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归元寺
1、简介
(1)、地理位置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翠微路。
(2)、中文名
归元寺。
(3)、始建于
清顺治十五年(1658)。
(4)、位于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
(5)、占地面积
4.67公顷。
(6)、外文名
Guiyuan Buddhist Temple。
(7)、别名
归元禅寺。
(8)、著名景点
藏经楼、罗汉堂。
2、寺院概述
归元禅寺(Guiyuan Buddhist Temple)是湖北武汉的一座著名佛教曹洞宗寺院,位于武汉市汉阳区,创建于清顺治十五年,是武汉的佛教四大丛林(还包括宝通寺、溪莲寺、古德寺)之首,国家4A级景点。
3、寺院组成
该寺由北院、中院和南院三个各具特色的庭院组成,有藏经阁、大雄宝殿、罗汉堂三组主要建筑,以建筑完美、雕塑绝妙、珍藏丰富而声震佛门。
二、当阳玉泉寺
1、简介
(1)、中文名称
玉泉寺。
(2)、省份
湖北省。
(3)、地理位置
湖北省当阳市城西南12公里的玉泉山东麓。
2、概述
玉泉寺本名“佛牙舍利塔”,俗称“棱金铁塔”、“千佛塔”,位于湖北省当阳市城西南12公里的玉泉山东麓。玉泉寺曾与浙江天台国清寺、山东长清灵严寺、江苏南京栖霞寺并称为“天下四绝”,鼎盛时期其规模“为楼者九,为殿者十八。
3、相关信息
(1)、“佛牙舍利塔”
玉泉寺前三园门北侧青龙山馀脉冈地上有玉泉铁塔一座。铁塔本名“佛牙舍利塔”,俗称“棱金铁塔”、“千佛塔”,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为重瘗唐高宗、则天皇后所授舍利而铸建,仿木构楼阁式,八角十三级,通高16.945米,重26472公斤。
(2)、四部分组成
铁塔由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地宫为石质六角形竖井,内置汉白玉须弥座,座上置石函三重,函中供奉舍利;塔基、塔身均为生铁铸造,塔基须弥座八面铸有铁围山、大海、八仙过海、二龙戏珠及石榴花饰纹,座八隅各铸顶塔力士一尊,全身甲胄,脚踏仟山,状极威猛;
(3)、历史地位
玉泉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隋朝时为天台宗祖庭之一,智者大师在此宣讲《法华玄义》、《摩诃止观》,首创天台宗道场;唐为禅宗北宗祖庭,弘景、神秀、普寂、一行等高僧在寺创倡渐悟禅法;宋释道源、宋绶、宋祁编撰《景德传灯录》于此寺;张九龄、李白、白居易、孟浩然、元稹等历代文人墨客为之留下许多诗词、碑刻;
三、汉口古德寺
1、简介
(1)、中文名
古德寺。
(2)、气候
亚热带气候。
(3)、著名景点
圆通宝殿。
(4)、地理位置
武汉市汉口黄浦路上滑坡74号。
(5)、占地面积
3600平方米。
(6)、门票价格
进门需要交香火钱,有三种:8、15、38元。
(7)、适宜游玩季节
四季皆宜。
2、概述
古德寺,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黄埔路的一所佛寺,创建于1877年,原名为“古德茅蓬”,开山始祖为隆希法师。
3、相关信息
(1)、1921年
始建现有的大雄宝殿,后来发展成为占地两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600多平方米的“古德禅寺”。
(2)、核心建筑
全寺的核心建筑是圆通宝殿。此殿仿照缅甸阿难陀寺建造,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浓郁异域建筑风格的、装饰精美华丽而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寺庙。
(3)、定位
汉传佛教唯一、世界仅存两座此类风格的佛教建筑之一,具有重要的宗教、建筑和文化历史价值。
四、莲溪寺
1、简介
(1)、中文名
莲溪寺。
(2)、所属城市
湖北省武汉市。
2、概述
莲溪寺在武汉市武昌大东门外7.5公里的蟠龙山。它是武汉的四大佛教丛林之一,也是武汉市目前唯一的一座佛教“女众丛林”——尼姑庵。莲溪寺创建于元末明初,当时的香火很旺盛。
3、相关信息
(1)、如今
修葺一新的的莲溪禅寺环境幽静,古色古香,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僧尼前来访问、传经,使莲溪寺更加蜚声中外,香火日盛。武昌佛学院尼众分院也在这里修葺一新。
(2)、寺院格局
该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为1.3万平方米,四周建有院墙。寺院共分四进:入山门有一院落,院落东为祖堂,西为禅堂,中为弥陀殿。从弥陀殿再进为大雄宝殿,最后一进为藏经楼,仓廪仓厨等附属建筑都在东边。
(3)、慈学法师
祖籍孝感,1921年8月16日,出生于武汉市硚口义烈巷,一林姓的大户人家。法师俗名林兰英,祖辈笃信佛教。
五、弘化禅寺
1、简介
(1)、中文名
弘化禅寺。
(2)、著名景点
“灵泉锡卓”、“仙履日喧”。
(3)、属性
佛教禅宗之临济宗。
(4)、地理位置
湖北省黄石市。
(5)、著名景点
“青松倒插”、“白莲频开”、“铁牛懒卧”、“石船高撑”、“禅关月涌”、“道洞云亭”。
2、概述
弘化禅寺始建于唐代。唐德宗贞元20年(公元804年),德聪禅师云游至东方山,得薛河、陆迥施地,结庵传教。唐宪宗元和二年,德聪应诏北上长安,受赐法号智印,并赐紫金衣钵。三年后,东方山梵宇落成,唐宪宗李纯赐书“宝峰招提”。
3、相关信息
(1)、1967年
弘化寺被征为养鹿场,佛事活动停止,佛殿僧房损毁严重。
(2)、1970年
局势稍安,住山僧人常愿法师即奔走呼吁,得当时黄石市文教局及有关方面支持,对大雄宝殿和祖师塔殿进行维修。
(3)、“文革”
结束后,弘化古寺重修工作逐步展开,经各方襄助支持,逐渐恢复往昔规模。在同治七年重建格局基础上,形成目前的格局。
(4)、景色
沿山路上行至山顶,见一石梯路,宽约 7 、 8 米。拾级而上,一座大牌坊高耸而现,牌坊上“三楚第一山”浑厚大字映入眼帘,是为弘化禅寺山门。山门又称新三门,采用宫殿式琉璃瓦面牌楼建筑模式构建,分正楼、边楼上下两层,浑然一体,像是重檐庑殿。
六、五祖寺
1、简介
(1)、中文名
五祖寺。
(2)、地址
湖北省黄梅县东12公里的东山。
(3)、主持
正慈法师。
(4)、名僧
弘忍大师 。
(5)、外文名
Wuzu Temple。
(6)、创建时间
唐永徽五年(654)。
(7)、类 型
佛教寺院。
2、概述
五祖寺,原名东山寺或东禅寺,后世改称五祖寺,位于湖北省黄梅县五祖镇东山之上,地处大别山主脉东端南沿。建于唐永徽五年(654年-),是中国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大师的道场,也是六祖慧能大师得法受衣钵之圣地,被御赐为“天下祖庭”。
3、相关信息
(1)、来源
东山,又名冯茂山,海拔八百米,气候宜人,宏伟辉煌的庙宇建筑群就座在山峰之中。五祖寺是由五祖寺弘忍大师亲手创建于唐永微五年(公元六五四年)。
(2)、弘忍大师
俗姓周,祖籍黄梅县濯港人,生于隋代仁寿元年(公元六零一年),圆寂于唐上元二年(公元六七五年)享年七十四岁。
(3)、唐宋尤盛
寺庙自唐到清十分兴旺,唐宋尤盛,有殿堂楼阁一千多间,僧侣一千多人,先后还出了一百多名高僧。自建寺以来,每年朝山的香客数以万计,不少的文人骚客前来游览,并留下许多赞美的诗句。
(4)、大满禅师
唐代宗赐封弘忍大师为[大满禅师],南唐加封为广化禅师。唐宣宗改赐寺为[真慧禅师],宋黄宗御书[天下祖庭],宋微宗御书[天下禅林],元文宗赐弘忍大师法号为[妙圆普觉禅师],并改赐寺额为[东山五祖寺],简称五祖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七、武汉宝通寺
1、简介
(1)、中文名称
宝通寺。
(2)、地理位置
武汉市武昌洪山南麓。
2、概述
在湖北武汉市武昌大东门外洪山南麓的翠绿丛林中,掩映着一座禅宗古刹——宝通寺。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3、相关信息
(1)、826年
唐代宝历二年(826年),洪州(今江西南昌市)开元寺善庆和尚云游到随州大洪山修建了“灵峰寺”。九年后,善庆和尚圆寂前,毅然割了自己的双足留在寺内,表示升天之后也要为乡人利益奔走,这双“佛足”成为灵峰寺历代相传的镇寺之宝。皇帝为此赐给善庆“慈忍大师”的法号,还御书了“幽济禅院”的匾额送给灵峰寺。
(2)、北宋末年
金兵南进,当时随州一带成了战场。荆湖官吏撤离随州时,把大洪山的灵峰寺迁到武昌东十里的东山。将东山弥陀寺加以扩建,改名为“崇宁万寿禅寺”,并改东山为洪山,以纪念随州大洪山。
(3)、1356年
元世祖忽必烈南征时驻军武昌时,对善庆和尚舍身割足的精神十分佩服,命人取“佛足”随国征战,鼓舞士气。他登基后派钦差大臣专程将“佛足”护送回都,用以笼络人心。元末至正十六年(1356年),在元军与徐寿辉领导的农民起义部队的战斗中,万寿禅寺毁于战火。
(4)、明朝初年
对万寿寺进行了重修。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改名为“宝通禅寺”,成为武汉四大丛林之一。因宝通寺的禅家家风与镇江金山寺相似,故有“小金山”之称。明朝末,宝通寺又遭毁坏。
八、栗山寺
1、简介
栗山寺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境地内。栗山寺现任住持果慧法师,33岁,湖北大冶人,师从真果法师,兼任黄石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2、概述
现存建筑两千余平方米,有明 嘉靖及清 乾隆年间所造墓塔数座。寺内另珍藏佛经二部。栗山寺现任住持果慧法师,33岁,湖北 大冶人,师从真果法师,兼任黄石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3、相关信息
(1)、地理位置
栗山寺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境地内。
(2)、建设年代
始建于东汉,迭经兴衰,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新进行了一次修整。该寺法系属临济寺。
九、襄阳广德寺
1、简介
(1)、中文名
广德寺。
(2)、建立时间
唐代贞观年间。
(3)、著名景点
多宝佛塔。
(4)、适宜游玩季节
4月~10月最佳。
(5)、地点
湖北省襄阳县城西13公里处。
(6)、性质
湖北省佛教历史上著名的十方丛林。
(7)、门票价格
10.00元。
2、概述
广德寺,原名云居寺,位于湖北省襄阳县城西13公里处,与古隆中毗邻,是湖北省佛教历史上著名的十方丛林。
3、相关信息
(1)、1988年
广德寺多宝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历史
本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初名“云居禅寺”。明代成化年间因明宪宗御笔亲赐“广德禅林”牌匾,遂改称“广德寺”至今。
十、白龙寺(湖北省天门市)
1、简介
(1)、中文名
白龙寺。
(2)、类别
石窟寺及石刻。
(3)、性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外文名
Bailong Temple。
(5)、地点
湖北省天门市皂市镇境内。
2、概述
白龙寺,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皂市镇境内,相传该寺始建于南朝,现存之建筑物为明朝重建、清代修葺者,白龙寺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殿阁亭楼,重叠栉比。
3、相关信息
(1)、石碑五座
白龙寺,后渐失修,现仅存殿宇两栋,院内存有明、清以来之石碑五座,碑文字体工整,碑额与龟趺,花纹精细;其中以明崇祯年间(1628~1644)所刻者为最珍贵。
(2)、1981年12月30日
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3)、2013年
白龙寺,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明确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龙寺是湖北省境内为数不多的明代寺院建筑,其建筑形制和构件反映了明代建筑风格与地方建筑结合的特征,是研究湖北明代地方建筑的重要实物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