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全球金融危机
1、定义
全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更是指全球金融资产或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
2、表现
具体表现为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
3、案例
比如1930年引发西方经济大萧条的金融危机和2008年9月15日爆发并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
二、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表现
1、金融指标急剧恶化
金融领域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以至于影响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2、股市暴跌
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主要标志之一。
3、资本外逃
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又一主要标志之一。
4、银行关系破裂
正常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并伴随银行挤兑、银根奇缺和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等现象的出现。
5、货币贬值
官方储备大量减少,货币大幅度贬值和通胀。
6、偿债困难
出现偿债困难。
三、全球金融危机的前兆特征
1、美元流动性吃紧
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称连海外美元也出现流动性问题,而且不光是美国国内,全球金融系统已经出现流动性问题。
2、黄金大幅震荡
在全球危机发生前后,黄金价格出现暴跌,这意味着市场的信心开始崩溃,流动性出现枯竭。
3、资产价格大跌
四周时间不到,美国标普500指数已经大跌,触发了三次熔断,此次疫情导致的股市暴跌,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跌幅如此急速,来势更加凶猛。
4、明斯基时刻来临
如果金融系统的流动性引发债务违约,并再次传导到实体经济,那就是“明斯基时刻”的来临。综合以上各个指标,的确看见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前兆,已经站在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边缘。
四、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问题
1、互联网泡沫问题没有解决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IT产业如日中天,带动美国经济走向繁荣,然而其中也隐含着大量泡沫。但美国一直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反而企图以房地产业的繁荣来进行掩盖。
(1)贷款购房
21世纪以来,美联储连续降息,金融机构简化购房手续,不需首付款即可发放贷款,甚至在信用等级评定上造假以鼓励次级抵押贷款,从而导致房地产泡沫日益膨胀。
(2)产业问题合并
房地产泡沫同过去没有解决的互联网泡沫合而为一,金融市场的风险迅速累积。
2、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严重脱节
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二重性、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的二重形态,使国民经济划分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部分。
(1)脱节
这两部分本应大体一致,但由于商品的价值同使用价值的运行渠道、轨迹、方式以及监管机构、经营主体各不相同,价值往往会背离使用价值,这就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
(2)后果
当这种背离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时,就有可能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巨额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直至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之一,就在于虚拟经济(其主要代表是金融业)严重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
3、美国实行赤字财政政策、高消费政策和出口管制政策
美国政府靠财政赤字或者说靠借债运行,美国的家庭也靠借债来支持超前消费,家庭债务已超过15万亿美元。
(1)产业结构
在美国的产业结构中,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高科技产业是优势,而劳动密集的生活必需品产业则是劣势。这就决定了美国必须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出口高科技产品。
(2)贸易失衡
但美国在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却以出口管制政策严格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这就导致贸易严重失衡,贸易逆差与日俱增。
(3)难以持续
通过在全球发行美元、国债、股票以及大量金融衍生品,使全世界的实体资源(自然资源、劳动资源和资本资源)不停地流进美国。美国生产货币,其他国家生产商品。然而,它终究是难以持续的。
五、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购房者无力还贷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众多收入不高的购房者。由于无力偿还贷款,他们将面临住房被银行收回的困难局面。
2、贷款机构破产
其次,今后会有更多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由于收不回贷款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3、投资产品受到重创
最后,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基金买入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它们也将受到重创。
4、银行业
美国次贷风波中首当其冲遭遇打击的就是银行业,重视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是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特别应该关注的问题。
5、房地产业
在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升的时期,住房抵押贷款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优质资产,贷款收益率相对较高、违约率较低、一旦出现违约还可以通过拍卖抵押房地产获得补偿。
六、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次贷危机主要影响中国的出口
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这其中最主要是对出口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造成我国出口增长下降,一方面将引起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放缓。
2、我国将面临经济增长趋缓和严峻就业形势的双重压力
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面临巨大压力。而大量的中小型加工企业的倒闭,也加剧了失业的严峻形势。
3、次贷危机将加大中国的汇率风险和资本市场风险
为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美元大幅贬值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汇率风险。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将加剧中国资本市场的风险。
七、全球金融危机的相关事件
1、1929年至1939年:大萧条
随着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一场毁灭性的经济大萧条席卷了几乎所有工业化国家,并在一些国家持续十年之久。大萧条期间,美国最高失业率达到25%,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失业率一度接近30%。美国经济在1933年陷入谷底,工业产出下降到衰退前的65%。
2、1973至1975年: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对美国等国实行石油禁运,同时联合其他产油国提高石油价格,从而导致石油危机爆发。这场危机在主要工业国引发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超过20%。
3、20世纪80年代:拉丁美洲债务危机
自20世纪60代起,拉美国家大举外债发展国内工业,外债总额在80年代初超过3000亿美元。1982年,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外债,触发了震动全球的“债务危机”。债务问题严重阻碍了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拉美国家1988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800美元,退回到70年代的水平。
4、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
1990年,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在持续数年的过度增长后,开始出现灾难性下跌。由于资产全面缩水,日本在10年中经历了漫长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9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增长停滞,进入“零增长阶段”。
5、1997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
在美国提高利率、美元增值的背景下,货币与美元挂钩的亚洲国家出口不断下降。1997年7月,随着泰国宣布泰铢实行浮动汇率制,亚洲国家普遍出现货币贬值,爆发金融危机。此次危机中,印尼、泰国和韩国是遭受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三国GDP在两年内分别缩水83.4%、40%和34.2%。
6、2007年至2011年: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
长期以来,美国金融机构盲目地向次级信用购房者发放抵押贷款。随着利率上涨和房价下降,次贷违约率不断上升,最终导致2007年夏季次贷危机的爆发。这场危机导致过度投资次贷金融衍生品的公司和机构纷纷倒闭,并在全球范围引发了严重的信贷紧缩。
八、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
以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为例,在发生后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去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
1、财政政策
(1)宽松的财政政策
减少税收(已实施了证券交易税的下降和利息税的取消),扩大政府支出(40000亿拉动内需正在实施中)。
(2)促进对外贸易
进出口行业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据统计已达亿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
(3)减少企业负担
劳动法的调整等。
(4)加强社会保障
加强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
(5)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计划。
2、货币政策
(1)保证流动性供应
货币政策则从2008年7月份就及时进行了较大调整。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相继停发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频率,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行,保证流动性供应。
(2)宽松的货币政策
9月、10月、11月、12月连续下调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贷款基准利率的下降,目的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扩大投资与消费。
(3)住房优惠
2008年10月27日还实施 首套住房贷款利率7折优惠;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
(4)取消信贷约束
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
(5)鼓励重建贷款
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等贷款。
(6)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合作与协调(如中日韩之间的货币互换等)。
九、关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反思
1.政府市场关系:监管不能缺位“金融创新”
现实已经证明了危机根源,美国对危机的失察。这种失察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在于政府监管的弱化,导致市场的力量过度膨胀,监管缺位下的金融创新,使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紧密相连,高杠杆化又使风险急剧扩大。
2.国际合作应对:各国政府携手至关重要
在危机应对方面,一大教训在于政府对策的推出时机和一致性问题。回顾美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客观而言,不少政策已经显现成效,金融市场已经趋于稳定,纽约股市在重回升势后,房地产市场有起色,消费者信心恢复明显。
3.短期应急措施:更应强调发展可持续性
以往的寅吃卯粮、过度举债消费是不可持续的,将减少进口增加出口。另外,美国已经意识到自身金融领域的问题,正在采取大规模金融改革,包括结构的调整,加强消费者金融保护,限制金融衍生品投机等,要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