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法宗坛
1、简介
道教原有四派法坛,龙虎山天师派是为正一玄坛,茅山三茅君派则为上清法坛,阁皂山葛仙翁派称为灵宝玄坛,西山许旌阳派号为净明法坛。后因三山甚少传世,元时天师奉旨领天下道教事,故三山法 均收归龙虎山天师府,乃改正一玄坛,为“万法宗坛”,至今仍之。
2、万法宗坛历史
道教之成始自张天师,天师本名陵,后名道陵,东汉沛国丰邑人( 三四年 —— 一五五年),张子房八世孙,受两汉谶纬思想的启示,倡黄老形名人阴阳五行,入江西龙虎山修道,作道书廿四篇,及灵宝经,为道教之开山祖。
3、法宗坛典故
(1)、万法宗坛
明嘉靖皇帝敕建的“万法宗坛”,是张天师在私宅的祀神之所。坐落在天师殿西侧一院落。过去曾奉祀铜像一百三十八尊,均为嘉靖皇帝所御赐,现经重新修建更加肃穆壮观。
(2)、门前
古樟参天浓荫蔽日,院内东西雌雄两株千年罗汉松,院内正殿为“三清殿”奉祀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以及“四御”“三官”“五老”等神像。
(3)、东西配殿
东祀道教护法神王灵官(王善),西祀道教财神赵玄坛(赵公明),宗坛门楼两侧为“甲子殿”,财神殿边为“土地庙”。院中硪石甬道,盆花竞秀,清香宜人,进入院内,幽雅肃静,如入洞天福地,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4、列仙传
光武建武十年生于天目山,七岁信道德经。天文、地理、阿洛、图纬四书,皆极其妙。志在修炼,隐居北芒山,有白虎衔符置座旁。和帝时,征为太傅,封冀县侯,三召不就。入蜀,爱蜀中渔山岭深秀,遂隐于鹤鸣山。
二、三茅上清宗
1、简介
茅山派的祖师为三茅真君即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县的东南芀。茅山本名句曲山因三茅真君得道成仙于此,因名是山曰茅山。在还末叙及三茅真君以前须先鈙其高祖茅蒙。
2、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茅蒙,字初成,咸阳南关人,为盈之高祖。茅蒙是先秦以前的异人,曾师书鬼谷子修道于华山(西岳),受长生术,学神仙之方。按茅盈内纪中说道:始皇三十年九月庚子,盈曾祖父蒙,乃于华山之中,乘云驾龙,白日升天。
3、评价
三茅君派上清法坛为道教四派法坛之一,是西汉初道教之开山,元时奉旨将三山法箓,诏均收归龙虎山天师府,乃改正一玄坛为万法宗坛,至今仍之。
三、西山净明宗
1、简介
道教教派之一。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许真君许逊为祖师。
2、成就
净明道 , 奉许逊、胡慧超等为祖师,融合理学,还建立相当系统的教义理论,如度人济世、净明思想、忠孝伦理等,注重理学特色, 融合北方全真派的内炼丹法,与上清派‘黄庭’学说;闾山派同时对净明派的符法咒术, 依然继承和发挥。
3、特征
盛行于宋元时期的净明道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宣扬“由真忠至孝,复归本净元明之境”。江西净明道,以忠孝神仙、强调世俗伦理为其主要特色,学界多以为净明派乃是受理学影响而产生的一个道派。
4、发展
以忠孝为修道之基、以净明为理想之境、去欲正心以至净明。
四、阁皂灵宝宗
1、简介
灵宝派,亦称阁皂宗、葛家道。由葛玄创立,是产生于东晋末年的一个道派,活跃于江南一带,本山为阁皂山,与上清派的出现时间大体相同。该派是以信奉和传承《灵宝经》系而形成的教派,也因主传与主修《灵宝经》系而得名。
2、灵宝宗师
丹元真人简寂陆修静。
3、基本信仰
“灵宝经”大量汲取佛教 教义,起因果报应,三世轮回,涅 灭度等,故而使它的成仙思想被染上浓重的佛学色 彩。如《太上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经》云:“当知三界之中,三世皆空;知三世空, 虽有我身,皆应归空。明归空理,便能忘身。能忘身者,岂复爱身?身既不爱,便能一 切都无所爱,唯道是爱。”
4、创派祖师
葛玄(164-244),字孝先,道教灵宝派祖师,尊称葛天师。道教尊为葛仙翁,又称太极仙翁。在道教流派中与张道陵、许逊、萨守坚共为四大天师。汉族,江苏句容人,古属丹阳郡,葛洪的从祖父。跟随左慈学道,得到《太清丹经》、《黄帝九鼎神丹经》、《金液丹经》等道经。
5、陆修静的贡献
(1)、第一
他对灵宝经书进行系统整理。
(2)、第二
对某些灵宝经进行阐释。
(3)、第三
系统撰订斋醮科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