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中的婚礼》
1、简介
(1)、中文名
梦中的婚礼 。
(2)、外文名
MARIAGE D'AMOUR .
(3)、所属专辑
《水边的阿狄丽娜》 。
(4)、歌曲时长
0时2分41秒 。
(5)、歌曲原唱
理查德·克莱德曼 。
(6)、谱曲
保罗·塞内维尔、奥立佛·图森。
2、概述
《梦中的婚礼》这首曲子是法国作曲家及音乐制作人保罗·塞内维尔(Paul De Senneville)和奥立佛·图森(Olivier Toussaint)为理查德·克莱德曼量身定制的,出自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水边的阿狄丽娜》,带有一点忧伤。
3、乐曲内容
梦中的婚礼由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理查德克莱德曼是法国钢琴家,擅长演奏肖邦、拉贝尔、德彪西等人的作品,但那是他热衷于古典音乐的时候。后来他转向发展通俗音乐界(梦中的婚礼、水边的阿狄丽娜、乡愁等皆是),演奏的曲目是保罗˙塞内维尔和奥利佛‧图森作的曲子。
4、乐曲赏析
《梦中的婚礼》是g小调,在固定调式中1=降B,在首调式中以“6”结尾,刚好6是落在固定调式中的G键,所以叫g小调;调性方面,也没什么特点,整个曲子中,没有特殊的音调走向,属于纯小调;在节奏来讲,对一些入门者来讲是很难掌握的,有4、3、78、68、128、98拍,想要弹得好,得一个个去突破。
二、《给爱德琳的诗》
1、简介
(1)、中文名称
致爱德琳的诗 - 致爱德琳的诗 。
(2)、所属专辑
《 听雨之声》 。
(3)、发行时间
2004 。
(4)、音乐风格
纯音乐。
2、概述
《致爱德琳的诗 - 致爱德琳的诗》是 纯音乐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所属专辑《 听雨之声》。
3、《给爱德琳的诗》
理查德·克莱德曼作了一首世界名曲《给爱德琳的诗》,自此,理查亦因而名扬国际,创下法国艺人在全球最高的销售记录。慈祥和蔼的脸庞如同他的音乐令人亲近与熟悉,保罗·塞内维尔至今依旧不断地创作浪漫唯美的音乐,因为他始终坚信,不论什么时代,都有人追求美的音乐。
三、《水边的阿狄丽娜》
1、简介
(1)、中文名
水边的阿狄丽娜/给爱德琳的诗 。
(2)、外文名
Ballade pour Adeline 。
(3)、专辑歌手
理查德·克莱德曼 Richard Clayderman 。
(4)、曲目数量
16 首 .
(5)、制作人
保罗·塞内维尔 Paul de Senneville 。奥利佛·杜桑 Olivier Toussaint 。
(6)、获得奖项
金钢琴奖 。
(7)、发行时间
1990年。
2、概述
水边的阿狄丽娜(法文名:Ballade pour Adeline(原名:致爱德琳的诗))是由保罗·塞内维尔所作,理查德·克莱德曼(Richard Clayderman)演奏的乐曲。1990年,理查德·克莱德曼以演奏作曲家兼经纪人Olivier Toussaint改编版的《给爱德琳的诗》获得唯一的金钢琴奖。
3、创作过程
阿狄丽娜来自于希腊神话的故事。希腊神话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孤独的塞浦路斯国王,名叫皮格马利翁(Pygmalion)。他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少女,每天对着她痴痴地看,最终不可避免地爱上了少女的雕像。他向众神祈祷,期盼着爱情的奇迹。他的真诚和执着感动了爱神阿芙洛狄忒(Aphrodite),赐给了雕塑以生命。从此,幸运的国王就和美丽的少女生活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4、演奏者
理查德·克莱德曼(Richard Clayderman)。1953年出生于法国巴黎。本名:菲利普·帕杰斯。5岁开始习琴。1976年,被法国Delphine唱片公司选中独奏Ballade pour Adeline,并出版同名唱片Ballade pour Adeline(给爱德琳的诗),唱片的A面第1首即是《给爱德琳的诗》,与乐队合奏;唱片B面包含一个钢琴独奏版本。
四、《蓝色多瑙河》
1、简介
(1)、中文名
蓝色的多瑙河 。
(2)、外文名
An der schönen blauen Donau,Walzer,op.314 .
(3)、分类
管弦乐作品 。
(4)、作者
小约翰·施特劳斯 。
(5)、特点
音乐华丽、明快、活泼,通俗易懂。
2、概述
蓝色多瑙河,作者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著名的轻音乐作曲家。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这是一首典型的圆舞曲风格的管弦乐作品。音乐华丽、明快、活泼,通俗易懂。
3、创作背景
1866年,任维也纳宫廷舞会指挥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应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的指挥赫尔贝克之约,根据卡尔·贝克的诗作《蓝色多瑙河》的意境写成了充满维也纳乡土之情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
4、评价
这支著名的圆舞曲旋律优美动人,节奏富于动感,老少皆宜。在欣赏这首作品时,通过想像能感受鲜明的音乐形象,从而进一步理解奥地利人民热爱生活、热爱故乡的深厚感情。
五、《致爱丽斯》
1、简介
(1)、中文名
致爱丽丝 。
(2)、外文名
Für Elise(德语);For Elise(英语) 其它译名 献给爱丽丝;致特蕾莎 。
(3)、原名
a小调巴加泰勒 。
(4)、作者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
(5)、创作时间
1810年 。
(6)、作品编号
WoO.59*(漏补的作品编号)。
2、概述
《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 该作品在1867年被后人所发现,后收录在《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的补遗部分59号。
3、后世评价
《献给爱丽丝》仅仅是贝多芬的一首钢琴小品,但是其中运用的和声手法仍然体现了贝多芬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作曲家的风格,不折不扣的体现了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方式,对后世仍然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4、历史地位
这部作品柔美动人、短小精致,且技巧简单,易于演奏,几乎成为钢琴初学者必学的一首作品,其高度的艺术性和表现性也使之成为不少音乐家喜爱演奏的曲目。
六、《悲怆奏鸣曲》
1、简介
(1)、中文名
悲怆奏鸣曲 。
(2)、外文名
Grande Sonata Pathetique OP.13 。
(3)、歌曲时长
三个乐章总计约19分30秒 。
(4)、编曲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
(5)、音乐风格
钢琴奏鸣曲 。
(6)、发行时间
1798年至1799年初。
2、概述
悲怆奏鸣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于1798-1799年初创作的,该作品阐述了贝多芬二十八九岁时对于生活的记录。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可以说是完美的音乐典范————它是日记式的生活状态的反映,而贝多芬在他的音乐声中告诉我们,他已超越了现实,摆脱了尘世的困苦,在精神上他是胜利者。
3、乐曲鉴赏
(1)、第一乐章
宏伟的奏鸣曲式。极缓板,转辉煌的快板,c小调。开头是一段相当长的充满悲怆情绪的极缓板,后转为快板,依旧悲怆的旋律中透露出一丝坚定。重板的引子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雄辩的语调具有巨人的气概,绝无儿女情长似的缠绵悱恻,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气度使听者热血沸腾。
(2)、第二乐章
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调,2/4拍子。温馨而虔敬,如同抒情的无词歌。本乐章的主题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段旋律, 它曾被现代轻音乐队改编为轻音乐曲,成为通俗音乐中的精品。贝多芬对生命、对人类的爱就像阿波罗的阳光一样,明澈地闪耀在每一个音符上。
(3)、第三乐章
回旋奏鸣曲式,快板,c小调,2/2拍子。乐章主题与第一乐章主题动机有相通之处,优美的旋律中带有欠稳定的游移情绪,似乎处于一种徘徊不定的心态之中。一开头便是如雨珠倾泻而下的连奏,主部主题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欢笑的背后,是微微的不安和骚动。
七、《蓝色的爱》
1、简介
(1)、中文名
蓝色的爱 。
(2)、外文名
L’amour est Bleu 。
(3)、填词
彼叶尔·考尔(Pierre Cour) 。
(4)、谱曲
安德列·帕普(Andre Popp)。
2、概述
《爱是忧郁》(又译作《蓝色的爱》L’amour est Bleu)原来出自法国,乐曲作者是安德列·帕普(Andre Popp) [1] ,歌词作者是彼叶尔·考尔(Pierre Cour)。1968年,经保罗·莫里哀的推动,《爱是忧郁》成为世界最流行的爱情歌曲之一,世界各地都流行和喜欢这首情歌,除了它的诞生地法国。
3、人物简介
保罗·莫里哀(1925.3.4—2006.11.3),1925年3月4日出生于法国马赛一个热爱音乐的家庭中,4岁开始学习钢琴,他音乐天赋极好,听觉灵敏,有惊人的音乐记忆力。10岁时进入马赛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由于对爵士音乐的热爱,莫里哀放弃了做钢琴家的愿望而投身于流行音乐。
4、意境
听轻音乐,喝下午茶,漫步林间小径,都是我爱的赏心乐事。平素是百忧感心,万事劳形,为生计辛苦打拼。当此时,疲倦的肢体伸展了,飘摇的心事静定了。我有权利向生活要求一段空白,自己来填补它。如果心情太坏时,填补以啤酒,朋友。无酒无朋友时,我还有保罗.莫里哀的音乐。
八、《雨的印记》
1、简介
(1)、中文名
雨的印记 。
(2)、外文名
kiss the rain 。
(3)、歌曲时长
0时4分 。
(4)、谱曲
李闰珉 。
(5)、音乐风格
抒情 、优美 。
(6)、作者国籍
韩国。
2、概述
雨的印记原名Kiss The Rain,这首曲子出自韩国最擅长描绘爱情的音乐家李闰珉(YIRUMA)之手,写这首歌的时候,是在一个星星满天的夜晚,忽然间一场雨,让YIRUMA有感而发写下Kiss The Rain这首曲子。
3、鉴赏
这首曲子,跳跃的优美,吟唱的动情,适合背诵时听。它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丽,感受到人生的真谛。不同的人都会从这首曲子里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4、作者介绍
李闰珉 (YIRUMA,朝鲜语:이루마,1978年2月15日-),是一位出身韩国首尔的新世纪钢琴演奏家,他的作品受到全世界的乐迷瞩目。曾就学于英国伦敦“The Purcell School”特别音乐学校, 后来毕业于“King‘s College of London University”,主修作曲 。在他的音乐作品里,展现了兼融东方的抒情与西方的典雅细致的音乐风格。
九、《杜鹃圆舞曲》
1、简介
(1)、中文名
杜鹃圆舞曲 。
(2)、作曲家
约翰·埃曼努埃尔 ·约纳森 。
(3)、曲风
钢琴曲 。
(4)、国家
挪威。
2、概述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翰·埃曼努埃尔 ·约纳森(Johan Emanuel Jonasson,1886-1956),少年时代曾在斯维亚工兵团军乐队担任小号手,后又常在斯德哥尔摩的电影院里为无声电影配乐。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也是一首巴扬独奏。
3、作者简介
约纳森(1886~1956) 挪威作曲家。曾在德国学习音乐,他写过一些音乐作品,但以这首《杜鹃圆舞曲》流传最广,也使得约纳森名传于世。这首钢琴曲也常以管弦乐或其他器乐形式演奏。据说在1918~1930年间约纳森曾在斯德哥尔摩“金杜鹃电影院”专为无声影片的放映作钢琴配音,本曲即为当时影片即兴配音而作。
4、歌曲鉴赏
乐曲采用三拍子圆舞曲体裁,C大调,中板。简短的引子后立即出现模仿杜鹃叫声的音调。婉转的鸟鸣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杜鹃主题之后出现的第二个主题旋律,连贯而流畅,具有明显的歌唱性,展示了一个欢乐的舞蹈场面。然后,再现杜鹃主题,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这里选录的是现代轻音乐曲改编版,电子合成器模仿的杜鹃啼声十分逼真,这种效果是钢琴独奏曲所无法达到的。
5、乐曲概况
《杜鹃圆舞曲》在曲调和节奏上,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全曲采用三拍子圆舞曲体裁,C大调,中板。由三个小圆舞曲组成。
十、《爱的纪念》
1、简介
(1)、中文名
爱的纪念 。
(2)、谱曲
理查德 。
(3)、音乐风格
抒情 。
(4)、歌曲语言
爱情。
2、概述
《爱的纪念》,又名《童年的回忆》《爱的克里斯丁》,是由理查德·克莱德曼(以下简称理查德)演奏的钢琴名曲。共收录曲目10首。
3、意境
浪漫是一种美好的情怀,它是情意缠绵的春池荡漾,也是令人心醉的美丽忧伤,是温馨一刻的忘情微笑,又是投向未来的期盼目光。理查德·克莱德曼正是以他那真挚感人、充满激情与梦想的琴音,拨动着每一位听众的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