏季亚速群岛高压分支和南亚低压中心发生影响。狂烈的风暴与北风和东南风有关。

    5、水文
    里海研究较吸引人的方面为依据考古、地理和历史方面的证据再现许多世纪中的长期水位变动。里海水位变动幅度似乎从西元前1世纪以来至少达到7公尺(23呎)。这些长期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决定水的补给(河流注入与降水)和损失(蒸发与流往卡拉博加兹戈尔湾)之间平衡的气候条件。

    五、水文特征
    1、综述
    海流主要为气旋性环流,各个海域又可形成若干局部性环流。北里海,伏尔加河径流入海后分成两支:主要的一支沿西岸向南流;另一支沿北岸向东流,在东北部形成一个小型的反气旋型环流。流速随风而异,一般为10~15厘米/秒,有强劲偏北风时,西部流速达30~40厘米/秒,最大可达 100厘米/秒。中里海被一个大型的气旋型环流所控制。南里海的西北和东南部,各有一个气旋型环流。

    2、水温
    水温分布随季节和地区而不同。冬季,表层水温南北差异较大,2月北里海仅0.1~0.5°C,南里海可达8~10°C。夏季,温差较小,一般为24~27°C。水温的垂直分布也随季节而变化。冬季,北里海和中里海,水温几无变化,南里海在50~100米深处有温跃层。夏季,中部的30~50米深处和南部海区,上下层温差较大。

    3、水位
    水位的长周期和超长周期的显著变化是里海最引人瞩目的现象。 研究证实, 里海19世纪初期的水位要比4000~6000年前的水位低22米。7~11世纪间,出现较低水位。1930~1957年间,由于伏尔加河上建水库,工农业过量用水,气候干燥等影响,致使水位又下降。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里海水位保持在-28.5米左右。水位季节变化大,春夏高而冬季低,年变幅可达33厘米。

    4、海流
    海流基本沿西海岸从北向南运动,在远南发展为复杂模式,形成数股支流。海流在与强风相合之处可以加速,海面往往波涛汹涌。在阿普歇伦半岛附近,风暴掀起的最大波浪高过9米。

    六、经济收益

    1、资源
    里海长期以来一直以其髦?疲??吭颊际澜缬婊窳康�4/5。在水位下降和随之而来的条件最有利的产卵场乾涸的长时期内,魇?咳窦酢R丫?扇∫恍┌?ń?乖诠?2恩及推行水产养殖在内的措施,以图改善这一状况。海豹业在北部海域得到发展。

    2、油气
    石油和天然气是这一地区最重要的资源。开发始于1920年代,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得到相当发展。现在采用钻井平台和人工岛开采海底石油。从卡拉博加兹戈尔湾提取硫酸钠一类矿物也具有相当重要的经济意义。

    3、交通运输
    里海在交通运输方面占举足轻重︰石油、木材、粮食、棉花、水稻和硫酸盐是被运输的基本货物,而阿斯特拉罕(Astrakhan)、巴库、马哈奇卡拉、土库曼巴希和谢甫琴科(Shevchenko)是最重要的港口。它们还通过常规客运连接起来,而在巴库与土库曼巴希之间,铁路货运直接轮渡,无须装卸。


    世界湖泊之最,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什么?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一、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苏必利尔湖 (面积:82414平方千米)。

    二、简介
    1、中文名称
    苏必利尔湖。

    2、别名
    法语Supérieur(索菲莉尔)。

    3、最大深度
    405米。

    4、蓄水量
    1.2万立方千米。

    5、外文名称
    Lake Superior。

    6、面积
    82414平方千米。

    7、平均深度
    147米。

    三、自然环境

    1、气候
    湖区气候冬寒夏凉,多雾,风力强盛,湖面多波浪。水面季节变幅为40~60厘米,冬季水位较低,夏季较高。水温较低,夏季中部水面温度一般不超过4℃。冬季湖岸带封冰,全年可航期一般约6~7个月,湖中主要岛屿有罗亚尔岛(美国国家公园之一)、阿波斯特尔群岛、米奇皮科滕岛和圣伊尼亚斯岛。

    2、岛屿与港口
    湖中最大岛屿为罗亚尔岛,已辟为美国国家公园。主要港口有加拿大的桑德贝和美国的塔科尼特等。全年通航期为8个月。

    3、环境
    在苏必利尔湖四周较大的城市有2对港口:杜鲁斯,与2座都称为苏圣玛丽的城市:位于密歇根州的苏圣玛丽密歇根州"苏圣玛丽与位于安大略省的苏圣玛丽安大略省"苏圣玛丽。

    4、沿湖地带 
    沿湖多林地,风景秀丽,人口稀少。苏必利尔湖水质清澈,湖面多风浪,湖区冬寒夏凉。

    5、物产
    季节性渔猎和旅游为当地娱乐业主要项目,湖区为毛皮兽产地。蕴藏有多种矿物,铁、银、镍、铜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梅萨比的铁、桑德贝的银以及湖泊北面的镍和南面的铜等。主要湖港有美国的德卢斯和加拿大的桑德贝等。有很多天然港湾和人工港口。主要港口有德卢斯、苏圣玛丽、桑德贝等。

    四、水文特色

    1、岸线曲折
    湖水较纯净。北岸岸线曲折,多湖湾,背靠高峻的悬崖岩壁;南岸多低沙滩。接纳约200条小支流,较大的有尼皮贡河和圣路易斯河等,多从北岸和西岸注入,流域面积(不包括湖面积)12.77万平方公里。

    2、水流湍急
    湖水经圣玛丽斯河倾注休伦湖,两湖落差约6米,水流湍急。建有苏圣玛丽运河,借以绕过急流,畅通两湖间的航运。湖区森林茂密。

    五、自然资源

    1、水文
    苏必利尔湖的面积为82,414平方公里(31,820平方英里),比捷克共和国还大.最大长度是563公里,最大宽度为257公里.平均深度是147米,最大深度则是406米,湖岸线4,835公里(含岛屿).苏必利尔湖的蓄水量是12,100立方公里,以蓄水量而言,是世界上第4大的湖泊,也是世界第3大的淡水湖,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则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2、气候
    因为苏必利尔湖的大小,所以附近为局部的海洋性气候,更典型的例子可以在新斯科细亚见到.湖面对于温度的改变产生缓慢的反应,在1970年左右温度的季节变化位于0-13°C之间,帮助舒缓夏季与冬季时附近的空气温度,而且在比较寒冷的月分会产生湖泊效应降雪(Lake-effect snow).苏必利尔湖附近的山丘与山脉保持湿气与雾气。

    3、地质
    苏必利尔湖湖盆主要由冰川刨蚀而成。第四纪冰期时,苏必利尔湖湖地区接近拉布拉多和基瓦丁大陆冰川中心,冰盖厚2,400米,侵蚀力极强,原有低洼谷地的软弱岩层逐渐受到冰川的刨蚀,扩大而成今日的湖盆。当大陆冰川后退时,冰水聚积于冰蚀洼地中,便形成苏必利尔湖的水面。

    4、航运
    苏必利尔湖是大湖航道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提供角岩,其他矿物与制造业原物料的交通运输路线,这些货物是经由货轮来运输。主要港口有加拿大的桑德贝(Thunder Bay)和美国的塔科尼特(Taconite),图哈伯斯(Two Harbors),阿什兰(Ashland),汉考克(Hancock),霍顿(Houghton)和马凯特(Marquette)等.全年通航期为8个月。

    5、生态环境
    虽然同属于五大湖的一部份,不过每个大湖并不相同.苏并略湖是五大湖中蓄水量最大的,也是最深与最寒冷的一个.苏必利尔湖可以涵盖其他4个大湖,而且是伊利湖的3倍大.因为苏必利尔湖的体积,湖水的停留时间为191年。

    6、生物种类
    超过60种鱼类栖息在苏必利尔湖中,其中包括郝氏白鲑(bloater),美洲红点鲑(brood trout),银鲑(coho salmon),褐鳟(brown trout),湖鳟(Lake trout),湖鲱(lake herring),湖鲟(Lake sturgeon),石鲈(rock bass),白眼鱼(Walleye),虹鳟,虹香鱼(rainbow smelt),圆白鲑(round whitefish),梅花鲈(ruffe),白斑狗鱼(Northern pike)等。
     


    世界湖泊之最,世界最深的湖泊是什么?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最深的湖泊

    一、世界最深的湖泊

    贝加尔湖,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的贝加尔湖最深处达1637米。

    二、简介
    1、中文名称
    贝加尔湖。

    2、地理位置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

    3、平均水深
    730米。

    4、经纬度
    北纬51°29′一55°46′,东经。

    5、集水面积
    56万平方公里。

    6、最深处
    1637米(2015年)。

    7、蓄水量
    23.6万亿立方米(2015年)。

    8、外文名称
    俄语:Озеро Байкал,英语:Lake Baika。

    9、湖泊面积
    3.15万平方千米。

    10、湖泊成因
    地震断层陷落型湖泊。

    11、湖岸线
    约2000千米。

    12、出水口
    安加拉河。

    13、长度
    636千米。

    14、湖面海拔
    455米。

    三、形成演变
    1、2500万年前
    贝加尔湖形成于约2500万年前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碰撞后的强烈地震,湖盆形成于2000~2500万年前。前苏联科学家维列夏金根据古生物和地质方面的材料推测,中生代侏罗纪时的贝加尔湖以东地区,曾有过一个浩瀚的外贝加尔海。后来由于地壳变动,留下了内陆湖泊-贝加尔湖。随着雨水、河水的不断加入,咸水变淡。

    2、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初期,科学家根据贝加尔湖钻井取出的岩芯样品中未发现任何关于中生代的东西。有一些材料证明,没有中生代的沉积层,只有新生代的沉积岩层,贝加尔湖地区长时间以来一直是陆地,贝加尔湖是在地壳断裂活动中形成的断层湖,从而否定了贝加尔湖的海洋生物是海退遗种的说法。

    3、地球膨裂说
    地球膨裂说认为,46亿年前地球形成之后,在39亿年前,空气中的水蒸汽凝结成水珠降回地表形成海洋,这时的海洋覆盖这整个地球,深度1.2万米。5.2亿年前,由于地球发生了大的膨裂,海水流入地壳的裂缝,海水从大陆上逐步退出,大陆逐渐露出海面,一些海洋生物就留在了大陆上低洼地区的湖泊里。

    4、5.2亿年前
    5.2亿年前的海水是咸的,因此贝加尔湖的湖水也是咸的,但由于大量的雨水、河水不断流入贝加尔湖,湖水逐渐变淡。一些在海洋咸水中生存的海洋生物,逐渐适应了贝加尔湖中的淡水环境。

    四、地理环境

    1、位置境域
    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 位于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介于北纬51°29′一55°46′,东经103°41′-109°57′之间,狭长弯曲,呈东北西南走向,距蒙古国边界仅111千米,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最宽79.4千米,面积3.15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744米,最深点1637米,湖面海拔456米,形状为新月形,总蓄水量23.6万亿立方米。

    2、地质构造
    贝加尔湖裂谷与东非大裂谷一样,在区域地质构造方面是全球著名的张裂区之一,位于中亚大陆内部变形区的北部,是欧亚大陆区内最大的活动性大陆裂谷。沿着S形的古生代缝合带,贝加尔湖裂谷区绵延2000多千米。贝加尔湖地区是欧亚板块和阿穆尔板块之间的裂口地区,由于两个板块不断分开,贝加尔湖也就不断扩展。贝加尔湖地区同时又是地震多发区,平均每年要发生大小地震2000次。

    3、拉张状态
    贝加尔湖地区整体上处于近西北向的拉张状态,拉张速度为4.5±1.2毫米/年左右,拉张方向为西北-东北向,东西两端的应变大于中部地区,应变结果表明贝加尔湖东部地壳处于压缩状态,压缩方向为北-西北向和北-北东向,。大地转动结果表明,东北部表现为顺时针的旋转,而西部地区和中部显示为逆时针的旋转。

    4、地质环境
    贝加尔湖两侧有1000-2000米的悬崖峭壁,构造罅隙四周围绕着山脉,周围多变质岩,沉积岩和岩浆岩贝加尔湖的湖岸每年以两厘米的速度向两边拉开。贝加尔湖有作为许多海洋的典型特征——深不可测,巨大的库容、暗流、潮汐、强风暴、大浪、不断变大的裂谷、地磁异常等等。贝加尔洼地是不对称的,西部的坡面比东部更加陡峭。

    5、地质构造
    从地质构造上看,贝加尔湖是一个断谷的凹部,一个深入到地下15-20千米深处的大裂口。贝加尔湖和它的汇水区是世界上一个独特的地质体系。贝加尔湖湖底谷地两岸地形不对称,西岸为陡坡,东岸坡势较缓。8%的湖底很浅,只有50米深。曲折的湖岸线总长2080千米,在巴尔古津湾、奇维尔库斯基湾和普罗瓦尔湾,以及阿亚亚小港和弗罗里哈小港等处有很大的凹入处。

    6、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尚在继续,偶尔发生强烈地震,岸边有死火山遗址。每年贝加尔湖大约会发生两千次地震,其中大多数地震都比较小,只有通过地震仪才能探测到。每隔10-12年会发生一次五六级的地震,每隔20-30年会发生一次7-9级的灾难性大地震,有时震级可能还会更高。1862年和1959年中部湖盆曾发生过两次大地震。1960年,9.5级的大地震使湖底下降了15-20米。

    五、湖泊水系

    1、综述
    贝加尔湖有336条河流注入湖中,水系流域面积达到56万平方公里,色楞格河补给了湖泊水量的50%以上,在入湖口处形成了面积近700km²的世界最大湖泊三角洲。

    2、注入河流
    色楞格河发源于蒙古境内库苏古尔湖以南,中国唐代译名仙娥河、仙萼河,元代译名薛灵哥河,由伊德尔河和木伦河汇合而成,该河流向东北,与鄂尔浑河汇合于苏赫巴托尔;以下才称为色楞格河,继续北流,进入俄国境内转向东,到达布里亚特首府乌兰乌德。河水从此处向北流到塔陶罗沃,再向西弯转,流经一片三角洲,注入贝加尔湖。全长1024千米,流域面积945480km²。

    3、流出河流
    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其年均流量仅为1870m³/s,该河先北流,后折向西,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南部,在斯特列尔卡村附近注入叶尼塞河。长1779千米。流域面积104万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伊尔库特河、奥卡河、伊利姆河等。

    六、水文特征

    1、综述
    贝加尔湖湖岸线长约2000千米,湖长636千米、宽27-81千米,平均宽48千米,湖泊水面面积31500㎞²、海拔456米,平均水深730米,湖中有大小岛屿30个,最大的岛屿为面积725km²的奥尔洪岛,湖水体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2015年),最深处达1637米(2015年),是世界第一深湖、欧亚大陆最大的淡水湖。

    2、水分
    贝加尔湖属于贫营养湖,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低,藻类等浮游动植物总量相对较少。湖随季节交替,湖盆中的水体一年内会发生两次大循环,属双循环湖。在这类湖泊中,湖水含氧量和水质随深度变化不大。湖底结晶岩体很难溶解,进入水体的化合物主要来自大气降尘和地表径流。

    3、西伯利亚的蓝眼睛
    每年来自大气降尘的各种化学物质为1200千吨,来自沿岸大小河流的盐分为6013千吨、溶解物为7809千吨。粒子总浓度为120米g/L,其中,碳酸钙占84%、氯化物和硫化物占7%、碱性金属占9%,由于强烈的流水混合作用,化学组成均匀。因此,贝加尔湖湖水透明度深达40.5in,被誉为“西伯利亚的蓝眼睛”。

    4、水层
    贝加尔湖的水大致分为3层。水下0-50/70米为绿色水,多行光合作用的藻类植物,50/70米以下,水色突然变得灰白,出现大量浮游动物,从150米深开始,水变得清亮,到500米的深水区,常见的生物是各种鱼虾和蠕虫。7~8月,湖面水温约4.2-16℃,湖岸气温18-23℃,有时达28℃。

    5、水位
    贝加尔湖水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其原因在于受气候的影响,每年的1月起至5月,湖面结冰,水位呈明显下降趋势,且5月为最低水位。自6月开始,气温回暖,降水的增多与色楞格河水量的增加导致贝加尔湖水位增高,且最高水位出现在8月份,其后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贝加尔湖水位呈现出显著的周期变化,周期为1年。

    七、自然资源

    1、生物资源
    (1)、植物资源
    贝加尔湖区约有1080种植物。波利阿里洪草原的植物33%是稀有品种。柴桦林和冻土带形成了独特的丛林性质的亚高山气候牧场。根据2005年出版的《贝加尔地区国家公园维管束植物要览》,系统地记述了出现在该国家公园4173km²范围内的维管束植物,共118科、494属、1385种,此外,该地区还有地衣250多种、苔藓物200多种。菊科、禾本科、莎草科等10个科(占总科数的8%),有51%(254属)的属和59%(811种)的种,这些科为该地区的大科。在118个科里,有67个科为单属科,占57%,有38个科为单种科,占32%。

    (2)、动物资源
    贝加尔湖水生生物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高,生物区系独特,其约80%是贝加尔湖的特有种类,已知动物有2565种(包括亚种),其中约1/3种类为大型无脊椎动物。

    2、渔业资源
    贝加尔湖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俄罗斯的主要渔场之一。湖中有2000多种特有的淡水湖动物,尽管海水不咸,但生活着大量的海豹、鲨鱼、龙虾、海绵、海螺等海洋动物。湖中有约50种鱼类,分属7科,最多的是杜文鱼科的25种杜文鱼,重要的鱼类有:杜文鱼、大马哈鱼、茴鱼和白鱼。有贝加尔湖特产湖鱼:胎生贝湖鱼。湖区有320多种鸟。

    3、淡水资源
    贝加尔湖的水资源储量和质量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水体总容积23600km³,相当于北美洲五大湖水量的总和,超过整个波罗的海的水量,其净水绝对储量占全世界淡水储量的20%,储水量占俄罗斯湖水总量的85%。湖岸地区有大量的医用温泉,已发现300余处,一昼夜喷出的温泉矿水水量可达40万立方米。

    4、矿产资源
    贝加尔湖地区煤炭开采量占全俄的8.1%,发电量占全俄的6.9%,原油产量占全俄的4.0%。贝加尔湖地区拥有独一无二的油气资源储备。在伊尔库茨克州蕴藏着170多亿吨地质资源和100多亿吨可开采的碳氢化合物。在该地区发现并探明了一座东西伯利亚远东地区最大的科维克京天然气田,总计储量为2万亿立方米,该气田具备开采条件。
     


    世界湖泊之最,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是什么?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

    一、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

    中国西藏的纳木错湖,湖面海拔为4718米。

    二、简介
    1、中文名 
    纳木错。

    2、最深深度 
    33米(108英尺)。

    3、库容量 
    76.8km³(18.4立方英里)。

    4、湖泊类型 
    咸水湖。

    5、文化 
    古象雄文明发祥地。

    6、湖面海拔 
    4718米。

    7、外文名 
    Namtso。

    8、湖泊面积 
    1,920km²(740平方英里)。

    9、湖中岛屿 
    5个。

    10、著名景点 
    那根拉、扎西半岛、合掌石。

    三、形成演变

    1、青藏高原
    纳木错所在的青藏高原,是起自于约7000万年前开始的造山运动中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板块相挤压而隆起的产物。根据地质学的勘测资料和科学考察,纳木错地区属拉萨地体,以至少10亿年前的前寒武纪陆壳构成基底,经过漫长岁月,约在晚侏罗纪增生到部分羌塘地体上面。

    2、巨大湖盆
    纳木错是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湖盆。其形成和发育受地质构造控制,是经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成,为断陷构造湖,并具冰川作用的痕迹。后因西藏高原气候逐渐干燥,纳木错面积大为缩减,现存的古湖岩线有8~10道,最高一道距现在的湖面约80余米。

    四、流域特征

    1、区位
    纳木错地处被称作“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属于中国五大湖区的“青藏高原湖区”,纳木错在北纬30°30′至30°35′和东经90°16′至91°03′之间。位于藏北高原的东南部,西藏自治区的中部,拉萨市区划的西北边界上和其以北的当雄县和那曲市东南边界班戈县之间,距离拉萨240公里。

    2、内流区域
    约有60%的湖面在那曲地区的班戈县内,40%的湖面在拉萨市的当雄县内。纳木错向南距拉萨市区约100千米。纳木错湖南边和东边是高峻的冈底斯山脉和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北边是起伏较小的藏北高原丘陵,整个区域形成了一个封闭性较好的内流区域。

    3、念青唐古拉山
    纳木错南面有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侧有高原丘陵和广阔的湖滨。它的东南部是直插云宵,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侧倚偎着和缓连绵的高原丘陵,广阔的草原绕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宝镜,镶嵌在藏北的草原上。

    4、水体
    纳木错面积1940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众多湖泊的第二位,周长约318千米,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内陆湖,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蓝色。中国的第三大咸水湖(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中国第三大咸水湖,自从罗布泊干涸后成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第一大是青海湖。

    5、面积
    据从事青藏高原湖泊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原本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的西藏色林错面积已达2391km²,较纳木错多出369km²,取代纳木错成为仅次于青海湖的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湖面海拔高达4718米,高出第一大湖青海湖约1500米。最深处约33米以上。其周围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

    6、地形
    纳木错湖是念青唐古拉山西北侧大型断陷洼地中发育的构造湖泊,属内流湖。其湖盆呈西南—东北走向,西侧宽、东侧窄。纳木错湖的北面是高原丘陵,海拔约5000米~5500米,地势较平缓,其南面和东面是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的谷地,海拔高度约4000米~4300米,自南向北逐渐增长,念青唐古拉山脉高约5500米~6000米以上,其主峰高达7000多米,形成了一天然屏障。

    7、鸟岛
    纳木错湖中有3个较大的小岛,这些岛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扰,故栖息的鸟类繁多,人称鸟岛。西北部的朗多岛是湖中最大的岛屿,其东西长2千米,海拔为4854米。

    8、水文
    (1)、西藏第一大湖
    纳木错是世界最高的大湖,也是西藏的第一大湖。最大水深达33米以上,湖水矿化度大致为1.7克/升左右,水质微咸,不能饮用,是中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

    (2)、封闭式湖泊
    纳木错是一个封闭式湖泊,湖区降水很少,日照强烈,出水途径只有湖面蒸发,每年蒸发的水量为23.04亿立方米;入水途径有两部分:湖水来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补给,一部分是流域内冰川的融水,另一部分是流域总面积土地上降雨所形成的径流。

    (3)、出入水量基本平衡
    据计算,进入湖泊的冰川融水为1.24亿立方米/年,降水径流为13.34亿立方米/年,按年降雨量410mm计算,直接降落到湖面上的水量为7.87亿立方米/年。以上两项合计年入湖水量约为22.56亿立方米。据以上数据计算,纳木错每年的出、入水量基本平衡,湖泊的换水期为34.15年。

    9、气候
    (1)、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地带
    纳木错属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地带,光、热、水资源充足,气压低,在当雄班戈测得的空气密度为0.73千克/立方米,年辐射总量约7000兆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时数达3000小时左右,年均日照率大于65%,雨、旱季节分明,每年6月~10月为雨季,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10毫米,11月至翌年5月为旱季。

    (2)、多风
    多风是纳木错流域及其附近地区气候的显著特点,对比当雄和班戈的资料,多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日为:当雄73.8天,班戈85.5天。大风日主要集中在12月至翌年5年,该时期当雄的大风日占全年的79.4%,班戈占全年的71.7%;一日之中大风常常出现在下午和傍晚,纳木错水面上风力尤为猛烈;纳木错的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10、冰期
    由于气候高寒,冬季湖面结冰很厚,至翌年5月开始融化,融化时裂冰发出巨响,声传数里,亦为一自然奇景。每年藏历元月十五日左右一天之内,整个湖面结冰封冻,到藏历四月十五左右,也在一天之内湖面大部分冰冻消失。纳木错地处藏北高原,每年冰封期长达5个月(完全封冻时间近3个月)。湖体完全封冻后,冰面厚达2米以上,不但可行人走畜,而且可行驶汽车。

    11、水系
    纳木错有罗萨、打尔古藏布、查哈苏太河等水注入。纳木错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后补给,沿湖有不少大小溪流注入。

    五、自然资源
    1、物种资源
    (1)、植物资源
    湖的周围是广阔无垠的湖滨平原,生长着蒿草、苔藓、火绒草等草本植物,是天然牧场,全年均可放牧。藏北的牧民每年在冬季到来之前,就把牛羊赶到这里,度过风雪严寒。

    (2)、动物资源
    湖滨平原绕湖四周,每到夏初时节,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湖泊周围常有狗熊、野牦牛、野驴、岩羊、狐狸、獐子、旱獭等野生动物栖居,湖中盛产高原的细鳞鱼和无鳞鱼类,湖区还产虫草、贝母、雪莲等名贵药材。

    2、矿产资源
    另外纳木错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例如食盐、碱、芒硝、硼等,储藏量都很大。还有代表性的有砂金、锡、铭铁、油页岩、玉石、云母、紫水晶。

    3、水资源
    1971~2004年期间,湖面面积从1920km²增加到2015.38km²;湖泊水量从783.23×108立方米增加到863.77×108立方米,湖面降水与陆面降水产生的径流补给分别占湖泊总补给量的63%和61.91%,而冰川融水补给仅占总补给量的8.55%和11.48%。

    4、湿地资源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纳木错拥有依存于高原湖泊的多种典型湿地生态类型,包括湖边沼泽、河口、湖岸浅水区、湖岸湿草甸、岩石湖岸、沙质湖岸、砂石质小岛和湖等等,发育了完整的高原湿地群落。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养育了一大批依赖于湿地生存的物种,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和自治区重点保护动物,此外还有大量的青藏高原特有种。

    5、清洁能源
    青藏高原地势高峻,日照充足。据气象资料,纳木错地区每年的日照时数超过3000小时,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多风是纳木错流域的显著特点,区域内8级以上大风日每年超过80天,因此纳木错的风能资源亦相当丰富。

    六、科研价值
    1、研究站
    中科院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设立在海拔4730米的纳木错湖边,是中国国内海拔最高的长期有科研人员值守的野外观测站。纳木错站通过对大气、冰川、积雪、湖泊、生态等方面的长期观测,为西藏生态环境变化监测系统建设和综合评价积累了大量基础数据。

    2、观测站
    为实时观测通往纳木错景区的道路情况,拉萨市在那根拉山顶建一个交通气象自动观测站。交通气象自动观测站还包括在拉萨到机场高速公路的才纳乡和拉萨至林芝的米拉山口两处建交通气象自动观测站。

    3、自动气象站
    2013年建22个气象站,拉萨共有26个自动气象站,其中包括4个无人值守的自动气象站。拉萨市内有9个气象站,8个为城市热岛效应观测站。纳木错流域因涵盖冰川、高山冻土、季节积雪、湖泊、高寒草原(草甸)、湿地等多种自然介质,成为开展环境监测的理想场所,为研究该区域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环境变化提供了一个天然实验室。

    七、人文历史

    1、宗教圣地
    纳木错,蒙古语称“腾格里诺尔”(或“腾格里海”);藏语全称为“纳木错普摩”,意为富裕天湖(或天湖、灵湖或神湖);两种名称都是“天湖”之意。纳木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也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在雍仲苯教的经典中记载:“纳木错有七十二个圣地”。

    2、神话传说
    念青唐古拉传说,相传“纳木错是帝释天的女儿,念青唐古拉的妻子”。它们的造像分别为:念青唐古拉——头戴盔甲、右手举着马鞭、左手拿着念珠,骑白马;纳木错——腾云驾雾地骑着飞龙、右手持龙头禅杖、左手拿佛镜。念青唐古拉山在北方诸神灵中最具权威,它拥有广大无边的北方疆域和丰富的财宝。

    3、保吉山传说
    在纳木错北岸约30公里处有一座山叫保吉山,与念青唐古拉山遥遥相望。当年威严峻拔的保吉山常与念青唐古拉山的爱妻——纳木错窃窃私语、缠缠绵绵。生下一个儿子——唐拉札杰。保吉山和纳木错为了不让念青唐古拉山发现唐拉扎杰,把唐拉札杰藏在保吉山以西约6公里处的大坝。

    4、传统节日
    雪顿节,是西藏藏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藏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雪顿是藏语音译,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藏戏节”。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为禁期,大小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踩死小虫,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

    世界湖泊之最,世界海拔最低的湖泊是什么?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海拔最低的湖泊

    一、世界海拔最低的湖泊

    死海,湖面海拔-422米。

    二、简介
    1、中文名称
    死海。

    2、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3、流入
    约旦河。

    4、水区国家
    约旦、以色列。

    5、湖泊宽度
    18.021公里。

    6、平均深度
    12.055米。

    7、含盐量
    300~322克/升。

    8、外文名称
    The Dead Sea。

    9、所属国家
    约旦、以色列。

    10、地理位置
    约旦,巴勒斯坦,以色列。

    11、占地面积
    81043平方公里。

    12、湖泊类型
    内流湖。

    13、集水区面积
    40,650km²。

    14、湖泊长度
    67公里。

    15、湖泊面积
    810.1km²。

    16、最大深度
    380.29米。

    17、湖面海拔
    -422米。

    三、地理位置

    1、所处位置
    死海位于约旦-巴勒斯坦-以色列(560公里〔350里〕长)的最低部,是东非裂谷的北部延续部分。这是一块下沉的地壳夹在两个平行的地质断层崖之间。从该湖看沿摩押高原边缘的东部断层崖比代表坡度较小的犹太隆皱特征的西部断层崖更为清晰。

    2、内陆盐湖
    死海是一个内陆盐湖,位于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之间的约旦谷地。西岸为犹太山地,东岸为外约旦高原。约旦河从北注入。约旦河每年向死海注入5.4亿立方米水,另外还有4条不大但常年有水的河流从东面注入,由于夏季蒸发量大,冬季又有水注入,所以死海水位具有季节性变化,从30厘米至60厘米不等。

    四、水域规模

    1、进出水量相等
    死海长80公里,宽处为18公里,表面积约1020km²,湖面平均深300米,最深处415米。湖东的利桑半岛将该湖划分为两个大小深浅不同的湖盆,北面的面积占75%,深415米,南面平均深度不到3米。无出口,进水主要靠约旦河,进水量大致与蒸发量相等,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天然水体之一。

    2、湖岸荒芜
    由于死海位於有争议的约旦-巴勒斯坦边界,因而一直未能大规模用来通航。湖岸荒芜,长期居民点很少。只有塞多姆的工厂和卡利亚的几家旅店和矿泉疗养地,西部的恩盖迪('En Gedi)地区还有一个基布兹(以色列农业社区)。湖岸偶尔可见小片耕地。

    五、地貌特征
    1、最低处
    死海位于约旦-以色列的最低处。这是一块下沉的地壳,夹在两个平行的地质断层崖之间。死海形成在大裂谷地区,像是一个巨大的集水盆地。据传,《创世纪》中所记载上帝毁灭的罪恶之城所多玛城与蛾摩拉城都沉没于死海南部水底,“难怪水域南浅北深”。

    2、最低点
    死海水面平均低于海平面约415米,是地球表面的最低点。死海由地壳断裂而成,是断层湖。

    3、约旦河
    西岸为犹太山地,东岸为外约旦高原。约旦河从北注入。死海长80公里(50里),宽18公里(11里),表面面积约1020km²(394平方里),最深处400米(1,300尺)。湖东的利桑(AL-Lisan)半岛将该湖画分为两个大小深浅不同的湖盆;北面的较大,包括该湖总表面面积的3/4左右,深400米;南面的小而浅(平均不到3米〔10尺〕)。

    六、气候特征
    1、地中海气候
    死海位于沙漠中,虽属地中海气候,但降雨却极少且不规则,属于西亚荒漠带。利桑半岛年降雨量为65毫米。冬季气候温暖,夏季炎热。湖水年蒸发量平均为1400毫米,因此湖面往往形成浓雾。

    2、湖面水位
    湖面水位有季节性变化,在30至60厘米之间。湖水上层水温19-37℃,盐度低于300‰,富含硫酸盐与碳酸氢盐。底层水温22℃,盐度332‰,富含硫化物、镁、钾、氯、溴;其底部饱含钠与氯化物。南岸塞杜姆有化工厂及盐场。

    3、冬无冰冻
    据说死海冬无冰冻,夏季又非常炎热,造成湖水每年蒸发约1400毫米,常常是湖面上雾气腾腾。死海地区的气温太高,致使从约旦河流入死海的几乎所有的水(每天40-65亿升)都干涸了,留下了更多的盐。

    4、降雨极少
    死海位于沙漠中。降雨极少且不规则。利桑半岛年降雨量约为65毫米(2.5吋),塞多姆城(靠近历史上的所多玛城)只有50毫米(2吋)左右。由于该湖的海拔很低,有遮蔽物,冬季气候温暖宜人,1月南端塞多姆城平均温度17℃(63℉),北端14℃(58℉);湖水无冰冻情形。夏季则非常炎热,8月塞多姆城平均温度34℃(93℉),最高纪录达51℃(124℉)。

    5、湖水蒸发
    估计每年蒸发量平均约为1,400毫米(55吋)——往往在湖上形成浓雾。河上大气湿度从5月份的45%至10月份的62%不等。湖面和陆地常有微风,白昼湖上的风向四面八方吹去,到了夜间又反过来吹向湖中心。

    6、水源
    水源来自约旦河,冬季和春季水量较大,平均每年5.4亿立方米(190亿立方呎)。 4条不大但常年不断的河流从东部由约旦穿过深深的山峡直泻而下:欧宰姆河、札尔卡梅恩河、马吉卜河和哈萨河。来自许多其他河流的河水时而短时间地从邻近高地或阿拉伯谷地流入。含有硫磺的热泉水亦注入河中。由于夏季湖水蒸发,特别是冬季和春季又有河水流入,湖水水平出现季节性变化,从30~60厘米(12~24英寸)不等。
     


    世界湖泊之最,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是什么?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一、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北美洲五大湖,北美洲的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

    二、简介
    1、名称
    北美五大湖。

    2、区域
    北美。

    3、外文名
    Great Lakes。

    4、地点
    美国加拿大交界处。

    5、面积
    总面积达245660平方公里。

    6、地位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三、五大湖概况

    1、苏必利尔湖
    苏必利尔湖(Lake Superior)是北美洲五大湖最西北和最大的一个,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第二大湖。湖东北面为加拿大,西南面为美国。湖面东西长616千米,南北最宽处257千米,湖面平均海拔180米,水面积82103平方千米,最大深度405米。蓄水量1.2万立方千米。

    2、休伦之湖
    休伦湖(Lake Huron)为北美五大湖中第二大湖,在五大湖中位置居中。它由西北向东南延伸,长330千米,最宽处295千米,湖面积59570平方千米,湖面海拔176米,最大深度229米,蓄水量3540立方千米。自北接纳了苏必利尔湖及密歇根湖,南经底特律旁边的圣克莱尔湖、底特律河流入伊利湖。湖区东北部多岛屿,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湖岛马尼图林岛。

    3、密歇根湖
    密歇根湖(Lake Michigan)也叫密执安湖,是北美五大湖中面积居第三位,唯一全部属于美国的湖泊。东北西南走向,湖北部与休伦湖相通,南北长517千米,最宽处190千米,湖盆面积近12万平方千米,水域面积57757平方千米,湖面海拔177米,最深处281米,平均水深84米,湖水蓄积量4875立方千米,湖岸线长2100千米。

    4、伊利之湖
    伊利湖(Lake Erie)是北美五大湖的第四大湖,东、西、南面为美国,北面为加拿大。湖水面积25667平方千米。呈西南——东北走向,长388千米,最宽处92千米,湖面海拔174米,平均深度18米,最深64米,是五大湖中最浅的一个,蓄水量455立方千米,湖岸线总长1200千米。

    5、安大略湖
    安大略湖(Lake Ontario)是北美洲五大湖最东和最小的一个,名字来自易洛魁语skanadario,意思是“美丽之湖”。北为加拿大,南是美国,大致成椭圆形,主轴线东西长311千米,最宽处85千米。水面约19554平方千米,平均深度86米,最深244米,蓄水量1688立方千米。

    四、次级湖泊与大湖效应

    1、次级湖泊
    五大湖地区除了上述五个大湖以外,还有许多面积较小的次级湖泊。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尼皮贡湖(Lake Nipigon),圣克莱尔湖(Lake St Clair),锡姆科湖(Lake Simcoe),尼皮辛湖(Lake Nipissing),乔治湖(Lake George),温尼贝戈湖(Lake Winnebago)等等。

    2、大湖效应
    (1)、综述
    当地时间11月18日,美国布法罗(水牛城)遭遇罕见暴风雪。其实这个城市,冬季本就多雪,但18日这场暴风雪强度之大,还是让当地人吃了一惊。不到24小时,布法罗南部很多房子都快被淹了,积雪超1.5米。布法罗是美国纽约州西部伊利湖东岸的港口城市,西边有个湖,雪能下这么大,伊利湖功不可没,由此引出我们今天的主题——大湖效应。

    (2)、大型淡水湖泊
    在加拿大与美国交界处,有几座大型淡水湖泊,冬季北半球气温降低,但大湖的湖水不会完全结冰。我们都有感觉,冬季时,相比空气,湖水还是较为温暖的。冷空气在经过湖面时,从中得到水分和热量,然后冲向对岸。到了对岸后,气温迅速降低,空气承载不了这么多水分,就行成雪降下来。

    (3)、暴雪催化剂
    冷空气本身是不会产生降雪的,一般都是与暖湿气流结合。等于在经过湖面时,冷空气被加湿,得到或变成了暖湿气流。所以大湖是个暴雪催化剂,没有它,雪根本不会下这么大。大湖效应下,雪可是非常壮观的,头顶有云,中低层是雪,宛如一道雪之大幕,也许几公里外还是晴空,但能远远的看到雪过来,俨然就是白色沙尘暴啊!

    (4)、冬季降雪
    2001年圣诞前,布法罗下过一场雪,当时积雪近2米,纽约州很多城市,冬季降雪量都非常可观,他们往往在纽约中心城市的北部,相比繁华的都市,是一群穷的小伙伴,但人家以每年冬季降雪量分胜负,争夺金雪球奖(Golden Snowball Award),简直玩的不亦乐乎。

    五、地理环境

    1、海拔不一
    五大湖“水平”不一,苏必利尔湖比休伦湖高7米,因此,苏必利尔湖的水通过苏圣马里河滚滚流向休伦湖。而伊利湖的湖面比安大略湖高了将近100米,因此,在连接这两个湖的尼亚加拉河上形成了世界著名的瀑布。安大略湖的湖水最后经圣劳伦斯河流入大西洋。

    2、气候温和
    五大湖区气候温和,航运便利,矿藏丰富,是北美的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沿岸有芝加哥、克里夫兰、多伦多、布法罗等重要的工业城市。美国和加拿大在沿湖地区开辟了许多国家公园,每年有大量游客来此游览、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