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1000网

目录

内蒙古十大著名寺庙,内蒙古香火最旺的寺庙

发布时间:2022-12-07 / 作者:问答网整理 / 阅读:97次

中国十大,内蒙古著名寺庙,内蒙古十大著名寺庙是哪些?相关知识是什么?问答网小编为你整理。

一、五当召

1、简介
(1)、中文名称
五当召。

(2)、级别批次
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批准文号
国发〔1996〕47号。

(4)、时代
始建于清康熙年间。

(5)、景点级别
AAAA级。

(6)、外文名称
БадекарЗуу(蒙);Wudang Lamasery(英)。

(7)、所在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

(8)、特点
中国藏传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

(9)、适宜游玩季节
6-9月。

(10)、门票价格
60.00元。

2、概述
五当召,蒙古语“五当”意为“柳树”;原名巴达嘎尔召,藏语“巴达嘎尔”意为“白莲花”,“召”为“庙宇”之意。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1722),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重修,赐汉名广觉寺。

3、相关信息
(1)、扩建
第一世活佛罗布桑加拉错以西藏扎什伦布寺为蓝本兴建,经过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的多次扩建,逐步扩大始具今日规模。因召庙建在五当沟的一座叫做敖包山的山坡上,所以通称其名五当召。

(2)、群山环绕
五当召依地势面南而建。有大小殿宇、经堂、僧舍2500余间,占地300多亩,分布在1.5公里长的山坡上。它是一幢层层依山垒砌的白色建筑,群山环绕,为苍松翠柏掩映,雄浑壮观。

(3)、定位
五当召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东北约45公里的吉忽伦图苏木五当沟内的大青山深处。五当召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旅游景区。它与西藏的布达拉宫、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齐名,是中国藏传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和内蒙古自治区最大藏传佛教寺院。

二、大召寺

1、简介
(1)、中文名称
大召寺(汉语名“无量寺”,蒙语称“伊克召”意为“大庙”)。

(2)、代表景点
大召释迦八塔。

(3)、建立时间
公元1580年。

(4)、特点
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寺院。

(5)、景点级别
AAAA级。

(6)、所在地点
内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区南部。

(7)、所属城市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2、概述
大召寺是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区南部的一座大藏传佛教寺院,属于格鲁派(黄教)。大召寺其中“召”为藏语寺庙之意。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

3、相关信息
(1)、“银佛寺”
因为寺内供奉一座银佛,又称“银佛寺”。大召寺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黄教寺院,也是蒙古地区仅晚于美岱召的蒙古人皈依黄教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在蒙古地区有大范围的影响。

(2)、公元1579年
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主持创建的。公元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寺院,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过几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僧侣们取消了活佛的转世规定。

(3)、“召庙文化”
大召不仅是一处佛教圣地,而且还是一处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辉煌的召庙建筑、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以及神秘的恰木舞蹈和佛教音乐,构成了大召独特的“召庙文化”。

三、呼和浩特市五塔寺

1、简介
金刚座舍利宝塔坐落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五塔寺,五塔寺原名“慈灯寺”,五塔的正名是“金刚座舍利宝塔”,为寺内的一个重要建筑。“金刚”在梵语中是“坚固”的意思,上立五塔表示是五方的佛主,其形式来源于印度佛陀迦耶的精舍。

2、概述
金刚座舍利宝塔是清代雍正五年到雍正十年间(1727~1732年)修建的,呼和浩特市这座五塔是中国现存的五座金刚座舍利宝塔中建造时间较早的一座。

3、相关信息
(1)、组成
全塔由塔基、金刚座和顶部的五座玲珑宝塔组成,塔通高16.5米,金刚座平面呈“凸”形,拾级登上台基,拱门上镶嵌着汉白玉石的匾额,以蒙、藏、汉三种文字刻着“金刚宝座舍利宝塔”八个字。

(2)、环塔而行
塔身表面布满了雕刻,有佛、菩萨、佛迹、景云、菩提树、金刚杵、四大天王、五佛宝座等图案以及1119尊姿态各异的鎏金小佛像,雕刻精致,巧夺天工,可以说是清代雕刻艺术的杰作。

(3)、步入拱门
登上螺旋式阶梯,可以通向金刚座上的平台,出口处盖有一个方形的琉璃罩亭。步出亭子有五座玲珑宝塔,中间一座高87米,四角的四个小塔略低一些,都是绿色的琉璃做出挑檐,属于密檐式的建筑。

四、广福寺(达茂旗百灵庙镇)

1、简介
广福寺位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镇,因该庙建于巴图哈拉嘎地方,又称为“巴图哈拉嘎庙”(蒙古语,意为“坚固的关隘”),汉名“广福寺”。百灵庙是由“贝勒因庙”的转音异写而来的。

2、概述
百灵庙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2年)。这里原是喀尔喀右翼部达尔罕亲王本塔尔的冬营地,寺庙建成后,皇帝御赐满、蒙、藏、汉四种文字书写的匾额“广福寺”。   

3、相关信息
(1)、当时
广福寺因是贝勒王主持兴建的庙,现在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是由清代喀尔喀右翼旗和茂明安札萨克旗两个旗合并而成的。喀尔喀右翼旗俗称达尔罕贝勒旗,因该庙建在达尔罕贝勒旗,故当地群众称“贝勒因庙” (“贝勒”,清代封爵,位在亲王、郡王之下;

(2)、“白林庙”
“因”是助词,相当于汉语的“的”),汉语音译为“白林庙”,由于这里常年栖息着鸣啼婉转的百灵鸟,所以后来又将其改称为“百灵庙”。   

(3)、1694年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时途经此地,看到这里地势险要,是漠南通往漠北和新疆地区的交通要塞,遂决定在此建庙。   

(4)、1701年
康熙四十年(1701年),着手筹款备料,聘请工匠。从宁武、乌喇特、五当召、大库伦等地驮运木材,从山西、归化城请来建筑艺人。 

五、贝子庙

1、简介
(1)、中文名
贝子庙。

(2)、所在地点
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

(3)、景点级别
AAAA级。

(4)、所属城市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

(5)、建立时间
公元1743年。

(6)、特点
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

2、概述
贝子庙,蒙古语名“班智达葛根庙”,汉名“崇善寺”。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位于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北部的“额尔敦陶力盖”敖包南坡下。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历经七代活佛精修而成。

3、相关信息
(1)、五大殿
全庙共分五大殿,中为朝克沁(行政教务)殿,两侧分别为拉布楞(活佛)殿,却日(哲学)殿,满巴(医务)殿和珠多都巴(天文数学)殿。 贝子庙建成后总面积达1.2平方公里。

(2)、藏传佛教圣地
贝子庙是藏传佛教圣地。它的规模,历来被称为锡林郭勒盟地区第一大寺,是锡林郭勒盟佛教文化的一大宝库,享有“北国名刹”声誉。贝子庙周边水草肥美,风光秀丽。

(3)、相传
当年选择的庙址为一块吉祥宝地。有一百多年的兴盛时期后来随着满清王朝的覆灭贝子庙开始逐渐衰败。

(4)、命名
贝子庙正名为“江龙·班智达·葛根·黑德”或“阿日雅·章龙·班第达·葛根索木”,即以此庙一世称号为名。亦有“葛根素木”、“葛根黑德”、“章龙班第达索木”“班第达·葛根索木”“葛根庙”“贝子庙”的异称。俗称“班第达·葛根索木”,简称“贝子庙”,市民又俗称“大庙”。

六、福因寺

1、简介
(1)、中文名
福因寺。

(2)、俗称
北寺。

(3)、地点
贺兰山麓中部。

(4)、创建者
皈依六世班禅。

2、概述
福因寺坐落于贺兰山麓中部阿拉善左旗木仁高勒苏木境内,距巴彦浩特镇大约25公里,乌巴公路南侧,是阿拉善盟最早开发的旅游景区和第二大藏传佛教圣地。

3、相关信息
(1)、命名
福因寺史称“福音寺”,俗称为“北寺”,该寺是阿拉善王之子在皈依六世班禅后创建的, 原名“准黑德”,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嘉庆十一年(1806),阿拉善第五代王玛哈巴拉以工程告竣上报于理藩院,嘉庆皇帝赐名“福音寺”,从此,便函以“福音寺”之名著称于世;

(2)、环境
寺周围丘陵起伏,山泉回绕,松柏长青,草木繁茂,鸟语花香,景色迷人。畅游其中,犹如置身于世外桃源。同治八年,北寺首次遭毁。光绪三年(1877)由于道布曾呼图克图的努力,部分殿堂始获修复。

(3)、1932年
阿拉善第十代王达理扎雅又捐资修缮了朝克沁多根(大经堂),使这座拥有99间三层楼宇的殿堂比以前更加宏伟壮丽。“文革”时期,寺庙再次受破坏。直至1982年,始重新修复。 全寺现有大小庙宇15座,建筑物百余栋,亭、堂、殿、阁,一应俱全。主庙旁置有白塔,高10米,两者遥遥相对,交相辉映。

七、法轮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1、简介
(1)、中文名称
法轮寺。

(2)、占地面积
2.2万平方米。

(3)、地理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大城子镇政府西院。

(4)、景点级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概述
法轮寺原为喀喇沁中旗王府札萨克家族家庙,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大城子镇政府西院。原系元臣济拉玛之后裔、喀喇沁部落蒙古王公的旗庙。为清代较著名的十大黄教寺庙之一。

3、相关信息
(1)、2013年5月3日
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寺内建筑
法轮寺占地2.2万平方米,原有14幢主建筑,8幢辅助建筑。法轮寺最前面是一座长30米、宽20米的月台、月台两侧竖立旗杆。月台后紧接天王殿,天王殿建在方形石台基之上,单檐悬山三开间,内供四大天王塑像。天王殿东有护神殿3间,单檐硬山式。

(3)、建筑布局
法轮寺后即五龙山,山坡上又有1组分3层院的古寺庙,主庙大佛寺与法轮寺同一建在一条轴线上,前院是天王殿,3开间,两侧立旗杆。其后两段各有4开间卷棚顶式建筑,为喇嘛住宅。

八、龙泉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1、简介
龙泉寺座落在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西北三公里 ,海拔1200米的狮子崖下。始建于辽代,重修于元朝。寺院坐北朝南,后依峭壁,前有沟壑弯曲南伸,与锡伯河交汇。寺院周围林草茂密,溪水常流,风景优美。

2、概述
龙泉寺,座落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是辽代古寺。

九、吉祥福聚寺

1、简介
(1)、中文名称
吉祥福聚寺(神龙寺)休闲养生旅游景区。

(2)、外文名称
JiXiang temple。

(3)、占地面积
1820多亩 。

(4)、景点级别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5)、地理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

(6)、著名景点
神龙寺、大雄宝殿、佛母宝殿、紫霄大殿。

2、概述
吉祥福聚寺(神龙寺)休闲养生旅游景区,始建于2006年,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树林召镇沙坝子村,占地面积1820多亩,北距包头45公里,南距鄂尔多斯市东胜区38公里,包茂高速、包西铁路从旁穿过,距包茂高速不足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属于呼包鄂“金三角”一小时核心经济圈。

3、相关信息
(1)、地理位置
吉祥福聚寺(神龙寺)休闲养生旅游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草原村G210国道59公里向东3公里处。

(2)、区域划分
吉祥福聚寺整体呈长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寺内殿宇按照南低北高的地势阶梯式向上分布。从远处眺望,寺内大殿巍峨,飞檐斗拱,加之殿宇周围翠屏为帐,绿柳成荫,使得整个寺庙与自然融为一体。

(3)、种植采摘区
该区域面积大约1000亩,按地形划分为三个区域:北坡为瓜果采摘区,南坡为梯田花卉观赏区,中部为蔬菜种植和放生区。

十、慈云寺(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

1、简介
(1)、中文名
慈云寺。

(2)、始建于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

(3)、位于
内蒙古磴口四坝乡海于沿。

(4)、现有居士
19人。

2、概述
慈云寺,位于内蒙古磴口四坝乡海于沿境内金堂庙学校北侧。该寺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现有居士共19人。

3、相关信息
(1)、命名
慈云寺,当年陕西大将军赵义率兵至磴口剿匪(赵是佛教信徒),请宁夏精于寺院建筑的僧人,用了近3年时间建成河套地区首座汉佛寺院,并命名为“慈云寺”。

(2)、大雄宝殿
慈云寺,大雄宝殿坐落于正中,屋顶四角微上翘,浮雕悬空,层顶雕有“二龙戏珠”。前壁彩绘满墙,两侧有两个小陪殿,厢房在两侧纵列,各10余间。大雄宝殿内在其1.5米宽的净台上,5尊佛像皆彩绘金身,清静幽雅。

(3)、相关典故
1851~1862年间,“哥老会”在磴口骚扰百姓,焚烧寺院,慈云寺遭到焚毁。1901年又一次经历了劫难,留下一片残垣断壁,民国15年(1926年),信徒迫切希望重建寺庙,在当地大居士李怀祺的组织下,于1930年重建了寺庙。








 

相关问答
其他相关文章
热点问答
1斗罗大陆十大凶兽是哪些?
斗罗大陆十大凶兽是哪些?
最新内容
大家关心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