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上最凶残的猴子
山魈。
二、简介
1、别称
鬼狒狒。
2、门
脊索动物门。
3、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4、纲
哺乳纲。
5、亚纲
真兽亚纲。
6、目
灵长目。
7、亚目
猿猴亚目。
8、科
猴科。
9、亚科
猕猴亚科。
三、形态特征
1、体貌
头大而长,鼻骨两侧各有1块骨质突起,其上有纵向排列的脊状突起,其间为沟,外被绿色皮肤,脊间鲜红色。雄性每侧约有6条主要的沟,其红色部分伸延到鼻骨和吻部周围,这种色彩鲜艳的特殊图案形似鬼怪,因而人称山魈。
2、天敌
山魈为群居动物,小群落生活,嬉戏于丛林及岩石间,主要天敌是花豹,但花豹一般只猎捕雌性山魈和未成年山魈。
3、体重
山魈体型粗壮,体长61-76.4厘米,尾部短粗,长5.2-7.6厘米,雌性平均体重11.5公斤,雄性平均体重25公斤。
4、体征
山魈长有鬼魅似的面孔,脸长,鲜红的鼻梁,相比周围的暗色,让这种鲜艳的色彩更加凸显。鼻两侧有深深的纵纹,颔下一撮山羊胡子,头部掩映于长毛之中,身上的毛为褐色,蓬松而茂密;腹面为淡黄褐色,毛长而密;背后是红色,生殖器也一样。
5、识别元素
臀部因富集了大量血管而呈紫色,在情绪激动时,颜色会更为明显,这样的特点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雌性山魈喜欢这样,另一个原因则是让它们在密林中前行时互相识别,相互联络。更加容易看到其它成员的位置。雌性及未成年山魈面部的色彩相对雄性而言相对暗淡许多。前肢较后肢长而强健,因而行动时后部向下倾斜。
四、蓝脸之迷
1、蓝色的外表
蓝色在鸟类中很常见,因为鸟类可以靠蓝色色素呈现蓝色,如蓝色孔雀、蓝色鹦鹉。而哺乳动物缺乏这种类似的蓝色素,哺乳动物几乎没有蓝色的,那么山魈这种哺乳动物如何呈现蓝色的外表呢?
2、蓝色皮肤组织
美国耶鲁大学的一位进化生物学家与堪萨斯大学的一位数学家使用电子显微镜等观察了动物的蓝色皮肤组织,包括山魈的脸颊、黑长尾猴的某些身体部位等,发现皮肤里的胶原纤维有规律地平行排列,而作为皮肤主要细胞外粘连蛋白的胶原蛋白可维持皮肤的完整性和弹性等,同时影响着皮肤的色调。
3、蓝色源自蛋白质纤维
科学家通过计算发现这些粗细相同、距离相等、平行排列的纤维的光学性质,它们反射单一波长的蓝光,其它的反射都相互抵消了,因此皮肤看起来是蓝色。如果纤维之间的距离增加,蓝色就会变浅。因此动物皮肤的蓝色源自蛋白质纤维有规律排列形成的反射效果,而不是漫无目的的散射。
4、雄性山魈
雄性山魈是赤道非洲雨林中的特有物种,其面孔是亮红色和蓝色的,与其后腿及臀部引人注意的颜色完美匹配。雄性山魈面部、尾部和外阴的颜色越鲜亮,其地位就越高。200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这些部位的鲜艳色彩有时候能够帮助它们避免冲突。此外,雌性山魈也偏爱皮毛更艳丽的雄性。
5、阴囊
对于东非的雄性长尾黑颚猴来说,阴囊的蓝色更浓烈,其“侵略性就更强,它也更有可能欺侮未成年的雄猴”,美国公立大学的生物人类学家Jennifer Danzy Cramer说道。与山魈和中非大草原特有的灵长类动物赤猴不同,长尾黑颚猴喜欢展示自己鲜蓝色的阴囊,京都大学Bercovitch补充道。
五、生活习性
1、栖息环境
山魈喜欢栖息于稠密的热带多岩石地带。
2、食性
山魈是杂食性,饮食多样化。它通常吃植物,可进食的植物种类超过一百种。它喜欢吃水果,但也会吃叶子,藤本植物、树皮、茎,纤维。它还吃蘑菇和土壤。山魈大多吃无脊椎动物,特别是蚂蚁,甲虫,白蚁,蟋蟀,蜘蛛,蜗牛,蝎子;它也会吃鸡蛋,甚至是脊椎动物等鸟,乌龟,青蛙,豪猪,老鼠,鼩鼱;如果有机会,山魈可能也会进食更大的脊椎动物。
3、活动
山魈为群居动物,每个群落平均有600余只,多的则达到800余只,已观测到的最大的种群则超过1300只山魈,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由一只雄性山魈作为“头猴”,头猴通常颜色艳丽,花纹巨大。大部分成年的雄性山魈独居山林中,其他的则拥有一个小家庭,雄性首领带领着几只雌性山魈和年幼的小山魈一起生活。
4、打斗
成年山魈性格暴躁,凶猛好斗,能与中型的猛兽搏斗,领头的老雄猴勇猛好战,牙齿长而尖锐,爪子也锋利,而且臂力也挺大,是普通成人的3倍左右;对各种敌害均具有威胁性。发起怒来,连小型豹子也对它们敬畏三分,有时还会攻击毒蛇等动物。山魈的智商也相当高,和狒狒相当,是最聪明的灵长类动物之一。
六、凶残的本性
1、奔跑速度快
山魈又叫鬼狒狒,它产在非洲喀麦隆、加蓬、刚果等国。它跑得特别快,时速可达50公里,而且极其敏锐,群居且非常团结,智商也相当高,和狒狒相当,是最聪明的猴类之一。
2、牙齿长而尖锐
山魈牙齿长而尖锐,食性杂,几乎无所不吃,是自然界唯一敢于和狮子作战的动物,3-5只狒狒就可以正面搏杀一只狮子。非洲成年雄性山魈在草原上罕有天敌,非洲最强悍的花豹也讨不了好。
3、凶猛好斗
成年山魈性格暴躁,凶猛好斗,能与中型的猛兽搏斗,发起怒来,连小型豹子也对它们敬畏三分,有时还会攻击毒蛇等动物。
七、分布与繁殖
1、分布范围
山魈主要产于非洲的喀麦隆萨纳河南部、赤道几内亚的比奥科岛、加蓬和刚果。
2、繁殖方式
(1)、一夫多妻制
山魈社会实行"一夫多妻制",在一天中,一只雄性山魈与不同的雌性进行交配的情况很常见。3岁性开始成熟,繁殖期不固定,孕期6个多月(190天左右),每年一月到四月间产仔。每胎产1-2仔。4-6岁性成熟。幼年山魈毛发为黑色,雄性六岁时离开父母,自己在群体中生存。
(2)、繁殖环境
野外条件下,寿命约20年,交配季节是从6月到10月,每两年繁殖一次。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终年发情交配。一只雄性山魈可与 2-4 只雌性合养,雌性山魈有月经现象,持续2-4天,性周期约30天,典型特征是发情高潮时性皮肤红肿,此时交配最易受孕。
(3)、交配特征
雌山魈发情时雄山魈在其身后进行追逐,追到后马上爬跨,身体迅速前冲,十几秒即可完成射精过程,可连续几次,或与几只雌性交配,交配大多在早晨。
八、种群与保护
1、种群现状
山魈的栖息地因为人类的活动而遭到破坏,导致山魈的数量急剧下降,而捕猎者的大量捕杀更导致山魈数量的减少。在刚果的布拉柴维尔,山魈的状况最为严重,有在野外灭绝的危险。
2、保护级别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濒危物种——易危(VU)。