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貔貅
1、简介
(1)、中文名
貔貅。
(2)、外文名
Brave troops。
(3)、拼音
pí xiū。
(4)、别称
辟邪、天禄、百解。
(5)、用途
辟邪,镇宅等。
(6)、俗称
貔大虎。
2、神话传说
(1)、一种神兽
貔貅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
(2)、触犯天条
传说貔貅触犯天条,玉皇大帝罚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财为食,吞万物而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这个典故传开来之后,貔貅就被视为招财进宝的祥兽了。很多中国人佩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此典故。
3、概述
貔貅者,其身形如虎豹,其首尾似龙状,其色亦金亦玉,其肩长有一对羽翼却不可展,且头生一角并后仰;相传貔貅是一种凶猛瑞兽,但这种猛兽分有雄性和雌性,雄性名为“貔”,雌性名为“貅”。在古时这种瑞兽是分一角或两角的,一角称为“天禄”,两角称为“辟邪”。貔貅造型多以单角为主。
二、应龙
1、简介
(1)、中文名
应龙。
(2)、别名
黄龙,飞龙、庚辰,吉,老龙吉、应德之龙,应时之龙、元始黄龙、天元应龙、苍晖应龙。
(3)、登场作品
《山海经·大荒东经》。
(4)、生日
太古时代。
(5)、身高
小入无间——大弥宇宙。
(6)、父母
毛犊、羽嘉。
(7)、子孙
盘古,凤凰、建马、麒麟、鸾鸟,一切飞禽走兽。
(8)、称号
龙中之贵、龙之老者、天之后妃。
(9)、神号
顺天佑畿辅时应龙神。
2、外貌形态
应龙的形象一般与同时期流行的中国龙形象无二,只是多了一双羽翼。但据古籍应龙庚辰为黄色龙鳞,五彩羽翼,五爪。《广博物志》载:“角浪凹峭……龙之雄也;角靡浪平……龙之雌也”,宋朝前的应龙也以靡、平龙角的雌龙形象出现。而其以人类身形显现时,则是以纳征后的新娘姿态出现,有诗赞云:“应龙游景云,驭六气,乘万变,朱衣戴缨”。同时人形的应龙还会手持金斧黄钺,有时也会乘坐其他神龙用以代步。
3、神力表现
《祁阳贾侯神道碑》记载:“乾坤破碎、溟涬茫昧……应龙腾举托天开,垂云矫翼廓清氛”,记载远古时天地破灭,元气湮灭后应龙重开天地,恢复人间元气之事,而此状态于《云笈七签》中被形容为“元气溟涬……人为万物,不知东西南北,人化为禽兽,禽兽化为人。真人乃在元气之上,仙人乃在绝域无崖之际,道人隐居”。
三、白虎
1、简介
(1)、中文名
白虎。
(2)、外文名
White Tiger。
(3)、身份
四象之一、天神。
(4)、星宿
奎、娄、胃、昴、毕、觜、参。
(5)、属性
金。
(6)、四季
秋天。
(7)、居所
西方七宿。
(8)、同事
青龙、朱雀、玄武、黄龙。
(9)、司掌
西方。
2、天地之主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兽面和殷商青铜器上的兽面都与白虎的形象相似,对白虎的崇拜应源自楚文化中对虎的图腾崇拜,且直到新世纪我国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称白虎是其祖先。
3、易经
在风水师探勘墓地时,在地形前方左右两边突起的地形,可以当作墓穴的地方,都有独特的称号,称之左青龙、右白虎,取其护卫之意,而在公堂中也有相同的装饰,在左右堂柱上绘有青龙白虎,以其镇压邪灵。
四、麒麟
1、简介
(1)、中文名
麒麟。
(2)、类别
仁兽、瑞兽。
(3)、特征
融合了龙首,麋身,牛尾,马蹄。
(4)、地区
中国。
(5)、起始时间
大约在公元前481年。
(6)、寓意
送子、辟邪等。
2、历史起源
古人把雄性称麒,雌性称麟,《宋书》:麒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麒麟是吉祥神宠,主太平、长寿;麒麟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民俗礼仪中,被制成各种饰物和摆件用于佩戴和安置家中,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3、外貌神态
(1)、外部形状
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集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就于一体;尾巴毛状像龙尾,有一角带肉。但据说麒麟的身体像麝鹿,它被古人视为神灵。
(2)、神灵
麒麟是中国古人相信存在的神灵。在中国众多民间传说中,关于麒麟的故事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其在民众生活中都实实在在地无处不体现出它特有的珍贵和灵异。
五、青龙
1、简介
(1)、中文名
青龙。
(2)、别名
苍龙,孟章神话体系四神之一。
(3)、所属
中国传统神话、民间文化。
(4)、司掌
东方七宿。
(5)、象征
东方七宿。
(6)、兄弟姐妹
白虎。
(7)、方位
东。
(8)、五行
木。
(9)、出处
楚辞。
2、形象起源
它的最初起源,目前尚无定论,早在远古时代,古人已经认识到了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四象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我国古人在靠近黄道面的一带仰望星空,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成若干个区域,以为是“天之四灵,以正四方”。
3、天地之主
在正统道藏收录的《混元八景真经》中,有着这样的记载:“北方壬癸水,卦主坎,其象玄武,水神也。南方丙丁火,卦主离,其象朱雀,火神也。东方甲乙木,卦主震,其象青龙,木神也。西方庚辛金,卦主兑,其象白虎,金神也。
六、朱雀
1、简介
(1)、中文名
朱雀。
(2)、出处
远古星宿崇拜。
(3)、国籍
华夏。
(4)、民族
创世神。
(5)、星宿
井、鬼、柳、星、张、翼、轸。
(6)、事迹
创造天地,气腾而为天,质降而为地。
2、出处
它的最初起源,目前尚无定论,以文物考查的话,根据对殷墟出土卜辞中天象资料的整理与研究的考证发现,在殷商早期的甲骨文上已有朱雀等四象的形象产生;随后西周早期也有记载朱雀形象的文物出土,但当时只有苍龙、白虎、朱雀、神鹿四象,如今熟知的四象中“玄武”一象还未成型。
3、引道长生
朱雀的引导之能从《楚辞》中的“飞朱鸟使先驱兮,驾太一之象舆”中已可见一斑,《楚辞补注》中的“言己吸天元气得道真,即朱雀神鸟为我先导”,对朱雀助人成仙之能也有所体现。
4、神话争议
现代网文多有写到朱雀是凤凰所生,但这一说法在中国神话学界来看却是恰恰相反,朱鸟反而是后世凤凰的原型,部分学者认为在周文化中先民可能以朱鸟为凤之正宗。
七、玄武
1、简介
(1)、中文名
玄武。
(2)、别名
玄冥、龟蛇。
(3)、星宿
北方玄武七宿。
(4)、出处
《楚辞》。
(5)、族种
神兽。
(6)、属性
四灵之一。
2、古意
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阴的意思。
3、传说
中国古代神话中最令妖邪胆战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玄武亦称玄冥 ,龟蛇合体,为水神,居北海,龟长寿,玄冥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冥间亦在北方,故为北方之神。是代表颛顼与北方七宿的北方之神。而玄武又可通冥间问卜,因此玄武有别于其它三灵 ,被称为玄天上帝、“真武大帝”,是道教所奉之神。
4、外貌形态
在古代,人们认为蛇机智、灵动,善于敛财,俗信认为梦蛇兆财;而龟腹背皆有硬甲,头尾与四肢能缩进甲内,耐饥渴,寿命极长,人们占卜用龟,筮用蓍,合称龟筮。龟背纹理称作龟文,占卜时灼烧龟甲,视所见坼裂之纹,以兆吉凶休咎。
八、犼
1、简介
(1)、中文名
犼。
(2)、拼音
hǒu。
(3)、注音
ㄏㄡˇ。
(4)、别名
吻兽。
2、历史传说
犼是古书上说的一种似狗而吃人的北方野兽,最早记载于《尔雅》,在清代笔记小说《续子不语》中被记载为僵尸的顶点,由“旱魃”进化而来。
3、天安门
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上的两只面南而坐的石犼,叫做“望帝归”。据说它们专门注视皇帝的外巡,如果皇帝久游不归,它们就呼唤皇帝速回,料理政事。城楼后的两只石犼,则面北而坐,叫做“望帝出”,它们的分工就不同了,是监视皇帝在宫中的行为,皇帝如果深居宫闱,不理朝政,它们便会催请皇帝出宫,明察下情。
4、外观形态
望天犼的相貌独特的十似之处:1、角似鹿;2、头似驼;3、耳似猫;4、眼似虾;5、嘴似驴;6、发似狮;7、颈似蛇;8、腹似蜃;9、鳞似鲤;10、前爪似鹰后爪似虎。
九、趴蝮
1、简介
(1)、中文名
蚣蝮。
(2)、正名
龙生九子之一。
(3)、正名读音
gōng fù。
(4)、地区
中国。
(5)、分类
神兽、吉兽。
2、版本不一
龙生九子说法不一,龙生九子之蚣蝮同样混乱,许多小出版社的书刊来回抄袭,以讹传讹,应该以中国大百科全书为准。蚣蝮的读音总不会再往上倒至“上古汉语的拟音”,一是没有必要,二是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读音大相径庭。
3、神话寓意
中国民间的神话传说中,一直流传着“龙生九子不成龙”的说法,也就是说龙的九种子嗣都不是龙,而是九种不同的动物。这个传说有很多个版本,各不统一,不过基本上都是九种动物排名的差异,对于九种动物本身基本都是一样的。
十、獬豸
1、简介
(1)、中文名
獬豸。
(2)、外文名
haetae。
(3)、拼音
xiè zhì。
(4)、俗称
独角兽。
(5)、属性
中国古代神兽。
(6)、代表
中华法律图腾。
2、历史起源
彩。“法”字古金文为“灋fǎ”。《字源》(约斋著,上海书店1986年版)用溯源法解释了古人构造“灋fǎ”字的良苦用心和丰富的想象力。“灋fǎ ,这字从廌去,以代表判断曲直的法律;又从水,是比喻其平如水,省廌写作法”。《说文解字》释为“灋fǎ,解廌兽也,似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者”。
3、外貌形态
獬豸,(xiè zhi;豸字同猘)又称任法兽,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瑞兽,相传形似羊,黑毛,四足,头上有独角,善辨曲直,见人争斗即以角触不直者,因而也称“直辨兽”,“触邪”。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独角兽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可以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